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珲:信任我的爱是吗?
王智:信任我的爱,信任我的直觉,然后我们再一起去创造,我想这可能是不同人的看法。
王珲:你认为这也是更健康的爱的方式?更真实的爱?
王智:当然当然。我之所以对爱情这个话题特别敏感,产生兴趣,跟我自己内心的体验有关系,四年前我写了第一本书《学会“自私”再去爱》,重庆卫视龙门阵专门谈这个主题谈了一期节目,为什么“自私”打引号,因为对很多人而言,“自私”好象跟爱是冲突的,一个人爱的话就不能自私,要完全的无我,为了别人。其实我自己的经验和我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事实好象跟它不太一样,社会的价值观和生命的本质有时候是有距离的,甚至有时候是相反。对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来讲,他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所以我们说,一个真正学会自私,懂得自私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王珲:我非常赞同你的话,但是我建议你对这个“自私”再多一些解释,因为确确实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自私”被我们放到了贬义词里,但其实爱是需要条件的,你能把对“自私”加引号的那部分跟网友再多说一点吗?
王智:好的。我的书上的“自私”是打引号的“自私”,其实此自私非彼自私,而是指懂得欣赏自我、懂得体恤自己和他人,为什么我起“自私”呢?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商业目的。还有一个问题,“自私”和“爱”好象是一对敌人,不能放在一起,有爱就不能自私,所以国家倡导雷锋精神,可是如果从雷锋精神的角度来看,雷锋精神是我们人人都喜欢、都尊重的一种品质,从个人的心理需求来讲,我觉得你在帮助别人之前,必须先学会接纳自己,当你能够接纳自己、取悦自己的时候,你对别人的爱才是有质量的。
王智:举个例子,什么叫做自私?什么叫自爱?一个没有自爱的人,假如我们俩是朋友,以朋友关系为例,比如我请你吃顿饭,之后我就想,下次该你请我了吧,如果你一次没有反应,还不会怎么样,两次、三次我就会不开心了,会觉得这个朋友太吝啬,为什么?因为我在付出之后有一个期待,期待得到等值的回报,其实这种以爱的名义下的行为可能是一种交易,物质的交易、情感的交易,我对你好,你应该对我更好。所以我们看现实婚姻当中有很多的两性关系,为什么纠缠,为什么挫折,因为首先他们自己可能没有明白,我为对方爱的背后有没有希望对方对我更好的期待?如果我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你的期待,那么这个爱已经变质了,变成了一种要求甚至是一种操控。真正的爱,就像父母亲的爱对子女的爱是最没有条件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父母。我们说天地,对自然生物的爱是没有条件的。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今天我们谈爱这个主题,其实我们是要明白什么是自己的爱,然后在爱自己和爱别人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王珲:我大概总结一下你的意思,要能够付出一种健康的爱,对爱有一种非常积极乐观的能力,实际首先对自己的爱要非常足,你才有可能去爱。
王智:只有你的杯子是满的你才有可能去分享,我对你好一些,希望你把我的杯子填满,很多人是带着伤痛爱别人,最后爱的病毒不断被传染。
王珲:你说的问题在中国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因为我们这次做的专题《敢爱》,其实我们就是先从相亲大会上开始观察起的,因为我们发现父母帮我们寻求相亲时,或者劝我们嫁给谁或者不嫁给谁都会强调一个特别重要的前提,这个人好不好,他的经济条件好不好,我有时候也会混淆,这个爱和那个爱到底是不是相等的呢?
王智:一个女孩对一个男孩的判断我们表面上看是对对方的判断,但其实是对自己心理的一种不信任,只有你不太相信自己的时候才会看到别人身上不相信,因为对方身上一定有一些美好的特质你欣赏不到,或者你看不见,可能你的眼睛睁开了但是是瞎的,就是说,我们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看到他生命深处的潜力,如果你看不到这一点,你可能就会依照对方的外在条件做评估。
王珲:就是那些更本质的东西不在你的眼睛里被你读到。
王智:是,这样是偏离爱的方向的。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朋友在华人街非常有知名度,她两次婚姻都失败了,经历了很多痛苦,到中国以后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现在又结婚了,当她结婚了以后,我们去看她的先生我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因为她的先生从外在到经济能力跟她简直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可是她很幸福,就像吴琼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结婚,很幸福,很多时候爱情是没有逻辑性的。我问她,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为什么你爱上他了?跟他结婚,你身边那么多优秀分子。她说,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钱我有了,能力我有,所以我需要的男士就是能够把我当做他的生命一样去重视的人,这就是我所需要的爱的伴侣。我说你怎么保证他以后一辈子对你好呢?她说,有时候你没办法用经验去判断,用逻辑去分析,但我觉得有一种能力很重要,当你看到这个男人第一眼时,他身上所迸射出来的优点和特质,你有这个信任,到70岁的时候他身上也有这个东西。
王珲:还为这个东西着迷。
王智:对,你一直欣赏这个东西,而且被这种欣赏来激励你们两个人一起走。
王珲:其实你刚才讲的例子我觉得也很典型,现在有一个词叫“剩女”,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词,就是指到现在还在选择,一直单身的非常优秀的大龄女性,她们比较典型的困惑是,我自己条件挺好的,条件不错。比如“烟雨”提的,自己长得还不错,又是公务员,研究生学历,她总是看不上周围的男人,追求她的男人她都拒绝了,她总是想找一个比自己条件好的,事业比较好,也比较有钱的,却老找不着。她现在担心随着年龄的增大更不好找了,她想听听王智老师的建议。其实我认为她这种心态是非常典型的。
王智:没错,我经常去外企讲课就发现,很多外企的人都是“北大荒”,白领,能力很强,但是是“荒”着的,自己条件很好,能力很强,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我想这类女性心中一定有一个标准,凡是符合标准的人要进来测一下,符合标准的人谈一下,不符合标准的,没戏。其实这是一种完美心态,到底是在追求高品质的爱情?还是以一种完美的方式去保护自己?很多女性其实不是找不到适合她的男朋友,而是她没有把门打开,你的门是封闭的,外面有再好的阳光也进不来,所以你必须要开启你自己,向和你交往的人开放你的内心,你不开放的话,爱是没有光线,没法儿呼吸的。
王珲:其实这就是冒险,你必须首先要敞开,只有去经历,才会知道各种可能性,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但如果有一条线挡那儿,你连经验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王智:我们很多人做事情是用脑的,但对爱情是用心的,如果用脑来审视这个人适不适合做男朋友,那是女公安局长审犯人,就不是谈恋爱了。
王珲: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你用理性来计算,当有七个信息时你还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但如果在七个以上,其实人可能就要靠直觉了,爱情更多的感觉应该是在直觉上。梅梅,现在其实可以给我们讲讲你当时的那种坚定了。 |
2007-9-30 11:5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