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婷婷爸爸的性格
永乐问起老爸作为几十年的朋友是怎么看待听听爸爸的性格的。老爸告诉永乐是这么说的:婷婷爸爸在只有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的时候,依然面对计划生育如此严厉的年代生了婷婷,依然承担了八百块的罚款,那个年代有这个胆量的不多,因为在国家企业上班,很可能因为超生被开除公职,但是婷婷爸爸的理由是不想让儿子这辈子太孤单就生了婷婷这个女儿。
这个在那个年代不仅仅是胆量还有一个眼界的问题,因为婷婷爸爸的眼界着眼在女儿大了以后的社会,不是着眼在当时的工资水平,当时的自己的企业公职问题。楼主永乐总觉得婷婷爸爸身上有种“赌博性的性格”存在,几乎每件人生的转折十字路口的选择上都好似在赌博。好在是好像都赢了。
老爸听到永乐这个论调说:你觉得是赌博吗?婷婷爸爸的每次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事不了解内情的是觉得他是在赌博,其实从你跟着了解那块地皮,你还这么想吗?赌博的概率也就百分之五十,一半一半,结果次次都走正确了,就不是赌博了,是精明的算计之后的选择。
楼主永乐的从那天和父亲聊完后:也慢慢的开始觉得婷婷爸爸的成功,从某些方面来讲不是一个偶然的,某种程度上是必然的。
接下来的楼主永乐也在婷婷爸爸的办公室请教过婷婷爸爸。我当时问婷婷爸爸:叔叔我觉得你挺有胆量,挺有眼光,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辞去公职下海经商,然后做了十多年的建筑材料供应公司,然后有投身了房地产行业,每次都是好像都是提前进入一个将有巨大发展的行业。叔叔你有什么秘诀吗?有的话传授一下永乐吧。
婷婷爸爸看着当时的永乐说:小子不错啊,开始懂得从长辈那里寻找优点了,今天就好好和你谈谈叔叔这大半辈子。
婷婷爸爸对永乐说道:叔叔曾经和你永乐你爸爸是同事,在一个企业上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俩家走的这么近乎的起始,也就是说叔叔的起点也就是从普通的国有企业员工开始踏入社会的,那个年代所有的人,都有着一个相对与现在来说比较保障的的生活,那时候虽然大家所有人的工资都不高,但是幸福感是比现在要强的。因为基本上毕业无论好坏你都能在国家的安排下都会获得一份工作,自己工作的单位无论大小都会给你一个住的宿舍,这样那时候人是很有归属感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叔叔和你爸爸工作的单位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业务量逐年下滑。87年的时候因为一次去南方出差的经历,看到了南方很多和叔叔和你爸爸单位生产制造同样的产品民营企业,人数没有当时我们的企业多,设备没有我们当时设备好,但是这些民营企业却是叔叔当时工作国有企业的几倍的业务量。
婷婷爸爸继续说道:永乐你想想,南方这些民营企业员工少,设备相对落后但是业务销售量还是叔叔和你爸爸当时工作企业的几倍的业务销售额。假如这些民营企业的员工人数和设备和叔叔当时工作的企业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些民营企业的生产销售业务量也许会是当时叔叔和你爸爸所在企业的十倍左右。
这是一种震撼,在这种条件的竞争下,叔叔和你爸爸当时所在的单位是一个逐渐下滑的阶段的,那时候叔叔只有三十多岁,难免会要为将来做打算,永乐假如你是一个产业的决策人,才八十年代末那个时期,你会怎么办?
无论那个人做决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都是要重视,发展,扶持。更有效率,更有上升空间的民营企业,那么相对的市场是有总量的,民营企业在上升,必然有些竞争力差的同类型国有企业会被挤出市场,这种市场竞争是链式反应。当时叔叔选择辞职就是基于这个大环境下的考量。
这时候楼至永乐依然觉得不够透彻,继续问婷婷的爸爸说:叔叔即便是这样,八十年代末辞职还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啊,下决心还是需要很大胆量和勇气啊?婷婷爸爸笑着对永乐说:叔叔在头脑中有了辞职下海的想法后,并没有马上基于一个念头,或者是一个理念去辞职,而是去了南方几个城市,和以前工作单位合作的一些民营企业的辞职下海人员去洽谈。
那时候在叔叔家和你家看17寸的黑白电视机的时候,人家南方这些辞职下海的家里已经有了20寸的彩色电视机,有了电冰箱。有了上万块的摩托车,这些都是事实证明辞职后因为曾经工作的经验的确能换的更好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水平,这是叔叔决定辞职自己干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那时候永乐你你叔叔没事就翻人民日报,看新闻,里面关于经济的部分,国家的政策都在强调扶持民营企业的扶持第三产业,一个是看到辞职后确实提高的生活水平,另一个就是从报纸,新闻中了解到的国家政策这两点促成叔叔当年亦然的辞职下海经营自己的公司。
说到这里之后:楼主永乐明白了,我的这位叔叔,婷婷的爸爸是经过完全的自信衡量过的一次选择。这样的选择辞职下海能够成功是一个理性的抉择过程。
是一个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自发先觉的一类人,永乐想婷婷爸爸的这个思维无异就是一种先知先觉,但是导致这个思维的先知先觉永乐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婷婷爸爸就能考虑到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咨询婷婷爸爸问道:叔叔是什么原因你能具备这种先知先觉的思维,为什么叔叔你就比永乐我的爸爸乃至当时的一群同事,朋友更能看清楚发展动向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时候婷婷爸爸看着永乐说:好小子问道关键点上了,永乐啊,你叔叔这辈子算是小有点成就。永乐这时候说道:叔叔别谦虚过分啊,还小有成就,你有多少钱啊,你在我们这个城市有多少人脉力量啊,还小有成就,您要是小有成就?我老爸这辈子就算白活了。婷婷爸爸听到这里大笑。楼主永乐在那个时候还是不太懂得语言艺术的,但是十多年前还至少能问道关键点上。
婷婷爸爸对永乐说:小子你既然认可你老叔,觉得你老叔这辈子没白混,那么你老叔就给你说说,这个先知先觉是怎么形成的?
永乐啊,作为人在一个行业也好,一个单位也好,你不能只是割裂的看只看自己的单位,自己的行业,单纯的只看自己周围的一亩三分地,那么人就被限制住了。
假如你对自己工作单位有一定认知之后,在带着这种认知去看,去观察自己同地区的和你工作单位相同业务的单位,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差异。
当你再去观察不同地域的和你工作单位有着相同业务的单位,你就会发现出地域差,这些对比甚至能让你看清整个行业的走向趋势,这是一个眼界加格局的态度。
不需要刻意为之只需要留心对比观察,你就能发现一个差不多的行业走势,从而定位出自己所在单位的档次,发展前途,有了这种大一点格局眼界观,对比出的结果永乐你就能从定位自己工作单位,工作行业的中的大定位中定义出作为个人的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水平,从而决定自己的选择。
听到这里永乐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婷婷爸爸总是能一次次的抓到机会,抓到时代的脉搏,抓到关键,最终成就了自己。
这时候楼主永乐也明白了婷婷爸爸为什么在婷婷严重偏科的情况下,决定花费上百万的学费供应婷婷出国留学了。这又是一个先知先觉,又是一个经过仔细对比,仔细定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的理性选择。
当婷婷爸爸说到了先知先觉是如何建立的时候告诉永乐说:小子,这是你叔叔这辈子一个极其重要的经验,你一定记住。回去好好琢磨一下,也许暂时你的年龄,你的阅历,你的经验都不能理解透彻,但是你记住这个理性对比的方法,以后随着你年龄的曾经,阅历的层长,你对工作单位的定位结合你自己小我的定位,对永乐你一辈子都直挂重要。
文字写到这里,楼主永乐想说的是告诉看到这里的朋友,如何有先知先觉,如何能理性抉择,请诸位朋友好好琢磨一下婷婷爸爸对永乐说的这番话。
|
2014-8-6 13:2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