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本人是先看的小说,除《台北人》外,更倾向于《永远的尹雪艳》
不知道是否和作者本身的背景有关系(白崇喜的儿子),他的字里行间多透着一种没落贵族的气息,对上海的十里洋场频频怀望;也许和他经历有关,据说他曾于10多年前,对媒体坦言自己有分桃之好,相比一路走来,必经坎坷。在此,就想提下康永哥,相似的背景,却不通的遭遇。看来,老白同志不得不感慨下,时不我予了。
电视剧,看的是D版DVD,盗也要有道啊,结果那个配音怎一个差字了得!
前面是看的,后面基本快进。
原作也算个中篇,剧本就要兑水了。情节上真还是有些拖沓冗长。
导演曹瑞原,之前有《童女之舞》,之后有《孤恋花》,都有些范这个毛病。
也可能是我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甚了解,所以对一些多余的情节,确实没有感同身受。
台湾的同志电影又十分喜欢着墨于主角的家庭环境,他们大多有着不幸的同年和少年,比如本片,比如《逆女》,暗示看客,促使他们成为同志的原因。(本人觉得家庭的原因,并不尽然)
演员中,最讨厌确实是最为重要的---范植伟。对于李青这个角色,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范把握的还算到位,但给他影帝的提名却是有点过了。某次,看《康熙》,给人的感觉,用我们家那里的话,就是“肉劲儿”,好比牛皮糖。
小玉,是我改编剧本最希罕的人物。他和阿青正好相反,知己所求,哀憎分明。
他势力,凉薄,却也意气,对母亲有着特殊方式的孝顺。
他对你的坏,是温柔中的一刀(如老周);他对你的好,却是一刀的温柔(小敏自杀后的态度)
最要命的还是他,怎么就生个好皮相儿!每天花枝招展,顾盼神飞,妖娆妩媚,裙摆摇摇的感觉都有了。怎骚得一壶水开呀~ 七彩孔雀,不为过!
终搭上了去日本的船。彼岸可有花,有灯塔。却也不重要,能不能找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寻找
小发现:演小敏得演员张孝全,竟然是《盛夏光年》里得余守恒,攻受转换的好快呀~嘴个
还有杨佑宁,虽然在本片戏份不多。却由此排了《17岁的天空》,轻松喜剧风格的同志剧,力荐。
PS 发现个问题,怎么台湾GAY片的,都是哪几个演员,金勤说以后都不敢接这个戏路了,现在经常被男人骚扰。
^_^....(小玉呀,你就顺应人心民意,当受吧,绝对是极品诱受,其表现见《17岁》)
欧洲文化界评《孽子》为「研悲情为金粉的歌剧」(吼后,好大的帽子)
而剧情也就在一个除夕夜里,爆竹声响不断的热闹气氛中,主角李青迎着寒流,喊着军训口令,奔向未来的路上结束。(这句转载,非原创)
虽然彷徨,痛苦,几经周折,未来还是有个东西,叫希望!
(累死我了,写了N多)
[ 本帖最后由 饺子1985 于 2007-12-13 18:0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