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有点儿意思,开始谈经济学原理了。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物以稀为贵。巴黎不缺kebab但缺海鲜店,更缺地铁能到达的还非常便宜的海鲜店,因此人山人海,冬天还门口排队,也都是自愿的。
关于效用,不能不考虑到边际效益递减。kebab经常吃,获得的快感逐渐减少。这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其实也很喜欢kebab,但是一听到有人推荐,却不以为然,就是因为这个。就如同在美国有人给推荐汉堡,还是麦当劳的汉堡,还是巨无霸。。。
而你最后给的解释,是消费者偏好的范畴了,只能说明你比这里更多人都更看好kebab, 是主观的,不代表什么。
而其他人更推崇此海鲜店,更多的是因为能获得更高的消费者剩余,是客观的,很说明问题。kebab店很多性价比都差不多,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也差不多,因此大家获得的消费者剩余都为零。但事对于出来吃海鲜的,不是跟去rungis批发海鲜然后自己在家烧的价格比,而是跟在巴黎里面其他类似海鲜餐厅比。你知道opera那里的葡萄牙海鲜盘是什么价格吗?一个人五六十欧也吃不到什么。因此自然大家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很多。比如如果一个人消费者30欧,考虑的不是花掉了30,而是赚到了20到30,这样排排队又算什么,下次还会屁颠屁颠的叫上更多人再来。
最后关于算不算什么大餐,这又是可支配支出中购买食物所占比例的问题了,也就是恩格尔指数。有一个有区的现象,就是海鲜店里中国人比例很高,其中温州人尤其多,这本身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总结起来就是:这里的海鲜更符合部分中国海边省份的人的胃口,这里大圆桌大声嚷嚷的气氛更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错觉,更大的消费者剩余满足了国人爱占便宜爱攀比的性格,还有就是国人不差钱恩格尔指数高,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基尼指数高。。。
|
2011-11-17 01:1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