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中国现在处于怎样的一个难关?!

7
回复
811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4-20 00:09:58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是强大了,但是跟法国 跟西方大国的差距还很大,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
但是,好像很多中国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这主要是中国的媒体总是报道好的消息 影响了他们
2008-4-20 00:28: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恩,楼上说的有道理,国内的舆论封锁确实是一把枷锁,而且使相当多中国人产生了误解,但是现阶段还是请大家放下成见看看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吧,我想爱国绝不只是政府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就像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韩国人举国向政府无偿献出黄金,助政府渡过难关(尽管韩国有些做法相当无耻),但是他们真正做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008-4-20 00:33: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刚刚看到的文章.
近日,“加油中国”的呐喊在海外激荡,抗议卡弗蒂辱华言论的怒潮在国内掀起,互联网上“"红心"中国”的签名,也在飞速增长……

  当“藏*独”分子试图分裂祖国的时候,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违背良知的时候,当一些政客居心叵测妖魔化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民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祖国最朴素、最深厚的感情。


       

       
这种强烈的爱国热情,令人动容,弥足珍贵。

  每次爱国热情的表达都是自然的,但这爱国热情的激发却并非偶然。在愤激之后,更冷静地思考,更理性地分析,更从容地应对,我们才能将阻力变为动力,将磨难变为财富,将这个纷纷扰扰的春天变为凝聚民族精神、历练大国心态的契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向了世界,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开放的世界,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发展的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崭新的活力。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拥有占世界1/4人口、13亿人民的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这一系列的定义,足以让“中国”这两个字,在世界的分量有所不同;也足以让“中国”这两个字,成为某些人的心中块垒。

  面对中国的迅速成长,我们听到了真诚的祝福,也看到出于各种目的削弱中国、遏制中国的企图。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发展,总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曲折”,面临这样那样的“指责”。所谓“西藏问题”的流行与时髦,根源于此;一些西方媒体的狂妄与偏见,根源也在此。这一切告诉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我们都将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学会承受各种压力,善于在压力甚至是打压之下,更好地发展。

  这应该是我们爱国主义激情的落脚点——在机遇挑战并存的前进道路上,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每走一步,都可能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而每一次困难,都需要坚定这样一种决心:集中力量发展自己,让中国更加强大!

  在这个意义上,爱国热情既要体现在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上,更要体现在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中。对我们而言,最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爱国热情凝聚成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共同意志,汇聚在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业里。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困扰,我们都要更加坚定地走向世界,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所有营养;不管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们都要更加坚定地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团结、理性、智慧与勇气,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自信与自强。

  “力争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爱国的。”要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国行动,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正如歌德所言,“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采用同一种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的禀资,各尽所能。”

  愿爱国主义在这样的理念下凝聚起来,表达出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赵健
2008-4-20 01:13: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其实不全是西方媒体的狂妄与偏见,或多或少西方媒体总会与一些大的垄断性集团挂钩,为什么中国政府对外商的政策相当宽松和方便,就是为了和这些集团企业搞好关系,让他们控制的一部分媒体至少不会对中国大肆胡乱报道,所以有时,过于偏激的失实的舆论导向往往是有势力团体有意识诱导和控制的结果
2008-4-20 13:55: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支持~支持
2008-4-20 14:02: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新号刷积分
2008-4-20 14:36: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普及一个商业知识,国际游资和投机大鳄的巨大杀伤力:

阻击英镑:
    9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国的利率不下调,英国单方面下调利率,将会削弱英镑,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虽然英国首相梅杰一再申明英国将信守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下维持英镑价值的政策,但索罗斯及其他一些投机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却仍然在不断扩大头寸的规模,为狙击英镑作准备。

  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在1:2.95左右。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在1992年复季,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随后,意大利和西班牙也纷纷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意大利里拉和西班牙比赛塔开始大幅度贬值。

  索罗斯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他个人也因净赚6.5亿美元而荣登《金融世界》杂志的华尔街收入排名表的榜首。

阻击东南亚各国货币:

1997年3月,当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庄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时,索罗新认为千载难逢的时机已经来到。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外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一路下滑。 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更加庞大的资金,再次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不得已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更是狂跌不止。泰国政府被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的腰包也被掏个精光。

  索罗斯初战告捷,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索罗斯飓风很快就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宾比索、缅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这就是中国经济已经面临的严峻形势,索罗斯只是无数投机大鳄的代表而已,这次针对中国的行动只会规模更大,数量更多。
2008-4-20 15:49:3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