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fei=fei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159
回复
10407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2007-2-27 12:54: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2007-2-27 12:56: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2007-2-27 12:56: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一个康城影帝与三位国际大导》

访问从tony夺得康城影帝说起,王丽明对此荣誉的评价为“为香港影坛带来光荣,也为梁朝伟带来更多自信心”,没有夸张的赞誉,21个字平淡中透露诚恳与冷静。康城影帝的意义应该无须多赘,所有演员梦寐以求并以此为荣,tony自然不例外。

王荷二人问他若今次又没获奖心情会如何,他回答《春光》那次期望很大,结果失败搞到自己很不开心,所以这次没有期望,去康城只做好本份,即耐心接 受“一大堆”访问,做FANS的都知道他不喜欢访问,tony称之为“做回自己应该做的事”,换言之《春光》那次在康城他做得很不够(阿佳尼事件令我惶恐 万分),这次虽然仍要“例行公事”,但他学乖把耐心带去了法国。答案有点隔靴搔痒,不够坦白,二人于是换个角度问他若真没拿到是否真无所谓,他果然犹豫了 片刻,而后明确回答并非无所谓,是因为“上次《春光乍泄》让我知道其实我的水准和其他人不是相差太远”,可见他对奖项的期望值是基于对自身演技的实际评价 上的,并非想当然的期待——有些人以为出演王家卫的电影就等于拿奖。这种信心来自哪里呢?我想别人给他的反馈应该占了绝大多数,tony很在乎别人对他演 技的评价,而他又是个需要别人推动去进步的演员。我们都了解到上次的失败对他打击很大很大,甚至高夫那次听他讲起这段往事时仍感到他深深的在意,我不曾料 到这段回忆竟然让他如此不堪到埋首于膝。那么多年过去,又有这么多奖补偿给他,可是《春光乍泄》的康城失败仍然让他刺骨疼痛,可这又是为什么
2007-2-27 12:57: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我觉得问题出在法国人身上,组委会极力挽留tony参加颁奖典礼,按例这是得奖的讯号,法国人玩浪漫却没考虑到对方是严肃的中国人,就像家长许诺 孩子的事没有做到,孩子会耿耿于怀一辈子一样,我猜tony的在意并非因为未得奖的事实,而是觉得自己受到了耍弄和欺骗,自作多情吗?

绝对不是,这方面他一向清醒,心态平和,若不是法国人苦苦挽留,他早就飞回了香港,那边还有戏等他开工,他带着失落回去本已很不好受,如此一来更要忍受同行的冷嘲热讽:康城影帝?

代表香港?他重复别人的这些话时表情平静,面对着他的我却无法心如止水,善良的人得不到善意的回报,说实话当时很为他心痛,可是也明白他不懂嫉 恨,因为这次失败的鼓励,他四年里去了康城三次,“只要我保持自己的水准,然后成日来,总会有一次拿到”,听者大笑不止,笑后是否要有些反思?他这样的心 态我绝对学不来,幽默中充满自信,听出来了吗?

意思是说他是有实力的,不是水准未到,只是意外而已,只要并非必然,他总有一天搞定你康城,客观规律不可违抗,他把辩证法学透了。事实呢?他在《春光乍泄》里的表演感动了那么多人,阿根庭也为他哭泣。不必多说了吧,在我们心里,97年他就已经是康城影帝了。
2007-2-27 12:58: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春光乍泄》是我眼中最出色的王家卫电影,甚至说它是我迄今看过的最出色的华语电影也不为过,其中有太多的元素让我欣赏、赞叹、甚至迷醉。  
已经看过大批量的春光评论,对王家卫的编剧寓意、色彩应用、镜头处理、独白特色、配乐采用等等等等,或褒或贬,之述备矣。我无意拾人牙慧,只想说自己所想,谈谈我眼中的《春光乍泄》。
  
剧情和主题:  

普通的故事,与以前的王氏电影相比更流畅的结构,王家卫在国人还远不能接受同性恋情的97年就推出了这样的影片,更出奇的事,如此惊世骇俗的题材 竟然不是电影要表达的主流意境,王家卫要的只是一对恋人,同性异性毫无所谓。不能不说这是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但却又不完全是。影片中,一对同性恋人像所 有普通恋人一样在生活、爱情中沉浮,他们分离、重聚、再分离,在平淡的相处、琐碎的故事中反复,在痛苦、愉悦和快感中挣扎。但他们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时代背 景,王家卫借用这一对恋人在生活在爱情中的迷失和惶惑来表现97年香港面临回归时的类似感觉。片中两位主角的心境正如大多数香港人的心理,他们觉得自己像 掉入无重力的空间,没有支撑着落,惶恐无措,他们疑惑自己的身份、定位和将来。影片最初的镜头是两人的护照,喻示对“身份”的迷茫。


两人在非常的岁月中为了找寻而离港,前往南美,找寻什么?存在感、价值、归宿和爱情。对瀑布的向往即是对爱情的憧憬。他们注定是彼此生命中擦肩而 过的过客,所以在找到瀑布前就迷了路,最终也不能一起到达。他们不承认这种交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强迫自己将对方视为归宿,他们渴望在所谓爱情中找到 存在的价值,所以他们注定挣扎、伤害、痛苦、遍体鳞伤,在一句梦呓般的话中周而复始他们的痛,进行永远没有改善的“永劫回归”(取自尼采的永劫回归论)。 但所有的愉悦悲伤都是徒劳,不过梦一场,梦醒后,各自带着伤口回到最初,一切皆是镜花水月
2007-2-27 12:59: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梁朝伟:  

——“你匆匆走过,骤然惊觉后急急回首,他就在你身后静静注视,深不见底的眼眸让你心动神摇……”  

我不能免俗的先爱上他的眼睛再爱上他,甚至在平面图片上看到那双眼睛也会心跳加速。但我却并不觉得“用眼神就能演戏”是对他演技的最高赞美。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将自己“代入”角色是最重要的,这不仅仅需要用自己的眼神来表达角色的内心,而且是要将角色融入自己的灵魂。

梁朝伟拥有如此出色的演技,是因为他的成功“代入”。他曾说:“我哭泣是不会羞涩,人们会认为这是我表演到位,而其实这是我的真情流露。”他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塑造一个个经典,都说他演什么像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演,那每一个灵魂都是他自己——代入角色后的自己。  

梁朝伟说:“没有王家卫就没有我。”不能否认。而王家卫能遇到梁朝伟也是一种幸运,只有这个沉默的男人,总能那样完美的表达王家卫想要的感觉、氛 围、一切。深知这一点的王家卫,为了让立誓不演“同志”影片的梁朝伟来表达自己要的黎耀辉,不惜将他骗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于是《春光乍泄》多了最为闪亮的 元素,因为独一无二的梁朝伟,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春光乍泄》。

现在,这个年过40的拥有标示着世界一流演员的戛纳影帝头衔的男人,散发出比以前更难抗拒的成熟魅力。岁月让他更富内涵底蕴,性格让他更低调内 敛,电影让他更性感感性。就如某杂志对他的评价:“越收敛,越光芒万丈。”他收敛着的万丈光芒,不经意间,就在他一个凝望,一个回眸,一个微笑中,耀眼非 常。
2007-2-27 12:59: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看 梁朝伟的电影,我会尽量找粤语原声版的来看,去倾听那属于他自己的略为低沉有磁性的嗓音,王家卫的电影,更是如此,因为与独白。梁朝伟独白的处理相当出 色,一直如此。平静的基调,淡漠的语气,语速均匀稍快。在《东邪西毒》中,张国荣,梁家辉,梁朝伟均有独白,可明显听出差异。张国荣深沉,梁家辉凝重,梁 朝伟平淡如水。而当这平淡如水的调子说出那句“想不到我第一次见到的,是自己的血。”时,真的能感到心脏猛的一沉,然后是隐隐的痛。


一间热闹的酒吧内。  
  梁朝伟在抽烟,张震趴在桌子上。  
  “累了就回去睡。”梁朝伟对张震说。  
  “我在听哪两个人讲话。”张震指着一张离他们挺远的桌子说。  
  “那么远也听到?”  
  “还好了,不过我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等一下就会打架了吧。”  
  话音刚落,那边真的打了起来。  
  “你的耳朵很厉害啦。”梁朝伟钦佩似地说。  

  “习惯了吧,我小时候眼睛生病…”  
  “看不见东西,都用耳朵在听呀。”  
  “后来花很多钱把眼睛医好。可是习惯就改不掉。”  
  “有时候我觉得耳朵比眼睛重要。”  
  “很多东西用耳朵听比用眼睛看好。”  
  “好像一个人假装开心…”  
  “可声音就装不了。”  
  “细心一听就知道了嘛。”  

PS:也许是因为不想表达吧
所以丰富的感情才会化为丝丝寂寞

也许是因为太会表达了
所以才需要寂寞来添补
2007-2-27 12:59: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春光乍泄》得奖记录   
  英文名:Happy Together

香港首映日:97年5月30日

监制:王家卫
导演:王家卫
编剧:王家卫
摄影:杜可风
音乐:锺定一
演员:张国荣 梁朝伟 张震

香港票房 HK$8,600,141  

得奖记录  
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1997
第五十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 ****1997
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 ****1997
第四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推荐电影 ****1998
第三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 ****1998
第三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摄影 ****1998
2007-2-27 13:00: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在阿根廷和何宝荣分开,那句“不如分开一下,有机会再从头开始”是他的寄托,他守着那句话在异国孤独度日——不知道自己的爱是否已被一次次“重新开始”磨折得荡然无存,但身边有何宝荣以及他的反复已成了习惯,黎耀辉习惯这种习惯,依赖这种感觉。

其实他比谁都害怕寂寞,所以只好抓住这虚无的诺言。在探戈酒吧再遇夜夜笙歌的何宝荣,他在从容冷静下一点点崩溃瓦解,“再碰见何宝荣,我没想过要 跟他从头开始,我只想返回香港……”,他用这种独白来支撑自己即将塌陷的灵魂。对何宝荣的咆哮也是对自己的愤怒,狂奔而去的背影想挣开这缠绕不去的梦魇。 但他不能克制自己,心中那份对依赖的渴求渐渐涌出。


“黎耀辉,让我们重新开始。”当何宝荣颤抖的拥抱带来熟悉的温暖,那句咒语又出现在耳边,他再次吸上何宝荣的毒,他需要人需要他,来证明他的存在 和价值。有寄托的生活让黎耀辉的付出在想象中无比快乐。他是深情的,在付出深情时才得到依靠,他赌上自己剩下的所有,关怀细致、体贴入微,不仅仅因为爱, 他沉沦在探戈迷醉的优雅中,沉沦在香烟萦绕的氤氲中;他是执着的,执着慢慢变成偏执,偏执的认为靠自己就能创造美好的爱情,偏执的认为彼此都能得到慰藉和 满足,得到唯一的依靠。

“有些事情我一直没告诉何宝荣,我并不希望他太快复原,他受伤的日子是我和他最开心的。”他是否知道那温暖有色彩的日子已经结束,无论他再深情偏 执也无济于事。他就像那只随波漂流的船,没有方向,没有彼岸。在迷茫的大海中,他抓住一根稻草,他以为只要他紧紧抓住,就能活下去,但稻草毕竟只是稻草, 它轻易折断。握得越紧,断得越快。

“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荣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寂寞,恐怖的字眼,无法忍受的感觉,伴随着绝望而前所未有的真切,他终于无法逃脱。
2007-2-27 13:00: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何宝荣:  

他是一个并不复杂的人,和黎耀辉相比显得更简单些。他有与《阿飞正传》中的旭仔相似的地方。像那只没有脚的鸟儿,偶尔渴望休息,却无法真正停顿。 何宝荣则是渴望偶尔的停顿,却不能真正安定。我想他是爱黎耀辉的,他希望他是他能停顿的地方,他不能理解对方比他更为依赖,对方要的不是他的停顿而是居 留。

“不如重新开始”何宝荣掌握了这句有魔力的话,他总以为能这样使黎耀辉甘心让他停留,事实上他成功了——直至他的无尽索取和毫无付出耗尽了对方所 有的激情。他曾一度又一度地想离开黎耀辉寻找新的留处,却找不到早已习惯的温暖和包容。再见面的时候,他无法平静,点上烟从车的后窗望去,他觉得心越离越 远。“我好想你陪我一下。”这不是谎言,他真的需要他。

何宝荣淌着血来祭奠他们的“重新开始”,于是恍惚中,他们重蹈覆辙。 然后度过那些平淡温情的日子,也许这是他最真心的一次“重新开始”,他也希望在爱情中找到归宿。但他是注定无法稳定的,无论何时都渴望新奇和刺激,他开始 烦躁不安,无理取闹,莫名的嫉妒和盲目的猜疑,他发现黎耀辉对他的约束,甚至想将他扣留,他终于开始无法忍受, “我是不会还给你的。”他暴怒了,所有人都觉得他没有资格这样对黎耀辉,他却没有自觉。

何宝荣离开了,在黎耀辉心中留下空洞。很容易以为何宝荣是没有感情的动物,而他只是近乎变态的追求自由罢了,在他心中,一样迷茫无助,于是他追求 刺激来发泄,异想天开的旅行、突发奇想的买灯、兴致盎然的去找寻瀑布。但无论怎样的痛苦也不能构成伤害他人的理由。何宝荣无疑是自私的,相当自私,需要时 索取,厌倦时抛弃,甚至没有愧疚,他是人类某些劣根性的放大体,而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何宝荣,在心底深处渴望无付出的索取,像一棵藤蔓,攀住它能 攀住的树木,争夺水和阳光,直至寄主的死亡。

王家卫:  
——“他隐藏自己的双眼,拒绝人们窥探他真实的内心,而让人们更为好奇,去他的电影里找寻答案。”
2007-2-27 13:01: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春光乍泄》里:那个只可以用美丽形容的瀑布;街头游戏的阿根廷孩子;很白的云和很蓝的天;慢慢倒在清晨的街头象要死去的张国荣;梁朝伟手中在黑夜突然点燃的打火机。一部电影不要太多的东西,这些就足以让人心碎。  


happy together  

你以目光感受浪漫宁静宇宙
总不及两手轻轻满身漫游
再见日光之后欲望融掉以后
那表情会否同样温柔
意乱情迷极易流逝难耐这夜春光浪费
难道你可遮掩着身体分享一切
愈是期待愈是美丽
来让这夜春光代替
难道要等青春全枯萎至得到一切
******(音乐伴奏)******
你我在等天亮或在沉默酝酿
以嘴唇揭开讲不了的遐想
你我或者一样日夜寻觅对象
却朝夕妄想来日方长
意乱情迷极易流逝难耐这夜春光浪费
难道你可遮掩着身体(来)分享一切
愈是期待愈是美丽
来让这夜春光代替
难道要等青春全枯萎至得到一切
意乱情迷极易流逝难耐这夜春光浪费
难道你可遮掩着身体(来)分享一切
愈是期待愈是美丽
来让乍现春光代替
难道要等一千零一世才互相安慰
2007-2-27 13:02: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王家卫用普通的故事、平凡的情节将那种无所适从至渴望回归来处的苦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得益于他对影片的处理。  

镜头:  
从《旺角卡门》起,王家卫影片中的移镜就是一大特色,用平移和慢移来一点点表现故事情境和人物心理,极具张力。《春光》中,移镜依然出色,而我最欣赏的,是一个摇镜、两个没有移动的镜头:一个中景、一个远景。  

摇镜是在黎耀辉离开何宝荣房间后在街上奔跑的背影,人物心理的动摇和亟欲摆脱自己不智念头的愿望在剧烈摇晃的镜头下显得立体。对他杀伤力大的不止 那句“不如我们重新开始”,当何宝荣低低说出“我好想要你陪我一下”时心底对他的眷念死灰复燃。黎耀辉无法抵挡这种诱惑,他飞快的离开,摇镜的运用配合街 头喧哗的收音,深刻表现他心中的感情起伏和带着亢奋的不安。

中景 在黎耀辉带何宝荣离开医院后乘上计程车,黎耀辉在将手中的烟给何宝荣吸,之后何宝荣慢慢将头靠在黎耀辉肩上时的中景,一瞬间车厢的摇晃以及嘈杂停止,预示 着他们最后一次也是最痛苦的“重新开始”,一切在停止后重启,配同色彩和音乐的应用,让人对他们周而复始的循环深深叹息,也意味着两人思维的停顿,那一 刻,他们什么也不想,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期待和沉重的希望。然后恢复摇镜并配合剪影处理,使那一瞬间显得更加具体。

远景是那一段探戈,镜头没有任何移动,任两人在充满暧昧和停滞感的空气中舞动、拥抱、抚摩、亲吻,从模糊的镜头和特意突显的冷色调中能隐约看到他们的愉悦,正如远景的应用和影深的调节,距离
2007-2-27 13:02: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花样的年华,无言的结局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

   摇曳的旗袍,昏黄的路灯,梳的一丝不苟的爱司头,一切欲说还羞的情感,如一张泛黄的老唱盘,在岁月的留声机中静静旋转。没有喧闹的浮躁,没有泡沫文化的缩影,只是哀婉却唯美地唱着一首老歌:花样年华。一部不俗的电影也随之沓来,一样的温情脉脉。

这是香港9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导演王家卫的一部影片。故事情节再简单不过--讲述两个已婚男女的婚外恋。还有一部类似的题材电影是美国的《廊桥遗 梦》。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后者是西方人的爱情观,而《花样年华》折射出的爱情理念,则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淡淡的忧伤”的东方情怀。
2007-2-27 13:03: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梁朝伟之笑叹回忆录



梁朝伟和张曼玉在片中分别诠释了周慕云和苏丽珍这两个具有传统观念的旧香港60年代中产资产阶级的已婚男女。他们原本都各自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庭,一种缘分使他们都搬进了同一座公寓,又是一种缘分让他们两家的间隔只是一面墙壁。在逐渐的交往中,大家熟络起来。

可当他们在狭窄的楼道里单独相遇时,却还是只一句“这么巧啊?”便匆匆而过,继续走他们各自的路。日子如果只是这样过,倒也安然自在。可终于有一 天,他们发现了各自的伴侣不忠走在了一起的事实。周与苏不知是因为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情,还是基于报复的心态,抑或都不是,他们只是为了找到一个诉说心事的 知己。

总之,他们成了朋友。一起吃过西餐,一起在旅馆那间著名的2046号房间里写过武侠小说,一起演绎过各自爱人的出轨原因,也一起在男主人公的房间里清早吃着糯米鸡......他们都说过“我们不会像他们一样。”

可后来,一句“原来有些事情,不知不觉中就会发生。”证明了一段苦恋的开始。周慕云在挣扎,苏丽珍也在挣扎,挣扎在情感与道德理智的边缘,也彷徨 在爱与不爱的边缘。可惜,最后他们谁也没有越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各分东西。怀着心中对对方的挂念,苏丽珍选择了坐在他已经空荡荡的房里无声地哭泣,任眼 泪肆意地流过脸颊;周慕云选择了将心中的秘密诉说在吴哥窟的石洞里,用土埋住,让它永远是个秘密。花样的年华,却是个无言的结局。
2007-2-27 13:03:2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