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一楼就看不下去了.
1,"隆美尔是给英国人捧红的 其实水准倒不是很高。", 不排除隆因为各种因素,被英军,甚至美军吹捧。但德国不是中国,没有那么多平衡要搞,没有搞“政工元帅”的必要,尤其在战中,一切靠军功说话。不是盟军的一点吹捧就能让希特勒晕晕糊糊的给他最年轻的元帅头衔的,不然一帮老资格将领能服?
2,古德里安也是我喜爱的德军将领之一,“装甲兵之父”也是名不虚传。但比较古和隆二人就真的如楼主自己所说的,是关公战秦琼了。闪电战的理论最开始是由英国战史学家兼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和富勒最开始提出来的,后来被古德里安学习并运用到实战,当然,我并不想否认古德里安的功绩,但是由此得出他比隆美尔强有些牵强吧?而且,拿一个早早被泡菜了的将军来比较,立功的机会少了,犯的过错当然也就小了。拿从小基本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靠军事天才和战争中的摸索积累经验的隆和古相比,就是又一个活脱脱的“林刘”之争。特色完全不同的两个将领,如果比较?至于这个大言不惭的凯瑟林元帅,就是这位所谓的"战略高手“,自己先为在非洲投降的几十万德意联军负负责罢......
3,司马懿玩政治比不谁牛?一个反间计普普通通脑袋怎么也差点搬家?隆最后落的个和汉一样的下场,不能说明他政治多么不聪明,而只是属于倒霉。希当时就报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思想,可以说当时谁被"咬"到谁的脑袋就得搬家,就是所谓的诸葛亮再世也逃不了。这只是“伴君如伴虎”的悲剧。
4,战略和政治本来就不是一回事。隆美尔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指责隆美尔是“战略矮子”的人,他们的是一种什么要的思维呢?说好听点,眼光远大,有大局观,说实际点,就是“越庖代俎”的思维。岳飞,汉尼拔我不评价了,但拿项羽和隆比就笑大法了。项不懂政治是无庸置疑的,但他懂军事么?不是有个“破釜沉舟”的成语就能糊弄人的。我最欣赏的军人是“精军而避政”的,能明哲保身就很不错了,搀和到政治中,不是兔死狗烹,就是落个万众唾骂的下场。美国有美国的环境,还可能出个艾森。德国的环境下,再有政治头脑的人也玩不转,除非先搞死希某。
5, 不要拿英军的所谓“不堪一击”来说话,我不觉得当时威胁非洲军团的英军空军、在地中海的英国海军比苏军差多少。至于蒙哥马利,也的确是英国比较优秀的一个军人,只不过假如隆能有他那样的装备,不知道战局会怎么样。或者说假如当初他们换个角色,不知道蒙能不能像隆一样退的光彩?
隆美尔是一个战场指挥官,他知道自己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什么,不固守成见,善于抓住敌人的缺点给予快速打击从而弥补己方兵少物少的劣势,这就是他最聪明之处,也是他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
综上,随便的把这些人放一起比,无论对谁都是不公平的,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人遇到的时机不同,每个人做处的战区不同,每个人的对手不同,每个人自身的条件又不同(指指挥的作战部队),因此,比较也只能局限于某一方面。
1.就战术来说,隆美尔略微占一点点优势,相比其他人,他指挥部队要“速度”的多!北非的条件,无论是战场环境还是补给状况都要更差,何况还有空军恶劣的“骚扰”。东线地域大太,空军作用没那么明显。古德里安更注重平衡,曼斯坦更看重“战机”,莫德尔讲究“成绩”。
2.战略上,曼斯坦毫无疑问是No.1。莫德尔大局观亦很出色,古德里安表现无多,隆美尔更如此。
3.对部队的驾驭。可能隆美尔又要强一点点。即使他的部队疲惫到极点,装备、人员损失将尽,仍然发挥出相当的实力。尽管不可取,但能力很强。莫德尔也基本差不多,但多表现为部队的灵活运用。古德里安和曼斯坦都是最典型的德国——普鲁士军人,只下达作战命令,不说明细节。因此表现不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战斗币 +25
2008-7-7 15:1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