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年动工,至1984年建成通车,是中国内地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建设地铁的城市。开始时从新华南路至西南角,后延伸至西站,全长7.4公里,共设8座车站。由于受资金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线路较短,无法达到合理运营规模,客流量较小,2001年10月停运,共运营了17年。
进入新世纪,迎来了天津地铁事业的大发展。2003年,修编后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得到了天津市政府批准。从此,天津市拉开了大规模建设快速轨道交通的序幕,按照规划,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由9条线组成,呈环放式结构,线网总长234.7km,设车站180座,换乘站30处,核心区线网密度0.938km/km2,中心城区线网密度0.536km/km2。
2008年天津市地铁在建的2、3、9号线施工进展顺利,截至2008年11月共有32个车站实现开工,8个车站主体完工。根据工程规划,地铁9号线2009年底局部通车,地铁2号线将于2010年年底达到通车条件,地铁3号线2011年上半年达到通车条件,届时地铁2、3号线和地铁1号线将实现换乘。
为响应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措施,2008年11月天津市公布2009年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计划加大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加快地铁2、3号线和轻轨西段(9号线)建设,启动地铁4、5、6号线等重点工程。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天津市将有三条地铁主干线投入运营,逐步成为具有四通八达地铁交通网络的国际化“地铁城市”,天津楼市也将随着地铁建设进入高峰而呈现“地铁城市”特点。
在天津地铁2号线的设计中,铁三院技术人员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设备,特别是在深基坑与盾构设计、采用新设备节能降耗、投资控制措施等方面,有突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有的新技术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领域尚属首次,多项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近几年,地铁商业的概念迅速升温,地铁的商业功能和价值也开始为地产界和商业界所关注。在天津,最先受益的两个地铁商场是营口道站的津汇广场与西南角站的翔宇地下商场(新一佳超市),每天地铁给这两家商场带来3到5万的人流,销售额也大幅攀升。而地铁的开通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便利,首先是相应的节约了时间成本,其次是解决了中心商业区的停车难的问题。
2009年初,与天津地铁1号线小白楼站相连的天津市首个、全国建成中面积最大的地铁商业街开始试营业,同时,1号线各车站内的小商铺也陆续开张,天津市“地铁经济”进入起步阶段。
今后,随着天津地铁线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商业开发将逐渐由沿线向两端转移,即在地铁两端相对偏远地区进行高密度开发,利用轨道交通的特殊优势,改变人们的出行和居住理念,同时保持市中心的原来面目。 |
2010-2-2 20:3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