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martinchi

米格-15的冤家——F-86(完成)

41
回复
7426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美军任何时候都保持大约 60 架“佩刀”可以立即投入作战,以确保己方的制空权,其他“佩刀”在金浦和水原机场进行警戒和保养。即使在最好的时候“佩刀”的数量都远少于米格。1951 年底,中国方面有了足够的米格,于是他们试图将两个米格中队部署到北朝的义州基地。联合国军立即攻击了机场,米格被迫撤回中国。
  1952 年 6 月第 39 中队加入了 51 联队。但是在 1952 年底那段时间在数量上米格仍然比“佩刀”多 100 至  150 架。后来的档案证实确实有苏联空军的部队参加了朝鲜空战。他们通常在鸭绿江北岸的机场上空盘旋。苏联空军部队部署在多个中国基地,比如安东、丰城、大通沟等。同时在沈阳有大批米格等着补充在战斗中损失的飞机。某些东方国家的部队也参加了朝鲜战争。(原作如此,没听说过,难道是东欧国家的?)苏联还训练了大批中国和北朝鲜飞行员。
036.jpg
安东机场的 MiG-15



        
  联合国军方面最初定下的作战规则是禁止己方飞机以任何理由侵入中国领空。中国空军清楚地知道这个规定并最大的利用了这一规定。米格在飞越鸭绿江是就已经编队进入攻击点,而高度都在不利于“佩刀”发挥的高空。然后米格俯冲攻击联合国军飞机,攻击后不管是否得手都立即飞回中国境内,以确保安全。
  1951 年底,这条规则作了修改,允许联合国军飞行员在“追击”过程中进入中国领空。但是有很多人暗地里违反这个规则,某些时候联合国军飞机轰炸扫射了中国境内的地面目标,但“佩刀”是没有机会到鸭绿江北岸寻找米格决斗的。不过偶尔有几次“佩刀”“误入”中国境内击落了米格。(老美的误入经常有呀)1952 年 4 月这项规则被取消。
  第一批 F-86F 是在 1952 年 6 至 7 月间到达南高丽棒子的,它们首先装备了 51 联队的 39 中队。第 4 联队  335 中队同年 9 月也装备了 F-86F。F-86F 的到来使联合国军获得了更大的胜利。335 中队在三个多月内获得 81 个战果,而同一联队的另两个装备 F-86E 的中队同期只有 41 个战果。
  这样的对比使得每个飞行员都渴望得到 F-86F,为了防止 F-86E 飞行员的士气继续下降,第 4 联队决定给每个中队都装备 F 型“佩刀”。美国立刻收集了国内的 F 型装船运往南高丽棒子,替换下来的 F-86E 被运回国内。
037.jpg
水原基地的 F-86F 机群



        
  1952 年 9 月 50 架“6-3”翼的“佩刀”在极度机密情况下被运往南高丽棒子。最后所有参战的 F-86F 和部分 F-86E 都换成了这种新型“佩刀”。这次换装立见奇效,“佩刀”的战绩迅速上升。凭借“6-3”翼“佩刀”联合国军飞行员可以在所有高度上和米格比速度,水平性能本来就优于米格,甚至在爬升率上都可以和米格一拼。
  在 1952 年最后四个月里,联合国军方面发现有 32 架米格在被“佩刀”追逐时进入不可逆的螺旋。其中只有 2 架改出,其他的米格飞行员不是跳伞就是随机坠毁。尽管没有开火,但这种情况也被计入战果。似乎有很多缺乏经验的新手加入了战争。
  不过到了 1953 年头四个月米格飞行员的技术有点提高,更多的人可以从螺旋中改出。
  F-86F 经常和 E 编队飞行,F 在 12,000 米而 E 则低些,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米格的俯冲攻击。
  装备“6-3”翼的 F-86F 获得的战损比是朝鲜战争期间所有飞机中最好的。在 1953 年 5 月 8 日到 31 日,该型飞机击落 56 架米格而只损失了一架。这是有史以来最一边倒的空战,直到 1980 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被以色列空军以 80:0 的战绩超过。 1953 年 6 月 20 日,F-86F 以击落 16 架获得单日最大战绩。
038.jpg
在安东机场大修的 MiG-15




        
  不久战斗轰炸型“佩刀”也运到南高丽棒子。第一批 F-86F-30-NA 于 1953 年 1 月 28 日到达,配备以乌山为基地的 18  战斗轰炸联队。该联队于 2 月 25 日进行了首次鸭绿江巡逻任务,并取得了该联队第一个击落战绩。到了 1953 年 3 月底,F-86F-30  的数量已经足够装备 12 中队和南非空军第 2 中队。南非第 2 中队在朝鲜战争中执行了 1,427 次出击,被地面火力击落 2 架。该中队在战争结束后把飞机归还美国,并购买了加拿大生产的“佩刀”装备南非空军。
  驻扎在水原的第 8 战斗轰炸联队从 1953 年 2 月开始用 F-86F-30 替换原来的 F-80C,至 4 月底换装完成。 4 月 8 日第 8 联队参加了清扫米格走廊的行动,4 月 13 日该联队进行了换装后第一次地面攻击,打击了志愿军的地面部队集结地。
  当时美国有五个喷气式战斗轰炸机联队,三个装备 F-84G,另外两个装备 F-86F-30。F-84G 有较大的航程,不过战斗轰炸型“佩刀”证明自己很适合地面攻击,而且在遇到米格时不像“雷电”那样自身难保。
039.jpg
在水原机场列队起飞的第 80 战斗轰炸机中队的 F-86F



        
  在 1953 年 6 月,在地面攻击中损失的“佩刀”多于在空战中损失的。该月“佩刀”投掷了 2,760 吨炸弹,被地面火力击落 14 架。
  朝鲜战争终于在 1953 年 7 月 27 日停战了,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朝鲜战争的最后一次米格和“佩刀”的决斗发生在 1953 年  7 月 22 日,31 联队的萨姆.P.杨(Sam P. Young)中尉获得了他在战争中唯一的战果。而最后一个击落战果由拉尔夫.S.帕尔(Ralph S. Parr)上尉驾驶 F-86F-30 击落一架双发 IL-12 运输机获得。战争末期在朝鲜半岛作战的 7 个联队装备了  297 架“佩刀”,其中 132 架是战斗轰炸型。
  “佩刀”和米格之间准确的战损比仍是个争议中的问题。根据美国空军在战后不久出版的官方文件中宣称“佩刀”击落 808 架米格,损失为  58 架,战损比 14:1,其后发表的官方数据略有不同。美国空军历史研究第 81 期,美国空军击落敌机纪录,朝鲜战争,美国空军统计文摘等都给出了 792 架的数据。共有 78 架“佩刀”损失于空战,19 架被地面火力击落,还有 13 架原因不明。所以最后的战损比应该是 10:1。
  最近解密的苏联档案记录显示在朝鲜战争中有 345 架苏联飞行员驾驶的米格被击落。但是中国和北朝鲜则没有可对比的数字。到 1953  年春季,苏联空军基本撤出战斗,大部分米格由中国和北朝鲜飞行员驾驶。在 1953 年 4 到 7 月“佩刀”击落了 191 架米格,绝大多数应该不是苏联人驾驶的。当时参战的苏联飞行员后来说战损比是 2:1,苏联占优势,不过此说值得怀疑。
040.jpg
  朝鲜战争中美国诞生了 39 位喷气机王牌,全部是“佩刀”飞行员。他们击落了“佩刀”810 架战果中的 305 架。51 联队第 16 中队的约瑟夫.小麦克康奈尔(Joseph McConnell Jr)上尉以 16 架的战绩位居第一。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1 15:27 编辑 ]
2008-5-31 23:26: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RF-86F

  1953 年一些 F-86F-30 在日本筑城基地后方联勤工厂改装了一套照相侦察设备,改装计划代号为“干草机”。F-86F-30 所有的雷达、武器和瞄准具都被拆除,照相设备和 RF-86A“烟灰缸”基本相同,只是用 K-14 相机取代了低速的 K-9。另外 K-14 是水平安装的,通过机身底部的窗口进行拍照。K-14 超低空相机安装在两台垂直相机之间。F-86F-30 和 RF-86A 一样照相设备也有整流包覆盖,该改型被称为 RF-86F-30。
041.jpg
RF-86F“干草机”在金浦机场



       
  “干草机”于 1953 年配备给驻扎在金浦的第 15 战术侦察中队,和“烟灰缸”一起执行任务。为了欺骗敌机,美国人在机鼻部位画上假的machinegun射击口。
042.jpg
  在美国工厂生产的 RF-86F 于 1953 年 6 月开始交货,在机身下安装了两台 K-22 和一台 K-17 照相机。由于相机是垂直安装的,导致相机主体部分和胶卷筒突出,因此不得不在原来的machinegun部位增加了整流包,而且为了保持重心还在前机身加了 340 千克配重。由于整流包带来的气流冲击而引发了抖振,对座舱盖进行加长以解决这一问题。这批飞机使用了新型的“6-3”翼型。这批飞机一共 8 架,序列号 52 -4337,4379,4492,4800,4808,4822,4823,4864,不过没来得及赶上战争。




       
  尽管佩刀的侦察型很成功,但美国空军还是选择了共和 RF-84F“雷电”作为下一代战术侦察机。不过 RF-86F 在朝鲜战争后继续参加各种常规和秘密的侦察行动。
043.jpg
RF-84F




       
“佩刀”对决米格

  哪种战机更强,“佩刀”还是米格?答案是那要视情况而定。
044.jpg
  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关于米格的情报主要来自于美国飞行员的描述。1951 年 7 月美国在北朝鲜海岸外打捞了一架坠毁的米格-15 并进行了检查。1953 年 3 月一名波兰飞行员驾驶米格-15 叛逃到荷兰使得西方对这种飞机有了更具体的认识。1953年 9 月 21 日,朝鲜人民军罗金树(音译)中尉驾驶米格-15 比斯叛逃到南方。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使美国空军获得了第一架可以飞行的米格-15,也让美国情报机构首次可以用实测数据和以前的推测做对照。这架米格被拆卸后用 C-124 空运到冲绳。米格机重新组装后由一组经验丰富的试飞员进行测试,包括艾伯特.B.博伊德(Albert B. Boyd)少将、查尔斯.E.“查克”耶格尔(Charles E. "Chuck" Yeager)少校以及 H.E.柯林斯(H. E. Collins)上尉。这架飞机喷上了美国空军的标志,被赋予一个假编号 616,因为柯林斯上尉曾经在别的飞机上用过这个号码。该机的真实编号是 2015357。这架飞机后来去了位于俄亥俄的来特佩特森(Wright Patterson )空军基地。现在这架米格在该基地博物馆展出,采用北朝鲜涂装。



045.jpg        
  上面是“佩刀”和米格的数据对照。
2008-6-1 10:53: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对比测试证实了朝鲜战争中美国飞行员的描述。米格-15 比斯在 9,144 米以上速度高于 F-86A 和 E,但在低空则不如。早期的 F 型在 10,668 米以下速度高于米格,而采用 6-3 翼的 F 型在整个飞行高度上速度均优于它的对手。
  米格的强项之一是可用升限比“佩刀”高 1,070 米。当“佩刀”以 12,000 米进入米格走廊时,他们的对手却在 15,000 米高度兜圈。“佩刀”对此毫无办法,交战与否只能由米格决定。米格可以选择战斗的时机和地点,而在局势不妙时又可以利用高空的速度优势逃之夭夭。许多情况下米格正是利用这点优势逃过鸭绿江保全了性命,而“佩刀”迫于禁令却不能过江追击。
  “佩刀”重于米格,而俯冲速度较高。两种飞机在俯冲时都可以进入超音速,但“佩刀”在跨音速段比米格稳定。“佩刀”摆脱咬尾的米格的好办法就是开足马力进入俯冲,把米格引入对“佩刀”有利的低空。在超过 0.86 马赫时米格会出现机头不稳定的现象,使得瞄准射击变得极为困难。米格在  0.91 马赫出现抖振,0.93 马赫时出现抬头现象。米格-15 的高速稳定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米格在空战中极少进入跨音速段。米格的滚转率很低,高空高速时横向稳定性不佳。
  米格最致命的弱点是可能进入不可控的螺旋,特别是对于新手更加致命。朝鲜战争期间“佩刀”的许多战果就是通过迫使米格进入不可改出的螺旋而获得。有经验的米格飞行员可以改出螺旋,但米格确实缺乏良好的失速警告特性。
  米格的盘旋半径较小,比“佩刀”A 和 E 以及早期的 F 型好一些。但是采用 6-3 机翼的“佩刀”基本和米格旗鼓相当。米格良好的盘旋性能伴随着糟糕的失速特性。这个缺点使得米格飞行员在激烈的空战中容易突然失速或者进入不可控螺旋。
  相比之下“佩刀”有很好的螺旋特性,大多数飞行员都能顺利改出。当“佩刀”进入螺旋后只要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恢复。
  米格-15 的大口径机炮在设计时就是对付轰炸机用的而不是用来射击战斗机这样的灵活小目标。37 毫米炮备弹 40 发,23 毫米备弹  160 发,这样的数量实在太少了。37 炮射速 450 发/分钟,23 炮 650 发/分钟。米格的炮弹杀伤力确实很大但是射速太低难以对付敏捷快速的战斗机。“佩刀”的武器是六挺 12.7 毫米machinegun,射速高而且ammunition充足。不过和米格的机炮相比毁伤力低得多。在 “佩刀”的火力密度下,米格基本上不可能毫发无损的逃走。
  米格只有 5,021 千克重,比“佩刀”轻很多。起飞滑跑距离只需 762 米,而“佩刀”A 需 1,097 米。米格内部载油量 1,408 升,“佩刀”为 1,646 升。米格的航程为 772 公里,挂副油箱后达到 1,086 公里。
  在朝鲜战争期间“佩刀”击落 795 架米格,还有 118 架可能击落。在空战中有 78 架“佩刀”被米格击落,13 架失踪。交换比大约是 10:1。从表面上看“佩刀”似乎是无可置疑的强者,但是还必须考虑敌手的经验和能力。美国飞行员都是经过良好训练的飞行高手,很多人有二战的丰富空战经验。除了苏联派出的飞行员外,其他敌方飞行员都是些菜鸟。在战斗中米格飞行员经常陷入恐慌和混乱,胡乱开炮,把僚机置于危险的境地。陷入困境时他们还常常在飞机未被击中的情况下就跳伞逃命。许多米格飞行员缺乏经验而在激烈的战斗中进入螺旋而坠毁。有时米格飞行员仅仅为了减轻重量而开炮而不是要攻击什么目标。大多数米格飞行员对进行空战非常谨慎,除非他们发现了进攻的好机会。而“佩刀”飞行员则富于进攻性并渴望战斗,他们期待着敌人飞过鸭绿江,这样他们就有机会给自己的战绩榜添上新纪录。(注:本文是典型的美国观点,真正交换比也许有待中美苏三方资料对比后才能得知。目前中方资料尚未解密,航空史学家使用苏方资料与美方资料相对比,发现美军战绩中夸大的成分很多。米格与“佩刀”真正的交换比只能通过时间来揭露了。)
  所以,你想驾驶哪架战斗机,“佩刀”还是米格?也许查克。耶格尔说的对:“飞机并不重要,飞行员才是关键。”
046.jpg
artist:Fu Fong Chen



        
F-86F 在国外

  朝鲜战争结束后,大多数剩余的“佩刀”被卖给了很多盟国,进入国民警卫队服役的反而是少数。绝大多数退役的“佩刀”直接进入共同防御协助计划被卖给了盟国。

  以下是从美国空军接收“佩刀”的国家和地区名单,加拿大、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生产的“佩刀”将另辟专章。

中国台湾

  首批接收“佩刀”的国家和地区之一。从 1954 年 11 月到 1956 年 6 月共接收 160 架“佩刀”,型号从 F-86F- 1NA 到 F-86F-30NA。到 1958 年 6 月台湾空军已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力量,包括 320 架 F-86F 和 7 架 RF- 86F。所有飞机都是“6-3”翼型并且绝大多数升级为 F-86F-40。
047.jpg
台湾空军鲨鱼嘴涂装的 F-86F,第 28 中队



        
  “佩刀”和米格不久又将在亚洲的上空开始新一轮的较量。1958 年8月中国试图用炮击和封锁使台湾放弃金门和马祖。在海峡上空,共产党的米格遇上了台湾的“佩刀”,爆发了多次空战。在战斗中“佩刀”第一次使用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响尾蛇可以有效的对付米格。在 1958 年 9 月 24  日的空战中,台湾空军击落 10 架米格以及 2 架可能击落而无一损失。在金马前线一个月的战斗中,台湾方面击落至少 29 架米格以及 8 架可能击落,只损失了 2 架 F-84G。台湾飞行员经验比共产党飞行员丰富。台湾的许多战果是通过攻击没有队友掩护的掉队单机获得的。有报道说美国海军飞行员也参与过两岸的空战。(译者注:这里采用的也是台湾的单方面数据,而这些数据早被揭穿是编造的。至于美国飞行员是否参与过两岸的空战,我以为他们绝对不会进入大陆的势力范围,从美国海军护航舰队的表现就知道,美国飞行员如果落入共产党之手,美国很难处理。至于美国人是否在公海上空压阵就未可知了。关于金门空战的大陆考证版可以看沈卫平的《8.23炮击金门》,证据翔实。)

  围绕这些空战有很多传说。一个被广泛报道的故事是这么说的,在一次空战中,一枚响尾蛇击中了一架米格但没有爆炸,米格飞行员把飞机降落后发现导弹还插在机尾上。这枚导弹被送到苏联进行研究,苏联据此仿制了 AA-2 环礁。

日本

  第二个接收“佩刀”的新生空军是战后日本重建的航空自卫队。1953 年底美国决定让日本重新武装,并用“佩刀”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 1954 年 F-86F 成为航空自卫队的主力战斗机。日本自卫队最初装备的“佩刀”来自于美国多余的库存,但后来三菱公司开始在名古屋组装生产。 1955 年 11 月到 1956 年 11 月间,新建立的自卫队接收了 29 架二手 F-86F-25 和-30。自卫队的系列号为 52- 7401/7410 和 62-7411/7430。第一个航空自卫队联队于 1956 年 10 月 1 日在浜松成军,拥有 68 架 T-33A  和 20 架 F-86F。1956 年到 1957 年初一共接收 135 架二手 F-86F。这些飞机多数是朝鲜战争的老将,后来都被提升到 F- 86F-40 的标准,但最后因为日本缺乏足够的飞行员有 45 架根本没使用过就被送回美国。
  三菱公司在 1956 年到 1961 年根据许可证生产了 300 架 F-86F-40。日本航空自卫队于 1956 年成为 F- 86F-40NA 的第一个用户。这是对自卫队 F-25 和 F-30 的补充。这些“佩刀”是美国首批量产的产品,日本编号是 62- 7431/7535。
  1961 年 12 月三菱在 18 架二手 F-25 和-30 的座舱附近安装了三台相机,从而成为日本版的 RF-86F。这些飞机装备了第 501 中队,一直用到 1979 年被 RF-4E 取代为止。航空自卫队一共使用过 480 架 F-86F,从第 1 到 10 中队,还要加上“蓝色冲击波”使用的 F-86F。
048.jpg

航空自卫队的 F-86F 机队,上图是日本版的 RF-86F





        
  1959 年 11 月响尾蛇导弹的到来显著增强了自卫队的作战能力。“佩刀”装备了第 1 到 10 中队和蓝色冲击波飞行表演队。最后装备 F-86F 的是第 6 中队,1980 年换装日本自产的 F-1。日本最后一架 F-86F 在 1986 年 3 月15日作了告别飞行后退役。许多在日本退役的 F-86F 根据共同防御协助计划(MDAP)还给了美国。 049.jpg
最后一架自卫队 F-86F 在 1982 年 3 月被交还。



        
巴基斯坦

  1954 年巴基斯坦接收了 120 架“佩刀”中的第一架。大部分“佩刀”是美军库存的 F-86F-35,但也有部分是北美公司为出口专门生产的 F-86F-40NA。多数“佩刀” F-35 在运往巴基斯坦前基本都升级到了 F-40,少数始终没有改装。在不同时期它们由巴空军第  5,11,14,15,16,17,18,19 和 26 中队使用。
050.jpg
巴基斯坦博物馆的一架 F-86F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1 12:06 编辑 ]
2008-6-1 10:57: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 1965 年持续 22 天的印巴战争中“佩刀”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个时候“佩刀”已经不是一流的战斗机了,它已经让位于新一代 2 倍音速战机。不过“佩刀”还是能够有效的对付它们。巴方的第一王牌是联队指挥官马哈茂德.阿兰,停战时获得 11 个战果。有 5 次击落是在 1965  年 9 月 7 日这一天内获得的。而更令人称奇的是有四架敌机是阿兰在一分钟内连续击落的。这一天内被击落的五架敌机都是印度空军的“猎人”  MK56。
001.jpg
马哈茂德.阿兰




       
  但“佩刀”在和印度空军的“蚊”式对抗时表现欠佳,“蚊”式小巧、敏捷而且难以发现。不过在整个战争期间只有 7 架“佩刀”在空战中被击落。
  在 1971 年的印巴冲突中“佩刀”继续参战。这时候巴方又从德国空军的库存中购买了一批加拿大生产的“佩刀” MK6。巴方的“佩刀”获得了 141 次胜利中的大多数。手下败将包括“蚊”式、米格-21 和苏-7。

  由于出现一系列机体疲劳事故,巴基斯坦的最后一架“佩刀”于 1980 年退役。

南非

  在朝鲜战争期间,南非空军向美国借了 22 架“佩刀”参战。南非组建了隶属于第 18 联队的“印度豹”中队参加了朝鲜战争。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印度豹”执行了 2,032 次出击任务,共损失了 6 架“佩刀”。战争结束后南非空军把飞机还给美国,后来这批飞机又转给了台湾。作为补偿,34 架加拿大生产的 MK6 于 1954 年 4 月被运到南非。
002.jpg
南非空军第 2 中队的 F-86F 在朝鲜战争中




       
比利时

  该国空军 1955 年 6 月接收了 5 架 F-86F-25。但是在比利时的记录中没有记载,也不知道这些飞机派了什么用场。我曾经看过“佩刀”在比利时空军服役的照片。不过比利时从未让“佩刀”作为主力,他们选用了英国的“猎人”和共和 F-84F。

挪威

  1957 年 3 月初,挪威空军开始接收 115 架 F-86F-35。这是美国根据对挪威的军援计划用以替换 F-84G 的。 1957 年 3 月运送了首批 90 架,到 1958 年 5 月全部完成。为了补充正常的损耗,挪威分两次接收了 6 架和 19 架“佩刀”。 “佩刀”在博德的 331、334 中队,立格的 332 中队和奥兰的 338 中队服役。所有飞机都提升到 F-40 级别。到 60 年代中期,多数“佩刀”都因为机翼金属疲劳问题坠毁了。挪威最后一个使用“佩刀”的中队在 1967 年改装了 F-5 虎式。有些挪威的“佩刀”转手给了沙特和葡萄牙。
003.jpg
F-86F 25069 D-AH




       
西班牙

  由于西班牙向美国提供了基地,作为回报美国送了一些二手“佩刀”给西班牙以替换老旧的 Bf 109。从 1955 年开始西班牙接收了  270 架 F-86F-20, -25 和-30。这些“佩刀”在马德里附近的 CASA 工厂修理并改装成 F-40,接着喷上西班牙空军标志,然后交付空军使用。西班牙把“佩刀”命名为 C5,飞机的系列号是 C5-1 到 270。这些飞机共编成 1,2,4,5,6 五个联队。1967 年起  F-5 开始替换“佩刀”。西班牙的最后一架“佩刀”(C5-199,F-86F-25 52-5330)于 1974 年底退出现役。
004.jpg
西班牙空军的 4 架 C5 编队飞行




       
南高丽棒子

  南高丽棒子是 1955 年 6 月 20 日获得第一批 F-86F 的。1955 年 6 月至 1956 年 6 月南高丽棒子得到 85 架二手  F-86F-25 和-30。它们替换了第 10 联队的 P-51。1958 年又接收了 27 架 F-86F 和 10 架 RF-86F。许多南高丽棒子空军的“佩刀”采用了 F-40 翼型并可以携带响尾蛇。1965 年起南高丽棒子空军开始用 F-5替代“佩刀”。到 1987 年至少还有三架“佩刀” 在役。
005.jpg
南高丽棒子空军的 F-86F
2008-6-1 11:11: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菲律宾

  菲律宾 1957 到 58 年接收了 40 架台湾用过的 F-86F-25,-30,-35。它们装备了第 5 联队的 6,7 中队和第 6 联队的 8,9 中队。多数“佩刀”升级到 F-40 的标准。1966 年起 F-5 开始取代“佩刀”。
006.jpg
菲律宾空军的 F-86F,注意由于太长,“菲律宾”简写为 PHIL



       
秘鲁

  秘鲁空军 1955 年 7 月开始接收了 15 架 F-86F-25。后来又多了 16 架。至少有两个中队使用这些“佩刀”。由于损耗严重,到 1963 年 12 月就有 9 架在事故中坠毁。最主要的原因是翼梁断裂,因为“佩刀”飞行员在和其他中队驾驶“猎人”的飞行员模拟对抗时动作过猛。其余的“佩刀”在 1979 到 80 年被苏联提供的 SU-22 替换。
007.png
秘鲁空军 F-86F 涂装


       
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空军 1955 到 60 年接收了 30 架美军二手“佩刀”。后来委内瑞拉还得到了德国空军库存的 F-86K。
  1958 年有 4 架“佩刀”参与了一起未遂政变,扫射了总统官邸。6 架“佩刀”在事故中坠毁。1969 年大多数幸存的“佩刀”停飞了。1971 年“佩刀”退役,9 架给了玻利维亚。
008.jpg
在美军机场列队准备交付给委内瑞拉的 F-86F


       
玻利维亚

  1973 年 9 架原委内瑞拉的“佩刀”被转给了玻利维亚空军。这些飞机直到 1993 年还在服役。这些“佩刀”和美国海军的 QF-86 靶机一起成为全球最后一批在役的“佩刀”。真可以算是战斗机长寿纪录了。1952 年到 1993 年整整 41 年!
009.png
玻利维亚 F-86F 侧面图



       
葡萄牙

  1958 年葡萄牙从美军库存里得到了 50 架“佩刀”。编号是 5301--5350。1968 到 69 年从挪威购买了少量“佩刀” 作为备用。所有飞机都升级到 F-40标准并可以带响尾蛇。1961 年 8 架“佩刀”被部署到葡属几内亚平定叛乱。在那里的三年时间中“佩刀”执行对地攻击任务。1964 年 10 月“佩刀”撤出几内亚。最后 6 架“佩刀”于 1980 年 7 月退役。
010.jpg
博物馆中的葡萄牙 F-86F
2008-6-1 11:13: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突尼斯

  1969 年获得 12 架前美军的“佩刀”。关于它们的信息不多,不过 1978 年意大利的 MB-326K 取代了“佩刀”。有传言说 1983 年突尼斯从美国获得了另外 12 架“佩刀”。

埃塞俄比亚

  1960 年接收 16 架“佩刀”,后来收到的“佩刀”足够装备三个中队。
011.jpg
埃塞俄比亚 F-86F 侧视图



       
阿根廷
012.jpg
  该国 1960 年获得 28 架二手“佩刀”。第一架 1960 年 9 月 6 日运到,编号 C101--128。相应的美军序列号未知。1962 年“佩刀”参与了平定叛乱的行动。它们攻击了位于潘塔印地欧(Punta Indio)的海军基地并摧毁了一架地面上属于海军的 C- 54。1976 年阿根廷试图向委内瑞拉出售“佩刀”,但被美国阻止。随后这些“佩刀”准备转手给乌拉圭,但在付运前谈判失败。1982 年马岛战争期间军方曾经有过把“佩刀”部署到马岛首府斯坦利港的想法。




       
伊朗
013.jpg
  拥有数量不详的“佩刀”,一直服役到 1970 年代初期。



       
伊拉克

  1950 年代末期伊拉克定购了大批“佩刀”。但是 1958 年法西尔二世被一场激烈的政变推翻。于是美国在交付了 5 架飞机后中止了合同。这些“佩刀”下落不明,可能被转手给了巴基斯坦。

沙特

  1958 年皇家沙特空军装备了 18 架“佩刀”,全部采用 F-40 型的机翼。1966 年沙特还从挪威获得 3 架“佩刀”。有些飞机因为缺陷没有进入现役,其他的由驻达兰德第 7 中队使用。不过据说“佩刀”很少飞行。1970 年起“佩刀”开始退役,由 F-5 取代。

泰国

  1962 年 3 月泰国接收了 40 架“佩刀”,在 12,13,43 中队服役。1966 年起 F-5 取代了“佩刀”。
014.jpg



       
F-86F-40

  随着 1954 年 8 月最后一架 F-86F-35 下线,F-86F 热火朝天的生产线终于停工了。那时美国认为这是最后一条白天型战斗机的生产线了,因为美国已经准备用超音速的 F-100 替换佩刀。但是美国发现自己的盟国对佩刀的需求很大,仅靠库存不能满足盟友的需要,于是 F- 86F 重新投入生产。
  重新生产的型号北美公司内称为 NA-227,军方编号 F-86F-40NA。1955 年 6 月 27 日正式签订了购买 215  架 F-40 的合同。美国空军系列号 55-3816/4030。1956 年 3 月 27 日增加订货 65 架,美军系列号 55- 4983/5047。这些飞机之所以编有美国空军的号码是因为它们是使用共同防御协助计划(MDAP)的基金购买的,尽管它们不会进入美军服役。
  第一架 F-86F-40NA(55-3816)于 1955 年 10 月下线。新的 F-86F 和以前的基本相同,都采用 J-47 -GE-27 发动机,同样的机身,控制系统和武器,但是机翼不一样。F-40 还是采用了“6-3”机翼,但恢复了前缘缝翼以改善低速操控特性。并延长了翼尖,翼面积从 28.11 平方米增加到 29.15 平方米,翼展从 11.31 英尺增加到 11.92 英尺。早期 F-86F 的副翼是翼尖的一部分,而 F-40 的副翼是和翼尖分离的。
015.jpg
日本人年航空自卫队的 F-86F-40,注意前缘缝翼
2008-6-1 11:17: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缝翼和增大的翼面积大大改善了低速操作性。困扰“6-3”F-86F 的低速滚转偏航问题基本消失了。失速速度从 232 公里/小时降低到  200 公里/小时,起飞滑跑距离缩短 244 米。缝翼和延长的翼尖部分增加了 113 千克重量,但性能和标准 F-86F 基本一样。
016.gif
F-40 新机翼与“6-3”机翼的区别



        
  美国空军看到性能的变化后决定把现有的 F-25 和 F-30 都升级到-40 标准。北美公司向空军提供了包括新前缘缝翼、翼刀、翼尖延长部分、副翼在内的改造套件。许多盟国的佩刀也这样改成了-40 标准。
  最后一批 280 架加州制造的 F-86F-40-NA 于 1956 年 12 月完成。这是 5,035 架佩刀中的最后一批。F- 86F-40-NA 是专门为出口生产的,美国从未采用。1953 年底美国决定重新武装日本,自卫队装备了 F-86F。大多数佩刀将在日本生产。三菱公司和北美公司于 1954 年 7 月 13 日签署了合作生产合同,许可三菱在日本用加州生产的部件组装佩刀。这里面包括 70 架份 NA-231 (55-5048/5117),110架份 NA-238(56-2773/2882),120 架份 NA-256(57-6338/6457)。这  300 架日本组装的佩刀全部在自卫队服役。第一架名古屋组装的佩刀于 1956 年 8 月 9 日首飞,最后一架 1961 年 2 月 25 日完成。
017.jpg
  三菱组装的佩刀编号是 62-7701/7705,72-7706/7773,82-7774/7868,92-7869/7880,92 -7881/7940,02-7941/7991,12-7992/7999 还有 12-7000。(不知这最后一架为何不是 8000)。后期生产的佩刀增加了响尾蛇导弹携带能力。  



        
TF-86F

  1953 年 2 月 3 日北美公司提出了双座教练型“佩刀”的设想,期望可以获得像洛克希德公司 F-80 和 T-33 那样的成功。 1953 年 4 月 8 日开始了代号为 NA-204 的设计工作,公司准备把一架 F-86F-30 改造成学员在前教官在后的串列双座飞机,加长机身,机翼前移 20 厘米,武器取消但保留了 F-30 的其他特征。仍然保留了前缘缝翼,对教练机来说良好的低速特性是很重要的。
  1953 年 9 月 9 日美国空军确认把 52-5016 号 F-86F-30 改为双座机。这架“佩刀”是没有“6-3”机翼的早期型,具有前缘缝翼。机身长度从 11.43 米增加到 13.03 米,学员教官一前一后,座椅为弹射式,座舱盖是蛤壳式结构。由于机身的变化使重心向后移动,工程师们为此把机翼整体往前挪了 20 厘米。机翼、尾翼和发动机都和标准的 F-86F 一样。这架飞机型号命名为 TF-86F。
018.jpg
北美工作人员在 TF-86F 52-5016 前留影



        
  第一架 TF-86F 由雷.莫里斯(Ray Morris)驾驶于 1953 年 12 月 14 日首飞。鲍勃.胡佛(Bob Hoover)也参与了早期的试飞工作。教练型只比标准 F 型重 45 千克,性能也和 F 型相当。由于载油量增加航程增大了 480 公里。但不幸的是,1954 年 3 月 17 日第 9 次试飞时发生了悲剧。北美公司试飞员乔.林奇(Joe Lynch)在起飞后的一个慢滚动作中失控坠地,人机俱毁。
  1954 年 3 月 23 日军方决定再改装一架双座型。生产线上的最后一架 F-86F-35(53-1228)被选定作为改装机。这架飞机和前一架相比增加了 2 挺 12.7mm machinegun和两个用来携带副油箱和炸弹的挂架。在后机身下增加了一个腹鳍,以避免第一架原型机的悲剧重演。
  第二架 TF-86F(53-1228)于 1954 年 8 月 5 日首飞。为了向空军推销“佩刀”教练机,1954 年 9 月  2 日开始北美公司策划了一次飞行表演之旅。鲍勃.胡佛是表演的灵魂人物,表演队穿梭于各训练基地之间,让各基地的教官体验飞行品质。1955 年  1 月 31 日 TF-86F 到达内利斯基地。但美国空军在 2 月 7 日宣布不会定购 TF-86F,新一代教练机将是 F-100 的双座型。形单影只的 TF-86F 没得到任何订货,在爱德华兹基地作训练机多年后被废弃。
019.jpg
TF-86F(53-1228)在爱德华兹基地用于各种任务,最主要的是伴飞任务



        
F-86H
020.jpg
  1951 年 3 月 16 日北美公司以 NA-187 的代号开始发展“佩刀”的专用战斗轰炸型。新设计打算采用推力 4,046 千克的通用 J73 发动机,通过加大推力的办法增加携弹量。为了和发动机匹配进气口必须加大,办法就是把机身垂直加深 15 厘米,同时机身延长了 60  厘米。加大的机内空间使内部载油量从 1,646 升提高到 2,127 升,具有 4 个机翼挂架。水平尾翼面积加大。F-86D 式的向后开启蛤壳式座舱盖安装在相当靠后的位置上。座舱比“佩刀”所有改型都大,弹射座椅是 F-86D 的改进型。垂直尾翼加高加宽,但方向舵面积更小。全动平尾不再分为尾翼和升降舵而是一片式设计。机翼的形状没有采用“6-3”翼型。

[ 本帖最后由 martinchi 于 2008-6-1 12:25 编辑 ]
2008-6-1 11:22: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空军起初以 F-86H 的型号定购了 150 架战斗轰炸型,头两架在加州生产,其余的在哥伦布生产。1952 年 11 月 3 日最后敲定的合同上数量增加为 175 架。合同规定从第 15 架 F-86H 开始采用后期 F-86F 的“6-3”机翼。第一架 F-86H 安装  6 挺 12.7 毫米machinegun、A-4 瞄准具和 AN/APG-30 雷达测距仪,但后续的飞机装备 4 门 20 毫米 T- 160 机炮。F-86H 具备携带核弹的能力,装备了 M-1 低空投弹系统。
  1953 年 4 月 30 日第一架 F-86H 首飞,试飞员是乔.林奇。这架飞机没有安装武器,配备了标准的“佩刀”式前缘缝翼。 10 月份这架飞机前往爱德华兹基地作测试时已经安装了“6-3”式机翼。尽管安装了前缘缝翼但是最大速度还是比设计值 1,138 公里/小时低  3%。实用升限 15,697 米,爬升率 3,706 米/分钟。虽然 F-86H 比 F-86F 重 455 千克,但由于燃油携带量加大作战半径还保持在 855 公里。
021.jpg
北美试飞员韦尔奇在 F-86H 原型机前



       
  1953 年 9 月 4 日,112 架哥伦布生产的 F-86H-1-NH 中的第一架首飞。该机前缘加宽,配备 6 挺 12.7 毫米machinegun。F-86H 的量产直到 1954 年 5 月最后一架 F-86F-25-NH 交付后才开始。头 60 架 H 型装备  J73-GE-3,其余装备 J73-GE-3A。
022.jpg
国民警卫队的 F-86H-1-NA,“6-3”机翼



       
  F-86H 于 1954 年 6 月底交付完毕,但操作测试因为事故而推迟。机身和发动机都有问题,J73 无法通过 150 小时耐力测试。这些事故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朝鲜战争头号王牌约瑟夫.麦克康奈尔(Joseph McConnell)在 1954 年 8 月 25 日坠机身亡。这次事故加上其他因素使 F-86H 的操作测试直到当年 10 月才恢复。第一架生产型 F-86H 于 1954 年底交付给驻扎在新墨西哥州克罗维斯(Clovis)基地的 312 战斗轰炸联队。时间比预想延后了。
023.jpg
约瑟夫.麦克康奈尔




       
  约翰.L.阿姆斯壮(John L. Armstrong)少校曾经驾驶 F-86F 创造过 500 公里闭环航线时速 1,044 公里 /小时的世界纪录。尤金.P.索那柏格(Eugene P. Sonnenberg)上尉则驾驶 F-86H 创造了 100 公里闭合航线时速  1,114.7 公里/小时的纪录。
  和 F-86F 相比,H 起飞距离缩短,爬升率、升限更高,作战半径加大,空对地射击更准确。这些都说明 F-86H 是一架称职的战斗轰炸机。加大推力的 J73 发动机使 H 型有更好的加速性和更大的巡航速度,由于气动外形的限制在最大速度上提高有限。F-86H 的高翼载使它的操纵性不如 F 型,特别是在高空。
  从第 15 架 F-86H-1-NH 开始采用了后期 F-86F 的“6-3”机翼,有翼刀和延长的翼尖。翼展由 11.31 米增加到 11.92 米,翼面积加大到 29.15 平方米。
  F-86H-5-NH 出现于 1955 年 1 月,首次使用了 4 门 20 毫米 M-39 机炮。M-39 以前叫 T-160,在朝鲜作过测试。机炮系统比machinegun系统重 130 千克,携弹量 600 发,只够开火 6 秒钟。1955 年 2 月最后 60 架 F -86H-5-NH 交付。
024.jpg
第 513 战斗轰炸机中队的 F-86H-5-NH




       
  在生产 F-86H-5 的同时,1953 年 6 月 11 日美国空军追加了 300 架 F-86H-10-NH 的订货。这批飞机和前一批相比电子设备不同,采用了 J73-GE-3E 发动机。第一架 H-10 于 1955 年 1 月交付,最后一架 1956 年 4 月交付。最后 10 架 H-10 使用了“F-40”机翼,有延长的翼尖和前缘缝翼。最后所有在美国空军和国民警卫队服役的 H 型都采用了“F-40”机翼。  
025.jpg
东南亚迷彩的 F-86H-10-NH,4 门 20 毫米机炮,“F-40”机翼
2008-6-1 11:29: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因为 F-86H 机体的限制,尽管发动机推力不小,但在平飞时也无法接近音速。F-86H 的生产数量不多,一共 473 架,除了头两架以外都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生产。F-86H 装备了低空轰炸系统,能够左翼内侧挂架携带 544 千克的“特别储备”(atomicbomb的别称)。有专门的系统可以在飞行中对atomicbomb的保险进行操作。
  F-86H 装备了 5 个联队:驻扎欧洲的第 50 联队,以及战术空军司令部第 83,312,413,474 联队。F-86H 的服役年限很短,因为它的性能和 F-100 相比黯然失色。1957 年时 F-86H 已经不是美国空军的主要角色,1958 年 6 月所有在空军服现役的 F-86H 被移交给国民警卫队。
  F-86H 在以下国民警卫队单位服役:102 联队(101,131,138 中队)以及 104,118,121,136,139, 142,167 和 168 中队。在 1961 年柏林危机期间,麻省国民警卫队 101,131 战术战斗机中队被征召并部署于法国,一直待到  1962 年 8 月。
  直到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时仍有 F-86H 在国民警卫队服役,但没有加入战争。最后一架 F-86H 于 1972 年 1 月 8 日退出国民警卫队现役。从国民警卫队退役后,那些只剩下最少可用飞行时数的 F-86H 交给了海军。海军则把它们作为靶机和模拟米格机作为  TOP GUN 的假想敌。F-86H 和米格-17 在外形,尺寸和性能上很接近,许多 F-4 飞行员在模拟空战中被击败。
  许多 F-86H 作为靶机结束了飞行生涯,它们为“不死鸟”、阿姆拉姆和标准的诞生作出了贡献。它们改装为无人靶机后的代号是 QF-86H。
026.jpg
QF-86H



        
F-86K

  1950 年代早期,美国的北约盟友迫切需要一款高性能的截击机来对付苏联轰炸机的威胁。作为美国最先进的的截击机,F-86D 成为自然的选择。但是 F-86D 装备的 E-4 火控系统太先进了,为了避免苏联窥探到系统的秘密,美国在出口型上取消了该系统。同时美国本身也受到 E-4  系统维修和可靠性方面的难题的困扰,把这个系统用在北约空军中实在是不明智。于是 F-86D 的简化版 F-86K 应运而生。
  1953 年 1 月 22 日,北美公司接到美国空军的通知说他们希望能由意大利公司制造一款和 F-86D 相似的截击机,装备更简单的火控系统和两名飞行员。北美公司答复说双座 F-86D 更加昂贵而且要花很多时间重新设计,建议还是采用单座方案的简化版。
  空军方面接受了北美公司的建议,这一计划在北美公司内部代号为 NA-205。取代 E-4 的是专门为 4 门 M-24A1 20 毫米机炮设计的 MG-4 火控系统,虽然这套系统不如 E-4 那么复杂,但还保留了机鼻部位的 APG-37 雷达。新系统仍然保留了 F-86D 的攻击模式,自动计算开火距离和开火时间。
027.jpg
F-86K 机鼻的 20mm 炮口



        
  美军为计划提供了两架 F-86D-40-NA,序列号是 52-3630 和 52-3804。计划于 1953 年 5 月 14 日启动,这两架飞机的型号是 YF-86K。
  1953 年 5 月 16 日菲亚特公司得到在意大利组装 F-86K 的许可证。合同在两天后签订,由共同防御基金提供资金,北美公司在加州生产 50 架 F-86K 散件,然后交给菲亚特公司在意大利组装。这批飞机的北美公司代号为 NA-207。
  因为购买这批飞机的资金是由美国提供的,所以飞机上有美国空军的序列号,但它们从未在美军中服役。根据合同这批飞机不仅要供应意大利空军,还得照顾法国和德国空军,后来挪威和荷兰也加入这个计划。
  不过为了尽快生产出成品,1953 年 12 月 18 日军方和北美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要求在加州生产 120 架 F-86K,这些飞机是供应给挪威和荷兰空军的,内部代号是 NA-213。
  第一架 YF-86K(53-3630)由北美公司试飞员雷蒙德.莫里斯驾驶于 1954 年 7 月 15 日首飞。它采用和 F-86D -40-NA 一样的 J47-GE-17B 发动机。内部油箱容量还是保持 2,310 升,机翼下可挂两个 455 升副油箱。为了容纳 20 毫米机炮和炮弹,K 型的机头加长 18.2 厘米,全机长度为 12.47 米。在机炮舱上设置了大型的消烟口以减轻武器发射时造成的硝烟问题。带加力燃烧室的 J47 发动机采用和 D 型一样的电子燃油控制系统。K 型的基本结构和 D 型完全相同,两架原型机在初步测试后运往意大利。
028.jpg
第一架 YF-86K



        
  第一架北美公司生产的 F-86K 整机(54-1231)1955 年 3 月 18 日首飞。这批 120 架 F-86K 于 1955 年 4 月至 12 月在加州工厂生产完毕。美国空军留下一架用于测试,60 架交付挪威,59 架交付荷兰。
  北美公司以 NA-207 代号生产了 50 架 K 型的散件交给菲亚特组装。第一架意大利产的 F-86K 于 1955 年 5 月 23 日首飞,驾驶员是北美公司代表 Arthur de Bolt 少校。其后不断有新的散件交给菲亚特组装:
  NA-221 70 架 1954 年 8 月 55-4811/4880
  NA-232 56 架 1955 年 7 月 55-4881/4936
  NA-242 45 架 1955 年 12 月 56-4116/4160
  NA-242 和前几批不同点在于采用了延长的前缘缝翼和 F-86F-40-NA 的翼尖。翼展从 11.31 米增加到 11.92  米,机翼面积由 26.77 平方米增加到 29.14 平方米。不少菲亚特组装的 K 型后来都按照 NA-242 的标准进行了改装。
  1956--57 年间美国向意大利提供了两架 YF-86K 整机和 63 架 F-86K 散件。最早的两架飞机是在 1955 年  11 月 2 日抵达都灵的。1957 年 10 月最后一架 F-86K 交付到非亚特手中。由于换装 F-104,F-86K 于 1964 年开始陆续退役,最后一架 F-86K 于 1973 年 7 月退役。
029.jpg
意大利菲亚特组装的 F-86K



        
  法国接收了 62 架意大利组装的 F-86K。第一架 F-86K 于 1956 年 9 月交付,之后一直持续到 1957 年中。序列号为 55-4814/4844,55-4846/4865,55-4867/4780,55-4872/4874,55-4876/4879。法国的  F-86K 从 1962 年开始被国产幻影 3 取代,最后一架 F-86K 是在当年 8 月退役的。这些退役老机中有 22 架交还给意大利,其余在美国同意下销毁了。
030.jpg
1958 年法国空军 13 中队的 F-86K
2008-6-1 11:31: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挪威空军有 60 架美国产 F-86K,其中 59 架于 1955 年 9 月至 10 月交付。那不幸的一架是在美国接收试飞时坠毁的。这个缺额直到 1960 年 1 月才得到补充。1956 年 3 月 10 日的一场机库火灾烧毁了 4 架 F-86K,1956 年 6 月挪威得到 4 架意大利组装机的补充。挪威的佩刀退役后基本被当作废弃物处理掉了。
  荷兰拥有 57 架美国产 F-86K。这些飞机于 1955 年 10 月至 1956 年 4 月间船运至荷兰。701,702, 703 中队装备了佩刀。1957 年荷兰得到 6 架意大利组装机补充,荷兰在使用中损失了 16 架 F-86K,后有 8 架在 1963 年还给了意大利。1960 年代中期荷兰用 F-104G 更换佩刀。现在还有一架 F-86K 在荷兰空军博物馆展出。
031.jpg
荷兰的 F-86K



        
  根据纪录,意大利组装的 223 架 F-86K 中 63 架在意大利,62 架在法国,6 架在荷兰,4 架在挪威。其余 88 架在  1957--58 年交付给德国。不过其中有些飞机并没有在德国服役。第一个 F-86K 中队于 1960 年 10 月成军。JG-74 和 JG -75 装备了 F-86K,序列号是 55-4845,4866,4878,4881,4882,4888,4895/4899,4901,4904, 4907/4935,4935,4936,56-4116/4160。1962 年西德所有佩刀都安装了马丁贝克弹射座椅和响尾蛇导弹。
032.jpg
挪威的 F-86K 54-1274 coded RI-T



        
  德国的 F-86K 一直服役到 1966 年才开始被 F-104G 取代。退役的佩刀大多数转给了委内瑞拉空军。在德国服役的 7 年中只有 4 架佩刀坠毁。
033.jpg
德国空军博物馆的 F-86K



        
  从欧洲国家退役的佩刀在检修后又被交给其他美国的军援国使用。1966 年 74 架从德国空军退役的 F-86K 被卖给委内瑞拉。序列号是 55-4866,4895,4896,4898,4901,4907,4910/4913,4823,4925,4930,56-446/4118, 56 -4121/4126,4128,4129,4131,4132,4134/4144,4146/4145,4158/4160。另外有 27 架作为备用。许多 F-86K 一直都未开箱过。佩刀的维护对于委内瑞拉来说简直是噩梦。为了维持 74 架 F-86K 的飞行有 27 架 K 型机是专门用于拆件维修的。
034.jpg
大多数 F-86K 到了 1969 年都因为超龄而趴窝了。但有 5 架在 1969 年卖给了洪都拉斯。1970 年代早期委内瑞拉的佩刀全部退役。




        
  洪都拉斯买的 5 架 K 型中只有 2 架能飞,后来还参加了 1969 年那场有名的足球战争。但佩刀的维护费用对洪都拉斯这样的小国来说还是太贵。
  土耳其 1963 年至 1964 年获得 40 架意大利组装 F-86K。直到 1969 年还在服役。
035.jpg
洪都拉斯的 F-86K,鲨鱼嘴涂装
2008-6-1 11:33: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F-86L

  F-86L 是 1950 年代末期美国空军中装备半自动地面环境数据链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 datalink system)的 F-86D 的代号。
  SAGE 系统是 1950 年代初期由麻省理工林肯实验室发展起来的。它使用了大型,高速的地面计算机来处理各地面雷达站传送来的空情数据。处理后的数据被实时传给截击机上一个特殊的数据接收器,另一个机载系统则把数据转换为速度、高度、目标方位和距离,以此引导飞行员拦截目标,截击机会自动定位然后 E-4 火控系统进行拦截攻击。
036.jpg
注意 F-86L 右翼根前部的 AN/ARR-39 SAGE 系统天线



        
  1950 年代中期空军决定为 F-86D 改装 SAGE 系统,1956 年防空司令部定购了 2,192 套改装件。在这个名为“跟随”的计划之下,从 1956 年 5 月开始,一些低时数的 F-86D 被挑选出来作为升级对象。改装都是在北美公司各地的工厂进行的。改装后的飞机型号为 F-86L。所有 F-86L 的批号和 D 型都有对应性。比如 F-86D-10 到 F-86D-45 变为 F-86L-11 和 F- 86L-46,但 50,55,60 只把 D 改为 L,也就是 F-86D-50 变为 F-86L-50。
  F-86L 升级后增加了 AN/ARR-39 数据接收器,它的刀片状天线在右翼前下方的机身上。AN/ARC-27 无线电通信系统换成 AN/ARC-34,加装了 AN/APX-25 敌我识别系统以及新的 AN/ARN-31 下滑信标接收机。
037.jpg
F-86L 的座舱



        
  F-86L 在改装电子设备前都升级到 F-86D-45 的标准,包括在尾部安装阻力伞。F-86L 在靠近尾翼的机身上加了两个冷却空气进气口替代 D 型的旧式进气口。发动机仍然采用 D 型的 J47-GE-33 或者 J47-GE-17B ,但 F-86L 安装了 F-86F- 40 的机翼,翼尖延长 30 厘米。新机翼提高了操控性和高空的盘旋能力。F-86L 保留了 D 型的 24 枚火箭。
038.gif
F-86L 在靠近尾翼的机身(左右各一)上加了两个冷却空气进气口替代 D 型的旧式进气口



        
BF.109,1935年首飞,各型总共生产了35000架,直到1965年其西班牙的衍生型HA.1112才退役.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战斗机.
P-51(Wildhorse),1941年10月26日首飞,1943年开始服役,总产量15621架.为美国二战中产量最高的的战斗机.
A6M(Zero),1939 年4月1日首飞,1940 年7月(日本纪年2600年)加入现役.三菱和中岛公司一共生产了 10,449 架,是所有日本战机中生产数量最多的。
顺便提一下一种强击机:Il-2,在德军中有个外号叫做:"黑死神",以其坚固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而闻名于世。这种飞机战时产量高达36163架,在世界战争史上高居第一。

米格-15(Fagot),1947年6月2日首飞,1949年初服役,1954年停产,总产量约15560架。
F-86(Sabre),1947年10月1日首飞,1949年交付使用,1961年停产,总产量约11400架。
米格-17(Frest),由米格-15BIS发展而来,1949年1月首飞,1952年装备部队,使用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个,1958年停产,总产量约9000架。

米格-21(Fish-bed),1955年首飞,1958年装备部队,生产总量超过8000架(包括在其他国家生产的数量则达10158架以上),出口国家和地区超过30个。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超音速战斗机。
米格-23(Flogger),1967年5月26日首飞,1969年投产,次年装备部队,1984年停产,总产量超过 6,000 架(其中莫斯科工厂生产数量为 4,278 架)。
F-4(Phantom),1958年首飞,1961年交付使用,1981年停产,生产总量5195架。为西方产量最大的超音速战斗机。
幻影III(MirageIII),1956年11月17日首飞,生产总量逾千架,出口国达20多个。
F-5系列自 1955 年发展以来,供装备的飞机已达2,600架,出口到32个国家;其中F-5E1972年9月首飞,1973年开始装备美空军,出口达1400多架。


  第一次飞行是在 1955 年 12 月 27 日,这架飞机只是改装了 SAGE 系统。具备所有 F-86L 特征的原型机到 1956 年 5 月才开始试飞。前后一共有 981 架 D 型改装为 F-86L。经过 1956-57 年的改装,F-86L 成为防空司令部的绝对主力。第一个接收 F-86L 的是驻麦克乔德基地的 317 战斗截击中队,时间是 1956 年 11 月底。F-86L 在防空司令部的服役生涯十分短暂,当最后一架 F-86L 交付时,它已经开始被康维尔公司的 F-102A 和 F-106A 三角翼截击机所取代。1960 年时最后一架 F-86L 从防空司令部消失了。
  由于防空司令部看上了 F-102A 和 F-106A,F-86L 从 1957 年底开始转到国民警卫队服役。第一个接收 F-86L 的单位是驻扎在芝加哥欧海尔(O'Hare)基地的 108 中队。装备 F-86L 的国民警卫队单位还有:111,124,127,128,133,146,147,151,156,156,158,159,173,181,182,185,187,190,191,192,194,197 和 199 中队。
039.jpg
夏威夷 ANG 的 F-86L-50-NA
2008-6-1 11:36: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有 6 个国民警卫队中队处于警戒状态。F-86L 于 1965 年完全退出国民警卫队现役。 1964 年美国向泰国提供了 17 架 F-86L。这是除美国外唯一使用 F-86L 的国家。这些 F-86L 在泰国一直干到 1976 年。
040.jpg
泰国空军的 F-86L



        
“佩刀”在加拿大

  1949 年当加拿大加入北约时,该国空军面临着必须升级和扩大的问题。作为当时西方最好的单座战斗机,“佩刀”自然成为加拿大空军的首选。但是当时加拿大国内有些势力不希望空军中再增加美国造的飞机,而是希望引进英国的机型。作为妥协加拿大决定购买许可证在国内生产“佩刀”,这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
  1949 年 8 月加拿大向蒙特利尔加拿大航空公司订购了 100 架“佩刀”。根据协议“佩刀”将在蒙特利尔附近的卡提尔维勒(Cartierville)组装,图纸和部件由北美公司提供。加拿大生产的“佩刀”和北美公司在加州生产的 F-86A 几乎是一样的。发动机选用了通用的 J47-GE-13。
  尽管第一架加拿大生产的“佩刀”基本是用美国部件组装的,但到了生产结束的时候,订货量翻了十倍而发动机和多达 85% 的部件是在加拿大生产的。最后一款加拿大“佩刀”(CL-13 Mk 6)是所有许可生产的“佩刀”中质量最好的。

“佩刀” Mk 1

  这是卡提尔维勒组装的第一架“佩刀”,代号是 CL-13 Mk 1,编号是 19101,基本和 F-86A-5-NA 一样。这架飞机于  1950 年 7 月初下线。由于卡提尔维勒的跑道对于喷气机来说太短,于是把这架飞机用车拉到附近的空军多瓦尔(Dorval)机场并于 1950  年 8 月 9 日作了处女飞,飞行员是加拿大空军首席试飞员亚历山大.J.利利(AL J. Lilly)。几天后他成为加拿大第一个飞得比声音快的人。

“佩刀” Mk 2

  Mk 1 只生产了一架,因为两个公司协议生产的是 F-86E。所以第一款量产的加拿大“佩刀”是 Mk 2。Mk 2 是以美国的 F- 86E-1 为蓝本的,同样有全动平尾,V 型风挡和 J47-GE-13 发动机。Mk 2(19102)的第一次飞行在 1951 年 1 月  31 日。1951 年 1 月到 1952 年 8 月一共生产 350 架 Mk 2,皇家空军编号 19103-19199,19201- 19452。
041.jpg
列队出厂的“佩刀” Mk 2




        
  多瓦尔基地 410 中队是第一个接收“佩刀”的单位,那是 1951 年 4 月 10 号,接着当年夏天 411 和 413 中队也接收了“佩刀”。接收了新装备以后加拿大空军开始派出作战单位赴欧洲支援北约盟国。第一联队的 410 和 411 中队于 1952 年赴欧洲,439  中队同年去了英格兰。第二联队 1952 年 10 月赴法国。第三、四联队 1953 年赴西德。
042.jpg
CL-13 Sabre Mk.2(19183 c/n 83)




        
  由于朝鲜战争需要大量飞机,美国在 1952 年二月向加拿大购买了 60 架 CL-13Mk 2。这些飞机在美国的编号是 F-86E- 6-CAN,与 1952 年 2 月到 7 月交付完毕。这批飞机在加州安装了设备后才运往朝鲜前线,美国空军序列号 52-2833/2892。
043.jpg
F-86E-6-CAN FU-852(51-2852)



        
“佩刀” Mk 3

  起初加拿大想在“佩刀”上安装国产的阿芙罗(Avro)奥伦达(Orenda,易洛魁印地安人神只)发动机。北美公司也于 1949 年  8 月 16 日启动了 NA-167 计划,准备在第 251 架 F-86A-5-NA(49-1069)上安装加拿大发动机。这架飞机也被称为  F-86J。1950 年 10 月的试飞结果不错,加拿大航空公司也决定在一架国产的“佩刀”上安装奥伦达发动机。第 100 架 Mk 2 (19200)被选中安装推力 2,722 千克的奥伦达 3 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直径比 J47 略大,因此机身结构需要做少许修改,这种改装加拿大国产发动机的型号就是 Mk 3。
  1952 年 6 月 3 日,著名的女飞行家杰奎琳.科克兰(Jacqueline Cochran)驾驶 Mk 3 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创造了 100 公里闭合航线 1,049.96 公里/小时的女子世界纪录。
044.jpg
杰奎琳.科克兰颤在“佩刀” Mk 3的机翼上,左侧是耶格尔,右侧是加拿大试
2008-6-1 11:41: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45.jpg
破纪录的“佩刀” Mk 3



        
“佩刀” Mk 4

  Mk 4 原定安装奥伦达发动机,但当 Mk 4 开始生产时这种发动机还在研制当中,于是 Mk 4 只好选择 J47-GE-13,结果  Mk 4 和 Mk 2 就有了很近的血缘关系。Mk 4 装备了很多精巧的设备,比如座舱空调,罗盘,加压控制和座舱盖抛弃装置。Mk 4 于  1952 年 8 月 28 日首飞。加拿大航空一共生产 438 架 Mk 4,皇家空军编号 19453-19890。许多 Mk 4(甚至一些  Mk 2)后来改装了“6-3”式机翼。
  Mk 2 和 Mk 4 在以下单位服役:
    No 1 战斗机联队(410,439,441 中队)
    No 2 战斗机联队(416,421,430 中队)
    No 3 战斗机联队(413,427,434 中队)
    No 4 战斗机联队(414,422,444 中队)

“佩刀”和皇家空军

  有很多人不知道,加拿大的“佩刀”曾在英国皇家空军短期服役。在 1950 年代早期加拿大的“佩刀”是西欧空中防线上唯一可用的后掠翼战机。那时皇家空军还在使用老式的格洛斯特“流星”和德哈维兰“吸血鬼”,新款的后掠翼战机比如超级马林的“雨燕”和霍克的“猎人”都还未投产。1953  年初英国人有点不情愿的决定采用加拿大产的“佩刀”来填补战力空缺。(一场二战把英帝国彻底搞成了二流货色,英国之不爽实在难以言表,但自己不争气也实在是没办法,好歹加拿大名义上还是女皇属地,阿 Q 一把吧。)通过美国设立的共同防御基金皇家空军获得了 430 架 Mk 2 和 Mk 4。

046.jpg
皇家空军的“佩刀”F.Mk 4



        
  1952 年 10 月皇家空军获得 3 架借来的 Mk 2,这是交付 428 架 Mk 4 的前奏。Mk 4 的交付一直从  1952 年 12 月持续到次年 12 月。它们分配给驻西德的英国部队,承担着大不列颠对北约盟国的防务义务。皇家空军保留了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生产编号,不过按照英国的风格把型号改为 F.2 和 F.4。这些飞机在皇家空军的编号是 XB530/550(21),XB575/603(29), XB606/646(41),XB664/713(50),XB726/769(44), XB790/839(50),XB856/905(50), XB941/990(50),XD102/138(37),XD707/736(30), and XD753/781(29)。有一架 F.4 (XB551)编号比较特别,它是为了替代还给加拿大的一架 F.2(XB530)。后来还有类似的情况,比如 XD102/105 ->  XB647/650,XD106/111 -> XB770/775,XD112/116 -> XB851/855, and XD117/138 -> XB978/999。
  战术空军第 67 中队是皇家空军中最先获得“佩刀”的单位,1953 年 5 月形成战斗力。同年 12 月第 66 中队成为战斗机司令部首个装备“佩刀”的单位。战术空军第 3,4,20,26,67,71,93,112,130 和 234 中队驻扎西德,而战斗机司令部下属  66 和 92 中队留守本土。
  1958 年一架“佩刀”(XB982,加拿大生产的第 773 架)被用来做布里斯托.希德利(Bristol Siddeley)公司俄尔普斯(Orpheus)801 发动机的试验平台。这架飞机于 1958 年 7 月 3 日首飞,随后测试了 801 发动机的升级版本,801  没有加力装置,推力 3,089 千克。如果 801 能够早一点完成,也许还有机会服役,但这时“佩刀”本身已近暮年而更先进的飞机已经开始入役。
  “佩刀”在皇家空军的服役期很短,英国人本来就把它当作过渡型号。1956 年 6 月所有驻西德的中队全部换装“猎人”完毕。英国淘汰的“佩刀”主要在欧洲内部消化,意大利获得 180 架,南斯拉夫获得 121 架。
  在 1956 年到 1958 年间皇家空军向美军交还了 302 架“佩刀”。这些飞机喷上了伪装色和美军标志以及假的美军序列号(就是原来加拿大的编号)。这些飞机被赋予 F-86E(M)的编号。

意大利的“佩刀”

  1957 年英国淘汰的 180 架“佩刀”船运到意大利。有一架(XB733)在转运过程中坠毁。
047.jpg
意大利空军的“佩刀” Mk 4




        
  意大利把“佩刀”作为纯防空飞机使用,准备装备高速火箭和意大利国产 SISPRE C-7 空空导弹,但最终“佩刀”对这两者都没能用上。 1961 年意大利空军“三色箭”飞行表演队成立,装备 6 架 F-86E(M)。1963 年 2-6 月意大利提供 5 架“佩刀”支持在比属刚果的联合国维和任务,这些飞机由菲律宾派出的一个特遣队驾驶维护。1963 年意大利开始装备 F-104G,最后一架 F-86E(M)于1965年3月退役。
048.jpg
F-86E(M)“三色箭”模型




        
南斯拉夫的“佩刀”

  1958-59 年南斯拉夫空军接收了 122 架英国空军还给美国的“佩刀”F.4。该国是少有的同时使用西方和苏联飞机的国家之一。在  1950 年代末期的边界冲突中,南斯拉夫的“佩刀”击落一架匈牙利的米格-15。这批“佩刀”中的 8 架最后给了洪都拉斯,第一架于 1976 年交付。个别“佩刀”直到 1990 年代还在飞行,但现在所有的“佩刀”应该都进了坟墓了。
049.jpg
世间沧桑,废弃的前南斯拉夫“佩刀”F.4
2008-6-1 11:44: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希腊的“佩刀”

  当加拿大开始生产更新的 Mk 5 和 Mk 6 后,加拿大空军大多数的 Mk 2 和 Mk 4 在改装了“6-3”机翼后卖给了其他国家。从 1954 年 7 月开始希腊一共接收了 104 架二手“佩刀”。第一架 Mk 2 于 1954 年中交付,装备了 112 联队 341  中队。1955 年同一联队的 342 和 343 中队都装备了“佩刀”。这批“佩刀”一直使用到 1960 年代退役为止。
050.jpg
希腊的“佩刀”Mk 2



        
土耳其的“佩刀”

  与希腊一样,土耳其也在同一时间装备了 105 架 F-86E(M)。希土两国关系一直紧张,为了搞平衡,卖给两国的飞机质量一样,数量也是 1:1。这些飞机装备了 141,142,143 中队。本来这些“佩刀”是用来保卫北约的,但在两国冲突时也会上演兄弟相残的闹剧。
051.jpg
土耳其的 F-86E(M)



        
“佩刀”在洪都拉斯

  8 架原属皇家空军后属于南斯拉夫的“佩刀”于 1967 年 7 月交付给该国空军。它们还赶上了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的“足球战争”。有几架“佩刀”一直服役到 1980 年代直到被法国“超神秘”取代。(真是以烂易烂)
052.jpg
洪都拉斯的“佩刀”Mk 4




        
“佩刀”Mk 5

  Mk 5 是第一型采用加拿大国产奥伦达发动机的“佩刀”, 奥伦达 10 的推力达到 2,883 千克。Mk 5 采用了“6-3”翼型并有一对小翼刀,这使 Mk 5 在气动性能上达到了美国 F-86F-30 的水平。“6-3”机翼也被晚期的 Mk 4 所采用。第一架 Mk 5 (23001)于 1953 年 7 月 30 日首飞。推力更大的发动机使 Mk 5 爬升到 12,192 米只需 9 分钟,比 Mk 2 快了一倍。但是由于前缘缝翼的取消使失速速度提高而低速稳定性下降。新的发动机推力大但耗油也凶,Mk 5 的航程比 F-86F 少了将近 20%。
053.jpg
加拿大空军第 2 联队的“佩刀”Mk 5



        
  加拿大一共生产了 370 架 Mk 5,编号 23001-23370,它们替换了皇家空军中老旧的“佩刀”。
  战后重建的西德空军定购了 225 架加拿大产 Mk 6 用于装备 3 个昼间战斗机联队。为了实现喷气式飞机的转换,西德空军借了  75 架前加拿大空军的 Mk 5 进行先行训练。1959 年 1 月西德还拥有 65 架可飞的 Mk 5,到 1960 年四月时只剩下 25  架了。Mk 5 在 1962 年彻底退出西德空军,基本都被废弃了。
054.jpg
德国空军的“佩刀”Mk 5
2008-6-1 11:46: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佩刀”Mk 6

  加拿大生产的最后一款“佩刀”是 CL-13B“佩刀”Mk 6。它安装了更加有力的奥伦达 14 发动机,推力达 3,300 千克。大推力发动机使 Mk 6 的爬升率和高空性能都得到提高,同时由于 Mk 6 的质量比 Mk 5 轻,所以 Mk 6 成为加拿大生产的“佩刀”中性能最好的,同时也是全球“佩刀”家族中性能最好的。最高时速 1,142 公里/小时,升限 16,764 米,比 F-86F 高出 2,438 米,爬升率 3,597 米/分钟。
055.jpg
生产线上的“佩刀”Mk 6




        
  第一架 Mk 6(23371)于 1954 年 10 月 19 日首飞。早期的 Mk 6 和 Mk 5 一样采用延长的带翼刀的“6-3”机翼,但后期型引入了带前缘缝翼的“6-3”机翼以提高低速性能。许多在役的 Mk 5 也改装了这种前缘缝翼。
056.jpg
奥伦达 14 发动机




        
  Mk 6 先是生产了 292 架,编号 23371-23662。所有飞机分配给加拿大空军 1,2,3,4 联队使用。后来加拿大空军又追加了 90 架订货,编号 23663-23752。Mk 6 一直在加拿大空军服役,直到 1963 年被 CF-104 取代。“佩刀”转换训练单位于 1968 年 11 月解散,同年 12 月 9 日正式退出现役。
  Mk 6 一共生产了 655 架,除了加拿大自用以外都卖给了其他国家。最后一架 Mk 6(为西德生产)于 1958 年 10 月 9 日下线。各型“佩刀”在加拿大一共生产 1,815 架。
057.jpg
德国空军 JG71 联队的“佩刀”Mk 6



        
哥伦比亚的“佩刀”

  哥伦比亚在 1956 年获得 6 架 Mk 6(也可能是 Mk 4),编号是 2021-2026。飞机由第 10 中队使用,有四架在事故中坠毁。其余 2 架 1966 年退役。
058.jpg
哥伦比亚的“佩刀” Mk 6




        
南非的“佩刀”

  南非空军 1955 年定购了 34 架 Mk 6。南非空军在朝鲜曾经使用过一个中队的“佩刀”,但战后这些飞机还给了美国。这批  Mk 6 于 1956 年开始交货。17 架 Mk 6 的机身标志以荷兰语写成,装备第一中队,另外 17 架以英语写成,装备第二中队。这批飞机的编号是 350-383。Mk 6 在第二中队服役到 1964 年才被“幻影”IIICZ 取代。而第一中队的 Mk 6 一直服役到 1976  年,后来被“幻影”F1 取代。

西德“佩刀”

  西德空军定购了 225 架 Mk 6,这款飞机成为新组建的西德空军的主力。第一个装备“佩刀”的是 JG71“里希特霍芬”联队,第一任指挥官是著名的哈特曼少校,有史以来的第一王牌,在二战中击落 352 飞机。他的部队于 1959 年 6 月 6 日接收了第一架 Mk 6。西德空军的“佩刀”主要用于对空作战,但偶尔也承担对地攻击任务。在服役中很多 Mk 6 改装为响尾蛇导弹载机。1964 年 JG71 换装了 F- 104G,另外 2 个“佩刀”联队分别在 1964 年和 1966 年换装了菲亚特 G.91R。

巴基斯坦的“佩刀”

  1965 年的印巴战争后美国对巴基斯坦实行禁运。为了缓解窘境,1966 年巴基斯坦设法从西德搞到了 90 架二手 Mk 6。这些“佩刀”参加了 1971 年的印巴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佩刀”获得了巴空军 141 次胜利中的大部分,战果中包括“蚊:式,米格-21 和苏-7。巴国空军的 Mk 6 在发生一系列疲劳事故后于 1980 年全部退役。
059.jpg
巴基斯坦的“佩刀”Mk 6
2008-6-1 11:50:28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