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Tadzio

感怀

31
回复
2928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A 不变的人格
B 从迷失到找到正道
C 从善良正直走向邪恶  妥协
D 从贫穷到富有 弱肉强食 适者生存 到生命终止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
金钱? 爱情?
善与恶
心胸狭隘 和 宽容
2012-4-18 17:15: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AidandfKevin 发表于 2012-4-18 17:45
Tadzio 你最喜欢和欣赏哪一个人物?

1/论创业打拼    吴魏     欣赏  
2/论个性几能力  伍媚   喜欢并欣赏
3/论即兴发挥   职业演戏生涯  及职业创作编导    疯子    有潜力
4/论演技及戏路的拓展性   林夏  喜欢  
5/论适应生存竞争能力及与之表现出的顽强     小猛     
深懂物竟天择    适者生存     弱肉强食之理
6/论道德完美观   吴狄  敬佩他的人格(但怀疑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真有这种人存在)
7/论纯朴自然美   沈冰    喜欢这样的人及品质   
但不是影片中假造的那个其     人物塑造作做     整个人物内心及所处环境的处理欠缺必要的合理性及内在的逻辑性
8/游戏人生  小曦   不喜欢更谈不上欣赏
2012-4-19 09:35: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AidandfKevin 发表于 2012-4-18 18:15
A 不变的人格
B 从迷失到找到正道
C 从善良正直走向邪恶  妥协

A 不变的人格" ?
这样的人格存在吗?

B 从迷失到找到正道
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
从情感到意志
从冲动到理性
从迷惑到觉悟
从黄昏到黎明

C 从善良正直走向邪恶  妥协
因人而异  上帝造人给了他的自由的选择 但后果却要自己承担 最终上帝是原谅人的罪过的

D 从贫穷到富有 弱肉强食 适者生存 到生命终止
自然规律及属性   人类作为自然之一分子 终归逃不脱这样的命运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
创造

金钱?
金钱是商品社会中生活着的人之必须 为此 一个敢叫嚣不为金钱而活着的人不是这个社会上的人
如果敢于承认自己是这一社会的人 就要学会爱金钱并为之而奋斗 但要有个度 并要讲求个方式方法

爱情?
爱情是发生在男女两性之间的事  是人性的自然表现 要以人性的角度正确对待处理
爱情要讲求个缘  一定要随缘  且不可强去攀缘 自讨苦吃

善与恶: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从前的一个网友做过探讨  在此我把自己写过的东西再贴出来

心胸狭隘 和 宽容
这是一个道德范畴的事 没有标准和尺度
但每个人都会从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及变化去衡量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着是否应该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泥?
2012-4-19 10:04: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善与恶:


1/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这一直是我所困惑的一个问题,我的问题处在不理解,更不愿接受人性的恶,在我的灵魂深处,人性应该只有善,没有恶。我就是这样整天地象个傻瓜一样地活,精明的人常说我痴,笑我傻,可在我的生活中却多是遇到善人,有缘人,帮住我遮挡风雨。我有点专牛角。

自幼从长辈的师教中得知了孔老二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就一直这么以为着。,可当我看到人的邪恶行为时,我总是登着惊恐的大眼,百思不的其解,这就是那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我们这代人留下的恐惧后遗症。我开始关注恶人的行为,特征,至于其心理装态,对与我来说却永远是个迷:“这人怎么就会恶?是天生的呢?还是后天的泥?这是我年青时时常对自己提出的疑问。

从佛经中听到“是人皆有佛性”这佛性依我个人理解的程度(当然也是承袭前人智者的思想),就如同人的心象一块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明镜,知万象而不着于象的,是清静的,不迷惑的。既然人具有佛的本性,具有观世间万象不偏不差的能力: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初始为一的概念。可一旦人被欲望驱使生出幻想,贪婪之心,杂念等,那他就偏离了一,而走向二,为能使人再重新回到一,就要找到一种特殊的途径回归,然而,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踩着来是的脚印回归的,那么怎样才能证实,那佛的真法如一的“一真法界泥”?换句话说,就是是人皆有佛性的说法是否可靠呢?因为。在我看来,那佛的真如境界是无法被佛死后的人来验证的。这是我到30多岁以后对自己提出的第二个疑问。

来到了欧洲,我听到了教堂的钟声,那声音时刻都在撞击着我的灵魂,我处于迷芒中,对佛教的不满足把我吹进了教堂,我开始了新的探索历程。我对圣经中关于原罪的说法感到耳目一新,这里说的耳目一新。并不是说我立马就信的意思,而是说,为这种提法而惊觉。这古人是怎么找到了这样一种对人性的一个具有质的飞跃般的描述方法泥?就是世人皆知的那一段:夏娃听信了蛇的话,偷吃了能识别善恶禁果,后又给亚当也吃了。他们背叛了上帝,他们知道了羞耻,他们有了善恶的意识。那么在没有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前泥?或者是在人们还不曾听到或知道区别或分辨善恶之前呢?人们也在做恶。只是没给出一个恶的概念及定义而已(我个人的思考),就比如,在我还是孩童时,思想一片浑囤,看到了大人们做恶魔却不知那是做恶,还以为一切就应该如此,一切就历来是这样,我在这里给出一个例子(这是在我开始反思以后的一个例子):
“一位母亲,有一个残暴的丈夫,性虐待狂,他从不把她的妻子当人看,而是拿她当做满足他性欲欲忘的工具,这位母亲也从未听说过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她就一年又一年地忍受着这种畜生一样的对待,更可悲的是,她的儿子,自幼就看着他的父亲怎样对带他的母亲,他习以为常,当有一天,她的母亲向她的父亲反抗时,他的父亲怒吼一声:“儿子!上!”他的儿子听到这一吼声,歇斯抵理班地疯狂,扑到她母亲的身上”,每每在上班的路上听到这位女人的哭诉,我的心都象刀割一样,然而,在我的周围,我看到的却是麻木的人群,疯狂的围观者,甚至还有人破口大骂“你个傻逼,你就该操,看你那傻样,当婊子都不配”。
这些人们不懂得罪的概念,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人跟他们说起过,所以他们以为这一切都属于正常。他们就这样一天天在蒙昧无知中消磨时光。

话再转回来,我听到了罪的概念,特别是听到了原罪的概念,我不解,但我想去问,这原罪到地存不存在?如果存在,为什么存在?都以那些方式存在?我开时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路程,人们要我去读圣——奥古斯丁(Saint-augustin)上帝的都市(la city de Dieu),因我的法文不好,读个稀里糊涂的,我现在仍是一个行进在路上的人.

先写这些,待我有了新的想法时再来添加。希望版里有感兴趣的人特别是已经悟到了些东西的人,能把你的宝贵思想与我分享,同时帮我改正那些尚待完善的思想,我将会非常感激。

http://bbs.xineurope.com/thread-1435653-1-3.html

2012-4-19 10:18: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有原罪, 你呢?
我有善 恶双重人格,你呢?
2012-4-19 15:04: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AidandfKevin 发表于 2012-4-19 16:04
我有原罪, 你呢?
我有善 恶双重人格,你呢?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想应该是与信仰有关
从这一点出发 那么信它的人就认为有 不信的人当然就不承认有

可对我来说却是另外一回事
就现阶段的我认为从圣经里 由于"原罪"概念的引出 给人类的在精神上的救赎指出了一条途径

就善 恶双重人格问题 始终令我困惑
我并不想标榜自己有多么的纯洁
但我却始终不明白那个"恶"怎样会从人心里生出来
尽管在理论上我能懂"恶"存在的道理
可我自己从未体验过生出这种心态的感觉和过程
顾不懂自己身上出了什么毛病
很抱歉
2012-4-19 16:11: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来自你的愤怒,你和人对抗时,恶从心生。
2012-4-19 16:34: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AidandfKevin 发表于 2012-4-19 17:34

来自你的愤怒,你和人对抗时,恶从心生。

给你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或许你会理解我
许多年前
在一个很热的夏天
我穿着很漂亮的衣服走在归家的石阶路上
忽然从楼顶落下一大快西瓜皮
正重我头上
使的我的衣服身上全被弄脏
当初我特别愤怒
但从我心中生出的第一个意念是教育 说服 以至于感化那个缺乏教养的人
于是我就这样做了
这是我经常的想法
2012-4-19 16:44: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2-4-20 21:58: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谢谢你发来的净空法师讲座 我很爱听

想起了从前
我的母亲信佛 家里有特为她拜佛而供的佛龛
母亲每天都焚香敬佛

我因对母亲的行为有抵触情绪
认为这是迷信 所以特意做写小动作
比如在母爱身边晃来晃去
或者手里拿着东西凑到母爱身旁吃

在我35岁时
一次母亲劝我说
~你要是不信就离开这地方,别在这儿晃,这是谤佛呀,你要懂得的...
而我对此并不以为然

直到有一天
偶尔我在电视里听到净空法师讲戒律宗
我一下子就听进去了
原来那是父亲,母亲在看录像
这就是我对学佛感兴趣的开始

感谢你的理解
2012-4-21 10:24: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卢梭:“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乔丹 :  “智慧是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技巧是知道怎么做      美德是身体力行”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画廊。
2012-4-25 19:35: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Tadzio 于 2012-8-21 10:50 编辑

!!!!!!!!!!
2012-4-25 19:39: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Tadzio 于 2012-4-26 10:36 编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wMjU0NzYw.html
2012-4-25 19:41: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日本歌曲《红蜻蜓》
一首经久不衰的童谣

词作者三木露风是诗人。1889年出生在兵库县龙野市。三木先生从小就爱好文学。小学、中学的作文从来都是优秀。所以经常向杂志、报纸投稿诗歌和俳句作品。歌词中的“赤とんぼとまっているよ竿の先”是龙野小学高年纪时写的。这首歌作为童谣,十分受欢迎,每天傍晚5时整,在龙野市就响起了《赤とんぼ》的音乐旋律。三木的诗词都是山田耕作给谱的曲。山田先生是大正、昭和时期的作曲家、指挥家。1908年毕业于东京音乐学校,在柏林留学10年,后把精力用在歌剧、管弦乐作品的创作上。《红蜻蜓》采用3/4拍、宫调式,全曲只有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 - ”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中文歌词:  

晚霞中的红蜻蜓  
请你告诉我  
童年时代遇到你  
那是哪一天  

提起小篮来到山上  
来到桑田里  
采到桑果放进小篮  
难道是梦影  

晚霞中的红蜻蜓呀  
你在那里哟  
停歇在那竹竿尖上  
是那红蜻蜓
我们现在看到的歌词是三段,其实这首歌应该是有四段歌词的,但作为童谣的话,第三段歌词显然不大合适,所以后来就删节了。从原有的歌词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日本逝去时代的影子。  

附上第三段歌词给大家做个参考  

十五岁的小姐姐  
嫁到远方  
别了故乡久久不能回  
音信也渺茫
2012-4-25 19:42: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2-4-25 19:50:4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