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JAZZ

神勇阻击手再建奇功。

17
回复
1610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京警方开枪击中人质 警方承认误伤拒回应                     
            2011-09-01 07:12:00                                                                                           来源:                        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李全朝 南京警方 阳兵 开枪 8月 南京长江三桥 合肥晚报 击中 劫匪 例行检查            
            [提要]            8月30日,大巴车上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南京警方称“两名人质安全解救”。人质李全朝的家属称,李全朝的脸颊被子弹穿透,颧骨受损,牙齿脱落,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警方向家属承认开枪误伤了他。         


8月31日凌晨零点46分,伤者李全朝从手术室推出。《合肥晚报》供图
  追踪报道
  8月30日,大巴车上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南京警方称“两名人质安全解救”。人质李全朝的家属称,李全朝的脸颊被子弹穿透,颧骨受损,牙齿脱落,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警方向家属承认开枪误伤了他。对此说法,南京警方未予回应。
  收费站“卡机”40分钟
  >>事件
  50多岁的裴师傅是皖D21897客车的司机,8月30日上午,他开车从萧山出发,前往安徽淮南。车上约40名乘客中半数是孩子,与他们同行的父母是来自安徽蚌埠、淮南等地在浙江务工人员。孩子们即将开学。
  12时30分,车行至南京长江三桥收费站北出口时,收费员告知裴师傅,刷卡机坏了,需要等待。40分钟过去,收费员仍称没修好。
  当天12时许,南京警方接浙江宁波警方通报,8月27日宁波发生一起命案,阳兵等4名嫌犯乘坐的皖D21897客车可能途经南京,希望南京警方协查。收费员发现该大巴后,迅速通知警方。
  特警荷枪上车检查
  13时多,两名交警登上大巴,要求裴师傅将车靠边停,“例行检查”。随后,一辆警车赶到,4名特警持冲锋枪冲上大巴,要求乘客出示身份证检查。检查完所有乘客身份证后,特警让乘客全部下车。乘客快要下完时,一名穿粉红色上衣的妇女疯狂冲下车,跪在警察面前哭诉:“我的女儿还在车上,被一个男的拿刀逼着,不让下车,快救救她!”她是安徽五河县人,在浙江打工,当天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回老家探亲,女儿9岁。
  嫌犯持刀劫持人质
  车上,一名男子左手搂着小女孩,右手持水果刀对着女孩喉咙,吼道:“你们谁也不准过来。”该男子就是杀人嫌犯阳兵。当天,他与3名同伙乘坐这辆大巴。
  乘客们疏散完后,车上只剩4名嫌犯和两名人质。阳兵与同伙在车内与警察对峙。在阳兵所在的倒数第3排靠窗座位上,一名未及下车的男子也成了人质。
  据目击者介绍,事发后数十辆警车赶到现场,许多警察还都是穿着防弹背心,背着微型冲锋枪。
  14时20分,经警方劝说,3名嫌犯主动下车投案。
  现场传出两次枪响
  车内,几名便衣警察与阳兵艰难地谈判;车外,狙击手埋伏在30米外的一堵墙后,将枪口对准大巴车的后窗。由于大巴车窗玻璃颜色偏暗,还拉着半幅窗帘,因此很难瞄准。透过车窗,能模糊看到倒数第3排的阳兵,他仍搂着小女孩,将刀对着女孩的喉咙。在他旁边,坐着另一名人质。14时50分左右,众人听到一声沉闷的枪声。随后,一名面部流血的男子被警察搀扶着下车。
  15时15分,在紧张对峙了近两小时后,阳兵突然情绪激动,意图伤害人质,狙击手果断开枪,击中阳兵颈部。小女孩被解救,阳兵被4名警察押下车。
  >>探访
  劫匪颈部擦伤 人质面部中枪
  当天下午,劫匪阳兵被送往浦口区中心医院救治。据急诊抢救室医生介绍,经CT检查,阳兵颈部表面擦伤,颈椎未受伤。阳兵被推出CT室后,警方立即给他戴上手铐。记者看到,躺在担架上的阳兵留平头,身高约1.7米,在从放射科到急诊室的路上,他不时看看身边的民警,表情平静。
  当天23时许,江苏省人民医院一名值班护士说,受伤人质李全朝先是被送到了浦口区中心医院,因其伤势较重,17时左右被送到该院,“好像脸上中枪了,送来的时候满脸都是血,现在还在手术室”。
  8月31日凌晨1时左右,记者看到,李全朝被推出手术室,身上插着许多管子,面部被纱布裹着。他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据家属介绍,李全朝脸颊被子弹穿透,颧骨受损,牙齿脱落。
  >>家属
  堂兄称枪响后堂弟满脸血
  据家属介绍,李全朝今年35岁,是安徽蚌埠五河县人,在浙江杭州萧山做收废品的买卖。8月30日,李全朝的堂哥李朝晖(音)也带着孙女乘同一辆车返乡。
  据李朝晖介绍,事发时车上有两人被劫持,其中一人就是李全朝。“堂弟坐的位置靠后,而且还靠着窗户。当时警察喊有身份证的人下车时,我堂弟没机会走,因为和那劫匪靠得太近了。”李朝晖说,将近15时,他听见“砰”的一声闷响。围观者称狙击手开枪了。随后,他看见堂弟李全朝从大巴车上走了下来,满脸是血。
  大约20分钟,现场又传出来一声枪响,随后劫匪被制服。
  岳父称警方承认开枪误伤
  李全朝的岳父孙家银说,8月30日下午,他接到女儿电话后赶到南京,警察对他解释说,有几个亡命之徒从杭州过来,警方接到命令去拦截,特警开枪误伤了李全朝。
  孙家银还说,警察曾要求他和其女儿,不要接受记者采访。
  据李全朝的大姐夫马传科8月31日介绍,他到南京后,当地警方和他做了沟通,“警察说我小舅子是被误伤的”。“他脸上全是纱布,还有各种管子插着,眼睛周边都是血红的。”马传科说,“现在最要紧的是让医生把我小舅子治好,警察说其他的事情等人好了之后再谈。”
  拒绝回应
  误伤一事
  >>警方
  8月30日下午,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南京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称,“两名人质安全解救”,未提及是否有乘客受伤。
  就李全朝被南京警方误伤一事,8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市公安局提出采访请求,但传达室工作人员称,宣传处负责人不在单位,无法接受采访。记者要求对方提供宣传处负责人电话,被婉拒。
  随后,南京市公安局信访室就此回应称:“领导说了,该发布的信息在网上都发布过了,不再接受媒体采访。”
  据《合肥晚报》《江淮晨报》《现代快报(微博)》报道


2011-9-1 10:25: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京劫持人质事件现戏剧性进展:警方忽悠媒体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9月01日05:40



我来说两句(439)                               
复制链接
打印
                                                               
                                                       

受伤人质从手术室推出来受伤人质的家属杨忠渭资料图

  南京劫持人质事件出现戏剧性进展:
  警方忽悠了市民和媒体

  警方微博通稿均称:没人质受伤
  网民怒斥:正抢救的不是人质?


  8月30日下午1时左右,南京长江三桥收费站北侧,一辆安徽淮南牌照的大客车被歹徒劫持。大约两小时后,南京警方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信息:“……将嫌疑人阳兵开枪击伤后擒获,两名人质安全解救。”事后警方向新闻媒体提供的通稿,丝毫没提及人质受伤。南京当地媒体也做了无人质受伤的报道。
  然而,网络上网民的质疑声随即出现:“南京特警,你有何脸面说人质成功获救?请问躺在省人医抢救室里的李姓伤者是不是车内的人质?”
  对话
  伤者家属:“警察开枪打偏了。”
  记者:你跟伤者什么关系?
  孙家银:他是我女婿,叫李全朝,蚌埠五河人,今年33岁。
  记者: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孙家银:我女儿打电话给我,说全朝出事了。我问怎么回事,她说我女婿送小孩回家上学,路上遇到歹徒了,警察开枪打偏了。
  记者:警察是怎么跟你解释这个事的?
  孙家银:他们说有几个亡命之徒从杭州过来,特警开枪误伤了我女婿。具体情况他们也不让我说。
  记者:不让你对谁说?
  孙家银:警察不让我跟记者讲。
  记者探访
  被误伤人质生死未卜
  “被劫持的那个人好像脸上中枪了,送来的时候满脸都是血,现在还在手术室。”8月30日23时许,江苏省人民医院一名值班护士告诉记者,受伤的李全朝先是被送到了浦口区中心医院,因其伤势较重,当天17时左右被送到该院。
  8月31日凌晨1时左右,身上插着许多管子的李全朝终于被推出手术室。虽然被在场的民警远远隔开,记者仍然看到一道道纱布裹在他的面部。他随后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医生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据8月31日《合肥晚报》)


2011-9-1 10:28: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来了


一次并不成功的解救人质行动

文/陈杰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



    8月30日,在江苏南京发生一起歹徒劫持大巴车内乘客的恶性事件。综合《现代快报》和其他一些媒体的报道可知,当天下午13时左右,4名负有命案在逃者乘坐的长途大巴抵达南京长江三桥收费站,在警察上车检查时,其中一名歹徒持刀在车内劫持了乘客李先生父女两人。南京特警赶到后,因劝说无效,于14时50分左右第一次开枪,没打中歹徒却将子弹射到了人质李先生脸部,半小时后,狙击手第二次开枪,但也只是擦伤了劫匪脖颈,众警察上前扭住了劫匪并解救了剩下的一名未成年人质。

    对于这次解救人质行动,南京当地政府的官方微博和警方的说法,都称是“成功解救人质”,甚至有官方消息撒谎说没有人质受伤,也有一些民众对南京警方的解救人质行动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行动。

    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甚至堪称“失败”的解救人质行动,从有关细节来看,警方对本次事件的处置过程,有很多环节值得检讨。

    首先,既然南京警方提前得知负有命案的歹徒所乘坐的大巴车已经到达南京,而南京长江大桥收费站在按指令找借口拖延大巴车近40分钟后,才等来南京警察的到场,这种应急处置的效率就值得质疑。

    第二,特警的第一次开枪,没有击中劫匪却射到了人质的面部,这是非常典型的失败行动。按照公安机关处置劫持人质行动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确保人质安全、避免激怒劫持人,是最起码的要求,而这次开枪,却打中了人质的头面部,如果劫匪因此被激怒而杀掉另一名人质,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第三,特警在第一次开枪失败后,过了半小时再次开枪,仅仅只是擦伤劫匪的脖颈,从电视画面上可以看出,被擒获的劫匪意识清醒、行动自主,其行动能力并未被摧毁或压制,如果他真想杀人质,完全可以在枪声过后再次动手。

    由此可见,南京警方这次的解救人质行动,不仅没有确保人质的安全,反而重伤了人质却几乎没伤到劫匪。可以说,两名被劫持的人质,这次不过是运气太好,既没有死在狙击手的枪口下,也没有死于劫匪的刀下。甚至可以说,这次人质得以幸存,并非源于警方解救,而是劫匪心理素质极其稳定或者根本就没想要伤害人质,所以在两次枪声之后仍未被激怒而采取伤害行动。

    如果这次的劫匪是一个真正穷凶极恶的歹徒,别说是开枪,哪怕是一句不妥当的劝说之语,也会激怒其痛下杀手,那么在南京警方这种反复失败的枪声之下,人质还有半点生还的可能吗?再假设,如果这次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用爆炸物而不是刀子劫持车上的人质,如此蹩脚的解救行动,岂不是在逼着歹徒制造惨祸?

    一年之前,多名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恐怖分子劫持,当地警察在解救过程中开枪误伤人质,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质疑,甚至引发了外交纠纷,菲律宾警察的形象大打折扣,其能力被国际社会广泛质疑。这一事件告诉我们,警方在处置类似的过程中,需要以更多的智慧、耐力和行动力作为保障,而不只是单纯的、鲁莽的开枪。

    我也注意到,在这次处置事件的过程中,南京警方出动了谈判专家与劫匪对话周旋,这本就是为了安抚劫匪的情绪,防止其情绪激动之下铤而走险。一方面是谈判专家的周旋和抚慰,一方面却是狙击手失败的枪声在激怒劫匪,这样的矛盾,让南京警方情何以堪?

    这次南京警察的贸然开枪并击伤人质的行为,是近年来我国各地一些警察在处置类似事件时开枪过快过滥的缩影。深度分析可以发现,现在一些地方的警察遇到劫持人质这种事件,第一思维过于简单,总追求在第一现场解决问题,甚至有不少警察认为,如果顺应歹徒诸如提供车辆、放其逃跑等要求而不在第一现场采取强攻,就是一种失败。这种错误认识,是警察的面子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的结果,也是不恰当政绩思想的作怪。

    每一个警察其实都应该明白,面对暴徒劫持人质这种具有诸多可变因素的高危场面,警察首先必须想到人质的安全,其全部工作的核心和评价标准,也是人质的安全,任何解救行动,都不应抱侥幸的心理,更不能把保证人质的安全寄希望于劫匪的仁慈或胆怯。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条件之下,警察暂时的委屈甚至是顺应歹徒要求让其暂时逃离,都是可以而且应当接受的代价,在人质的安全和公共安全面前,警察的面子、政绩以及其他一切因素,都应该让位。

    笔者希望,中国警察应当深刻检讨南京警方这次失败的解救人质行动,从公安工作观念、危机应对心态、谈判技巧、开枪时机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反思,校正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避免在今后的类似行动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有关报道请见现代快报的http://kb.dsqq.cn/html/2011-08/31/content_119915.htm

新京报的报道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0831/560167.html
2011-9-1 12:56:13

使用道具 举报

12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