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转: 恶之平庸 刘瑜

6
回复
1378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2-6-12 00:06:29

新浪微博达人勋

猫姥姥 发表于 2012-6-23 16:21
'现实中,有多少人经年累月地藏身于各种制度化的角色中,而其人性又在角色不断内化的过程中被劫持到了哪一 ...

"用角色开脱恶行,如果是站在村口的无名小卒则更好,因彻底的匿名,就意味着彻底的责任豁免,所以“我”可以从恶如崩....."
这只是自欺欺人 沾了血的手 即使洗干净了   可那到划在心上的痕却永留在那儿

您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可是与这篇文章的精神不太相符。恶之平庸,就是揭示一种过程: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每个环节的人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无辜。
       也就是说,很多重大的恶行,往往被细分了,绝大多数中节环节的行为人,手上根本不沾血,甚至于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彼时彼地另一个的流血。举个例子吧,中国,是世界第六大军火出口国。武器卖到非洲,很可能用于内战或屠杀反对派(中国向来喜欢和政府军合作)。非洲出了事儿,你以为中国国防科研所的一些专家,会有“划在心上的痕”?
       他们只是技术人员,在满怀热情与崇高志向建设着祖国的国防。他们只负责武器设计与生产技术革新。武器卖到哪儿,根本不归他们管。哪天非洲出事儿了,他们怎么可能知道,用的正是自己设计的枪支弹药呢?
       这才是“恶之平庸”最可怕的地方。绝大多数的人在无意识中开足了马力作恶。
       这篇文章,就是要揭露出这个道理,认识出这个道理,从而在社会学研究中把握与杜绝“恶之平庸”,同时,倡导它的反面“善之平庸”。
       善的环节能不能被细分呢?能的,现在西方的福利制度,或社会保障制度不就是吗?
       一个7、8岁的儿童,不幸父母丧失了劳动能力,面临失学危险了。怎么办?怎么办!去社会上找个善良人,把孩子供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压力太大,时间又拉得太长。并且,供孩子的后果又非常不可预计:孩子要是不争气,我该多沮丧啊!
      但是,福利社会,就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细分:1,在国家预算上,考虑社会救济一项。2,在税收环节,考虑社会救济的开支。3,建立专门的sécurité sociale机构,处理弱势个体的具体案例。
      孩子免于失学了,谢谁去呢?谢哪个环节,都是既对又不对:国家决策机构,只是制订了政策,为了保证社会稳定与国民素质的提高;税收机构,只是在按照政府的意志,执行税收规定;社会保障机构,只是在执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这几处的工作者,有什么好谢的呢?他们只不过是在执行自己的职责而已。又不是他们出的钱,相反,这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正是靠这种工作,养活了自己。
      那好,谢出资者,谢纳税人,有必要吗?有,也没有。他们只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在交税,不交或漏交的话,是要罚款或坐牢的。很多的纳税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怎么gentils,见了乞丐,从没掏过半个子儿。他们的觉悟,根本不足以去主动支援失学儿童。
       所以,这个“善”的链条很长,长到每个环节,都不必为了自己的善行而犯难。这个社会,就成了好社会了。

       当然,一个社会,首要任务是防范恶,其次才是实施善。“恶之平庸”这个理论的伟大之处,就是揭示了这么一个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防范起来,才比较用力:从源头,或者从整个链条入手,而不是在只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上,把一个或几个自认为“无辜”的人定了罪,拿了下去,换了新的,然后干同样“无辜”的事儿。

2012-6-23 19:14: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toughkid 于 2012-6-24 11:47 编辑
猫姥姥 发表于 2012-6-23 16:21
'现实中,有多少人经年累月地藏身于各种制度化的角色中,而其人性又在角色不断内化的过程中被劫持到了哪一 ...
http://www.binfengxuan.com/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32
现在,再回来说说您那篇关于“中庸之道与情理精神”的论文。
       论文也是好论文,观点也都还算得上扎实。可是,我总觉得介绍的内容有些偏颇。只把中庸精神与“通权达变”的好处说了出来,说到坏处与恶果时,突然刹了车。
       我个人,非常推崇孔子,但是,孔子本人没有哲学著作(《春秋》是不是孔子写的,有争议,也算不上哲学著作)我的所说的孔子,是结合《论语》和《庄子》共同来理解。中庸之道,通权达变的好处,论文里已经说得很完备了。但是,“中庸之道”,“通权达变”,有没有具体的标准?肯定没有。因为“中庸”一旦有了死标准,并且必须严格执行,那么本身就不是“中庸”,而是“刻板”了;“通权达变”如果有了具体的标准,并且必须严格执行,就是在执行另一套程式,不是“达变”了。所以,中庸与“通权达变”,给出的,都是有弹性的区间,在区间里,人们有一定的自由度。
       这是智慧,是人性化,是高明的。甚至于如您所言,中华文明的韧性,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此。但是,我疑惑的是,在西方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已经细致入微却又高屋建瓴的时代,我们有没有必要为这“一盘糊涂账”毫无保留地去叫好?!正如您所热爱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通权达变,本来是好事儿,可把它用语言一宣传,可能就出问题了。
       您也看到了,当恶的链条足够长,长到每一个环节都看到不恶的全貌时,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无辜的。
       “中庸”与“通权达变”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小恶有了一定的包容。然而,小恶,可能是大恶链条上的一环。各个环节都“中庸”了,都“通权达变”了,那么各种小恶就可以积累。现实生活中,没那么多的明文,让人知道什么是“经”,什么是“权”,很多时候,一个个环节都“达变”了,到了末尾,“经”绝对是面目全非。
      并且,人的心理,都是“赋彼贵我”,与自身相关的,往往觉得都是大事儿,与远人相关的,都觉得是小事儿。一个小公务员儿,对他来说,给自己孩子买一套好文具,新衣服,好球鞋,都觉得是大事儿。如果手里没钱,他可能利用自己采购或工作餐的机会,给孩子买了东西,开了公家的发票。他根本想不到,在链条的另一头,是公款大量流失,政府甚至没有力量来保障公办教育的免费性...
       并且,文章里说“人情”与“情理”,根本没提它的负作用,这很不正常。在我国,社会的公平性,最大的直接杀手是什么?还有比人情更可怕的?
       道可道,非常谓,本来好好的道理,我也一直信奉,可被专家这么一论述,一辩护,我倒觉得欠妥了。

      我刚才就本篇留言 回您的帖子,需要审核,可能您暂时看不到,请等待一下。

2012-6-23 19:48: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toughkid 于 2012-6-25 01:28 编辑
猫姥姥 发表于 2012-6-23 16:21
'现实中,有多少人经年累月地藏身于各种制度化的角色中,而其人性又在角色不断内化的过程中被劫持到了哪一 ...

等了一天,帖子也没有出来,看来是没通过审核,删了贴了。其实,我也没说什么反动言论啊,呵呵。算了,改一些措辞(或用*分割一些东西),重发一遍吧。

"用角色开脱恶行,如果是站在村口的无名小卒则更好,因彻底的匿名,就意味着彻底的责任豁免,所以“我”可以从恶如崩....."
这只是自欺欺人 沾了血的手 即使洗干净了   可那到划在心上的痕却永留在那儿
您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只是与文章的精神冲突了。文章所揭示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每个环节的人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无辜。
这才是“恶之平庸”最可怕的地方:把一个恶的过程细分,细分到绝大多数环节的人手上根本不沾血,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彼时彼刻一些人的流血,让绝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会有“心上的痕”。

比如吧,我们天朝的武*器出口,排名世界第六。Wuqi卖到非洲。很可能用于内*战或Tusha平民。一旦出了这样的事,您指望我们国国防科研所的专家们会有“心上的痕”?他们只是技术专家,负责设计和生产工艺的改良。他们只是在满怀热情地建设着祖国的国防。Wuqi 卖到哪里,根本不归他们管。所以当他们摊开报纸,看到非洲出事儿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知道那里人手上拿的,正是自己造出的Qiang.
“恶之平庸”揭示出这个过程,就是要让政治家与社会学研究者们注意遏制或防范这样的过程,甚至运用规律,构造“善之平庸”。

有“善之平庸”吗?有的。福利社会的保障制度不就是吗?
比如说,一个7、8岁的孩子,父母都不幸丧失了劳动能力,面临失学的危险了。怎么办?怎么办!您是好心人,您愿意把孩子供起来吧?思想上愿意,但行动起来很难。第一、经济压力很大,第二、时间跨度太长,第三、后果没有保障,也就是说,您付出了这么多,如果到头来孩子不争气,那是令人无比沮丧的一件事情。
但是对于福利社会,这就不是难题:国家制订预算与税收政策时,统统把社会保障的开支考虑进来,并且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处理具体的弱势群体案例。
最终,孩子免于失学了,该谢谁呢?似乎谁都该谢,也似乎谢谁都不用。
谢国家政策的制订者?他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制订出有利于社会稳定、提高国民素质的政策来。他们又没有直接出钱。
谢税收部门的工作者?他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执行已经被规定好的税收政策,他们又没有直接出钱。
谢sécurité sociale的工作者?他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国家的钱发给弱势群体,他们又没有直接出钱。
相反,救助弱势群体,在客观上还成了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也正是凭着这种工作获得收入,养家糊口的。

那么,就谢纳税人吧?但是,他们也只是在按章纳税,不然的话,要罚款与坐*牢。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平时见了乞丐,根本没出过一个子儿。他们的觉悟,根本不足以主动资助失学儿童。
但是,一个善行就这么被细分了,每一个环节都惠而不费,力所能及。这才是“善之平庸”的伟大之处。

当然,破坏远比建设容易,所以一个社会的任务,首先还是防范恶,其次才是实行善。知道了“恶之平庸”,那么治理一些恶的问题,就需要从整个链条的高度来把握问题,在各个小环节都杜绝与防范,而不是只把一两个自认为“无辜”的小环节定了罪,换了新的,整个链条却照旧不动。那么,新换的人,很快就会从事同样的恶行。
http://www.tianshannet.com/news/content/2011-01/14/content_5529478.htm
2012-6-24 10:35: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猫姥姥 发表于 2012-6-24 16:31
«  论文也是好论文,观点也都还算得上扎实。可是,我总觉得介绍的内容有些偏颇。只把中庸精神与“通权 ...

哈哈,被您摸出规律了。确实,这是我的毛病。不是常说,人生三境界吗?
最初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中等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最高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学生我现在就是半生不熟的时候,看什么不是什么。好耍小聪明,给人家指错儿与补充。您权当看个笑话吧。
2012-6-25 00:24: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猫姥姥 发表于 2012-6-24 16:38
«  并且,人的心理,都是“赋彼贵我”,与自身相关的,往往觉得都是大事儿,与远人相关的,都觉得是小事儿 ...

有奶便是娘啊 ! 只有自家娘还能添饱孩子的肚子,孩子还有什么更多苛求渴望呢 ?感激还来不及呢 ? 有段中国过不成套的语句,觉得拿这来用好象很是地方

对,这就是中国问题的难办之处,哪怕是好事儿,不通过非法手段也很难实现。公务员的名义工资都是很低的,想要过体现的生活,怎么办?用其它手段找补... 什么事儿,都不摆到桌面上,什么时候都是打哑迷...

toughkid
2012-6-25 10:06
截您一句,政府或领导人,很多时候,知道的只是事实,对于理论性的东西把握未必到位。党报党刊现在还是一副红*卫兵式的语调,就是证明... 
2012-6-25 00:57: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猫姥姥 发表于 2012-6-24 16:34
«  这是智慧,是人性化,是高明的。甚至于如您所言,中华文明的韧性,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此。但是,我疑惑 ...

你真敢言,就不怕我给你几双小鞋穿 ?

文*革已经结束了,现在言论再不自由,也已经比当年强多了。专家就中国的“人情问题”及弊端做一点学术上分析,注意措辞的话,绝对不会给自己招来什么麻烦。专家如果做到了,论文就没那么偏颇了。
他没这么做,说明他不是糊涂,就是学问上不严谨。
2012-6-25 01:04:5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