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满欣赏李鸿章的。
日本的改革是外表全盘西化,内在尊皇尚武,这个武是武士道,虽然表面废刀了,但是真实是藏刀于心。
日本改革的脉络十分清晰,目的就是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
而清庭,
一:方向不统一,洋务派,清流派,顽固派,派系林立,相互制约,没有统一方向,哪有前进动力。而且改革也是被动的,打输了,才动动。
二:满汉不同心,李的老师曾国藩的境遇李是非常清楚的,前方汉人卖命,后方满蒙掣肘。所以李一直是培养自己的派系,有私利就不会公于心。袁世凯没有支持光绪,其实也是有坐看满人内斗的成分。这个和当年曾国藩坐看肃顺被杀,恭亲王被整是一样的。
三:乱世小皇帝,相对于慈禧的老练,光绪显得太稚嫩了,急于求成,且杀心过重,其实他完全可以和慈禧联合,而不是搞取而代之。慈禧一生虽然恋权,但是处事手法,政治驾驭的手段还是很高的。如果光绪慈禧统一思想,还是可以搞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这样才能上下一心。最后慈禧走了,还带走了成年的光绪,留下一个更小的。乱世小皇帝,岂不亡国。
四:既得利益者过巨,日本的倒幕,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革命更确切。推到一个政府换来一个新的政权。革命是艰辛的,但是可以带了快刀斩乱麻的效果。改革就没那么一蹴而就了,制度改革,不能一步到位是因为利益关系,即得利益者过巨,举步维艰,一个一个找出问题症结,解决问题,这需要时间和持久力,也需要很强的执行力。这个恐怕一个李鸿章是没用的。
清廷的灭亡,与其说改革不利,到不说是积重难返。而且李的政治遗产还是很明显的,就是袁世凯,这也是他的一大功劳。 |
2013-10-2 10:0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