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是哪里?-- 青岛

15
回复
1424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2-7-23 11:43:42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橙色路灯 于 2012-7-23 12:50 编辑

五个疑问拷问暴雨应对

  能否通过短信发布暴雨预警?

  21日,北京市气象部门连发5次暴雨预警,然而不少网友认为,气象部门发布预警渠道过少。为此,呼吁政府可通过短信方式将预警送达所有市民,提醒人们减少外出。

  A:市气象局副局长曲晓波表示,这次的暴雨预警,气象部门在发送给各个部门的同时,也对公众进行了发布,渠道包括网络、手机、电视、广播、街道显示屏等。“短信只是传输手段的一种,不能完全指望短信。”曲晓波表示,气象部门有短信终端发送渠道,但是北京有2000万常住人口,95%以上拥有手机,发送短信的基站却十分有限,而且人口特别集中,很可能都集中在一个基站覆盖范围内。联通曾经帮气象部门做过测试,一条短信出去之后,一秒钟最快能发出去400条,按照这个速度,全市市民都收到短信要很长时间,如果接收到短信的时候灾害天气已经结束了,预警也就没有意义了。

  公交地铁可否延长运营时间?

  前日暴雨,不少私家车水中抛锚,部分市民被困在雨里,出租车难打,公交、地铁又已经收车。对此,有网友提出,遭遇极端天气时,公交和地铁能否延长运营时间?

  A:交通方面专家、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江燕表示,地铁夜间需要有时间对设备、车辆等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第二天白天的行车安全。如果延长运营时间,可能会对第二天早上的运营有一定影响,“当然奥运期间也有过这种延时运营模式。”

  王江燕说,像前日的暴雨,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地铁全路网延长运营,毕竟只是属于特殊情况,公交的情况也可以如此。极端天气下,交通部门、地铁、公交都有应急预案,像这种延长运营时间的建议可以提给交通部门,做进应急预案里,下次再遇到极端天气有大批乘客滞留在外,就可以相应启动。

  机场高速能否暂时免费通行?

  前日,一些私家车主自发义务前往首都机场接送滞留旅客。有网友称,在机场高速收费站,车辆大排长龙。网友呼吁,在此情况下高速能否实行免费通行,以减少拥堵。

  A:王江燕表示,遇极端天气,机场高速收费站大量滞留车辆的时候,考虑免费通行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车辆可以快速进出收费站到机场接人,还可以避免拥堵。

  但王江燕说,如果机场高速收费站选择免费放行,就涉及企业和政府如何结算的问题。双方应该有一个协议,比如遇到什么情况可以免费放行,怎么补偿等。否则企业为了避免受经济损失,继续收费也正常。

  据了解,在今年端午节,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当高速路出现进、出京车辆高峰时,特别是当收费站前拥堵车辆过多时,采取车辆免费通行的措施。

  公共场所可否开放接纳群众?

  一场暴雨,众多市民被困在路上,部分人只能在大雨里淋着。有市民感叹,在这样的极端天气里,附近的商场、宾馆等场所能否对人们敞开大门,让大家暂时避雨?

  A: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专家、人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表示,在极端情况下,开放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对商家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形象的商机。比如东京大地震后,由于交通中断,很多人被困,这种情况下就有不少商店开放了厕所,并提供饮用水等。不过,毛寿龙也提出,公共场所应急接纳群众可能会面临失序的问题,还牵扯到安全、责任等问题。

  一家大型商场人士认为,开放场所,意味着要延长营业时间和安保、销售人员的工作时间,商场就需要提前做各种准备。如果政府部门或商业协会能在突发状况来临之前倡导一下,商业机构一般都会响应服务消费者。

  大型活动是否应该临时取消?

  前天,恰逢北京国安对杭州绿城的球赛在工体开踢,萧敬腾演唱会在五棵松开唱。不少人因交通状况未能抵达现场,而抵达的人在散场后,如何回家也成了问题。

  A:毛寿龙认为,对于偶然发生的突发灾难天气是否应建立类似的规则,是需要政府研究和考虑的问题。因为一些活动和运动即便在室内开展,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也会面临结束后的交通问题。不过,毛寿龙认为,建立这样的规则并不容易。一方面,预报和预警是否保证准确;另外,可能会有发生灾害预警时,已经来不及、通知不到市民的情况。据他了解,按照国外的惯例,在发生恐怖事件、火灾等情况下,大型活动是会取消的,但气象问题似乎没有这样的一定之规。


http://www.ilinkee.com/ent/13983.html   
2012-7-23 11:44: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沿海得城市都不怕淹 我们那里下在大雨得都媚淹过 台风来了都不怕
2012-7-23 17:40: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olivier2006 于 2012-7-23 21:08 编辑

人民上缴的税去哪里了?人民政府不为人民给那些贪官?难道真的都拿出去支援非洲等贫穷国家、购买美国国债了吗?当局应该把目光从太空转向下水道!这些年大陆的城市因为一场暴雨坐在家门口就能“看海”的事屡见不鲜,应该引起重视了。一些光鲜的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可以休矣。下水道一直无人关注,虽然关系到民生甚至人命,却得不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多私家车主自发前往接旅客,但机场高速收费站雨水已经淹没半个轮胎,车辆大排长龙,停在那儿随时都有熄火的危险!可是他们仍在一丝不苟地收费!收费! 原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仍然抓紧收费!!!!
2012-7-23 19:26: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橙色路灯 于 2012-7-23 23:21 编辑
sunlife 发表于 2012-7-23 18:40
沿海得城市都不怕淹 我们那里下在大雨得都媚淹过 台风来了都不怕


我跟你掌握的信息刚好相反。

去年讨论城市内涝的时候我就在网上学习过一段时间。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内涝,以前就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近些年才在内陆发生。因为沿海地区多台风强降雨,又多崎岖山地路面不平。近些年内陆城市迅速扩张,路面硬化面积扩大却没有相应地下排水设施配套跟进,所以平原地区也开始内涝. 2009年6月份人民网一片文章就提到:“现在许多城市在汛期防洪能力很弱,只要一遇大雨,不管是南方城市还是北方城市,不管是沿海城市还是内陆城市,都会形成城市洪水或大面积内涝问题。”
http://cd.qq.com/a/20090609/002738.htm

大家不要误以为沿海城市的雨水可以快速流入海中。沿海某地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城”,适合人类居住,往往是因为临海的一面有段地区高出海平面,挡住了潮汐海啸。再往里可能就是相对低凹的平地或起伏丘陵。比如青岛,青岛地面凹凸不平,路都很难修得笔直。一场普通的大雨,高处的雨水也会快速汇集到低凹处,形成内涝。而该低凹处与大海还隔着一座山体。那低凹一片往往住的都是穷人。就是因为当年内涝严重,德国人占领青岛后才投大本钱修筑了这套地下排水系统。这个排水系统在青岛是很有名的。据说当年德国人撤退的时候带走了部分图纸,解放后我们技术人员看不懂剩余的图纸还曾向德国购买另外一部分。这只是坊间传闻了。同样是山东的沿海城市日照,内涝时常发生。

另外一个沿海城市却经常内涝的就是海口。海口属于沿海城市,城市建设中摧毁了湖泊河沟等天然的排雨渠道,又没有修建科学地下排水体系,近些年内涝频发。
http://www.hndnews.com/sanya/SYfocus/2011-2-22/15168_2.html





主楼帖子中介绍青岛的排水系统多先进,其实以我个人的了解,仅仅是青岛老城区德国人修建的那部分比较先进而已;青岛的新城区,改革开放之后开发的部分,同样是重视地上忽视地下,拼规模赶速度,与全国其他城市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德国人治理青岛仅仅17年,而1949年至今我们自己治理了63年,其中的差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城市有内涝,德国人想的是如何通过努力解决它,而我们很多人却找出种种借口来当托辞。人不能胜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生存能力,改善居住环境。

2012-7-23 20:13: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0年的一则旧文章了:为何内涝成灾才想起“福寿沟”?

光绪年间福寿沟图

据气象预报称,最近台风暴雨或夹击南方,一些南方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又将再一次面临“水漫金山”的考验。“东方威尼斯”的调侃,实际上是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巨大嘲讽。每次暴雨降临,总要吞噬一些无辜的生命以及百姓的财产。也正是在暴雨中,城市排水系统的各种问题才凸显出来。

在反思城市排水系统时,江西赣州古人留下来的排水系统——福寿沟,引发关注。这一古人留下来的排水系统,让三面环水的赣州免遭城市内涝,甚至避过了1998年的大洪灾。

笔者身为赣州人,和城里的百姓一样,为“福寿沟”的保驾护航表示感谢、感到骄傲。而实际上,福寿沟是古人建设的工程,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曾有专家考察过。但遗憾的是,尽管城市内涝频频出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屡遭威胁,却很少见现代版“福寿沟”出现。

http://www.fjsen.com/r/2010-07/15/content_3495172.htm

2012-7-23 22:08: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比柏林少淹几条街,比新奥尔良少死几个人,比日本少些难民。

能做到这点就不错了。

排水沟修那么好,一定会有人说,为啥不修停车场(幼儿园希望小学廉租房公共厕所。。。),一定是市长他大爷的儿媳的小舅子的姘头的野男人承包的,那么好的路非要不停地挖开。

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祝楼上的各位发大水别淹死,民主的法国承受不起。
2012-7-24 21:37: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是中南海紫禁城{:12_494:}
2012-7-26 00:43: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橙色路灯 于 2012-7-26 09:59 编辑

2012年7月25日凌晨5时至26日7时,天津普降暴雨。暴雨导致天津多街道被淹,城市成泽国。

http://news.qq.com/a/20120726/00 ... aio2012&ptlang=2052


lao-zhang
2012-7-26 09:43
Rien d'étonnant. Et puis... ? On n'est pas là pour compter tous les misères ... 
2012-7-26 08:58: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天津降暴雨积水严重 市民“雨中取乐”. 图为一名男子在街头开快艇。

http://news.ifeng.com/photo/hdne ... 6328045_0.shtml#p=1
lao-zhang
2012-7-26 11:31
On dirait que ça t'amuse bien... 
2012-7-26 11:17: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新华社报道,北京市“7·21”特大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上升至77人。
2012-7-26 19:23: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河北承德市兴隆县:一场暴雨4人死亡 3.5万人返贫

兴隆县位于承德市南部,距北京140公里。总面积3123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截至目前,该县17.8万受灾人口中,有贫困户5.2万人,因此次暴雨受灾致贫又增加贫苦户3.5万人,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增加到13.3万人。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7-27/4061736.shtml
2012-7-26 19:37:11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2-7-27 03:08:55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2-7-27 03:11: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暴雨已被天津人民玩死。。。。。。
2012-7-27 04:00:41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