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一中框架下的台湾前途 :一中两府模式

5
回复
1384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3-6-16 13:00:23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3-6-16 14:38: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国民党的一中架构是对岛内民进党的一种政治施压,是借用大陆势力逼迫激化民进党谢派和苏派的分裂,为国民党在下一届大选中布局,因为对手实力的减弱就是己方实力的增长。

其次,吴伯雄对一中框架的理解同样没有对“中”字进行精确定义,之所以高调回应此事是希望实现一中框架下的经济统一、政治统筹、军事统分。国民党此举的目的除了分化民进党内部力量之外,更希望借助此次表态,塑造国民党成为“台湾地区唯一可与中共政府商谈未来中国统一问题的政治势力”,加强其在中国未来政治生活中的权重与法统性。

就现阶段来说,经济统一是进行时,政治统筹是将来时,军事统分是条件式。
2013-6-20 23:21: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橙色路灯 于 2013-6-21 10:31 编辑

一国两府本来是当年美国首先提出的一个建议,后来李登辉也提出过,都被北京否定了。

台海统一问题,我感觉,要么是两岸都实现了民主法治化,可以由老百姓自己选择共同的政府领导;要么是强权的一方武力灭掉对方。

这类会谈,都是表演给各自老百姓看。口头上为整个中华民族,其实质是双方都维护各自利益。吴老当着习主席的面说出,「馬英九主席同時是中華民國總統,有責任要忠於中華民國憲法。」,把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摆到了台面。吴老回台后也在媒体前进一步说明,一中架構就是依據憲法的規定,「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这些信息,他表达得再明确再清晰,大陆官媒不报道,大陆百姓也就感受不到。台湾的媒体注重监督吴是否“卖台”,能获取多少利益;大陆的媒体注重于歌颂统战工作的进步,双方都不会真正关心对方百姓的内心需求。

2013-6-21 10:24:13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3-6-21 15:08: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橙色路灯 发表于 2013-6-21 11:24
一国两府本来是当年美国首先提出的一个建议,后来李登辉也提出过,都被北京否定了。

台海统一问题,我感觉 ...

下面是龙应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台湾人为何不想统一 :

台湾人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民主体制里,而民主体制落实在茶米油盐的生活中,意思就是:他的政府大楼是开放的,门口没有卫兵检查他的证件。他进出政府大楼,犹如进出一个购物商场。他去办一个手续,申请一个文件,盖几个章,一路上通行无阻。拿了号码就等,不会有人插队。轮到他时,公务员不会给他脸色看或刁难他。办好了事情,他还可以在政府大楼里逛一下书店,喝一杯咖啡。咖啡和点心由智障的青年端来,政府规定每一个机关要聘足某一个比例的身心残障者。坐在中庭喝咖啡时,可能刚好看见市长走过,他可以奔过去,当场要一个签名。

如果他在市政府办事等得太久,或者公务员态度不好,四年后,他可能会把选票投给另一个市长候选人。

他要出国游玩或进修,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不需要经过政府或机关单位的层层批准。他要出版一本书,没有人要做事先的审查,写作完成后直接进印刷厂,一个月就可以上市。他要找某些信息,网络和书店,图书馆和各级档案室,随他去找。图书馆里的书籍和资料,不需要经过任何特殊关系,都可以借用。政府的每一个单位的年度预算,公开在网上,让他查询。预算中,大至百亿元的工程,小至计算机的台数,都一览无余。如果他坚持,他可以找到民意代表,请民意代表调查某一个机关某一笔钱每一毛钱的流动去向。如果发现钱的使用和预算所列不符合,官员会被处分。

他习惯看到官员在离职后三个月内搬离官邸或宿舍,撤去所有的秘书和汽车,取消所有的福利和特支。他习惯看到官员为政策错误而被弹劾或鞠躬下台。他习惯读到报纸言论版对政府的抨击、对领导人的诘问,对违法事件的揭露和追踪。他习惯表达对政治人物的取笑和鄙视。

如果他是个大学教师,他习惯于校长和系主任都是教授们选举产生,而不是和“上级长官”有什么特别关系;有特别关系的反而可能落选。他习惯于开会,所有的决策都透过教授会议讨论和辩论而做出。有时候,他甚至厌烦这民主的实践,因为参与公共事务占据太多的时间。

他不怕警察,因为有法律保障了他的权利。他敢买房子,因为私有财产受宪法规范。他需要病床,可以不经过贿赂。他发言批评,可以不担心被报复。他的儿女参加考试,落榜了他不怨天尤人,因为他不必怀疑考试的舞弊或不公。捐血或捐钱,他可以捐或不捐,没有人给他配额规定。

他按时缴税,税金被拿去救济贫童或孤苦老人,他不反对。他习惯生活在一个财富分配相对平均的社会里;走在街上看不见赤贫的乞丐,也很少看见顶级奢华的轿车。他习惯有很多很多的民间慈善组织,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大批义工出动,大批物资聚集,在政府到来之前,已经在苦痛的现场工作。

当然,我绝对可以同时举出一箩筐的例子来证明台湾人“进化”的不完全:他的政客如何操弄民粹,他的政治领袖如何欺骗选民,他的政府官员如何颟顸傲慢,他的民意代表如何粗劣不堪,他的贫富差距如何正在加大中……台湾人本来就还在现代化的半路上,走得跌跌撞撞。

海峡两岸,哪里是统一和独立的对决?哪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冲?哪里是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的矛盾?对大部分的台湾人而言,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极其具体,实实在在,一点不抽象。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47/47/87/0_1.html
2013-6-21 18:03:5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