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五期答案揭晓
第一张 苏联TU—22中程轰炸机,北约绰号“眼罩”(Blinder),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
图—22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为其空军研制的第一种超音速中程轰炸机,机组人员为3人,北约组织给予绰号“眼罩”。1955年开始研制,1958年首次试飞,1962年装备部队。共生产了 250架左右,除装备前苏联空军、海军航空兵外,还出口利比亚、伊拉克。图—22共有4种型别:A型,轰炸侦察型;B型,轰炸型;C型,海上侦察型;D 型,教练型。以下数据适用于A型和B型。动力装置两台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85.3千牛(8700公斤)。主要机载设备有轰炸领航雷达、预警雷达、射击瞄准雷达。武器弹舱内可挂常规炸弹、特种炸弹。尾塔内有一门雷达瞄准的30毫米机炮。该机还可带AS—4空对地导弹。翼展27.70米,机长40.53米,机高10.67米,机翼面积188.5平方米;空重34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3900千克,燃油量35000~40000千克;最大速度(高度 12200米)1593公里/小时,巡航速度(高度12200米)956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8300米,起飞速度360公里/小时,着陆速度(重 74000千克)23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5500公里,续航时间7小时30分,活动半径2200公里。
第二张 美国AN/FPS-115“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美国雷神公司研制
雷神公司的AN/FPS-115“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采用双面阵天线,所有设备安装在一座32米高的多层建筑物内,工作频率420 ~ 450兆赫,探测距离一般为4800公里,对高弹道、雷达截面为10平方米的潜射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可达5550公里。雷达峰值功率582.4千瓦,平均功率145千瓦,两个圆形天线阵面彼此成60度,每个阵面后倾20度,直径约30米,由2000个阵元组成。扫描一次所需时间为6秒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可达450 小时,平均修复时间为1小时。
AN/FPS-115雷达主要用于探测、跟踪潜射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提供导弹预警信息。其次是用于监视、跟踪和识别空间目标,提供绕地球轨道运行卫星的位置、速度等数据。
第三张 法国“先进空地弹药”(Armement air-sol modulaire,AASM),Safran公司子公司Sagem防务安全公司研制
第四张 奥地利“战术冲锋枪”Steyr_TMP,奥地利斯泰尔-曼丽谢尔(Steyr Mannlicher)有限公司研制。
斯泰尔公司在1993年推出“战术冲锋枪” (Tactical Machine Pistolru-TMP),TMP是该公司最新尝试,专供执法人员贴身携带的全自动火力支援武器,而该公司的构想是将TMP直接配发给第一线特警作为制式配备,能在犯案的第一现场压制歹徒防其逃逸。TMP是1990年代发展的新型冲锋枪,它的机械结构也独创一格,在全长不及30cm的枪身内,竟采用枪机旋转式的闭锁结构,舍弃冲锋枪惯用的简单反冲式枪机,这种全新设计可大幅减轻冲锋枪的重量。
第五张 工兵四脚排雷鞋
恭喜
beachboy 答对3项
粉马 答对2项
豆奶 答对3项 (注:图-22北约绰号是“眼罩”,“逆火”是图-26,尽量把型号说对^_^)
hiv 答对1项
谢谢参与
[ 本帖最后由 tianyufr 于 2008-8-30 15: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