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Twitter,你还能再2一点儿么? (By wong℃)

13
回复
3517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1-6 23:11:56

新浪微博达人勋

^_^

网络上的人性化垃圾呀,互联网上虚假或者无用信息的泛滥已经到了值得深刻思考的地步了
2008-1-7 04:50: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恩。。。也未必

突然想到,网络终究以人为本,没有人的互动行为,网络也就了无生趣,因此可以这么说吧:网络是现实生活的某种维度上的投影。
看看周围,我们周围,有多少人是以明确目标地度过每一天的?我觉得不到20%吧,那么那80%到哪里去找幸福生活呢,他们看起来似乎庸碌的人生阶段也有上网的需要吧。。。
2008-1-7 04:58: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HF.depuis 于 2008-1-7 04:58 发表
突然想到,网络终究以人为本,没有人的互动行为,网络也就了无生趣,因此可以这么说吧:网络是现实生活的某种维度上的投影。
看看周围,我们周围,有多少人是以明确目标地度过每一天的?我觉得不到20%吧,那么那80%到哪里去找幸福生活 ...


80:20,帕累托法则的网络应用……
2008-1-7 12:41: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恩那
2008-1-7 20:01: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像饭否是挺烦人的……

借地向见多识广的lz打听一下,真的有那么多人转向了SNS么?有哪些成功的例子呢?
2008-1-7 22:47: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呵呵,帖子里总会有kmc捧场,谢了……:10200:
2008-1-7 22:56: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倒不这么认为啊
在构建人类社会的更精确模型的时候,需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可以把这些看起来无意义的东西,当作是无数组的边界条件~~~如果找到通解,问题就解决了
2008-1-7 23:25: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kmc 于 2008-1-7 22:47 发表
好像饭否是挺烦人的……

借地向见多识广的lz打听一下,真的有那么多人转向了SNS么?有哪些成功的例子呢?



国内来说,回答就是No!

以早期的代表Linkist为例,原来放出的只走商务路线的口号,现在换了UI后也开始玩儿2.0的多元;而wealink再怎么有IT背景,再怎么使劲儿搞口碑营销,即使跟国内最大的BSP之一Blogbus联手,也一样掩饰不住商务SNS的黯淡

相反来说,天涯的传统Forum模式,猫扑的mopper模式……倒是真的能吸引住国内用户群,这跟国内网民的接受能力不无关系,说白了就是越简单越好,发图、回帖、灌水,别来那些费劲的自定义

但是国外的市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譬如Orkut在巴西做的是最好的,以至于巴西政府都会通过Google来要用户资料;Facebook就不用说了,07年十大网络服务之一,开放的API让相当一部分Fans疯狂着,看看国内的海内网,整个就一照搬,占座网还算好的,起码打开页面给人的感觉不是抄的那么严重;而Linkedin也已经成为全美雇主最青睐的寻找新雇员的网站之一……

冰火两重天,看用户的自己选择了。但起码在国内,SNS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当年高调回国照搬美国风靡的客齐集模式的王建硕一样,明白了很多东西到了中国,才发现远不是想象中那么的回事儿……
2008-1-7 23:31: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对SNS的认识好像还是当初三巨头大战的时候,现如今——

Orkut是Google的东东,我感觉在Google的东东中算是失败的……不过听说Google现在没有心思把Orkut收拾干净(广告,色情信息好多),只是收购后放在那里;同一时间出现的Yahoo 360,已经“下市”了;myWallop→Wallop,好像也没有吸引多少眼球。
2008-1-8 19:03: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kmc 于 2008-1-8 19:03 发表
我对SNS的认识好像还是当初三巨头大战的时候,现如今——

Orkut是Google的东东,我感觉在Google的东东中算是失败的……不过听说Google现在没有心思把Orkut收拾干净(广告,色情信息好多),只是收购后放在那里;同一时间出现的Yah ...


给你看一组Orkut的数据:http://www.orkut.com/MembersAll.aspx

谷歌中国从未在官方消息上对Orkut做过宣传,相对的而是把Orkut纳入Google Account,让用户自己发掘

还有你会发现,Wallop至今没有中文版本,而且微软官方也同样从未正式在中国对Wallop做过宣传

这是我的Wallop页面:http://www.wallop.com/wongc#1 ,其中自动嵌入Rss Feed的理念至少早于“豆瓣九点”一年而出现,但是有多少国内用户会心甘情愿的花哪怕一点点时间搞清楚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另外当你登录Wallop后会发现,Wallop的SNS人脉模型暂时来看做的是最直观、最具有粘性的,仅仅依靠拖拽就可以完成关系搭建,国内网站有几个会花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呢?

最重要的是,与传统SNS模式相比,现在SNS的样板是Facebook和Linkedin。正如很多人知道的那样,早期的Facebook仅是美国本土的一个高校同学录的网络应用,继而发展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以群体的共性为基础组成小团体,然后再发展外延人脉关系的市场价值。还有Myspace,这个Media类型的Mashup,同样也是SNS的代表,不赘述

我想表明的是,SNS现在走的已经很成功并将会继续成功着,但前提不是中国用户,正如上次回复所说,国内用户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暂时来看还是天涯和猫扑的水平。而在中国推广SNS的前提,只能是改变原有的用户习惯,不过很显然,这非常难!

[ 本帖最后由 wong℃ 于 2008-1-8 20:00 编辑 ]
2008-1-8 19:58: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关于Yahoo!,这个需要提出来另说。

仅个人观点来看,自Google崛起后,Yahoo!从未提供过哪怕一样让我觉得适用的网络服务,Flickr、Del.icio.us……等也是收购而不是自主创新研发的。

作为一个国际性IT企业,对旗下Yahoo!中国的一些令人不齿的行径很多时候都是采取纵容的态度来对待,从Mail邮箱里的广告乱飞到3721的插件挟持再到占用内存极大花哨无比的Widget……等等等等,他们只考虑他们自己的盈利而从不把用户放在第一位,作为最基本的用户来说,我非常的失望。

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弃用最优秀的网络图片存储商Flickr的原因之一,出于个人对Yahoo!的反感。而Del.icio.us,如果Yahoo!再采取同样的账户绑定政策,我也一定会坚决放弃。

很遗憾,至少于我来说,对百度的好感要比Yahoo!的好感要多得多……
2008-1-8 20:11: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来如此,是SNS的外延演化了,再不能站在三巨头大战的时代看SNS

至于 Yahoo!, 完全同意,只是有时上载个用来外联的图片时还零星用到Flickr Uploader,其他基本上再没有关系。
2008-1-8 22:07: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新年伊始,关注的东西也略有转移了

现在找实习,也是关于IT方向的多一点,稍后会有些消息,希望一切顺利……
2008-1-8 22:34:16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