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橙色路灯 于 2013-9-19 16:01 编辑
当事翻译刘德写了一本回忆录《我为领袖当翻译-亲历中日高层往来》,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也明确记录了毛说过:日本侵华不用道歉, 无抗战中共不能夺权。
河南人民出版社版的《庐山会议实录》也明确写着,毛泽东说:“(抗战时)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爱国。否则变成爱蒋介石的国了。”
无论毛这些话是否属实,臣民党奴都会主观善意地去进行解读,可以把它理解为这是毛的讽刺反语,可以理解为这仅仅是笑谈,等等。旧时代都有“君无戏言”的规则,现代国家领导是否会在这些重大的国际关系中笑谈呢?如果这话是老蒋说的,如果和平时代却有三年大饥荒饿殍遍野是老蒋主政时,很多人的评价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政治教育的效果。
毛是否对日军侵华暗自窃喜,我无法知道。但是,从抗战8年国军的伤亡来看,毛认为“无抗战中共不能夺权”绝不是毫无根据的戏言。
抗战8年,国军阵亡将军206位,正规军兵力损失320万;而决定国共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军惨败,其损失,包括投降或起义的,总兵力才约154万。这200多位将军和300多万士兵,也算是敢打敢拼的勇猛之士,若被投入到国共对决的三大战役,战局不一定会如何。其实最关键的并不是伤亡了多少将士,而是历经8年血拼的国军,已经精疲力竭无心再打内战了。九死一生之后,很多国军兄弟宁愿回家安稳度过余生,也不想再打仗了。而对方那些“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共军们,隐蔽力量厉兵秣马多年,手足痒痒,亟待尝尝大规模战役的酣快。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中共表示服从国民政府参加抗日。但是从黄克功案可以看出,延安的内战教育仍然高于抗日的教育。临刑前黄高喊“打倒国民党!”而没有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他求情的同学们高喊“把他留下,不要枪毙,留着打国民党!”而不是喊留着他打日本。延安的政治教育,让士兵和学生更加仇恨国民党而不是日本侵略者。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在内战中表现比抗战中的表现更突出就很正常了。
|
2013-9-18 14:4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