|
刚才看了一段哈尔滨“米尼阿久尔餐厅”的历史 节选些发在这里 以便大家重温历史
“米尼阿久尔”的老房子不是太阳岛上的“米尼阿久尔”,而是中央大街上的本号。建筑古色古香,似乎有一种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房子很洋气,房山的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一个漂亮的裸体女郎。这栋建筑的风格属于新艺术运动,建筑界人士至今认为,这是哈尔滨的经典建筑之一。 这个老建筑至今仍在,就位于中央大街58号。曾经,它还是有名的哈尔滨摄影社。只是柱头上的裸体雕塑,在动乱年月被狂热无知的人砸掉了。岁月总是会留下一些谜团,留下许多遗憾。
“米尼阿久尔”是俄文“精美艺术品”的意思。由此可见,1928年开办“米尼阿久尔”茶食店的老板———犹太人E.A.卡茨的自信。当年的茶食店其实就是西餐馆。在如此精美的建筑里,喝上一杯新煮的咖啡,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情。
事实上,这个西餐馆主要经营莫斯科风味的果子、咖啡,当然还有西餐。1928年,哈尔滨的洋风很盛。自1903年开办的中东铁路阿穆尔军区军官俱乐部西餐厅,给这个开埠不久的城市带来俄式西餐,中国人学做西餐是一种时尚。不但滨江关道衙门的膳长郑兴文要学做西餐,普通的厨师也要学做西餐。E.A.卡茨的茶食店雇佣的厨师人称“四大义”———王洪义、杨洪义、尤洪义和朱凤义,还有摆台的高手孟宪廷。那时侯的厨师把厨事当成一种艺术。
米尼阿久尔茶食店一直经营顺畅,顺畅经营的茶食店没有留下什*么痕迹。1938年以后,日伪实行配给制,各种物资严重匮乏,饮食业全部进入冰冻期,西餐馆一样门庭冷落。闲着没事的厨人,百无聊赖地看着餐馆前的矮树上,灰黑的麻雀起起落落。那时候城市里的麻雀,还可以看出背上的斑点,马家沟还是可以垂钓的清溪。
1945年,前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在哈的苏联人大量增加,给俄式西餐打了一针强心剂,西餐馆开始纷纷恢复营业。那情景,似乎是蛰伏着的动物,在春天里还阳。有这样一个记载:1947年,全市共有西餐馆69家。这是西餐业的一次回光返照,比起三十年代的260多家,已经大为逊色了。较有名望的是马迭尔、马尔斯、大世界、新世界、紫罗兰等。有11家为外侨所开的餐馆,业主是苏联人、德国人、希腊人和波兰人。之所以提到紫罗兰,是因为此时已经没有什*么“维多利亚”,维多利亚西餐馆被中国人卜大生接手,改为“紫罗兰西餐馆”。
“紫罗兰”凋谢之后,这里变成了著名的哈尔滨摄影社。活在人们记忆中的“米尼阿久尔”,已经被太阳岛上那个临水的小二楼而取代。
遍地西餐的时代
哈尔滨曾经遍地西餐馆,那时侯,哈尔滨活动着20万外侨。那时侯的20万不同于现在的20万,那时侯的20万人口超过城市人口的一半。所以哈尔滨遗留的老照片上,我们经常不经意地看到风情万种的外国女郎。
外侨———开始是筑路的俄国人、后来主要是避难的犹太人进入哈尔滨后,一边修筑教堂会所,安放流浪的精神家园,一边开起各式西餐店,填饱饥饿的皮囊。由于各国侨民争相涌入,哈尔滨迅速发展成国际大都市。国际性的口味,国际性的视野,催发了西餐业迅猛发展。套用一句俗词,西餐风味店如同雨后春笋。这是哈尔滨西餐最兴旺的时期。据刘延年考证,这一时段在哈尔滨经营西餐的业主,有俄罗斯人、德国人、希腊人、波兰人,也有很多中国人。这是哈尔滨餐饮史值得记录的一笔。
有记录表明,1937年哈尔滨共有西餐馆26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里区和南岗区,以中央大街两侧最为密集,共有37家。我们可以记住这些西餐馆的名字,他们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凡达基、马迭尔、美国饭店、扎朱熬威、塔道斯、依日力、基度亮、爱尔密斯、亚道古鲁布、江畔观光亭、伦敦饭店、密斯饭店、马尔斯西餐馆,当然还有“米尼阿久尔”西餐馆。
一个时代匆匆走过,我们之所以怀念“米尼阿久尔”西餐馆,是因为它是那个时代的背影。我们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哈尔滨的历史上,存在着那样一个时代。
哈尔滨是一个只有百年历史的城市,但是百年的风云际会,让这个城市拥有了无法取代的历史内涵。“米尼阿久尔”是这座城市一个时代的背影,有了它,让我们暖暖地看着这个城市的童年,回味着这个城市最初的文化。或许不久的将来,“米尼阿久尔”将会成为城市新的地标和名片。
---------------------------------------------------------------------------
下面这张图片 我按上面的文字分析 应该是太阳岛的“米尼阿久尔”西餐馆
|
2010-2-14 14:4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