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黑人战俘,没有任何战俘的悲哀
志愿军战士仍不失时机地喊话,又过了一会儿,树林里走出一个高个子黑人,举着一张白纸,上面画着一个做投降状的美国士兵。通过翻译,志愿军得知此人是黑人连的连长斯坦福,并且刚才诈降的原因是白人士兵反对投降。在斯坦福的命令下,黑人连其他士兵纷纷走出树林,向志愿军投降。
大度的举措令黑人连感动
斯坦福之所以决定投降,是因为之前他曾看到过志愿军优待俘虏的传单,听说过志愿军给美军受伤战俘包扎伤口,还给他们饼干。他想,志愿军连伤员都不伤害,更不会虐待俘虏了。斯坦福明白,只有做志愿军的俘虏,才能使全连官兵保住性命,将来回国与家人团聚。但在投降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让黑人战俘们胆战心惊的意外。
黑人连走出树林后,志愿军开始清点被俘人员,没收其武器。由于一个美军士兵过于紧张,枪支走火,一名志愿军战士当场被击倒在地。这一枪使所有的人都怔住了,一时不知怎么办好。黑人俘虏们更是紧张万分。他们意识到,这一枪可能会让他们全体毁灭。
出人意料的是,志愿军并没有责罚他们,反而尽量稳定他们的情绪,上去与他们握手,并给伤员进行包扎。这一大度的举措赢得了黑人士兵的信任。他们感动得或热泪盈眶,或大声叫喊,或跪在地上拼命祈祷。一个叫莫尔的黑人士兵在之后给家人的信中这样写道:“也就是从这时起,我第一次认识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是了不起的人民,伟大的人民。他们确实不寻常。”
至此,此次战斗全部结束,人民志愿军仅以伤亡各一人的代价,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式,俘敌115人,毙伤敌人33人。当该连投降的消息传到美国军方耳朵里时,军方高层震惊不已。3个月后,根据美军第25师师长基恩少将的建议,经美国国防部长批准,美军宣布了一项改编计划:解散黑人步兵24团。从此美军改变了自独立以来的一贯传统,不敢再按肤色编队,开始实行黑人和白人混编体制。
黑人连队看见了“新世界”
被俘初期,这些黑人战俘被留在前线临时战俘收容所。随着前线部队连续作战,战场上的俘虏越来越多,管理愈加不方便。因此,志愿军决定把这些黑人俘虏转移到后方的碧潼战俘营。碧潼战俘营距离前线约500公里,再加上天寒地冻,路上还常常遭到美军飞机不分青红皂白的滥炸,黑人战俘们难免恐惧与疲惫。一路上多亏负责押送的志愿军战士的劝解与照顾,他们才平安到达碧潼。当押送的战士要返回前线时,黑人俘虏们紧紧握着战士们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
2008-3-24 01:5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