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成绩不用高得惊人, 只要能保证你顺利出线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能进入面试阶段)。我借楼主的宝地唠叨几句经验之谈吧。
1. 在audition阶段, projet很重要, 因为最终老师是对你projet的投票, 在申请之前要向问清楚优先课题, 然后有针对性得定, 比如有些课题工作量很大, 没多少人愿意做, 如果你正好对题, 就有可能给你钱让你去做苦差事, 当然前提是你自己对这个课题有兴趣。
2. 在audition之前想一切办法争取可以争取的老师, 这一点很多人往往会忽略, 以为申请就是成绩和projet这些硬性指标, 在法国和在中国一样, 人情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当然不是让你去贿赂老师, 而是运用技巧加深对方对你的印象。比如可以去信向系主任, master负责人, 博士生院主任等询问allocation, 顺便介绍你自己, 这样对方会对你有初步的印象, 可能的话跟这些老师见面, 混个脸熟。另外记得跟那些给过你好分数的老师联系, 如果他们还记得你的优秀作业的话, 会很高兴替你说话的。
争取能争取的老师在audition中很关键, 因为候选人质量都差不多的时候, 老师们往往会根据他们对候选人的认识程度投票, 你认识的人越多, 投票可能也会越多。我记得去年audition结束的时候, 一男生走出来说, 这些老师我都认识。后来这个男生的票数是最高的。我不是说这里面有必然联系, 但联系的存在是不言自明的。如果你去另一个学校申请allocation, 你得到的几率几乎是零, 因为没人认识你, 没人替你说话。
3. 最后, 想说说audition阶段的准备。外国学生的语言劣势同时是优势。事先把发言稿准备好, 找人修改过, 然后背出来, 能做到脱稿发言最好。我可能出于习惯原因, 当时想都没想就脱稿讲。结果后来导师出来跟我说, 我是所有候选人唯一脱稿讲的, 老师们都很吃惊。说实话, 当时我很无语, 因为我事先没想过这也能成为取胜因素之一。后来想想不无道理, 法国人喜欢se faire impressionner, 因为这是个喜欢impressionner的民族, 所以也喜欢se faire impressionner, 如果你能在瞬间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几乎成功了一半。
所以事先要准备充分, 想像老师会提什么问题, 然后事先一一准备好答案, 这个方法同时能使你加深对你的projet认识。千万不要以为老师们会对你提很难的问题, 以我们文学系为例, 老师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不同, 他们其实只在某一或几个领域有充分的发言权, 对涉猎不多的领域他们一般只会问一些基本的问题, 你事先准备过的话, 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我以上所说的只是申请时需要注意的周边问题, 但这些细节很重要, 因为当申请人成绩和projet都差不多的时候, 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你的成功。希望这番唠叨能对大家申请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