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南京梧桐树 是砍? 是留?

8
回复
1048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1-3-16 23:29:54

新浪微博达人勋

移植么,大树很卖钱的
2011-3-16 23:38: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兩岸高層聯繫 南京梧桐不砍了

國民黨中常委邱毅前天書面臨時提案,呼籲國民黨與對岸溝通、救救南京梧桐。邱毅昨天指出,南京市長季建業已與他通過電話,表示會妥善處理。

邱毅說,據他了解,昨天上午兩岸高層曾為此事聯繫,後來國民黨副主席詹春柏也打電話給他;他向詹春柏強調,南京梧桐既與國民黨有淵源,救樹也是爭取大陸民心的一樁好事,國民黨絕不能置身事外;隨後,季建業與南京台辦官員分別來電,強調純移植、非砍樹。

人在大陸的邱毅表示,南京市府已告訴他處理梧桐的最新原則,包括不砍樹、降低移植量、提升移植存活率等;但他仍將密切關注此事,並透過臉書、微博向大陸人民「發聲」,籲求保留梧桐。

國台辦:感謝關心

【特派記者陳東旭/北京報導】針對立委邱毅提議透過海基會、海協會共同保護南京的老梧桐樹,中共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回應,南京方面會很感謝台灣民眾對市政建設的關心,她相信江蘇省及南京市有關方面會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


转自台湾联合报消息.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216305.shtml
2011-3-16 23:42: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京梧桐树移植在台引关注

为地铁建设让路,南京将移植数百棵大梧桐树的事件,近日不仅在大陆持续发酵,在台湾也引发反响。

  在昨日举行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台湾记者提问称,南京是两岸文化历史的共同记忆,砍伐梧桐树之举在台湾也引起一些反响,包括国民党的“立委”邱毅即将在国民党中常会提案,希望能透过海协会、海基会关注这些老树的保护。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表示,南京方面会很感谢台湾对市政建设的关心,并相信江苏省及南京市有关方面会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

  而南京市政府方面经过连日勘察比较,已经提出部分优化方案,可减少大树移植188棵。

  邱毅此前对台湾媒体称,他去过南京很多次,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夫子庙、秦淮河,而是一路茂密的法国梧桐,现在得知南京计划迁移砍伐,觉得相当不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就此询问江苏省台办和南京市台办,是否收到来自国台办或者海协会、海基会方面的相关意见,工作人员均称“目前还不太清楚,可能没收到”。

  南京市副市长陆冰近日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地铁浮桥、常府街等站点,进行实地调研。经过多套方案比对,地铁浮桥站方案确定,新方案可减少大树移植188棵。

  据介绍,浮桥站是南京地铁3号线与13号线的换乘站,根据常规,站台宽度必须在12米。市地铁指挥部打破设计常规,将车站宽度缩减至11米。这样一来,只需移植车站出入口、风井通道等处的树木142棵,其中水杉38棵,共可减少大树移植188棵。同时,围挡与两侧树木之间还可各保留2米的距离。

  据悉,与浮桥站存在同样难点的南京市政府站,涉及梧桐、水杉、樱花等多种树木。目前施工方案已经准备了多套,正在进行比选,将尽可能少移树。主城区中心区的市政府站、浮桥站、大行宫站、常府街站、夫子庙站、白鹭洲站等站点的全面施工将于今年6月启动。
lee_elodie
2011-3-16 23:50
http://business.sohu.com/20110317/n279856727.shtml 
2011-3-16 23:43: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京行道树因城市建设屡遭迁移引争议


   3月10日,《扬子晚报》刊发报道《为城市建设而迁移,搬家后的法桐"晚年"幸福吗?》,新华网、网易、新民网、龙虎网、中国江苏网等多家媒体均予转载,截至3月10日,已生成新闻网页16个。

    该报道称,南京地铁三号线施工在即,为了给三号线大行宫站让路,太平北路上40多棵法国梧桐被"剃了光头",近日,面临被迁移命运的法国梧桐树再次成为南京市民议论的热点。

    该报道称,现在最能代表南京城市绿化特色、最能为市区主干道遮阴纳凉的民国法桐的数量,已从过去的2万棵剧减到现在的3000棵,究其原因是每次进行道路拓宽,这些树龄超过成年人的法桐总是难逃"搬家"的命运。它们或是被移到城外不知所终,或是被不到胳膊细的小树苗取而代之。

    该报道援引专家的话说,南京移走的都是"研究生",种下的却是"小学生"。对南京人来说,一片绿荫的消失,不仅带来了生活的不便,更意味着记忆的淡去。"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保护看似矛盾,但我们可以通过论证更多地保护大树!"

    此事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网友"jxiaoz"回帖称:"社会要进步,城市要发展,人们要出行,地铁要修建。被'迁移'的行道树只占很小比例。当人们享受到地铁的好处时,就能体会到今天的代价是值得的。"

    网友"文化痈人"回帖说:"每当行道树被砍伐,或被移栽,相关部门都会找出种种理由。曾记得,当初有关绿化专家,信誓旦旦地说,被移走的梧桐树,成活率很高,不会死。但请有心人到黑墨营看看,当年有部分梧桐树被移栽在此,存活的又有几棵?当年被移走的很多梧桐树,几乎死了百分之五十。"(完)


我觉得
树被搬家. 等于被绑架.
人不能太自私. 想种树就种树. 想移走就移走. 想砍掉就砍掉.

大自然不是老是可以被人摆弄折腾的.

而且 问题是 南京市民请命那么久, 不抵对岸一通喊话?
这里反映的问题 不仅仅是人和环境的问题. 还有政治...

====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1-03/10/content_22253988.htm
2011-3-16 23:49: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征求民意是一种行政艺术


事实上,这一场争议并不单纯因为地铁建设和绿化保护之间产生矛盾,更是出自于政府行政与民意回应的关系。征求民意是一种行政艺术,考验着政府部门的行政智慧。

    几年前到南京一游,留下不少深刻印象。其中一个记忆是,许多道路两旁都长着高大的梧桐树,茂盛的枝叶为路人挡住了阳光,带来了习习凉风。这种城市风景已经不多见了,大概只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能在城市里普遍看到。如今,许多城市都是房新树小,散发出一股功利主义气息。

    这说明,要么南京的道路建设相对滞后,所以这些大树得以存留;要么就是,南京人对这些法国梧桐树很有感情,舍不得移除。事实证明,这些大树之所以还能够成为一道城市风景线,只不过是因为还没有到移走它们的时候。日前,当地就传出因地铁三号线施工建设,准备迁移超过600棵行道树的消息。而事实上,有的路段上的数十棵法桐树已经“被剃了光头”。

    此举立即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在微博上,相关消息被到处转发,许多名人也参与其中,当地媒体也及时跟进,转达了网友的关注和质疑。近日,南京市政府正面回应,表示将广泛听取民意,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桐树。一位副市长还明确表示:“树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用尊重生命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棵树的移植和养护工作。”

    事实上,这一场争议并不单纯因为地铁建设和绿化保护之间产生矛盾,更是出自于政府行政与民意回应的关系。南京政府部门目前对民意的回应可谓积极,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也有利于保护大树,减缓舆论压力。但是,为何地铁施工在即,才来征求民意,临时修改施工方案?这明显表明,当地以前或者根本就不把这当作是一个问题,或者就是重视不够。而眼下所有的举动,实际上都是在被动回应民意,弥补此前工作上的不足之处。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个中教训,却不能不吸取。一般而言,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涉及广大公众利益,理应事先征求民意。这是行政公开的必然要求。倘若当地在设计地铁方案之时,就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让公众讨论、商议,并把最终方案公之于众,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陷入被动。

    话说回来,政府行政可谓事事涉及公众利益,在操作上不太可能什么都拿出来讨论。所以,即便有规定有需要,什么事项有必要征求民意,什么事项不妨直接操办,对政府部门也是一种考验。换句话说,征求民意是一种行政艺术,考验着政府部门的行政智慧。譬如垃圾分类这件事,有的城市正在搞试点。有的城市不仅事先向公众征求垃圾分类办法,还面向社会征集垃圾桶设计方案。整个行政决策过程都有公众参与其中,不仅可以获得宣传效果,赢得公众信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众质疑。

    就南京“法桐之争”而言,不管最终采取什么方案,地铁施工与绿化保护的矛盾仍然存在,争论的结果无非是少移走多少大树的问题。但从行政公开的角度,征求民意这个环节却必不可少,个中涉及的是政府施政的合理性问题。记得几年前,南京规划建设一条道路,可设计方案却一举劈开南京大学等三所高校,这在当时也引起了舆论质疑,认为此举“对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破坏无法挽回”。说白了,这和今日的“法桐之争”不无相似之处。

    可见在这方面,当地原本已丢了不少分,接下来就看相关部门如何采取措施,畅通民意,以挽回政府形象了。


现在又加上了 两岸 两党 的筹码...
lee_elodie
2011-3-16 23:55
http://roll.sohu.com/20110317/n304452202.shtml 
2011-3-16 23:55: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南京“梧桐难题”


近一周来,南京市民不经意间发现,位于太平北路两侧约50棵梧桐树“不见了”。

林荫大道是南京人一张特殊的名片。

1928年,孙中山遗体从北京移至南京中山陵,在南京市内其灵柩经过的道路上(南京现中山东路、南路、北路等以“中山”命名的道路)以及中山陵地区,沿途都是法国梧桐和雪松。

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各个年代的南京人栽下大量的梧桐和其他树种。据南京市城管局绿化处提供的数据,目前主城区(包括中山陵)的行道树约有15万株。

但是,近20年来,随着城区主干道的扩容,南京市枝叶繁茂的行道树们常常不得不为城市建设“让路”。

这些在南京市民心目中寄托了深厚城市情感的大树们是去是留,成为南京城市扩展过程中的“梧桐难题”。

树路博弈

在东南大学教授黄维康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先是将中山南路的四排梧桐树变成两排,后中央路与中山北路的四排大树也减少为两排,快车道得以扩容。

2000年,正在建设中的南京“太阳宫”工程方将玄武湖东侧环湖路的17棵树龄30年以上、树径20-40厘米的大树砍伐。当时,南京市园林局对事件的形容是:“给该市山水城林的结合部拉开了一个大口子。”

而数天前从南京太平北路悄然消失的梧桐,是为在建的南京地铁三号线让路。

据南京市城管局绿化处介绍,这次太平北路被“移植”的大树一共48棵,且并非古树。

按南京市地铁公司的说法,修建地铁3号线共需要迁移1700棵行道树,其中梧桐树约200多棵,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初栽种的。

这一迁移计划经媒体报道后,南京市政府分管副市长陆冰于3月15日现场办公调研,将主城区1000多棵要迁移的树减至600多棵。

事实上,早在2006年, 南京就为地铁2号线建设而移植了190多株梧桐树。南京市城管局称,移植的梧桐树存活率在80%以上。面对媒体提出的迁移梧桐树部分死亡的说法,跟随陆冰现场办公的南京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解释称,“存活率”是指大树在迁移1年内的统计,此后用“保存率”来表述;当年的统计中,迁移梧桐树存活率在80%以上,导致死亡是所在地的园林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疏忽”。

通过公开信息,记者发现,南京因城建而移植的树龄较大的梧桐树有部分被迁入了南京河西地区的“绿博园”。但记者在偌大的园区内看到,虽有梧桐树种,但树龄较小。

江苏省农业专家王长军对本报表示,从南京近几年的绿化看,梧桐树不是四季常青的树种,市区内的梧桐树被迁移后,取代的多为四季常青树种或花园式的绿化。

公共参与

在地铁和行道树的博弈中,怎样取得平衡?移植这些树需怎样的程序?移植后如何管理?

江苏法德永横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峰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资产或财产”概念,但是政府应根据需要,代表人民来设计、购买、种植、管理和维护这些行道树。

早在2006年,南京为建设地铁移植行道树时,南京市政府曾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要征求民意优化方案。但是,一些对砍树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并未实质性参与是次意见征求。

3月15日,陆冰在上述现场调研时又再强调“公共参与”,“请市民通过各种形式提出各种建议及方法,我们会重视大家的意见,一起来优化,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工作做好。”

南京地铁总公司总经理佘才高表示,地铁二号线移树工程使投资成本增加了近5000万元。如同诸多案例一样,每棵树耗费多少,增加的成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如何使用的,并无更详细的信息公布。

实际上,近年来南京每有较大规模的砍树计划,都难免一番争议。尽管规划往往能获得调整,但也只是减少砍树数量。南京市的“梧桐难题”如何化解,如何建立一个真正“公共参与”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将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提供一个有益范本。


http://finance.ifeng.com/news/city/20110317/3683831.shtml

2011-3-17 00:02: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一个是地铁建设的硬体建设.
一个是法国梧桐的人文气息.

中国在发展建设中, 往往找不到平衡点.
这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希望是一个转折点.
lee_elodie
2011-3-17 00:31
还有一点. 网路舆论也在这次争论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围脖现在力量越来越不可小觑了. 
2011-3-17 00:15: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砍了就是些SB官员
2011-3-17 01:07:4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