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司马迁“苟活”的人生理想便是完成《史记》,“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他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他自认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他千次万次地被杀戮,都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但是,最令司马迁痛苦的是他的这番苦心孤诣,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
我们可以对比发现,司马迁的心迹,与他笔下的程婴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赵武成人之后,程婴向赵武辞别,告诉他:“当初,你家遭灭门,我和公孙杵臼都应该赴死,而我独活,不是我贪生怕死,而是想保住你这条赵家血脉。如今,你已经继承了赵氏爵位官职,我也要到地下向我的老主人和公孙杵臼做个交代了。”赵武大哭,跪地磕头阻止,央求道:“我誓死报答恩人,您怎能忍心离我而去?”程婴回答:“我非死不可,公孙杵臼相信我能完成使命,所以先死,如果我不到冥间交付使命,他以为我已失败。”说吧自*杀身亡。(详见《赵世家》)
《史记》之于司马迁,正如赵武之于程婴。都脱不了“信义”二字。程婴的“义”,是救赵武、续赵氏香火;“信”是对公孙杵臼的承诺。司马迁的“义”,是要完成“一家之言”,“信”是对同是史官的先人(司马家世代为史官)的承诺。司马迁这么写,似乎有违史家的笔法。但正是因为这些桥段,才使得《史记》不仅是史家之绝唱,也成为无韵之《离骚》。
话说到这里,似乎已到尽头,但笔者还是心存疑窦,即便司马迁是借古喻今以传说表达心迹,但一部《史记》上自黄帝,下至于汉武帝时代,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人物不下数百,为何独独选择了“赵氏灭门惨案”?
一切并非空穴来风,近人杨伯峻推断司马迁之所以戏说,是因为他听到了“战国民间传说”。而笔者以为,这个所谓“民间传说”很可能是“官方说法”,即赵武的后人,也就是赵国历代君主,为祖先遮丑(赵武的母亲赵庄姬的乱伦之恋),虚构了屠岸贾,罪魁祸首,虚构了公孙杵臼和程婴,为了一个承诺,不惜赔上自身和亲生儿子的性命,只为主人家香火相继……而在这个虚构的故事中,赵武尚在襁褓,便有如神助般停止啼哭,躲过杀身之祸,这是赵武子孙遮丑之余的美化之举。
根据司马迁的自述,笔者有理由相信,太史公很可能是经过实地采访之后,找到了“赵氏孤儿版”的原始素材。
“赵氏灭门案”发生在公元前583年,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145,相隔438年。发生的地点是当时的晋国都城新田(现山西省侯马市境内),距离司马迁出生地夏阳(今陕西韩城市境内)100多公里,不算远。
夏阳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而龙门山的南面就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笔者以为,司马迁儿时,未尝没有可能听到过侠士程婴旧赵孤的传说。
20岁的时候,司马迁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他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所以我这里要介绍司马迁的漫游,于是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做了一次漫游,司马迁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那么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你比如说他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这大家知道,这个典故,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而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个腿之间爬过去,如果按照他的个性,一刀就把他杀了。但是如果把他杀了,后来还能够建功立业吗?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个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我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
再比如说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箭,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高山仰止,对孔子的纪念。
再比如讲,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
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底层民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笔者以为,司马迁很有可能也到过晋国旧都附近,童年的记忆加实地访问,促使太史公开始酝酿,思考如何要把这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写进他的著作。从“道听途说”到司马迁笔下情节跌宕、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练,必然经过了他的精心加工。
司马迁《赵世家》中的赵朔也好,公孙杵臼也好,包括最后的程婴,说自*杀就自*杀,而且振振有词,那些理由在现代人看来几乎都是“扯淡”,怎么在他们看来就比生命还重要呢?司马迁极力塑造的这种人格,我们当然不陌生,其实他们就是“侠客精神”的典型,要言之,便是“重然若,轻生死”。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为先秦的侠客精神击节而歌的第一人,便是我们的太史公司马迁先生。他破天荒地为豫让、剧孟、朱家、郭解等平民游侠立传(《史记·游侠列传》),而且不惜笔墨,大书特书他们的英雄气魄,而公孙杵臼和程婴也是司马迁“侠客情结”的体现。
推崇程婴的理想人格,使得司马迁不愿舍弃甚至于着力描写塑造之;恪守秉笔直书的职业操守,使得司马迁还是在别处收录了真正的“赵氏灭门案”经过。两者相辅相成,成就了司马迁,成就
了史记,也为后世留下这段感天动地的佳话,当然,也给陈凯歌先生一个机会,洗刷前耻,但似乎这一次,他又失败了。
2010-12-9 15: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