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化不一定就要弱感,在我的一贯印象中,儿童比成年人更有力。他们可以在任何场合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不要,sisi之类的辩驳都是可爱的。孩子们直白可爱,而成人们早已失去了直白的权力。
他们的直来直往让一切都具备了快感。为什么,为什么不。似乎不及成年式的连贯推理有逻辑性,但凭着直觉也更容易获得快乐。在大人们追求着优雅体面的时候快乐却被忽略了。也许你可以退出某个固定模式,换一个程序生活。也许老游戏可以给你安全感,但在新的一轮征服过程中所获得的新鲜感也可以很有趣。这与专一与否没有关系。 有的人因为高度获得快乐,但并不代表所有人就都得这样。
问题出现了,没有人知道新鲜感过后是不是迅速的厌恶。于是就出现了意淫和纠结生命体,以及一大堆伤感青春、文艺、&c。也就是在这样类似的意淫之中有一群把自己塞进小孩浅蓝背带裤里面的大人冲了出来,开始了伪儿童文艺。带着没有技术性的涂鸦或者莫名其妙的音轨。也许他们的确在这个新程序中获得了快感,却完全没有顾及到听者的肠胃健康。何苦。
不过也许这个会有一点不一样。带着儿时的时间感,也许带着淡淡的灰尘,却平和不做作,不疲软,主人偶尔回来,然后静静离开。
|
2010-5-27 21:1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