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时间是2002年的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牛郎一个月前就为了这个愁得吃不下睡不着。让一个有恐高症的人去鹊桥,就像叫一个独腿的去走钢丝一样,纵使钢丝的那一头站着的是玛丽莲。梦露,恐怕还是不敢迈出一步。后来织女和牛郎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牛郎在鹊桥上那抖抖缩缩的熊样彻底打破了织女的英雄崇拜,想想以前牛郎一穷二白的时候是那么的大无畏,织女就觉得不可理解。从这点可以看出织女没有读过马克思,因此不明白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是最彻底的。
咦,扯哪儿去了?不好意思,再回来说说牛郎害怕的另一个原因--那一群喜鹊。那群喜鹊是越来越老了,也越来越不中用了。上一次相会的时候一只喜鹊居然打瞌睡,害牛郎一脚踩空差点没摔下去,现在想来还是心有余悸,后怕不已,因此动了修桥的念头。牛郎这几年做牛奶生意大发了一笔,一座桥本来不当什么,可是牛夫人不同意(牛夫人当然不是织女),为此还哭哭啼啼闹了好几天,后来牛郎好说歹说才松了一下口说,除非织女出一半钱
牛郎赶紧打电话给织女,当然不会说是为了自己的恐高症,寻找了无数冠冕堂皇的借口。比如说:这座桥的意义重大,促进银河两岸三通,将来两岸和平统一你我功不可没。再如,你织女不是一直想把那些积压的卖不掉的布出口到我这边吗?这就是一个好机会啊!……………
织女好歹跟牛郎孩子都生了两个,怎么会不明白牛郎是什么心思,因此一口咬定要三七开……后来的事情也不用我多说了,反正今年牛郎还是要走鹊桥。
说到这也许有人不明白了,既然牛郎织女都离婚了,为什么还要鹊桥相会呢?这就要放到时代背景里面来说了。看着地上的人轰轰烈烈的闹革命,天庭众仙也静极思动来了个改革,不过为了表现他们高人一等的神仙素质,一切都在无硝烟不冲突中进行,家天下很快就变成了君主立宪制。
这一连串变革中最不适应的就是王母,虽然说天庭政府没年都拨给皇家大量的银子,但是王母总觉得不够用,买了衣服没了脂粉,这种日子要怎么熬呀!后来她从戴安娜王妃事件中找到了赚钱的灵感,民众不是对隐私感兴趣吗?那好,我就建立一个皇家电视台,专门暴露皇家隐私,并且自己亲自下海,主持每天晚上七点的天气预报,坚持每天换一套衣服,当然由电视台报销,顺便逃税嘛:)而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变成了黄金强档搬上了银幕,每年都有很高的收视率,为王母赚进大把的广告费。
因此牛郎织女闹离婚的时候,王母反对得最激烈,比当初反对他们在一起有过之而无不及。弄到后来牛郎织女答应即使离婚了也会每年相会一次,并且不对外公布离婚。可是纸是包不住火的,狗仔队是何等的厉害,今天《天庭日报》“织女公主与牛郎驸马貌合神离”,明天《皇家晚报》“织女公主地下情人曝光”……反正织女牛郎不合是全天庭皆知的秘密,可是王母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鹊桥相会的收视率不降反升了。
据社会心理学家说这满足了公众猎奇窥私的心理,并且在观赏过程能产生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这可能不太好理解,那位心理学家举了个例子说明:甲知道乙有脚臭,因此如果乙对甲说:我没有脚臭的话,甲就会从心底看不起乙,起码心里会冷哼一声,并且觉得自己比甲好多了。
(各位看贴的不好意思呀,我发现我越来越罗嗦了,主要这不关我的事情,都是我妈的错,她硬要在我房间里面看电视,我脑袋里面刚刚冒出一句简练的,被电视一吵,就要分三句才能说清了,郁闷~~~因此长话短说,直接相会去)
于是牛郎带了两盒快要过期的卖不出去的酸奶,织女带了两块花色过时的布,两人相会了。围城外看织女,牛郎觉得还不错,围城外看牛郎,织女觉得他那不停抖动的腿也不是那么不可饶恕。然后他们就开始交换礼物,就像我们看的综艺节目,他们之间的相会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交换礼物之后是互诉衷情,台词请参照琼瑶小说。之后是共同朗诵与鹊桥会相关的诗歌一首,去年朗诵的是《迢迢牵牛星》,因此今年要换一换,朗诵秦观的。最后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念完连牛郎这个小学没念完的都觉得讽刺,因此最后的压轴————“吻别”,两个人都是草草了事。
织女带着两盒酸奶回去了,走在鹊桥上突然觉得渴,便拆开酸奶,竟然一鼓馊味扑鼻而来,织女一火,“这个牛郎!”,往鹊桥下一洒…………
|
2013-2-17 12:3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