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三眼两羽 于 2011-6-20 08:08 编辑
80年代以后,党从毛的集权时代走出来后,特别是97香港回归以后,中央各派系会在香港和海外通过各自控制的媒体或机构放风。透露高层信息,其主要目的是打击政敌。
出于稳定团结和对外保持一致的不成文规定。国内媒体,特别是中央各机关报和省级刊物关于重大事件都播发新华社通稿。也就是指政治八股文。在这种格局下逐渐形成各种高层内幕出口转内销的局面。
因此在海外的华人新闻站点经常出现互相矛盾的信息和对各种事件的解读。比如就国内越演越烈的新闻和媒体言论管制问题,有的消息是指责李 长 春,观点基于此公主管意识形态,手握中宣部,国家版权局,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等一切新闻管制机构,而此公深厚的江系背景,又另轮子和民运人士在情感上把国内媒体从业状况的恶劣全部归咎此公。另一种看法是指胡哥对于和谐稳定指导路线的保障推行,必须对社会进行严格的管控,特别是媒体。例证有胡哥龙兴之地共青团中央,胡的亲信李而亮对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的整肃。所以对于海外站点对于中共高层的恭维密文,孰真孰假,要建立起辨析能力不是易事,不要以为海外媒体刊登的都是反*共斗士从北京挖出来的。
即以这则消息为例。“这位中纪委干部说,田学斌涉案后, **宝**周围的人一度很紧张,但现在又安稳下来。因为中央最高层有一种考虑,怕一旦追究,一国总理身陷腐败丑闻,对党的形象可能产生不可逆料的恶劣影响。田学斌案反而弄得高层有些投鼠忌器,对腐败传闻缠身的 **宝**变得有利起来。”读罢这段,读者立即会有,温自己和身边之人腐败问题严重,中央其他领导是为了顾全政府的颜面才不与查处。这是一则倒向性非常明显的倒温报道。
我认为目前的中央,温总这一年在海外透过各种不同的外交和访问场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已达30多次,最近一次在本月访问菲律宾时。但新华社和新闻联播没有对这些言论进行过任何一次报道。不管温是要为自己青史留名玩的政治把戏,还是真的为社稷苍生推动中国民主化。其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党体制,是要冒极其重大的政治风险的。抛开一切不说,温现在是党内高层大声疾呼政治改革,中国民主化的旗手,其身后也站着一些中高层改革派和中顾委老干部。作为要求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我们,没有理由再把枪口指向温。
关于这则消息,邱小雄确实已经被任命国税总局副局长,从国务院副秘书长到国税总局副局长是副部级平级调动。在级别上没有异常。总理秘书外放中央要害部门任职,可以理解为温在明年退休前对身边人的安排,或者温对自己退后的布局《如果你愿意这样理解》。高层领导身边秘书外放地方或中央大员,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已有秘书帮一说。习和薄都曾在大学毕业后担任高层领导人的秘书。温家邱小雄并不是第一个,之前温的另一名亲信鲁炜已出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吴 邦 国的秘书也外放山东省委。
如果邱小雄真如文章中所说,是因受贿而后被温保护,转调外放,那么可以断定其不会是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只是挂名。没有实际工作权限,只会慢慢边缘化,淡出人们视野,并且不可能被扶正。
现任财长谢旭人将在明年10月退休,而现任税务总局局长,邱小雄上司肖 捷将有很大可能升任财政部长。其后留下的税务总局衙门将由邱小雄接任。如果明年一切如我所言,那么温家高铁受贿传闻自然不攻自破。
再有一种可能就是把高铁案如远华案一样做成“大案”。远华案之所以是大案就是因为涉及众多高层领导。往案子里装的权利斗争的失势者官位越高,权利越大。案子自然就越大,而案子本身情况如何已经不再重要。胡温新政初期,两人联手围剿上海陈良宇也是一例。到了政治局这个层面如果不是权力斗争,没有任何腐败问题能够烧得着你。如果邱小雄真出事,也不能证明温有受贿实迹。我还是倾向于是出于对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路线上的政治斗争,敲山震虎,警告温,不要再提政治改革。
另外一点,温虽是国务院总理,但却不是总揽大权。比如金融,工业,农业都各有副总理分管。温不会过多过问。而国防部更是一个礼仪机构,中国军队的心脏在北京西山即解放军四总部和其上军委,温不是军委委员,不可能过问军事。
而两高,监察部,公安部,国安部,司法部则全部由周 永 康领衔的中央政法委垂直领导,温亦不会过问。宣传系统如前所述,由常委李 长 春领导,亦不在温的总理权限内。温的权利延展十分有限。铁道部,工信部这些应该是由张 德 江分管。金融有王岐山,科教文化有国务委员刘延东。实际上国防部长梁 光 烈和公安部长孟 建 柱都分任国务委员。可以理解为军委系统和中央政法委系统与国务院系统的沟通人,与总理是半平级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权力构成非常微妙。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5
战斗币 +20
2011-6-20 07:2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