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碰见过 没看完 ms咱们的皮影戏比他更早些吧(rf7rf)
冲着梅爷爷的戏连看了两部 都不他老人家导的 不过有一部意外的中意(rf1rf)(rf17rf)
还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吧 记得以前vivi发过 可这帖子里没有 晕
总觉得是在这里看过的呢 最近记忆颇为混乱 失忆症前兆(rf18rf)对了 他的几部电影也不错
大爱(rf24rf)
史云梅耶动画作品集 (捷克) The Collected Shorts of Jan Svankmajer 片长:86+76分钟 出品时间:2002 几十年来,捷克导演Jan Svankmajer以他超现实的梦幻般的动画创作令世界着迷。Svankmajer的奇妙之处在于他通过物体的动作姿态、个性和对文化的深刻观察将普通的人和物奇异化。他的作品对无数导演来说是一个灯塔,处处给予艺术家以灵感,并且毫无疑问是在共产主义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专制环境下浮现出的重要艺术品。尽管这些作品都是超现实主义的,但Svankmajer以电影为手段探索了社会习俗、社会阶层及其相互作用等问题。 作品集第一集收录了Svankmajer 1965年至1980年的作品,第二集收录了1982年至1992年的作品。
杨·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1934年9月4日出生于布拉格,学生时代钟情超现实主义艺术,学习欧洲传统木偶戏,并涉猎舞台、诗歌创作、电影等艺术范畴。史云梅耶在1964年制作了他的首部动画短片《最后伎俩》,并于1970年加入捷克超现实主义艺术团体。其作品不限形式和材料:面包、木头、陶器甚至演员也可被用作动画的材料与元素。
代表作品有《贪吃树》(2000)、《极乐同盟》(1996)、《浮士德》(1994)、《食物》(1992) 、《波西米亚斯大林主义之死》(1990)、《生动的自画像》(1989) 等。
看史云梅耶的动画电影,蕴涵其中的无非是“直接”而“赤裸裸”的情趣。所谓直接,来自于他动画中无处不在的神秘主义和超现实色彩,都是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手法来表达的,完全抛弃了好莱坞似的花招和套路。所谓赤裸裸,则是因为史云梅耶的动画,往往以人类的动物性为对象,展现人类灵魂世界里的潜意识欲望——性欲、恋物癖、口腔期综合症状。冷眼旁观现代电影语言或者叙事技巧的人造痕迹以及含蓄、内敛、细腻的表达方式,史云梅耶更是别出心裁地用闹剧来还原电影的原始形态。
“我对其他人的作品不甚专注,我的好友多数是诗人和画家。电影导演我则喜爱布努艾尔、费里尼、梅里爱。动画师专注于为自己建造的密封世界,一如玩赏白鸽以及饲养白兔的人,我不会视自己是动画电影人,因为我并非对动画技术感兴趣;我制造全新的幻觉,目的只是让日常物件回复生命。超现实主义存在于现在,而非与现在毗邻。”史云梅耶认为现代动画家的盲点在于过于在乎“技巧”。对他而言,“故事”才是至关重要的。
由第一部作品《最后的伎俩》开始,史云梅耶动画的复杂性和单纯性犹如他的左右手那样运用自如,《最后的伎俩》将剧场表演和木偶表演合而为一,挪用了黑光剧场的特殊技巧,利用黑色背景和灯光营造出出人意料的奇幻视觉情境还是那么的纯粹。
不管是梦游仙境的“爱丽丝”,还是被魔鬼附身的“浮士德”,在史云梅耶的作品里他们都是超现实主义的忠实代言人。
法国的《电影手册》这样评论史云梅耶:“对于人生超现实的悲观诠释,只有文学巨擘卡夫卡可以和史云梅耶相提并论……”如果你认为动画只是一种充满情趣的娱乐,那么你千万不要选择史云梅耶的作品,虽然他的动画电影形式诙谐幽默,但是蕴藏在深处的却是对政治、对人性最沉重的批判。
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史云梅耶对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影响。《蝙蝠侠》的导演蒂姆·波顿崇敬他的黑色幽默;亨利·施立克把他的梦幻色彩注入到自己的畅销作品《詹姆士和巨桃》中;动画界的奎克士兄弟更是拍了一套《史云梅耶的抽屉》来向前辈致敬。1997年,史云梅耶获得了洛杉矶电影节颁发的“PERSISTANCE OF VISION”大奖。
“看我的电影不需要说明书,我的作品有不少意义,我宁愿观众用自己主动的象征主义去解读。就好像心理分析那样,人总有私自的秘密。没有这秘密,就没有艺术。”
[ 本帖最后由 ae 于 2008-3-28 19:0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