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飞眼小白狼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58
回复
4287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天坛


  英文名 Temple of Heaven: an Imperial Sacrificial Altar in Beijing

法文名 Temple du Ciel, autel sacrificiel impérial à Beijing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场所。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它的布局严谨,建筑结构独特,装饰瑰丽,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和几何学等多种科学原理,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实行天地合祀,叫做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四郊分祀制度后,在北郊觅地另建地坛,原天地坛则专事祭天、祈穀和祈雨,并改名为天坛。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在乾隆年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改扩建。目前的主体建筑除祈年门和皇乾殿是明代建筑外,其余都是清代建造的。
  1860年和1900年天坛先后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占据,他们将几乎所有的陈设和祭器都席卷而去。八国联军还把司令部设在这里,並在圜丘坛上架设大炮,攻击正阳门和紫禁城。中华民国成立后,除袁世凯登基外,天坛不再进行任何祭祀活动。

天坛祈年殿
天坛祈年殿.jpg
2006-12-31 03:25: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大足石刻


  英文名 Dazu Rock Carvings

法文名 Sculptures rupestres de Dazu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摹岩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1-大足石刻
2-宝顶山摩崖造像
大足石刻.jpg
宝顶山摩崖造像.jpg
2006-12-31 03:26: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青城山与都江堰

   *青城山

  英文名 Mount Qingcheng

  法文名 Mont Qingcheng

  青城山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并因此得“青城山”之名。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青城山分前山、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青城后山由于交通不便,地势较险,使得自然风光保存非常完好。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发源地之一。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
  *都江堰


  英文名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法文名 Système d'Irrigation de Dujiangyan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千米处。通常认为都江堰是由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约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经过历代整修,两千年多来都江堰一直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整个都江堰枢纽可分为堰首和灌溉水网两大系统,其中堰首包括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此外还有内外金刚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属建筑。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运、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
  它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1-青城山
2-青城后山-五龙沟
3-青城后山-泰安古镇
4-青城后山-百丈桥
5-都江堰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2006-12-31 03:26: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西递是安徽省南部黟县的一个村庄。

  
西递始建于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间,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原来称为“西川”。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

  
这个村子的兴衰都与胡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使村庄得到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华丽的住宅。

  
西递村中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与其两侧各一条与之平行的街道一起穿过很多窄巷。在敬爱堂、履福堂、刺史牌楼等公共建筑之前有小广场。今天,主要旅游景点包括124幢保护完好的明清建筑。大多数民居都对公众开放。主要建筑有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的青石牌坊,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的大夫第等。

  
--------------------------------------------------------

  
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脚下,是一座有着大量明清时期历史建筑的古村落。

    该村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最初叫作弘村,是汪氏家族的聚居地。明永乐年间,汪氏族长请风水先生勘定环境,重新布局了建筑,并引水入村。清代中期,村中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兴建,并为避乾隆帝“弘历”之讳,而更名为“宏村”。村内现在依然留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明代建筑1幢,清代建筑102幢,民国时期建筑34幢,大都保存完好,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
  宏村的一大特色是它有着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统。村民们将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内,开凿了一条近1米宽的水圳,九曲十弯,为各家各户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也起到调节气温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构成了宏村独特的风貌。
  该村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平面采用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形状惟妙惟肖,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



1-西递前的牌坊
2-宏村

西递镇村前的牌坊.jpg
宏村.jpg
2006-12-31 03:27: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龙门石窟


  

        
英文名 Longmen Grottoes

   
法文名 Grottes de Longmen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岸边,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于北魏时期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以及建于唐代的潜溪寺、看经寺、万佛洞、奉先寺、大万伍佛洞。最大佛像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

图2 为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jpg
卢舍那大佛.jpg
2006-12-31 03:27: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明清皇家陵寢



  
英文名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法文名 Tombes impériales des dynasties Ming et Qing



  
是指中國的明朝、後金、清朝等三個朝代的皇帝陵墓群。

  
明清時代的皇室墓葬,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皇室陵寢,在明清以前有多種形式,包括木槨大墓、土墓、深葬,但少講究建築形式。自明太祖起,修訂了陵寢制度,包括:增設祭奠設施、增加院落及寶蓋式屋頂。清代的陵墓則更加考究,注重風水及環境,希望陵寢能與當地的山川、氣候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並且建築也更加富麗堂皇,是中國陵寢營建活動的顛峰。




  

北京市

明十三陵:埋葬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群

    河北省

清東陵:埋葬清朝五個皇帝的陵墓群

清西陵:埋葬清朝四個皇帝的陵墓群

    遼寧省

盛京三陵:後金的三個皇家陵寢  

福陵:努爾哈赤和其皇后的陵墓

昭陵:皇太極和其皇后的陵墓

永陵:努爾哈赤祖先的陵墓

    江蘇省

明孝陵:明太祖及其后妃的陵墓

    湖北省

明显陵:明世宗之父母陵墓



1-十三陵
2-昭陵
3-明孝陵


   

十三陵.JPG
昭陵.jpg
800px-MingXiaoling_CanYuan.jpg
2006-12-31 03:27: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云冈石窟



  
英文名 Yungang Grottoes



法文名 Grottes de Yungang



  云岗石窟指位于中國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武周山北崖的一系列石窟,建于北魏年间,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石窟依山开凿,在武州河北岸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洞窟达51个,整个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个,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达17米,最小佛像仅有几厘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
  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开凿于北魏时期;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北魏時,雖有太武帝七年時詔令毀佛焚經坑殺僧人的滅佛事件(參見三武之禍),但大體來說,佛教蓬勃發展,故開窟造像頗為盛行。
  初期,曇曜上奏文成帝,於和平元年,在桑乾河的支流(武周川)的斷崖上鑿山石壁,開窟五所。之後,武州山開窟造像大規模地展開,進入了崇佛的高潮時期。河北等地的數十萬傳統匠師雕鑿了其他的窟。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在雲崗石窟的雕鑿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故在中區石窟中(5-13窟)可見到許多帶有漢族色彩的佛像。
  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之後,開鑿的熱潮逐漸衰退,此後窟龕多由貴族官吏為祈福超渡而建。這些窟多為小型棟窟,即曇曜五窟以西的諸小窟。




云冈石窟.JPG
云冈石窟2.jpg
2006-12-31 03:28: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英文名 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法文名 Capitales et tombes de l’ancien royaume de Koguryo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是指以中国吉林省集安市为中心分布的高句麗前期遺跡。200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苏州会议上将其与朝鮮平壤、南浦等地的高句麗墓葬群分别同时登录世界文化遗产。
  高句麗于公元前37年在五女山城(卒本城)建都立国、公元3年迁都丸都山城、其後迁至平原上的国内城,427年再次迁都至朝鮮平壤。668年被唐与新羅联军攻破灭国。
  
朝鲜从2000年开始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当初在2003年举行的第2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巴黎会议上准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过由于中国的反对,没能列入。中国从2003年才开始了申请。在这样的过程下,在2004年举 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蘇州会议上,朝鲜的“Complex of Koguryo Tombs”(高句丽墓葬群)和中国东北的“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分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两项独立的世界文化遗产。





Capital_Cities_and_Tombs_of_the_Ancient_Koguryo_Kingdom.jpg
2006-12-31 03:28: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舊稱澳門歷史建築群),是由22座位於澳門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它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亦正是因為中西文化共融的緣故,城區當中的大部分建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區內的建築大部分到現在依然保持著原有的功能。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澳門歷史城區的評價是“見證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以至遠東地區的發展,也見證了向西方傳播中國民間宗教的歷史淵源。”、“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遺產,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綜合體現。” 由此可見,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接觸近代西方器物與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同時是近代西方建築傳入中國的第一站。正如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在申遺成功後發表的即時書面講話指出:“澳門特區從此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遺名錄,意義重大深遠。




澳门.jpg
2006-12-31 03:28: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殷墟




   
中国商朝晚期的都城遗址。地点位于河南安阳西北的洹水两岸。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末~前11世纪,这个地方自盘庚迁都于此到帝辛(纣王)亡国,一直以此为都。20世纪初因盗掘甲骨而发现。1928年开始发掘。1961年成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刘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1928年到1937年,为了寻找更多的甲骨而开始进行发掘。中央研究院组织考古队对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后来由于抗日战争而停止。1950年后又重新开始发掘工作,到1986年已经对十几个点进行了20多次的发掘,获得了刻字甲骨15万片左右。


目前所探明的殷墟范围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4公里,洹水从中间穿过,面积约有24平方公里。这一范围是商朝的青铜器和甲骨出土最为密集的地方,有许多遗址和墓葬,其中洹水南岸小屯村东北是殷墟的中心。,宫殿和宗庙都集中在这里。他的外围是一些手工业作坊。洹水北岸武官村一带则是历代商王的王陵,共发现了13座大墓,其中一座空墓推断是纣王所建,因为国破身亡不能入葬。


5万殷墟文物流失海外。
100171822.jpg
20050314152358126.jpg
2006-12-31 03:28: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英文名 Jiuzhaigou Valley Scenic and Historical Interest Area

法文名 Région d'intérêt panoramique et historique de la vallée de Jiuzhaigou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北部。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原南坪县),因沟中有荷叶、盘亚、亚拉、尖盘、黑果、树正、则查洼、热西、郭都九个藏族寨子而得名。
  游览区气候宜人,冬无寒风,夏季凉爽,四季美丽,是世界上旅游环境最佳的景区之一。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97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0年评为中国首批AAAA级景区;2001年2月取得“绿色环球'21 ”证书;九寨沟风景区是全国优秀风景名胜区;中国风景名胜40佳。
  九寨沟分三条沟:日则沟、树正沟、则查洼沟3条主沟。景观分布在树正、诺日朗、剑岩、长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区。

1-五花海
2-珍珠滩瀑布
九寨沟之五花海.jpg
九寨沟之珍珠滩瀑布.jpeg
2006-12-31 03:29: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

  英文名 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法文名 Région d'intérêt panoramique et historique de Huanglong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Huanglonggou_Pools.jpg
2006-12-31 03:29: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武陵源


  英文名 Wulingyuan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法文名 Région d'intérêt panoramique et historique de Wulingyuan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地处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中段桑植和慈利两县交界处,隶属张家界市。
武陵源由四大风景区组成,分别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三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391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超过250平方公里。武陵源具有比较原始的生态系统,有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有3000多座形状奇异的山峰 ,800多条溪涧 ,也有岩溶洞穴、瀑布群,并有天然森林。
  武陵源以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其主要特征,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 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这种特殊的地貌形态被命名为“石英砂柱峰”地貌。武陵源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森林发育茂盛,生长着原始次森林植物群落,森林覆盖率达88%,有国家中国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9种。木本植物就达到770种,其中武陵松为只有本地区仅有的植物,另外生长着珙桐、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白豆杉、篦子三尖杉等第三纪孑遗植物。武陵源拥有28种国家级保护动物,还生长着著名的大鲵(娃娃鱼)珍贵动物,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等大型猛兽。




张家界.jpg
武陵源.jpg
2006-12-31 03:29: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云南三江并流

   英文名 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法文名 Aires protégées des trois fleuves parallèls au Yunnan

   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公里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千米,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千米。
  三江并流地域山高谷深,气候生物垂直分带明显,下部是干热河谷,向上逐渐演变成寒冷的雪山,地域内動植物多様化极其明显。拥有世界動物物种的25%(中国的50%)。植物約6000種。
少数民族居住地。

:10800:
1-梅里雪山
2-动物
3-动物
4-三江并流之长江第一湾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2006-12-31 03:30: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文化】我们的世界遗产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位于中国四川省境内,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地跨成都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四个地级行政区的12个县或县级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拥有丰富的植被种类,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于此。另外,這裏亦是小熊貓、雪豹及雲豹等瀕危物種棲息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區的環境與第三紀的熱帶雨林相似。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于2006年7月12日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由中国四川省境内的7处自然保护区和9处风景名胜区组成。
申遗成功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已经列入全球保护框架,意味着大熊猫将受到中国国家法律和国际法律的双重保护。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2006-12-31 03:30:2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