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1man 发表于 2012-2-12 17:01
说到匈奴骑兵啊(蒙古就不说了),都说汉朝还没有马镫。我就好奇,你说匈奴人OR想想赵武灵王之流,骑在马 ...
多嘴说几句,其实农耕民族对抗游牧民族一般常用的几个办法
1,派兵进攻:典型例子比如说汉武帝,明成祖,这样的做法的问题在于耗资巨靡,成本太高,比如汉武帝基本上就把文景之治的那点家底都用光了,而且这种做法对后勤的要求太高,如果战线过长,很容易被人所趁。还有个很麻烦的问题,当时的草原根本无法成为农田,也就是说开府治事,实行编户这种做法根本不可行,草原就会占了之后又再丢去,形成一种历史循环
2,培养自己的骑兵:无论是守还是像第一种做法的攻,自己的骑兵是肯定要有的, 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对比性来讲,由于农耕民族的经济和文明的进步性,在单兵上是可以超过游牧民族的,同样面临的为难情况仍然是财政开销太大,同时还有个问题,为了保证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必须给边疆地方政府以非常大的权力,许他们自行截留地方税务,甚至自行管理地方,这样做,中央政府如果足够强势的话,还好,如果出现问题,非常容易导致藩镇割据的情形,唐朝是最典型的例子。
3.修筑城垒,实现坚壁清野。长城就是这种思路的最典型代表,同样的,明末袁崇焕给崇祯提出的对抗满清的方法也是这种方法,还有南宋孟珙以及欧洲对抗蒙古骑兵。甚至包括蒋介石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对红军的围剿也是采取这种方式,城垒之间不能距离太远,形成一个战略包围区,能最有效的降低游牧民族骑兵的机动性,并且依托军事工程可以减少兵力,然后实现对抗,事实也证明,除了崇祯以外,其他的实例都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有效性,而崇祯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财政无法支持,同时李自成内部打过来
4,最后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以夷制夷,中央给边疆牧民首领以官职,由自己管理,朝廷不管,定期进行朝贡,实现精神上的隶属关系,物质上给予好处,这样更远的地方的游牧民族攻击过来,必须先通过这道屏藩,唐朝其实采取的就是这种方法 |
2012-2-12 23:5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