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原创】【原创】锦江国际(集团)上海市饮食服务学校 中式烹饪(初级笔记)
切配知识
一、刀工与刀法
(一)、刀工的概念、作用、操作姿势与要求
1、刀工是指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时的操作(过程)。(×):操作手段
2、刀工的作用是便于食用、加热、调味和美化菜肴的形状。P41
3、刀工操作时身体与砧墩要保持10厘米。
4、刀工操作时两脚自然分开呈“八字形”(×):“一字步”
5、刀工操作时左右两手要有节奏的配合。
(二)、刀法的概念
1、刀法是将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的行刀方法。P43
2、根据原料不同的特性能采用相应的刀法。
3、刀工,不仅技术性强,而且艺术性高,它不仅决定菜肴的外形,而且关系到菜肴的质感,是许多种烹调方法的必要保证。
4、刀工技法的种类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进行原料初加工时所运用的方法,如劈、斩等,
二是对原料进行细加工所运用的刀法,如切、批等;
三是属于美化原料形状的刀法,如刮、食品雕刻等。又可根据刀刃与原料接触的形态分为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其他刀法四种。
5、刀工与烹饪原料
1)直切(跳切)——土豆、黄瓜丝
2)推、拉切——肉、鸡丝
3)锯刀——五香牛肉、蛋糕
4)侧切——蟹、花生、胡椒
5)滚切——竹笋、莴笋
6、刀法与原料
1)直刀法——黄瓜丝、笋丝
2)推刀法——白切肉、猪肚
3)拉刀法——肉丝、肚丝
4)锯切——五香牛肉、蛋糕
5)侧切——花椒、蟹
6)滚切——茭白、竹笋、茄子、萝卜
7、筋膜较多的原料可以采用的刀法是推切、拉切
8、冰冻原料可采用锯切的刀法进行成形。
9、侧切的刀法适合于带壳的原料。
10、花生米进行刀工加工时可采用侧切法。
11、茸、末、泥的制作均可采取排剁(斩)法。
12、茸和泥是以末形态进一步排斩而成。
平刀法
1、 平刀法是刀刃与原料或砧墩面构平行状态。
2、 平刀法是指刀刃与原料或砧墩保持在0度或180度的刀法。
3、 平刀法又分为推刀片、拉刀片、推拉片、平刀片、抖刀片。
4、 批刀法与原料性质匹配。
1) 推批——脆性原料
2) 拉批——韧性原料
3) 平批——软性原料
5、 批刀法与原料匹配
1) 推批——七豆片、榨菜片
2) 拉批——肉片、鱼片
3) 平批——豆腐干
4) 抖刀批——皮蛋、皮冻
6、 平刀法中的推批和拉批又称锯批。
7、 滚批操作时,右手持刀速度与左手持料后退的速度保持一致。
斜刀法
1、 斜刀法是指刀刃与原料或砧墩面接触的角度呈锐角。(斜角小于90度)
2、 斜刀法又可分为正刀片(正斜刀片、抹刀片)反刀片(反斜刀片)
3、 正刀片刀面与墩面成小于90度锐角,适宜于无骨韧性原料如鱼片、鸡片、猪腰片
4、 (×):如正批法适宜形体大和容易滑动的原料。
5、 反批的特点是刀刃与原料或砧墩的接触角度呈斜角。(小于90度)适宜于脆性或易滑原料如鱿鱼、莴笋。
(×):如接触角度大于90度
混合刀法
1、混合刀法是用不同的刀法或用同一种刀法多次交替使用形成的。
2、混合刀法又可分为推刀剞(与反刀片相似)拉刀剞(与拉、切相似、刀身外倾)直刀剞(与推刀相似)
3、直刀剞是根据切刀法变化而来的
4、拉刀剞是根据拉刀、刀法变化而来
5、直刀剞的刀纹深度是原料深度的五分之四或四分之三。
6、推刀剞或拉刀剞的斜刀纹一般是原料深度的五分之四。所形成的刀纹大多为斜刀纹。
7、美化原料形状时一般要运用刀法的是剞。
二、配菜知识
(一)、配菜的概念、作用、原则
1、配菜也称配膳、就是根据烹调原料的性质进行配制组合。热菜的配菜程序通常是在烹调之前。冷菜是在烹调之后。
2、(×):如配菜就是主料和辅料的配合。
3、(×):配菜就是指辅料与装饰的配合。
4、配菜是将净料原料加以有机组合。配菜是连接刀工和烹调的纽带。
5、配菜是菜肴的设计过程。
6、配菜不仅确定菜肴的数量、还可以确定原料数量之间的比例。
7、配菜可以确定菜肴的成本。
8、配菜时要突出主料的本味。
9、配菜时可以将质地相近的原料进行合理配置。
10、原料的组合直接决定了菜肴的档次。
11、(×):如菜肴善于多变的原因主要在乎不同的原料配合。
(二)、配菜的类型、程序与基本要求
1、配菜还要了解烹饪原料的库存和市场供应,对库存原则实行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原则。
2、配菜时要熟悉菜肴的名称。
3、配菜既要精通加工,还要掌握火候运用的基本常识。
4、配菜是成本统计上的一个关键。
(三)、配菜的一般方法
1、单一料的配菜是指结构成菜肴的主料只有一种,还可以包括装饰料。
2、配制单一的菜肴时,一定要注意突出所有原料的本味和特有的风味。
3、配菜时添加副料的目的是为了调整主料。(主要是对于主料的色、香、味形及营养做适当的调整作用)
4、不分主副的配菜方法指菜肴中有两种以上的原料配成。
5、蹄膀皮朝上、骨朝下。
6、整鱼装盒时,单条居中,腹部有刀缝一面朝下,两条鱼腹部向盆中、背部向盆外,紧靠在一起。
7、左右交叉轮拉法,使用形态较小的不勾芡或勾薄芡的菜。
8、覆盖法:使用于基本无汁的勾芡的爆菜。
9、盛入法:一般适用于单一或多种不易碎的块形原料组成的菜肴。
10、将下列菜肴的装盆方法相匹配。
1)拖入法——红烧扁鱼
2)盛入法——炒三鲜
3)覆盖法——油爆肚、蒜爆鱿卷
4)抠入法——扣三丝
(四)、菜名命名与菜肴匹配
1、成都蛋汤——地名
2、清炒虾仁——主料
3、干烧鱼块——烹调方法
4、鱼香肉丝——口味
5、宫保鸡丁——烹调方法
烹调基本功
一、烹调基本功
烹调基本功是投料正确、糊浆适度、识别油温、掌握火候、勾芡恰当、翻锅自如、出锅及时、散盆熟练。
(×):如烹调的基本功包括科学切配、炉灶知识、识别油温和装盆熟练。
二、翻锅的技巧
1、根据翻锅的用力大小、分为大翻和小翻
2、小翻锅的特点是将锅子不断的向上颠动,操作时要依靠腕力
3、推锅时用力要大(或集中、适中)防止脱落。
4、翻锅时难度最大的是大翻锅。
三、火候的运用
(一)、火候的概念与火力鉴别
1、火候就是烹调时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的变化情况。
2、火力是燃烧的力度、一般用温度表示。
厨房的主要设备与工具
一、设备与工具的种类 P99
1、厨房设备由设备和工具两大部分组成。
2、设备有初加工、冷藏、热加工、通用、消毒、洗涤。
3、工具有烹调、切配、白案、其它
二、使用与保养P100—101
1、对厨房中的重点和关键设备要派专人进行操作。
2、厨房操作人员对厨房设备和工具进行的保养称为一级保养。
烹调的准备和特殊处理
一、烹调的准备(初步热处理)
原料初步热处理的方法有焯水、过油、走红、汽蒸、制汤。
(一)、焯水——概念、作用、分类与关键
1)、焯水就是将原料放入锅内煮的技术处理方法。
2)、(×):如焯水就是将原料放入热水锅内煮的技术处理方法
3)、焯水的方法有冷水焯水、沸水焯水良种。
冷水焯水适用形体较大、质地较老、血污较重、腥膻异味中的动物性原料。也适用于体形较大,含有涩味、苦味的植物性原料。
沸水焯水适用于形体较小、质地娇嫩、血污和腥膻味轻、鲜美滋味充足的动物性原料。
4)、萝卜、茨菇中有涩味,只有通过冷水锅缓慢加热后才能去除。
5)、萝卜经过焯水会产生甜味是因为萝卜中的淀粉水解作用。
6)、原料冷水锅下锅焯水时在烧开后再煮一定时间再出锅清洗。
7)、沸水锅焯水时,原料入锅略滚即起冲晾。
8)、(×):如植物性原料中纤维组织多、只有放入冷水锅内、才能保持脆嫩
9)、动物性原料焯水时要根据口味和色泽及质地分别焯水。
10)、动物性原料不可在一起焯水。
11)、经过焯水后,原料达到成熟状态一般不可以直接食用。
12)、烹饪原料经过焯水处理会带来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影响。
13)、蔬菜中的维生素焯水中流失最大,容易被破坏的VitC.
(二)、过油方法
1)、过油的方法有滑油、炸油(油炸)两种。
滑油又称为划油、油滑、拉油等几种,就是低温过油。
炸油(油炸)又称冲油、(走油)炸等几种,就是高温中过油。
2)、(×):如过油是将原料放入低、油温作长时间加热使之上色。
3)、滑油时,锅要滑,油要干净无异味。
4)、过油时原料应从锅的边缘下锅。
5)、过油时需要将带皮的动物原料皮朝下。
(三)、走红——概念、方法与作用
1)、走红的方法有汤汁走红、过油走红、烟熏或烤制走红。
2)、汤汁走红是将原料放入卤汁中(红色)加热,使之原料上色。过油走红是将原料在高温油中加热,使之原料外皮上色。烟熏走红是将原料在高温中加热,使烟色渗入原料的外皮,使之上色。烤制走红在原料表面涂、抹上添色剂、利用轰烤加热使原料外皮上色。
3)、(×):走红的唯一方法就是放在水中加热,使其着色。
4)、(×):烟熏走红是利用高温加热,是有色调味受热上色。
5)、烟熏烤制使原料走红上色前一定将原料经焯水处理。原料表面涂抹的糖色要均匀适度。
6)、将下列走红方法与加工原料相匹配
卤汁——整块肉
过油——带皮猪肉
熏烤——整鸡
(四)、汽蒸方法
1、汽蒸是原料初步热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2、(×):汽蒸是一种烹调方法,不是初步热处理方法。
3、汽蒸有大汽汽蒸,中小汽汽蒸两种方法。
大汽汽蒸方法——是用足量的蒸汽,对烹调原料进行初步加热处理。
中小汽汽蒸方法——是用少量的蒸汽,对烹调原料进行初步热处理。
4、汽蒸初步热处理的蜂窝状是因为汽里过大。
(五)、制汤——概念、分类与标准
1、把各种富含蛋白质、无睲膻异味的原料放在水锅中煮、称为制汤。
2、(×):把各种原料放在水锅里煮称为制汤。
3、用于制汤的原料,即可是动物性原料,也可以是植物性原料。鲜汤中含有多种氨基酸。
4、制汤是一定要将原料放入足量的水锅中煮,长时间加热。
5、制汤时,先要用大火加热至沸、然后改用小火煮制。
6、制汤时,要根据汤的标准投放原料和清水。
7、(×):如制作一般白汤的原料对原料和水的数量投放没有要求。
8、汤的种类、按汤的色泽可分为白汤、清汤。白汤又分为普通白汤(一般)、高级白汤(奶汤)之分。清汤有普通清汤(一般)、高级清汤(上汤、次汤)之分。
白汤是大火烧开,改用中火煮制2小时,至汤色浓白。
清汤是大火烧开,改用小火加热3小时左右,至汤汁澄清,汤味鲜醇。
9、高汤滋味鲜醇、清澈、浓厚、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10、盐能使蛋白质凝固,故制汤时不应放盐。
二、烹饪原料的特别处理。(糊浆处理)
(一)、糊浆处理的概念与作用。
1、糊浆处理就是在表面包裹一层粘性的糊浆或粉浆。
2、(×):如糊浆处理就是在表面包裹一层嫩性的糊浆或粉浆。
3、(×):如糊浆处理就是在表面包裹一层滑性的糊浆或粉浆。
4、糊浆处理的方法有上浆、挂糊、拍粉
5、糊浆处理加热后会形成对色泽和形态的固体。
6、糊浆可以在烹调中形成特殊(风味)。
7、糊浆处理的主要成为是鸡蛋、淀粉、水、调味品等。蛋只能用鸡蛋,上浆用粉只能用淀粉。
(二)、上浆的原料和分类
1、常用的浆有:水粉浆、蛋清浆、全蛋浆、苏达浆四种。上浆时要将投入的蛋清和淀粉用力搅拌,包裹在原料上。
2、菜肴上浆与浆的种类匹配
炒猪肝——水粉浆
青椒鱼片——蛋清浆
鱼香肉丝——全蛋浆
蚝油牛肉——苏打浆
3、苏打浆是有软化肌肉纤维和形成原料的嫩、清爽的特点。
4、(×):如苏打浆有保持营养成分和形成芳香口味的作用。
(三)、挂糊的原料和分类
1、常用的糊有水粉糊、蛋清糊、蛋泡糊、全蛋糊、蛋黄糊、发粉糊、脆皮糊(脆浆)、拍粉糊、拍粉拖蛋糊、面包渣糊。
2、(×):如植物性原料炸油时,必须挂糊。
(四)、拍粉的原料和特点
1、拍粉就是在经过调味的原料的表面均匀地滚,揿和撒上一层面粉或淀粉。
经拍粉后的原料制品具有原料之间互不粘连的特点。
2、(×):如经拍粉后的原料制品具有外层鲜嫩和酥香的特点。
(五)、糊、浆操作的关键
1、上浆(或挂糊)的厚稀度要根据原料的特点和烹调要求灵活掌握。
2、糊(浆)的厚度一般根据原料(性质)。
3、冷冻原料、糊要适量稠一些,未经冷冻原料的糊应薄一些。
4、糊(浆)的厚度一般根据离正式烹调的时间来决定。
5、制作糊浆、搅拌要先慢后快,先轻后重。
6、在制作糊浆时加水要充足、速度要慢。
7、(×):如上浆时的浆越薄越好。
8、(×):上浆时,将浆液用力搅拌上劲,其目的是帮助糊化。
(√):淀粉加热不会糊划
成本核算知识
一、净料成本的概念与计算
1、净料成本是指加工成本。
2、净料成本有一料一档和一料多档两种计算方法。
3、一料一档的计算方法:
净料单位成本=毛料总值/净料重量
4、一料多档的计算方法:
净料单位成本=(毛料总值-其他净料重量-下脚、废料总值)/净料重量
二、净料率的概念与计算
1、净料率的定义是指净料与毛料的比率。
2、净料率的计算公式(净料/毛料)
净料率=净料重量/毛料重量×100%
净料重量的计算公式:净料重量=毛料重量×净料率
毛料重量的计算公式:毛料重量=净料重量/净料率
3、损耗率是指损耗重量与毛料重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损耗率=损耗重量/毛料重量×100%
4、净料率和损耗率之间的关系:
净料重量+损耗重量=毛料重量
净料率+损耗率=100%
5、净料率是指毛重率减去(损耗率)
6、净重和毛重可以来计算损耗率。
7、净料率的计算公式是1-损耗率。
8、(×):如净料率与使用率之和是100%
(×):净料+成本率=100%
(×):净料率的计算公式是1损耗率
(×):净料率-成本率=100
9、净料单位成本=毛料总值/净料重量或毛料单价/净料率
三、计算题
1、厨房购进青菜25公斤(每公斤进价2元),加工成菜心10公斤,菜叶做馅料作价5元,菜心的单位净料成本(元/公斤)是?
答:净料单位成本=毛料总值/净料重量=(25×2-5)/10=4.5元/公斤
2、用猪肉8公斤(每公斤进价15.60元)制成卤肉,卤肉的成熟损耗率是45%,调味品共计4元,每公斤卤肉的净料成本(元/公斤)是?
答: 净料重量=毛量重量×净料率
=8×(1-45%)
=4.4公斤
净料单位成本=毛料总值/净料重量
=(8×15.6+4)/4.4
=29.27(元/公斤)
另:净料单位成本=毛料单价/净料率
=[15.6+(4/8)]/(100/100-45/100)
=16.1/0.55
=29.27(元/公斤)
3、四平酒店采购猪肉45公斤,根据经验加工成肉丝的净料率是55% ,则可以加工多少公斤肉丝?(保留两位小数)
答:净料重量=毛料重量×净料率
=45×55%
=24.75(公斤)
4、江海饭店购进鲳鱼35公斤,经去内脏、洗涤加工成净鲳鱼25公斤,请计算净鲳鱼的净料率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答:净料率=净料重量/毛料重量×100%
=25/35×100%
=71.43%
5、东北酒店接到40席宴请,每席要用墨鱼片400克,墨鱼片的净料率是45%,问需采购多少公斤墨鱼?
答:毛料重量=净料重量/净料率
=(40×0.4公斤)/45%
=35.56公斤
6、厨房购入鸡脯肉16公斤(每公斤进价12.80元),经加工成鸡片12.5公斤,碎鸡肉作价8元,求鸡片的单位净料成本。
答:净料单位成本=毛料总值/净料重量
=(16×12.80-8)/12.5
=15.74(元/公斤)
7、饭店厨房购进鱼肚5公斤,经涨发加工成水发鱼肚22公斤,请计算鱼肚的涨发率(保留两位小数)
答:涨发率(净料率)=净重/毛重×100%
=22/5×100%
=44%
冷菜制作
一、冷菜的概念上初P170
冷菜又称冷拼、是冷菜制好后,要经过冷却,装盘。如:单拼、双拼、三拼、什锦拼盘、花色冷盘等。
二、冷菜的特点上初P170
1、冷菜是菜肴中递用的菜肴种类。
2、冷菜在菜肴中起着先导作用。
3、(╳):如冷菜在菜肴中能具有趁衬托的作用。
4、冷菜可以活跃要会的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5、冷菜可以独立成席、主要用于(冷餐)宴会形式。
1、 冷菜的主要特点是无汁无腻。
2、 冷菜的主要特点是“热菜气香、冷菜骨香”
3、 冷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四季有别如春腊、夏拌、秋糟、冬冻。
4、 冷菜与热菜在质感上有明显区别,以香气浓清凉爽口的主要特征。
10、冷菜的季节性同热菜相似,主要表现在原料选择上。
三、冷菜的烹调方法(拌、炝、酱、卤叙述方法)
1、炝菜采用花椒油的制作方法进行制作。
2、用拌和炝烹调方法的原料事先都是要加工成丝、条和小块等细小形态。
3、(╳):如拌和炝的烹调方在制作工艺上基本相同,只是叫法不同。
(√):因为拌有、生拌、熟拌、生熟拌;炝有焯水炝、划油炝、特殊炝(即生炝)是直接杀菌,消毒功能的调味品。
4、采用混拌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如蒜泥白肉。
5、酱驴肉是一带的风味食品。
6、炝的烹调方法按事先初步熟处理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生炝和熟炝。
四、卤水的制作与保管
1、卤是将原料事先调好的卤汁中进行煮的一种烹调方法。
2、卤制好的菜肴要在原料表面涂抹麻油,以防止原料表面干燥和肉质变硬。
3、卤制好的卤汁盛放的盛器,最好用陶瓷或木制的。(金属盛器不可用)
4、卤汁保存的时间越长越好。
五、冷菜的拼摆
(一)、冷菜装盘的类型
1、冷菜按拼摆形式可以分为一般冷盆和花式冷盆。一般冷盆组成的内容可以分为单拼、单蝶、双拼、三拼、什锦拼。花色冷盆有平面冷盆,蝴蝶、鸟、花蓝等。
2、花色冷盆不属于拼盆。
3、拼盆也可以用一种冷菜拼形式。
4、拼盆是用多种原料拼摆而成的。
5、三拼冷盆是指盆中有三种原料。
6、双拼冷盆讲究造型搭配和加工整齐等,还要注意中心对称。
7、双拼冷盆讲究色泽的搭配变化。
8、什锦拼盆是用多种熟料精细拼摆形成的冷菜。
9、什锦冷盆不是花色冷盆的一种拼摆形式。
(二)、装盘的步骤是垫底、围边、盖面、衬托。
(三)、装盘的手法
1、装盘的手法有推、排、叠、围、摆、复。
2、花色冷盆拼摆使用最多的手法是摆。
3、(╳):冷盆拼摆手法中的排就是摆。
4、(╳):冷菜拼装中围主要用于花色冷菜。
5、复的拼摆手法与扣有相似之处。
热菜的烹调方法
一、油烹法(以油作为传热介质)
(一)、炒
1、炒的烹调方法又包括煸炒、熟炒和滑炒等
2、炒的烹调方法,一般时间都比较短
3、炒的烹调方法,需要用小——中的油量进行烹制
4、(╳):如煸炒与软炒同属于炒的烹调方法,一般都要经过勾芡处理。(√):煸炒不勾芡
5、滑炒的烹调方法、原料一般要经上浆处理。
6、滑炒与熟炒同属炒的烹调方法,一般都要经过勾芡处理。
7、采用滑炒烹调方法形成的菜肴有:宫保鸡丁、鱼香鸡米、韭黄肉丝等。
(二)、爆
5、 爆可分为油爆、芜爆、酱爆、葱爆等。
6、 采用爆炒烹调方法的原料形成的花刀块一般都要经过造型刀工处理。
7、 爆的烹调方法不要经过上浆处理。
8、 爆在正式烹调前一般要经过初步熟处理的(汆水)
9、 (╳):如爆烹调方法中油爆和酱爆一般都要进行勾芡(√):酱爆不勾芡、酱有粘性
(三)、熘
1、熘的烹调方法又可分为焦熘(脆熘)、滑熘、阮熘、醋熘、糟熘等。
2、软熘与滑熘和脆熘的烹调方法,主要区别在原料的初步熟处理方法不同。
3、用熘的烹调方法、原料形态比较广泛
(四)、炸
1、炸可分为清炸、干炸、脆炸、软炸、酥炸、纸包炸、面包渣炸等。
2、炸的烹调方法与爆相比时间较长。
3、脆炸与干炸同属于炸的烹调方法,一般都要挂糊。
(五)、煎、贴
1、煎的烹调方法有可分为干煎、煎烹、煎蒸、煎焖、煎烧、煎熘等。
2、用于煎的烹调方法,原料的形态大多数是扁平形状。
3、(╳):如干煎与烹煎的烹调方法,一般都要经上浆、挂糊与勾芡处理。
4、用于贴的烹调方法,原料的底面形态呈片形中间一层是茸形。
5、(╳):如煎与贴的烹调方法除了用水和气烹制、还需要用油和气进行辅助烹制。
二、水烹法(以水作为传热介质)
(一)、涮、汆、煮、烩
1、涮的烹调方法只需要将原料加热(断生)。
2、汆和烩以水作为导热体的烹调方法,其操作过程是不相同的(汆不勾芡、烩勾芡)。
3、烩是用水或汤将烹饪原料加热成熟并勾芡形成汤菜融和的一种烹调方法。
4、烩的烹调方法需要将原料加工成丝、片丁、粒等。
(二)、烧、扒
1、烧与扒的烹调方法、一般都要经过勾芡处理。
2、(╳):如烧与扒的烹调方法一般都要经过上浆、挂糊和勾芡处理。
(三)、焖、炖、煨
(╳):焖、炖、煨的原料需上浆、挂糊、勾芡。
三、气烹法(以蒸气和热空气为传热介质)
(一)、蒸(以蒸气为传热介质)
1、蒸的烹调方法可分为:清蒸、粉蒸、包蒸
2、蒸的烹调方法要根据成品的要求控制和调节火力与汽量。
3、(╳):如蒸的烹饪方法必须全部都用大火、气量要足。
4、用于蒸的烹调方法原料的形态太多呈自然形状。
(二)、烤(以热空气为传热介质)
1、烤是用汽作为导热介质,而不是用电作为传热介质。
2、烤可分为明火烤与暗火烤两种;明火烤又可分为挂炉烤、火糟烤、焗炉烤、暗火烤可分为焖炉烤、烤箱烤、铁板烤、面板烤。
3、用于烤的烹调方法,原料的形态大多呈自然形状。
4、采用烤的烹调方法形成的菜肴是叉烧肉等
祝您的烹饪事业蒸蒸日上呀:em3900: 当时因为帮老师打的笔记所以有以上的电子版~但是也因为老师交代过的版权问题~~咳,所以设置了资产限制,不便之处见量呀:em0400: |
2007-2-7 16:0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