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原创处女作, 文言文,请指教!

47
回复
4268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2-10 13:58:29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像有个人看了, 难道没人看的懂么? 留个言表示一下么?
2008-2-10 14:35: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现如今。。。这个词貌似不是文言文吧。。。
2008-2-10 15:07: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lostforest 于 2008-2-10 15:07 发表
现如今。。。这个词貌似不是文言文吧。。。

有道理, 古时不说这个么?
2008-2-10 15:18: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论潮流

古人谓异于常人而逆正道者旁门也, 因惧其反常而难明其理, 凡人视奇事为左道, 故斥之.

而今于潮流者, 无非勇异于常人者, 人如不为最先, 必取之最后, 皆不甘于平庸. 此般人,浅者作其体表, 深者冶其情操, 新其思想矣.

无奈其品学之敷浅, 吾等暂且论其体表. 为人者,顺时而变化。如今, 年少者, 出年幼懵懂之年, 而入人生之花开灿烂之时, 好另类之表, 从随之. 年长之辈有责其无知, 即反之. 吾几欲驳其谬论, 而以理服之, 因顾及长者之尊而噬言下胃. 固然,既出此言, 其冥顽之质必伤及吾志. 伤吾志,却不及吾心, 及吾心者乃年青而老其心者, 决然不解人事, 人世, 时势, 而此不逊于年长不明之人. 而老人中, 尤有开明者, 其思想亦随世道而改, 十分可贵.

此等新潮之人, 若不过其度, 必为龙凤,居身凡群, 志溢其间, 佼佼者也. 理曰: 异其表, 或新其思者, 若为人亦善, 何乐而不为? 旁者若遇此殊, 非斥而励, 此开明之举也.
2008-2-10 15:30: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已经改了,ls 是想说什么?
2008-2-10 15:38: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最多算个晚清至民国初期时的白话文,文言文还谈不上.
2008-2-11 04:30: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酸文假醋,半文不文,古文没学好又向往扯淡的后遗症。
2008-2-11 05:01: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bkk 于 2008-2-11 04:30 发表
最多算个晚清至民国初期时的白话文,文言文还谈不上.

民国初期还没延行以白话作文吧? 起码也要等到中期,等鲁迅,白茅他们才开始改革吧好像?
2008-2-11 09:35: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昨夜骄阳 于 2008-2-11 05:01 发表
酸文假醋,半文不文,古文没学好又向往扯淡的后遗症。

古文也是文, 为何不能用来饭后谈笑?
我品学卑微, 此文只是实验初期之作, 没有开始怎么进步?
2008-2-11 09:37: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多看点书,在从零起步行吗,您现在可不是零,没有负几百就不错了
2008-2-11 14:47: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初生牛犊 于 2008-2-11 09:35 发表

民国初期还没延行以白话作文吧? 起码也要等到中期,等鲁迅,白茅他们才开始改革吧好像?





本来还可以,看到这儿笑得看不下去了。。。


鲁迅才开始白话文???????


那请问四大名著都是什么文写的???文言文????

可爱的LZ。只看文章,我觉得你勇气可嘉,学习毅力可嘉。。。


看到这句,只让人觉得----无知者无畏啊~~~~~~~~~~


O了~~
2008-2-11 15:11: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四大名著就算不是像史记那些的文绉绉, 也不至于跟现在的白话文一样吧?

[ 本帖最后由 初生牛犊 于 2008-2-12 13:20 编辑 ]
2008-2-11 19:42: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如果稍微回顾一下白话文运动史,就可知道,所谓文言/白话之分,并非是现代的产物,所谓文言文只不过是以先秦语言为基础的书面语,而白话文则是以唐宋以来的语言为基础所改造而来的。事实上,所谓文言与白话,只是语言在历史进程中的流变,但是后人一旦想要了解古人所思,自然要熟悉古人的语言,否则只能妄加臆度。而儒家的经典之所以不断被诠释,其实也是后人利用当时之语言对古籍进行重新整理与诠释,最终之目标,仍旧还是为了解前人所思到底为何,因此文言、白话本身只是一个符号,最为核心的是背后的观念。

但是奇妙的是,由胡适先生于1917年发动的“白话文运动”的背景,却是在全面反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尽管胡适先生自己仍旧在“整理国故”,但是一般人却早拿着“白话”创造自己的新文学、新文化了,而置传统典籍于不顾。这就使得今天的“文白之争”显得十分滑稽,因为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于文言了如指掌,他们的写作只不过是用白话重新表述古典学术与思想。而如今就算是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也未必能掌握文言句读之法,更何况其他人。
2008-2-11 20:03: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搂主的文言带白话味,不过已经很不错了rf_sweatdrop_:
2008-2-11 20:07:23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