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补一点:
“从青春期开始,男孩女孩们不再知道如何认识自我、估计自我了。因此,他们十分依赖别人对他们的印象。由于他们正处于自恋时期,冲击就显得更加强烈。于是,未成年人所有的感情积累都指向同一个标的 ——自我。
他是如此地爱自己,如此地需要他人的存在以自己爱自己,以至于一点点事就会让他受到打击。他对自己感兴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关心自己,他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任。由于需要以他人为中介感受自我,他的关系往往是以“照镜子”为基础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青少年情侣里,个体的爱情是自恋式的,很少是客体式的。这样的经验常被认为是感人的,但却不能解决他们年龄段的感情问题。这种类型的关系难以常久,但青年人却往往在这样的感情里陷得很深,失败常使他们伤痕累累。在几次无成果的经验之后,年轻人就会认为爱情是不可接近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米里埃尔,18 岁,这样说道:“和另一个男孩重新开始一段关系很困难,上一次我投入得太深了。他仿佛仍在我身边,以至于我难以再去接受别的什么人。”埃尔韦承认道:“17岁的时候,性关系是让人内心平静的东西。现在,我28岁了,这让我感到累,而且从思想上得不到满足感。我觉得我没有成长。我小的时候,那进行得还好一些。”弗里德里希,21岁,在几次交往之后产生了幻灭感,得出了下面的结论:“和女人在一起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有时候,我倒宁愿一个人。”
--《被遗忘的性》 托尼·阿纳特勒拉(法) |
2010-7-14 16: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