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因为场地使用的不可预测性,所以大家倾向于搞联赛性质的比赛,即主客场制,根据赛程将相遇的两队自己选场地甚至时间单独比赛,听说是60分钟上下半场的比赛,这的确是一种灵活而又无奈的选择。但是,我倾向于杯赛性质的比赛。在这两者的比较上,我们应该回到创建这个比赛的出发点上考虑问题:
第一,为了让不同队伍之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比赛更正规,
第二,制造足球气氛,让大家有一个展现才能的共同舞台,
第三 用比赛凝聚队伍,带动各自队伍的发展,
如果在广义上看三个问题,联赛制似乎都能触及,但具体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却很难评论。因为,
首先,没有这个比赛之前,各个队伍也在交流比赛,正不正规都达到了开心有球踢的目的。而且少林、自由人、学联在didot的体育场一直踢上下台制的比赛,很有竞争性,气氛也很激烈。
其次,如果两个队找一个场地,单独踢比赛,对其他队来讲其实没有任何比赛气氛,就像我不去现场看球而只是听说某地正在进行一场比赛一样,很难去关心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因此,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足球气氛,每个队可能只是关心自己的胜负而已。
第三,在比赛过程中,如果各队很重视比赛结果,那么球队的一些非主力球员就很难有上场的机会,我这里不是强调有没有主力与非主力之分的问题,而是在说一个事实,如果你不派最好的球员去比赛,那么输的可能性会增加,你这么做就意味着你更重视公平的原则而非比赛结果,这样就会与我们前提所矛盾。如果重视结果,就会与球队团结的主题矛盾。因为,毕竟这是7或8人制的比赛,而目前巴黎每只球队最少都有10多人,一个月一次比赛,很难给予每个人同样的上场机会。
我所设想的赛制是杯赛制,这跟我以前参加的一次法国球队组织的杯赛经历有关。
首先,如果可能的话每只球队出两个队,甲和乙,按目前4个大队算,一个有8支小队
其次 比赛设为15分钟一场,每只队伍都相遇一次,同一旗号的队伍不相遇,以少林为例说明,甲乙两队将总共遇到6支小队,少林甲队比三场,少林乙队再比三场,总共时间为90分钟。所有队都碰一次时间为180分钟,即三个小时,这是在只有一块场地的条件下,如果有两块场地同时踢,那么全部比赛只需要90分钟。当然,这是纯比赛时间,不包括一些换人、等待的时间。
如果我们只有一块场地,所有的比赛没有踢完,我们可以下一次补完比赛,因为单场比赛时间短,很容易完成。
这样比赛的好处是
1 激烈 场上在踢,场下大家都在关注,无形中提高了场上队员的投入度,令比赛更有气氛。
2 团结 分成甲乙队后,可以让大家都有上场时间,比赛结果不仅要看主力队的表现,还要看板凳队员的深度,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有田忌赛马般的比赛策略出现,让比赛过程更复杂,乐趣更多。
3足球氛围 所有的巴黎球队都聚在一起观看、完场比赛,所有的足球爱好者、家属都可以来现场感受气氛,让这一天真正成为一次聚会,一个节日,而不是仍然在某个角落球场各自为战,观看你的只有自己的球员和四季的风。
我想,这才是我们要办这个比赛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办比赛而办。因为我们不是缺比赛,我们缺的是比赛气氛,缺的是真正的团聚。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 本帖最后由 天翼 于 2008-5-30 07:2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