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电影《秦颂》中的音乐歌曲及评论:两只小狗,梦见骨头 。。。

5
回复
3797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7-2-7 12:11:00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Tadzio 于 2017-2-8 23:13 编辑

始皇登基歌曲

六合之内 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 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 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 无不臣者
功盖五帝 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 各安其宇
世世永昌 千秋万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7BRWUBf8M

简介:此歌曲是电影《秦颂》始皇登基时的歌曲,乃始皇好友高渐离所作,在听歌前请先阅读歌词,否则听不清所长【因上万人同唱所以很听不清】 六合之内,    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    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    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    无不臣者。    功盖五帝,    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    各安其宇。
http://m.xiami.com/lrc/1770460941

2017-2-7 12:11:5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国产经典老电影《秦颂》 199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SbJMqAxXg
高清 【秦颂】 姜文 葛优 许晴 主演 中国经典怀旧电影 Chine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yXGuTVqL0&spfreload=10
2017-2-7 12:12: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选一篇大众评论如下:

两只狗的故事——秦颂

一首儿歌,歌词如下
汪汪汪汪汪汪

两只小狗 梦见骨头

汪汪汪汪 咬了一宿

咬了一宿 狗毛两口

汪汪汪汪 汪汪汪汪

  
故事的开场就是一首儿歌,这个细说秦国历史的演出就开始了。

高渐离和嬴政是从小的好朋友,后来嬴政征服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高渐离是伶人乐师,奏得天下最好的琴声。于是,嬴政希望高渐离为秦国写一首秦颂,作为秦国的拜祭之音。不料高渐离和嬴政的女儿互生爱意,最后在阴谋的筹码中双双身亡,嬴政也在雄壮的秦颂中孤独的走上了天台。

  
这部电影一直在等我,从高中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就对秦国的不可一世产生深深的好感,从嬴政的执着和果断中,在学习压力重压下的我们就可以得到思想上的暂时解放。解放归解放,铃声一响还是要接受残酷的现实。幻想那个穷兵黩武的年代是不是应该在现实重演。所谓乱世英雄大概可以代表所有生活在平庸年代的那些本来平庸确渴望不平庸的人们。注意,再说一遍,本来平庸但是渴望不平庸的人们。

  
回顾历史,拿大的题材来说,电影中一直要展现的都是赤裸裸的欲望,就是这个叫欲望的东西统一了六国,就是这个欲望成为最后杀死高渐离的影子。还有那场浮华的《夜宴》,努力费劲的拉了半天,最后还是便秘一样吐出了一把欲望的宝剑刺死了章子怡这个欲望女神。所以“欲望”成为历史的永恒,不光是历史,现在,和未来,欲望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嬴政为了欲望不杀高渐离,渴望得到的一首秦颂,这不是一般的颂,是一个可以慰藉民心的秦颂。这首秦颂的作用不仅仅是强壮人民(臣民),其实也要能够在心理上征服嬴政才行,正如嬴政自己所说,他从小至燕国为质,自始至终没有逃脱过剑悬一命的可怜境地,而片中也反复提起到关于“脖子上驾着一把剑”这样的说法,更是说明了政治,君臣,之间的紧张关系。所以嬴政认为,只有高渐离才能做出正真的秦颂,高渐离不仅仅是天下第一的乐师,而且也是嬴政从小的朋友,一个奶娘的兄弟。从另一方面说,高渐离就是嬴政的影子,高渐离就是一个会弹琴的嬴政,一个不会管理国家,但是能嫖到公主床上的嬴政。

  
这部电影成型于1996年,使所有近些年所谓中国古装电影大片的前辈,我觉得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艺术造诣上都不比那些所谓的大片逊色多少。所谓开历史先河之作,都有或多或少的两点。而片中的台词让我一次次回想起那些高中时代的下午,不听课的两个人,模仿先秦汉武的闹剧,这些闹剧的演员当然也包括我本人。

  
印象比较深刻的台词有

1 高渐离在教公主学琴之时的“渐离以受琼烙之罪,苟且偷生,实难做人,渐离今生最后以求,既得公主之身,又得赐死之罪。”

  
一句话道明了高渐离的荒诞和纯真。说荒诞是因为以死求死罪,纯真是说,欲望上的表达干脆。

2 羸政对乐阳公主说:“你不是要把高渐离当马骑吗?怎么让他骑到你身上了?”我们把这句话看成是历史的巧合 3羸政说:“这已经是第十九次了,口供有什么用,以此地为中心,方圆一里全体屠灭。”圣人不仁,百姓刍狗 4高渐离在秦国的宗庙中和公主交合:我能让你走,就能让你飞起来。
另外,虽然有人认为葛优和姜文的表演比较僵硬,台词说的也很模式话,但是我觉得这恰恰才是战国时代应该有的面貌。就是要生硬,越生硬越好,台词越直白越好,能说一个字绝对不要用一个词来表达,这样的对话是不是才可以表现出秦国穷兵黩武的气魄,或者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嘲讽,更是对一个暴虐之国的尊敬。

  
伟人总是创造残酷的历史,残酷的历史总是创造出残酷的伟人。

  
于是我们看到在一个大雨漂泊的夜晚,嬴政那张僵硬的面孔,我来告诉你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胜利者的脸。说出这句话的嬴政在称始皇帝时成全了高渐离的死,也成就了自己无言的逝忘。杀死了高渐离,嬴政其实也就死了,或者说,嬴政死于高渐离的自杀,因为这两个人本来就形影相吊,本来就缺一不可。

  
而那最后皇帝的眼泪,也是否可以视为嬴政为人的挽歌。

  
两条狗,为了欲望,撕咬一个晚上。

  
一群人,为了欲望,争斗几个世纪。

  
原来万物在形式上最终还是可以获得统一。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04658/
2017-2-7 12:13:2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秦颂》十年随笔
2014年5月21日  
周晓文

从我执导的电影《秦颂》那短暂的公映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想说的挺多,香港《电影双周刊》给我提了八个问题,我还是老老实实作答吧,争取不要跑题太远。

问1、《秦颂》的英文名意思是“皇帝的影子”,您如何选择这个名字?中英文名字之间有着怎样的互补?

《秦颂》的电影剧本是我和编剧芦苇丛1989年开始创作的,到了1995年元旦,香港大洋影业的老板陈志滔先生决定投资拍摄,历时6年。在这6年中,我们对中文片名翻来覆去地修改,从最早的《血筑》到定稿的《秦颂》,不说整个剧本,仅仅是为了片名这两个字,也算是耗费了心血。其中有一稿的中文片名就叫作《皇帝的影子》。我觉得作为做为当时中国投资最大的电影,中文片名称为《秦颂》,显得比较大器,而且我们在剧本中虚构的大秦帝国的国歌的歌名也叫《秦颂》,而对于西方观众来说,《秦颂》的规模并不算大,《皇帝的影子》就比较人性化,而且在剧本中,嬴政对高渐离就有这样的对白:“因为高渐离永远是嬴政的影子……”可以说,秦颂——皇帝的影子,大概有一些互补吧。

问2、作为虚构的故事文本,您和编剧芦苇先生充满创意的构建了秦始皇和高渐离的生命关系,您是怎么看待和表达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仇恨交织的精神较量?

这部电影充满创意不敢说,但我可以说这个故事和所有人物关系完完全全是我和芦苇虚构的。因为在任何史料中,高渐离和嬴政都没有任何关系,栎阳公主更是不存在其人。因为我们实在不想拍一部秦始皇嬴政如何灭六国、平天下的电影,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一个君临天下的人企图征服一个奴隶的灵魂,却遭到彻底失败的故事。高渐离和栎阳公主做为弱势的一方,敢于和嬴政所代表的封建集权统治者进行殊死的精神较量,也悄悄地传递出一个全人类的精神主旨,那就是:人的灵魂是不可能被任何的别人所征服的。

问3、高渐离拥有的坚强不屈的人格,依然刻意对抗嬴政,他是一种怎样的精神?难道皇帝真的不配、不能、不许拥有一段超越权力的友情?

我以为,皇帝做为一个人,他当然可以拥有超越权力的友情。问题是在《秦颂》这部电影中,嬴政在电影中,对于他自己和高渐离之间的友情,对于他自己和自己的女儿栎阳公主之间的父女情,都没有超越权力,而是运用了权力。很明显,在靳柯即将刺秦王之际,高渐离出于纯粹的友情,托付靳柯:“如果你真能得手,求你一刀干净,免得嬴政痛苦。后来嬴政派大将王贲灭掉燕国、活捉了高渐离,这已经开始运用权力了。而高渐离这个天真的艺术家还在懵懂之中叹道:“不会吧,你们大王嬴政吃过我娘的奶……”。再后来,当高渐离彻底明白了嬴政是在利用自己的音乐才华为大秦帝国‘统一人心’的大业服务之时,高渐离虽然不得不为嬴政谱写了《秦颂》,但是,在嬴政登基大典之前大雨倾盆之夜,高渐离发出了一个渺小生命的最强音:“六国的冤魂会聚而哭歌,这歌声会湮没你的咸阳城!”

问4、嬴政利用暴力统一天下,并且试图成为‘活着的神仙’,他的成功和失败,对整个中国历史有着怎样的启示性?

首先,我以为嬴政并不是用暴力,而是用武力。而且,嬴政赢得天下也绝非他一人有多么了不起,那是秦国五百五十年逐渐强大的结果,嬴政是一个收获的人。其次,嬴政的所谓追求长生不老,只有古代文人的文字描述,并没有建立在考古学上的科学证据,我认为是故事。这一点,在电影《秦颂》中已有表现:他在和大臣李斯谈到徐福兄弟时说:“我倒是希望多一些这种骗子,让六国的贵族们去想入非非,就不会有人谋反啦……”至于嬴政的成败功过是非曲直,以及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启示,那绝不是我这篇随笔能够容纳的,请恕我不敢造次。

问5、本片的音乐(风、雅、颂)参与了故事进程(祭河、成长等),尤其是秦始皇始终深切关怀的《秦颂》,当年您和赵季平承受了如何的压力?

风雅颂均来自于《诗经》,早在始皇帝统一中国之前。所以我以为嬴政、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理应知晓。在影片中,大秦帝国的国歌《秦颂》的歌词取自于齐国石刻,据传作者是李斯。“六和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确实磅礴,确实宏大,也确实颂到了极点。我和芦苇、赵季平把它用来做《秦颂》的歌词,而这个万人大合唱的音乐,也就太难写了。我和赵季平为整个影片的音乐沟通了数月之久,赵季平终于有一天忽发灵感,写出了嬴政和高渐离儿时的一首童谣。在这听似简单的主旋律的基础之上,他发展出了奴隶之歌,祭祀德水(今黄河)之歌,以至于最后的《秦颂》。从‘两只小狗’到‘运石南山’,再从‘德河之水’到‘六和之内’,他把中国民族器乐之王——古琴与交响乐队精妙地融为一体,将一个简单的乐思层层发展,最终登峰造极。应该说,电影《秦颂》的音乐除了一般电影的情绪渲染功能之外,还赋予了协助叙事的功能;递进情节的功能;增强人物关系的功能和补充结构的功能。这五大功能也是我和赵季平讨论了几个月才定下来的音乐创作目标。难得的是,赵季平把这么高难度的电影音乐创作得丝丝入扣又天衣无缝,气势磅礴却不露痕迹。赵季平堪称大家!

问6、十年后再回顾,您认为自己的历史观有何变化?承继历史,从何入手?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演绎。历史是经不起叙述的,但故事可以叙述。所以《秦颂》不是历史题材的电影,《秦颂》是一个古代故事的当代演绎。一个电影导演没有企图更没有资格来讲述历史。两千年来,人们的生存哲学、生命态度、生活形式根本没有改变,所改变的只有一样东西——科学技术。这大概就是我的电影历史观。哈勃望远镜今天拍摄到了另一个星系的爆炸过程,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个星系距离我们地球20万光年。也就是说,他们今天拍到的画面是20万年以前的事情。这些今天拍摄的照片才是真正的历史!原来历史可以令你毛骨悚然!

问7、和张艺谋、陈凯歌的秦朝故事相比,您更注重什么?您的电影美学特别在哪里?有什么重要特点?

我是创作者,不是影评人。我同样没有资格评价别人。只能说说自己。我拍电影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字——人。目的只有两个字——好看。我的电影中重要的事物有:人,人的本性,人的态度,人的活动,人的细节,人物关系,人物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我的电影中比较重要的事物有:故事、情节、细节、影像、声音、音乐、剪辑、洗印、技术指标等等。我拍电影最不重要的事物有:教化、宗教、规则、道德、种族、是非等等。我拍电影最讨厌的是:掐着观众哭,咯吱着观众笑。

问8、再看回当年的创作,有什么遗憾没有?如果可能,现在会如何去做?

太多的满足,更多的遗憾!比如《秦颂》,有一场嬴政车队遭遇刺客的戏,没有去找优秀的动作指导,拍的很失败。还有,演员把‘床笫’读成了‘床第’,我居然没听出来,就那么过了。还有化妆的头套问题,不应该是什么高科技呀,怎么就是弄得不理想。当然,最遗憾的就是上映了没几天就禁映了,至今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者是知道了也不能说。

周晓文 2006年12月
http://www.weibo.com/p/1001603712486716140352

2017-2-7 12:14:2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