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果子狸69 于 2015-1-12 11:54 编辑
第四楼
历史往往会跟人的意愿开玩笑,而法国左翼理想主义运动正是这种玩笑的有力佐证。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反复强调的就是这样一种现实,反对社会体制的斗士成了这种体制的栋梁,而为劳苦大众呐喊的善意却被这些大众嗤之以鼻。
1990年代,南斯拉夫解体的内战曾经使当时的法国政府伤透脑筋。社会党出身的总统弗朗索瓦 密特朗是一位深谙历史的老将。他清楚地知道,在这动荡的巴尔干半岛上,人们对一战形成的盟友体系记忆犹新。法国对塞尔维亚的影响依然存在。因此在外交问题上,密特朗采取了一种左右逢源的政策,在协调欧盟支持克罗地亚的立场同时,对米洛舍维奇的塞尔维亚政府也提供了暗中的帮助,致使塞拉热窝始终处于塞族势力的控制之下。这种阴奉阳违但非常务实的做法遭到了谁的反对 ?就是我们善良的左翼理想主义人士,贝尔纳 库希内尔博士。结果呢 ?法国失去了主宰巴尔干半岛战后重建的领导作用,只能作为北约的一员忠实执行山姆大叔的计划。不过库希内尔的名声倒是响彻全球了,因为人道主义干预这个崭新的词汇是他的独创。
2011年夏天,是谁推动萨科齐出兵轰炸利比亚的 ?不是别人,就是我们善良的左翼理想主义哲学家,贝尔纳 亨利 列维教授。卡扎菲上校曾经是萨科齐的客户呢,他向法国订购的大批军火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吧。等到上校见了上帝,利比亚的新政府可是不认旧债的。倒霉的不是列维教授,而是法国的外贸吧。
一方面,道德正义的左翼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他们离劳苦大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劳苦大众的诉求是什么 ?就业,就业,还是就业。你可曾看见左翼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们面对弗洛朗杰高炉的关闭做些什么,对奥尔内苏步瓦的标致汽车厂的关闭做些什么,对格阿德屠宰场的倒闭又做了些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劳苦大众的心中是一清二楚的。
|
2015-1-10 22:2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