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神九飞船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 将停留6天

11
回复
915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2-6-18 18:05:40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2-6-18 18:06: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橙色路灯 于 2012-6-18 19:53 编辑

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应该对四五十年代超越意识形态归国效力忍辱负重的两弹一星专家们表示感激。杨振宁李政道虽然当年也是中国政府的公派留学生,成就卓越,但是,他们对中国发展的贡献却远远不能与那些归国的专家们相比。
2012-6-18 18:52: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景海鹏面向镜头敬礼挥手致意,他在仔细整理完天宫一号(微博)的每一个细节后,最后一个撤离天宫。

景海鹏在6点36分59秒关上天宫一号的舱门,6点37分10秒我国执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完成各项任务今天正式撤离天宫一号。

按照计划,今天早上执行神舟9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将撤离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神舟9号飞船做返回前的准备。下面请看本台记者刚刚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回的报道。

本台记者倪宁:这里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现在是北京时间早晨6点50时,从我身后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三名航天员正在紧张忙碌,今天他们是凌晨4点起床的,为什么起这么早?因为今天对于3名航天员来讲是个特殊的日子,按照神九飞行计划,稍后三名航天员将告别天宫,进入神舟9号飞船,进行返回前的各项准备。
3名航天员从6月18号下午2点14分进驻天宫一号以来,已在组合体内工作、生活了十天,成功完成了手控交会对接和各项空间实验项目,今天将正式告别“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第一个家”。
昨天晚上是3名航天员在天宫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我们也一直通过大屏幕关注着他们,可以说昨天是天宫一号的一个不眠夜,三名航天员完成各项工作已是晚上9点,航天员开始尽情享受太空失重乐趣。这也是进驻天宫的10天来,三人难得的一段快乐时光,他们像孩子一样尽情体验着失重的奇妙感觉。喜欢摄影的刘旺,一刻也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摄像机,一会儿拍别人,一会儿自己摆出各种造型,在他的设计下三人还摆出漂浮状态下的全家福。刘洋也展现了漂亮穿舱动作、太极功夫、她的太空筋斗也练得收放自如,十多天的太空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不俗的表现。
昨天的夜班由景海鹏值守,刘旺和刘洋休息前还把一个中国结系在舱内的仪器面板上,那是刘洋用了3天编织的,或许是要留给下一任天宫的主人。
今天凌晨一起床3人就开始了紧张的忙碌,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飞行器进行的状态设置,也就是说让天宫一号恢复到他们入驻前的状态,这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他们要把天宫一号上每一个开关的设置,每一件物品的摆放都恢复到进舱前的原状,同时,还要将实验样品转移到返回舱,带回地面。
按计划景海鹏最后一个撤离,他是第一个叩开天宫大门的中国航天员,昨晚值班时我们注意到景海鹏仔细擦拭了天宫一号的每一个角落。26日,胡主席与3名航天员亲切通话时,景海鹏曾激动的说:“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有了自己的家”。我想十天的工作、生活他一定会留恋这个“太空之家”,临行时他们会留下什么?会有那些举动?这都是我们所期待的。记得有一个细节:24日,手控交会对接时,也是景海鹏最后一个撤离,他向天宫一号行了一个标准的军敬,这是飞行手册上所没有的动作,然而这次分离要告别天宫一号返回地球,我想他的内心一定不会平静。
按计划7点02分,关闭实验舱舱门,然后是一系列繁琐复杂的操作。开关门这个看上去简单的动作在太空环境就显得格外精细,在航天员地面训练时我曾拍摄过航天员的这项训练,他们必须精细地确保密封圈上没有丝毫杂质,甚至一丝头发。关闭完实验舱舱门还要检漏,然后再关闭轨道舱舱门,然后再检漏,这些工作完成后要对对接通道实施泄压,让它恢复到真空状态。
然后,穿着压力服装,进入返回舱,进行手控状态的设置,分离将在9点左右开始,由刘旺操作飞船和景海鹏和刘洋密切配合。在完成返回前状态检查测试和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地面科技人员将于明天对飞船实施返回控制,3名航天员将驾乘神舟九号飞船返回地面。
2012-6-28 12:38: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转帖)
昏暗小屋,旧彩电正放中央台直播画面,神九射了。老王动情地抹一把眼泪。豪迈地给自己斟满一杯假酒,拖着昨天摆摊被城管打残的腿走到被强行引产女儿床边,对着墙上毛主席画像恭敬举杯,一饮而尽!喃喃道:祖国强大了。屋外突然传来巨大轰鸣声,“老头子快跑,强拆队来了”。
2012-6-29 02:08: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人民日报旧文:飞船卫星不能当饭吃

(注:人民日报1977年2月3日第6版发表《天上.人间》文章,署名樊庆荣,全文如下。)
卫星飞太空,人间苦难重,这是当今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写照。不过苏修自己并不这样 认为,而美其名曰“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说“发达”,倒也“发达”。看一看太空,苏式飞船和卫星的确为数不少。可惜,飞船卫星虽多,究竟不能当饭吃,当衣穿。为了和美帝争霸太空,近几年来,苏修叛徒集团不惜投下重资,引起苏联人民的强烈不满。早在一九七五年间,就有读者**苏修报刊,要求缩减用于空间的拨款,“腾出资金”用来“提高人民的物质福利事业”。结果招致苏修《新时代》杂志御用文人的痛斥。它指责苏联人民的这一正当要求是“错误的观点”,甚至给写信人扣上企图“使生产陷入僵局”,“使经济陷入停滞状态”等等大帽子,妄图以此封住苏联人民之口。
然而,苏联人民的不满情绪并没有因此而平息,这使苏修一小撮人颇为作难。最近,《新时代》杂志又一次披挂上阵,进行辩解。所不同的,这一次是抬出来了一位苏联宇宙飞行员向读者进行现身说教。
这位太空人承认苏联宇宙研究的确是“非常费钱”,然而,据说“宇宙研究不仅能补偿所消耗的费用,而且会带来利润。”这就是说,苏修的所谓“太空作业”竟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但是,人们不禁要问:“利润”从何而来呢?莫非真有“月宫宝盒”一类的玩艺儿等待着克里姆林宫的冒险家去打开吗?显然不是那么一回事。苏联的科学家也曾承认,宇宙资源的开发还是一个遥远的事情。
尽管如此,这位“宇宙飞行员”还是要苏联人民相信,发射卫星是有利可图的。“利润”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地面。他说:“通过在宇宙空间所拍摄的照片,可以发现地球深处所埋藏的财富。已经发现了地下水库和矿床。”在这里,他尽管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却在无意之中供认了,苏联在太空搞那么多飞船、卫星,目的之一是为了搜集经济情报,攫取地球上的矿藏、财富。这真是一语泄露了天机,只不过他还是故意回避利用间谍卫星收集别国的军事情报这一重要事实。而后者同样是苏修在国外攫取最大利润所必不可少的。谁都知道,苏修的“克格勃”遍及世界各国,他们伪装成外交官、商人、海员、学者、记者、游客等等,到处大搞间谍活动,虽说狡猾多端,还是经常失风、被捕、被逐。现在又飞到太空去搞间谍勾当,来个天上、地上,双管齐下,端的是安全可靠!
通过苏修御用舆论工具这一喋喋不休的说教,能否堵住苏联人民之口,是十分可疑的。不过,这却道出了苏修大搞所谓太空研究的一点“秘密”,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自我揭露,这也未尝不是好事。
2012-6-29 02:11:41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2-6-29 02:37: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地面搜索人员对成功着陆的神九返回舱进行开舱处置。
航天员刘旺出舱后挥手致意。
航天员刘洋出舱后挥手致意。
航天员刘洋出舱后敬礼。
航天员刘洋出舱。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出舱后挥手致意。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出舱后致意。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中新社内蒙古四子王旗6月28日电 神舟九号3名航天员即将从太空“温馨之家”返回脚踏实地的地球家园,吃了10多天太空食品的他们,回家后第一顿会吃些什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白延强表示,“神九”任务主着陆场系统将准备用一顿丰盛的午餐,为航天员太空凯旋归来接风洗尘。
他介绍说,“神九”3名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第一餐即是正常饮食,包括清炖羊肉、两三个蔬菜、咸菜、粥、花卷和新鲜水果等,清炖羊肉是着陆场当地的内蒙草原特色食品,原来还计划准备面条,但考虑到时间稍长面条易煳,所以没有选择。“这顿餐要保证让航天员吃饱吃好,吃饱了才有能量”。
白延强指出,航天员返回地面第一顿饮食必须是出舱后,在医监医保直升机上进行。到了直升机上,航天员换好衣服、所有生理和生活护理、医学检查都结束后才吃饭,吃完饭再简单休息一下,到时间后就送至中转机场,准备返回北京。
针对飞船返回舱开舱后,医监医保工作人员向舱内航天员递送水还是什么饮料的话题,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着陆场系统医监医保副主任设计师刘建中说,递给航天员的不光是水,主要是恢复航天员体力和能量的复合液体,叫后恢复营养液,其主要成分有电解质液及其他能量合剂,促进航天员尽快恢复体能。
刘建中是中国历次载人飞船返回后,最先进舱接触航天员的地面工作人员,此次“神九”任务也将如此。他说,这次3名航天员太空飞行13天后,体液丢失比较多,后恢复营养液需要在第一时间给航天员补充,同时对维护航天员出舱的重要环节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2012-6-29 08:11: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olivier2006 于 2012-7-1 16:43 编辑

联合早报网6月29日发布的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文章指出,中国与美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早在1969年,美国已经首次实现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而且是在先进电脑尚未问世,计算机运转能力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即已完成登陆月球各项子工程所需的精确运算。

当然,当年美国是以举国之力,每年花费在航天事业上的经费均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当比例,所以取得了突飞勐进的成绩。相对而言,中国花费在航天事业上的经费所占GDP的比例远较美国为低。

文章认为目前中、美两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大推力运载火箭、空间站、航天飞机和卫星。就民用航天计划而言,大推力火箭是中国发展航天技术的瓶颈;论及军事用途,则中国各种应用卫星的质量和数量远逊于美国,打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能力高下立判。

2012-7-1 15:37: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olivier2006 发表于 2012-7-1 15:37
联合早报网6月29日发布的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文章指出,中国与美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差 ...

这有什么好比的,一个发达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
2012-7-1 19:37: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今天一连看了多个楼主的帖子,每贴都抽那条变态版规,让某版主的选择性执法昭然若揭。
橙色路灯
2012-7-12 10:41
的确是社会的缩影,稍有点公权力就居高临下按照自己意志选择性执法。指出一个问题,谈不上“教育人”。我虽改变不了,只能尽力而为。 
浪子春秋
2012-7-12 09:38
社会的缩影,你在网上都只能当奴才,玩不转,就别大道理教育人。你那理论谁都会说,可别说在现实,在战法不都没用吗?在试着在网上当回公民吧 
2012-7-12 09:28: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7月13日,航天员景海鹏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13日上午结束为期14天的隔离恢复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为促进航天员身体恢复和重力再适应,从6月29日神舟九号返回当天起,3名航天员即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恢复。期间,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本着恢复措施与医学检查有机结合的原则,开展了动态医学检查与评估、心理和体质恢复训练、作息制度调整、合理营养调配、消毒检疫等5个方面的医监医保工作。通过14天的观察,证明隔离恢复措施合理、效果明显。目前,3名航天员重力再适应进展顺利,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7月13日,航天员景海鹏(中)、刘旺(右)、刘洋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见面。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13日上午结束为期14天的隔离恢复期,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为促进航天员身体恢复和重力再适应,从6月29日神舟九号返回当天起,3名航天员即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恢复。期间,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本着恢复措施与医学检查有机结合的原则,开展了动态医学检查与评估、心理和体质恢复训练、作息制度调整、合理营养调配、消毒检疫等5个方面的医监医保工作。通过14天的观察,证明隔离恢复措施合理、效果明显。目前,3名航天员重力再适应进展顺利,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2012-7-14 11:40:0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