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有个很大的书房,父母又经常不在家,我一个人窝在小沙发上静静的看书。12岁看了近50本中外名著(包括镜花缘,茶花女,罪与罚之类),只求识字,不求甚解。有一次和一帮美国女孩聊天,问她们有没有看过这些名著,大部分人只知道一下莎士比亚(法国人大多数还能跟你说出左拉著作,明显比美国人有文化)。但她们觉得那些名著都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已经没有了现实意义。我也同意,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父母希望我们看这些书。现在反复看还觉得很好的名著有:荆棘鸟, 飘,红楼梦,三国志(注:三国志语言比演义优美甚多), 史记(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每次看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我就无比崇拜司马迁,真想穿越回去跟他谈个恋爱啥的~~可惜他是阉人)。
初中开始看散文,那时狂恋三毛和梁实秋。同时还有各种武侠小说,金庸古龙一本都不放过,温瑞安,萧逸凑或看看。现在仍然推荐三毛文集,每本都很经典,整套看完会感觉你亲眼看着一个多姿多彩的女人过了生命中最灿烂20年。从她18岁梳着两个辫子的女孩到最后心灰意冷的妇人。。。后来听说梁实秋人品不好(做人及其肉麻),对他不太喜欢了,不过他的谈男人还是很经典的。后来开始喜欢林清玄,他的散文有些禅的意味,值得一看。金庸大师真是人才,小说写到境界了,我最喜欢笑傲,看了不下10遍。。。古龙有精品,有垃圾。比如楚留香那绝对是精品,看了楚留香让我不能坚持金庸最牛的想法了。但看了他的什么流星蝴蝶剑,再说他好那就要气出内伤了。。。温瑞安有些短篇还是不错的
然后开始关注爱情,开始看张爱玲,张恨水。后来又看张小娴,亦舒。当这些满足不了我时,我发现了更广博的天地:言情小说。初识只觉新鲜,一本本小册子都有不同的爱情,看了真让人向往。后来看的多了便也觉得大同小异。但无书不欢,只好继续看这些傻书降低自己的智商。至今言情小说书领8年。扫过的小言多过5000,看过的也起码1000本。
但能觉得有意义的决不超过100本。
[ 本帖最后由 寿面 于 2008-2-16 09:5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