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中星9号发射倒计时:直播卫星“7星计划”出炉

11
回复
617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5-22 16:58:32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三种模式的竞争边界

  “如果不是北京奥运会的机会,也许‘中星9号’的发射时间还要推迟。”有消息人士表示,“中星9号”发射推迟除受到直播卫星公司重组影响,还与现有传输方式的博弈有关。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整体转换后,数字电视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中星9号”为代表的卫星数字电视;二是目前正在全国各城市进行整体转换的有线数字电视;三是去年8月强制推行的地面数字电视(主要面向市郊和农村地区)。

  这三种模式本来有着比较明确的分工,但由于技术的发展,其未来也存在着竞争关系。今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CCBN(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所作的主题演讲中就指出,当前广电系统一定要处理好各种数字电视传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关系。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中星9号”的发射符合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三种模式共同推动2015年前完成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整体目标,但是对于各地的广电运营商来说,免费的卫星数字电视显然是“洪水猛兽”,其有可能对本来推进就不顺利的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造成不小的困难。

  “中星9号”升空后,按照要求将给西部边远地区免费传输47套免费的高清和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其商业模式是向各地的卫星电视台收取卫星带宽租售费用,而对电视观众免费。

  这自然对目前每月收费24-28元的有线数字电视造成冲击。记者了解到,在去年9月“中星9号”要发射的消息传出后,各地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就面临反弹的局面。有上海的电视观众就表示:“卫星数字电视采取不加密的免费模式,那何必花那么多钱去搞整体转换?还不如等‘中星9号’发射后,买个‘小锅’呢”?

  另外,目前的地面数字电视也没有实现免费。其安装方式主要是在用户原有的电视上安装无线数字信号接收器,从而实现收看数字电视,收费模式为“初装费+月维护费”的形式,初装费一般在260-450元之间不等(包括室外天线、室内机顶盒等设备),月租费大体在9-12元/月不等。

  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中星9号”将采取不加密方式传输节目,主要针对偏远的、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的农村地区,而对于其在城市是否免费目前还不好说。

  根据国务院此前颁布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单位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内贸易、广播电视和电子工业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销售,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

  此前,各地的广电部门和工商部门都曾花大力气取缔非法卫星电视接收和相关设备销售行为。

  但有业界人士担心,在直播卫星时代,用于接收卫星电视节目的“小锅”只要花100多元就可以买到,而且体积比原来有较大缩小,将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打击一些观众接收卫星节目的难度。

  另外,目前,地面数字电视也即将在北京、深圳、广州等部分城市开播,未来三种接收方式之间如何定位和竞争,也还存在变数。
2008-5-22 16:59: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卫星大蓝图

  按照原国防科工委的规划,今年我国计划发射17颗卫星。目前,我国共拥有25颗在轨卫星。

  但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通过在轨卫星拍摄高分辨率的卫星照片还较落后,反而要向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的航天部门求助。为改变这一被动的情况,国家减灾中心今年8月将委托卫星发射中心发射3颗减灾卫星,并最终形成8颗减灾卫星的布局。

  虽然1970年我国就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但是至今30年来我国的卫星依然以气象和军事卫星为主。上世纪90年代后期虽然也进行了几次商业发射,但是因为出现事故导致了近几年商业发射水平的停滞不前,以至于直到2007年,我国卫星在轨数量仅20余颗,远低于美国400-500、俄罗斯 200颗的水平。

  这一状况直到2007年才有所改善,我国当年成功发射了10颗卫星。2008年,我国将发射17颗卫星,随着这一系列卫星的发射,我国的在轨卫星将超过40颗。我国卫星应用正面临关键的转折点,将由培育期快速进入到爆发性增长期,接下来便是卫星相关产业和运营的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国际上卫星应用产业增长也在提速,2006 年全球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的增长率分别为14.3%、18.3%,其中全球卫星地面设备产值288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要培育出卫星运营和设备制造的大型公司就必然需要对现有的卫星资源进行整合,整合完成后,预计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增长速度将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甚至有可能达到25%-50%。
2008-5-22 16:59: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kok 于 2008-5-22 17:59 发表
虽然1970年我国就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但是至今30年来我国的卫星依然以气象和军事卫星为主。上世纪90年代后期虽然也进行了几次商业发射,但是因为出现事故导致了近几年商业发射水平的停滞不前,以至于直到2007年,我国卫星在轨数量仅20余颗,远低于美国400-500、俄罗斯 200颗的水平。


嘎们的商业化水平没他们那么高,军事化严重。。。。
2008-5-22 18:09: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魔天道 于 2008-5-22 19:09 发表


嘎们的商业化水平没他们那么高,军事化严重。。。。


美帝的阻挠和自己的几次失败
所以市场小
2008-5-22 18:21: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国产卫星的成本还是忒贵了....
2008-5-22 23:05: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的卫星技术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2008-5-22 23:39: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还是多实践的好
2008-5-23 15:38: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火箭技术不错 顶呱呱
卫星技术就差点了
2008-5-23 17:15: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上次
鑫诺2使用东四平台
结果太阳能帆板没打开
2008-5-23 17:27: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鑫诺三还是使用老的东三
2008-5-23 17:28: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尼星使用东四
虽说成功了
但是前一段据说又出了点问题

2008-5-23 17:34:2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