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一章
夏天曾经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在夏天里总会发生一些事让我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这种感觉就好像坐过山车到达了最高顶点然后忐忑不安等待着疯狂下落,无论最后的结果好坏,我都会非常享受激情过后的平静。
但在来到法国后,那些周而复始并且枯燥麻木的日子,使我开始对夏天失去了特别的感觉,就如同一个阳萎的男人面对街上的丰乳肥臀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这一年的夏天特别热,气温持续创法国新高,无数老人死于中暑。
我和苏琦整个暑假都呆在房子里,没有打工,没有旅游,甚至没有多余的户外活动,唯一的运动就是步行半个小时去超市买菜,即使是买菜也由以前每个星期三次缩减为每个星期一次,反正酷热的天气让我们也没什么胃口吃东西。
这天吃完晚饭后,窗外起了阵阵微风,苏琦对我说,咱们出去散散步吧。
我伸头到窗外看了看,晚上七点多太阳早已下山,但天还是大亮,法国的夏天一般要等到近十点天才会黑。我说,好,出去走走,透透气也好。
我们家这一片属于南锡老城区,是昔日法国洛林王的皇宫所在地,房子后面还有一个大公园,估计以前也是皇家园林,所以这附近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我和苏琦在公园里观看了一些动物,有山羊,野猪,还有火鸡。
穿过公园就来到了南锡最著名的斯坦尼斯拉斯广场,广场正中央是洛林王的雕像,我们坐在雕像下面的台阶上,感受着阵阵晚风吹在身上带来的惬意,旁边坐着一对老夫妇互相依偎着,附近有一帮年轻人在练习街舞,还有一对年轻父母在教他们的孩子学走路,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欢笑,我仿佛也被这样一种氛围所影响,入夏以来原本因天气而一直烦躁的心情似乎陡然变得好起来。
我拉着苏琦的手说,咱们以后每天晚上都来散步吧。
苏琦说,要是能永远这样就好了。
我说,是啊。
苏琦突然问我,小乐,你和我在一起快乐吗。
我愣了一下,然后说,当然快乐啊,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苏琦说,我只是觉得其实在法国我们也能过得很开心。
我说,只要我们俩在一起,无论在哪儿都能开心的生活。
苏琦笑了一下,没说话。
我说,你是对我没自信,还是对你自己没自信啊。
苏琦摇摇头说,都不是,我只是喜欢瞎想。
我说,我们是不会分开的。
苏琦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
散完步回到家,我无意中看了一眼墙上的挂历,今天是立秋,夏天终于要进入末期了。我想这应该是我在法国度过的最后一个盛夏。
九月初,新的学期开始了注册报名,我还得继续硕士第二年,而苏琦又准备换专业了,这回她选择去读MBA工商管理。
我劝苏琦说,你应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读,否则太浪费时间了。
苏琦说,我也不晓得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先读了再说吧。
我知道苏琦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陪我,但在感动的同时我隐约还有一种感觉,苏琦似乎并没有刻意去构划自己的未来,而只是仅仅希望这样在法国一天天的飘着。当然我更希望这种感觉是一种错觉。
MBA工商管理是南锡二大最好的专业之一,录取学生也是最严格的,除了学历要求,还得通过笔试和面试。但是苏琦却看上相当轻松,在考试前一天还在猛看网上下载的电视剧,然后第二天从学校回来后轻描淡写的对我说,我被录取了。
我说,录取结果不是过几天才出来吗。
苏琦说,面试完了后那个女考官私下告诉我的,她说我非常适合读这个专业。
我知道苏琦说话从不夸张,不可否认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相比之下我就要逊色很多,连我妈都常说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充其量算不太笨,当然我向来对此不以为然,我根本不介意我的女朋友比我强,只可惜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女人都会介意男朋友比自己差,幸好苏琦属于那小部分中的一员,这也是我为数不多的值得引以为傲的事情——拥有一个漂亮并且脱俗的女友。
最近上课我常常走神,走神是因为我在幻想,我幻想着我和苏琦回到国内,在北京上海,或者武汉也行,我俩分别找到一份不错工作,依然同居着,每个周末我会开着一辆凯悦去接苏琦下班,然后我们找一家餐馆吃饭,吃什么好呢,火锅,烧烤,还是西餐……每当我仔细思考吃饭问题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的孙阳就会用手捅捅我,说,你怎么又流口水了。
孙阳是我班上的新同学,整个班上只有我们两个中国人,前两个学期认识的那些哥们竟像人间蒸发一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孙阳是一个看上去相当单纯老实的男生,但我总觉得他的外表都是假象,如果我是他,一定不会从中央电视台辞职,也一定不会离开相爱几年的女朋友跑到这鸡不拉屎鸟不下蛋的法国来留学,所以我断定孙阳要么脑子有问题要么内心深不可测。面对这样的狠角色,我希望和他保持距离,但他初来乍到,法语也不太灵光,于是每次上课哪怕我坐在最后的角落他都要千里迢迢跑过来和我挤在一起,为的就是上课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屡次打断我那些美好的幻想。
当一个人从幻想突然回到现实的那一刻,是非常痛苦的,我大概可以理解迪厅里那些狂磕迷幻药的都市男女了,只有在那种毫无意识状态下的疯狂才能让人真正远离现实。
举例:我每天早上都幻想能吃上豆浆油条热干面,最后却只能啃面包喝牛奶。
结论: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任何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干得人多了就将变得不再美好,出国留学便是最典型的例子。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何其牛叉,就算你在国外混不下去了,回国也能谋得一个满嘴挂油的差事,于是中国父母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把子女送到国外,到了千禧年代,大批留学生一下子全变成了海龟和海带,比国内大学本科生强不到哪儿去,而且人家本科生一个月一千块人民币都肯干,你留学生肯干吗,只能灰溜溜的走开最多背地里吼上一句,老子在国外洗盘子也不只赚这个数。
以上理论是韩成在MSN上跟我说的,他堂堂一个法国计算机硕士回国居然干起了卖保险的行当,我说早知道你回国干这个,当初还出国留学干嘛,又花钱又浪费时间。
正当我和韩成在共同批判留学无价值的时候,我妈给打来电话,她说有个同事的女儿也想出国,想问问我的意见。我说我的意见就是,老老实实在国内呆着。
留学生在国内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并没有降低我对回国的渴望,我依然喜欢在上课的时候幻想,每天如此,幻想的内容就好像肥皂剧,一集接着一集
苏琦似乎对她的专业产生了兴趣,开始正儿八经的上课了。她的课比我还多,经常出门比我早,回家比我晚,于是我慢慢开始成为家庭主男,开始做饭,开始洗衣服等等,我开口喊累,苏琦说,你才干了几天啊,上个学期我可是整整伺候了你一年啊。
我无话可说,因为苏琦说的这些都是实话,如果没有她的陪伴和支持,我上个学期肯定无法通过考试。
苏琦学习的时候有一个习惯,要不停的喝开水,于是我必须得不停的烧开水。为此我故意骗苏琦说,少喝点开水,对皮肤不好。
苏琦说,真的假的,没听说过,我上网查一下。
我说,网上查不到,这是我奶奶说的,你看我一年四季喝凉水皮肤多好,连颗痘痘都不长。
苏琦看着我的脸半信半疑,我连忙说,就喝矿泉水挺好的。
苏琦想了想说,那你先把开水烧开,然后等水凉了我再喝。
我立马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倒在床上。
我每天见孙阳的时间比见苏琦还多,为了换得我朋友般的信任,他不惜出卖自己的情感经历讲给我听,当然那些经历都是他和他前女友的,无非是些诸如他前女友如何嫌弃他没有前途和他分手之类的老套桥断。其实我对别人的私事没什么兴趣,尤其是那些没见过面的人,于是他不得不拿出他前女友的照片给我看。
我说,你怎么还保存着前女友的照片。
孙阳说,我怕有一天我忘了她的长相,走到街上认不出她。
我说,原来你还惦记着她哦。
孙阳说,是惦记着打她一耳光。
我说,那就说说你现在的女朋友吧。
孙阳似乎来了精神,开始大夸现在的女友如何温柔可人。
我说,你有那么好的工作单位和女朋友,还出国干嘛。
孙阳叹了一口气说,别看我在中央台工作,说出去挺唬人的,其实我只是一个小编导,每个月就那么点钱,我和女朋友在一起已经四年了,按道理也差不多应该要谈婚论嫁了,可女朋友的家里一直不同意,说我连房子都买不起,北京的房价你也知道,所以没办法我这才想出国读个硕士,到时候回国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然后才能堂堂正正的和女朋友结婚,我出国的钱还是找家里的亲戚朋友借的。
我不知道该对孙阳说什么好,只能祝他好运。
出国越来越像是一个围城的状态,里面的人想出去,而外面更多的人却想挤进来。这的确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跳板,但真正有多少人能借助这个跳板到达自己希望的彼岸呢。
待续-------- |
2007-4-30 0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