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双星

4
回复
955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9-12-15 08:01:10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9-12-15 13:31: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2俄罗斯再裁军
   据说土豆烧牛肉最早是匈牙利大菜,但赫鲁晓夫把土豆烧牛肉和共产主义联系起来,从此这就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了。土豆烧牛肉的诀窍在于牛肉,质要好,量要足,否则就成了淡而寡味的土豆汤了。在11月18日的俄罗斯国防系统工作会议上,普京宣布2010年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340亿美元用于采购新装备,这是苏联解体后少见的大手笔。即使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就屡屡声称要大力增加军费开支,改善军人待遇,更新装备,扶持军工,但雷声打了很久,就是不见到雨点。在俄罗斯当前经济深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拖累的时候,普京的许诺是否能够实现,土豆汤里是否能见到牛肉,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但俄罗斯的军力的衰竭确是实实在在的。
    早在沙俄时代,俄罗斯军队就以人多势众为主要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苏联大地和兵员补充使苏联红军在丧失了几千公里纵深和几百万兵员之后依然能够东山再起,最终和西方盟国联手打败了纳粹。长期以来,“数量就是质量”成为苏联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优势不仅体现在兵员上,也体现在技术装备上,苏军的五万多辆坦克曾经使整个世界相形见拙。但苏联解体以来,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使俄军一而再、再而三地裁军。1992年到1996年,俄军从250万人裁减到170万人;1997年到1999年,俄军再次大裁减至124万人。2008年开始,俄罗斯再次裁军,在2012年,俄罗斯武装力量的人数将从现在的124万减少到100万,比先前的计划提前了4年。

今年5月9日,俄军士兵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受阅。当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4周年。新华社发


    这次裁军的重点是军官,削减幅度几达50%,最终裁减到约15万军官。这是俄罗斯军队现状的使然。出于对动荡时代铁饭碗的留恋,在屡次裁军之后,军官比例不降反增。现在的124万俄军中竟然有36万军官,其中包括1107名将军,25665名上校和中校,99550名少校,9万名上尉,但只有5万名中尉和少尉。这种上下倒挂的局面导致高级军官严重过剩,但下级军官出现4万名空缺。裁军将裁掉20%的将军,65% 的上校和中校,75% 的少校,55%的上尉。总部人员将裁减61%。包括军医和技术专家的部分职能将由文职人员(包括转业军官)担任,但只是局限在后勤职能。精简后的俄军面貌将更具有高技术的风采,符合21世纪的潮流。至少这是俄军高层希望达到的效果。
    裁军是世界性的潮流,这一方面是世界大战威胁降低所带来的“和平红利”,另一方面也是飙升的军费成本使然。高技术装备使短期服役的义务兵难以熟练掌握,降低兵员的流动性、用志愿兵大量替换义务兵就成为一个必然。进一步用文职人员替换军职人员,有利于使军人专注于战斗职能,并向社会转嫁福利和培训成本。美军文职人员(包括合同制的技术人员)已经延伸到战斗技术保障职能,如飞机、导弹、电子系统和机械装备的检修,在战争期间,随同部队靠前部署。
    裁军影响俄军结构
    但裁军不是简单地裁减人员和装备数量,更重要的是结构性调整,以保证裁军后较小的武装力量仍然能够承担同等甚至更重大的任务。对于俄军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尽管俄罗斯的全球野心早已从苏联时代收缩了,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俄罗斯当前的战略态势是拿破仑入侵以来最为险恶的。俄军从东欧和前加盟共和国的基地大量后撤,北约则迅速东扩,莫斯科、圣彼得堡距离潜在的前线比纳粹德军发动巴巴罗萨作战时还要近;现代战略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地飞越北冰洋,核潜艇也可以在冰盖下自由巡弋,北方反而成为“柔软的下腹部”;在远东,阿拉斯、日本和韩国的美军基地可以轻易地锁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太平洋舰队;更使俄罗斯忧心的是多事的南方,几个高加索国家“沦为”北约盟国是时间问题,中亚、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也是近在咫尺。不夸张地说,俄罗斯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这样被主要对手四面包围、剑锋直指心脏的时候,沙俄时代没有,苏维埃时代也没有。防御态势恶化的后果是大量军事资源被迫用于重建防御态势,而无暇顾及进攻态势。进攻虽然是最好的防御,但时时处处可能被人抄后路的进攻不是最好的防御,而是自*杀。一支较小的武装力量要防卫这么大的国家,还要在潜在的敌对国家尽占周边战略高地的情况下,俄罗斯只有大力更新军事装备,才有可能在不过早升级到核大战的情况下,保卫自己的国家。
    俄罗斯空军继承了苏联时代的衣钵,在规模上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空军之一。但苏联解体时,装备换代刚刚开始。“震荡疗法”使俄罗斯军事工业陷入冬眠十几年,不仅装备换代和新技术的研制陷于停顿,现役装备的日常维护都得不到保障,总体技术水平和潜在对手急速拉大。现役俄罗斯战斗机的主力是苏-27和米格-29战斗机,这是70年代时为了和美国的F-15、F-16对抗而研制的,在技术水平上和现役美国空军主力战斗机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空军换代不是靠新飞机替换老飞机,而是靠大量退役尚有相当使用寿命的米格-23、苏-15等上一代作战飞机,剩下的数量不足的新飞机“水落石出”,算是换代完成。虽然采用现代技术改进后的苏-27和米格-29依然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但基本技术毕竟已经是30年前的东西了,和F-22、F-35所代表的新一代战斗机具有本质的差距,新一代的T-50光打雷不下雨,“研制成功”、“首飞在即”宣布了一次又一次,到现在还是妾身未明,离实际装备还差得远。

俄罗斯现役“伊斯坎德尔”近程导弹


    俄罗斯海军的境况也差不多,除了零星的几艘护卫舰,几乎没有新的大型水面舰艇加入舰队,只有潜艇是例外,但也大多是苏联解体时已经开始建造的,现在只是完工而已。近来传出俄罗斯有向法国买“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意向,这应该只是政治上的姿态而已。海军陆战队不是俄罗斯的战略重点,在没有一支强大的舰队的情况下,海军陆战队的作为很有限。俄罗斯连已经在水里的舰队都供不起,哪里有钱买向来以昂贵出名的法国军备呢?对于俄罗斯周边的冲突,动用陆军和空军是远为现实和有效的选择。俄罗斯陆军也很凄惨,入侵格鲁吉亚的装甲部队屡屡遇上坦克抛锚的窘事,新购的T-90坦克实际上是大改的T-72,而不是全新设计。
    在常规力量大规模缩水的现实面前,俄罗斯大力重建战略核力量不仅是一个高姿态,也是现实的必须。但俄罗斯的核力量也同样缩水,除了按条约大量拆毁外,现有导弹核武器大量失修,实际上能够可靠发射的核弹数量不多,新型“布拉瓦”潜射洲际导弹更是屡屡试验失败,不过任何国家敢把民族存亡寄托在这样的赌注上。在常规军力不足的情况下,同归于尽的战略核力量是国家的最后保障。一个强大的战略核力量或许能够确保敌对国家不至于轻举妄动,但对于核门槛以下的各种中低烈度冲突无能为力,对国家最高指挥机构在复杂、动态的国际角力中的战略选择也没有助益。战略核力量不能取代高效的常规力量,而这正是俄罗斯严重缺乏的。
    军事文化转型
    然而,装备只是裁军面临困难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军事文化的变革。俄军和俄罗斯工程技术界一样,强调高度专业化。这在多如牛毛的俄罗斯军校上也有所体现,俄罗斯曾经有160多所各类军校,现在还有60多所,和西方国家相比,依然太多。不光如此,在传统上,俄军军官担任一些在西方由士官担任的职能,如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这在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军官的数量,也为某些专业军官的晋升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专长翻修飞机发动机的高级军官怎么说也是一件荒唐的事,他们受军衔低得多的指挥军官指挥自然别扭,由他们去指挥专长作战的中低级军官更加荒唐,但将他们制度性地拒绝在晋升渠道之外也是不合理的。由长期合同制的高级士官担任这样的职能既可以解决待遇和技能挂钩的问题,又没有指挥链的混乱。然而,这是一个军事文化的变革。
    另一个转变是取消架子部队。这是苏联时代一个传统的做法,不齐装满员的架子部队在平时作为二线部队,在战时可以迅速扩充到齐装满员,投入战斗。但架子部队的训练水平低,军官比例高,战备程度差,在速战速决的现代战争条件下不见得有效,现在成为裁军的对象。战备物资也不再集中贮存,而是分散到作战部队就地贮存,有利于迅速出动。

俄罗斯士兵在莫斯科郊外的俄军某训练基地参加红场阅兵式彩排


    俄罗斯的军事文化的形成有其道理,并不能简单地说就是比西方军事文化低劣。在一个主要由短期服役的义务兵组成的军队里,长期服役和岗位相对稳定的军官就是一个稳定的核心,起到承上启下和凝聚的作用。在西方,这个作用实际上由士官担任,短期服役的义务兵就不说了,军官也频繁调动。如美军规定,各级军衔都有相应的服役年限,到期不能获得晋升就必须退役,从少尉到准将只有22年的时间。所有重大晋升都必须拥有在指挥、后勤、参谋、教研、计划等部门的经验,除一线部队外,必须有在司令部、机关、院校、政府部门等的经验,所以很少有在一个岗位或一个单位连续干几年而不动地方的。但西方军队里,士官是相对稳定的,是凝聚连队的灵魂。但军官和士兵的营房是分开的,俄罗斯军队里官兵关系显然也不够紧密,士兵营房里纪律涣散,虐待新兵成为大问题,和士兵同寝的士官就容易维持营房秩序了。俄罗斯军队决心全面西方化,这没有什*么对或者不对,问题在于转型期。
    转型意味着大力提升士官的重要性,非指挥和计划性质的军官职能大量向士官转移,包括部分初级的管理职能。这期间,旧模式军官的士气和新模式士官的待遇会是一个麻烦事,军衔所代表的指挥链也会含混不清。同样性质的军需仓库,甲部队由一个中尉管理,乙部队由一个士官管理,两者在业务联系时,算是平级还是上下级?甲部队的飞机机修依然由军官担任,乙部队已经转由士官担任,甲部队增援乙部队的时候,上下级关系如何处理?最重要的是,新模式的士官队伍需要从头建立,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否在2012年前完成是一个极大的问号。谢尔久科夫承诺将“不会硬生生地动刀,裁军将按部就班地开展起来。我们将通过逐步辞退服役期满的军官来完成所有任务。”在具体做起来的时候,为了保证具体部队的结构一致性和战斗力,只有把即将退役的旧模式军官集中到旧模式部队,把位子腾出来给新模式部队。这是对俄军全面的重组了,很难想象在重组期内不严重影响战斗力。
    撤退前的虚晃一枪?
    然而,战斗力是武装力量的立身之本。即使俄军能够成功地转型,裁军后的俄军是否能够重建冷战时代的战斗力呢?在1991年,苏联武装力量的总兵力 约为340万人,如果扣除克格勃的边防军和内务部的部队,那就是约290万。同期美军约202万。苏美的兵力对比约为1.43:1,算上华约和北约的总兵力对比,大概是1:1。美军现有总兵力约144万,俄军124万。由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经验和实战需要,美军计划将对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有所扩充,总兵力将会有所增加。即使保持同等兵力,现在俄美兵力对比也已经是0.86:1。冷战结束后,北约东扩,不算各国裁军因素的话,北约的总兵力实际上还增加了,不光包括“传统”北约的约350万,还包括前东欧国家的约39万,总计近390万。传统上,在爆发世界大战时,西方还可以指望澳大利亚、新西兰的5、6万,甚至日本的24万,如果不算南韩的68万的话。这还没有算入像乌克兰的15万、格鲁吉亚的1.7万等妾身未明的“中立国家”军队。相比之下,俄军基本上没有盟军可以依靠。除了白俄罗斯的8万以外,中亚几国加起来16万军队并不靠得住。这样,俄军联军和不计入澳新日韩的北约兵力的对比已经达到悬殊的0.38:1。除去所有盟军因素的话,俄美兵力对比更是从1991年的1.43:1急剧下降到裁军后的0.69:1,更有说法认为俄罗斯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在冷战结束后下降了80%。
    在天空的情况同样凄惨,早期的米格-29和苏-27的寿命已经差不多了,俄罗斯空军将进一步裁减约1000架作战飞机,裁军完成后,将只剩下约2000架作战飞机(包括直升机),只有冷战时代的十分之一。

俄罗斯地面力量对于周边小国仍具有巨大优势。新华社/路透


    当然,简单的兵力对比不能完全代表战斗力对比。但在俄军在技术装备、训练经费和近期实战经验上落后于美军的情况下,兵力对比更有利于美军,俄军相对于美军的实际战斗力比兵力对比所显示的还要低。进一步裁军只能加剧这一情况。
    普京上台后,大力加强俄军。在俄罗斯的国库大有充实的情况下,更是允诺俄军装备更新和待遇提高。但几年来,依然是口惠而实不至。这里一方面是俄罗斯经济现实并没有像纸面上那样好,另一方面是俄罗斯军工企业在十几年冬眠后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继续生产苏联解体时代的装备已经不能满足俄军的胃口。新一代装备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巨大的投资,包括技术设计和工厂的工装。就2012年的“大限”而言,俄罗斯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实力,有的只是空洞的承诺。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在宣布裁军决定的同时,还宣布将义务兵服役期限从两年下降到一年。从掌握复杂技术装备和战斗技能的角度来看,这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年的时间才勉强学会放枪和基本军务条令。事实恐怕和俄罗斯宣称的重建大国的决心相反:俄罗斯实际上放弃了和西方作常规军事对抗的雄心,不把和北约的全面军事对抗作为一个现实可能性。或者说,俄罗斯实际上已经放弃了用常规军事力量作为国际事务的杠杆作用,而是强化对战略核武器的依赖,采用某种意义上的“大规模报复战略”,避免逐步升级的纠缠,直接诉诸核威慑。俄罗斯国内经济对石油出口的高度依赖和人力资源的紧张也使得继续维持现有规模的军队很困难。格鲁吉亚之战使人们对俄罗斯重挥熊掌忧心忡忡,或者对俄罗斯重新挑头强力对抗西方心存幻想。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的强硬姿态实际是撤退前的虚晃一枪,俄罗斯的未来走向是孤立主义,而不是干涉主义。
2009-12-15 14:54: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美方分析称,虽然美济礁军事设施建设的最终构造仍不得而知,但是中国需要在美济礁建立一个大型军事基地,以便能够在这里部署歼-10与歼-11多用途战机,这意味着该礁上需要建设一条至少长为1000米的跑道。歼-10战机配备推力矢量发动机,能够实现短距离起降。




资料图:南沙某岛屿在建的中国雷达站。

  2009年6月11日,中国海军一艘潜艇与美海军“约翰S.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的拖曳声纳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外144英里处相撞。在此之前的3月8日,中国船只在海南岛外约75英里海域处拦截美海军在该海域活动的“无畏”号侦察船。这两起事件表明了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因南海地区军事化问题显得越发紧张。

  位于南海地区的海上交通要道对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南海周边6个国家或地区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提出了主权的要求,并且这些国家都实际占据着数量不一的小岛。中国认为,南海大部分的海域都是中国的领海,并提出在南海持搁置争议、推动经济合作的主张。

  不过到现在,各国并没有达成一个区域框架协议解决这种对主权要求争议。此外,中国长期坚持,根据联合国海上条约法的规定,经济专属区内禁止有外国军队的活动,而这一规定是美国所反对的。


资料图:东南亚国家侵占南海岛礁示意图。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南海地区采取逐步实现军事占领的策略,包括对越南和菲律宾采取军事行动,以及开展军事基地建设和采取其它一些手段实现对南海的更大控制。中国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在前几年已经表露无遗,当时中国开始在旅游城市三亚建造新的海军基地。中国海军将在这一基地部署一些新型第二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并且中国似乎打算在海南附近建立起一个防护性堡垒,确保中国核威慑力量的第二次打击的效力。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有可能将一半的核导弹配置在核弹道导弹潜艇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中国不断努力驱逐在南海开展监控活动的美海军力量。

  中国没有正式对外宣布战略核计划,也没有就在南海地区从事军事建设的原因做出公开说明。如果中国这么做,就会促进中国军队建设的透明度并形成减少危机的机制。中国和美国军事官员预计于2009年7月会面讨论海上冲突事件,但是中国以前拒绝与美国签订一份类似美苏在冷战时期之间达成的正式“海上冲突事件协议”。实际上,中国可能因为国内要求采取更果敢行动的压力的增大而加大南海地区的军事建设。6月18日至19日,中国媒体报道了有关中国原副总参谋长张黎将军建议在存在争议的美济礁上建设正式的空军和海军基地的报道。美济礁处于菲律宾巴拉望岛以西150英里,离中国大陆约800英里。从1995年开始,中国军队占据美济礁。目前,中国在该礁上建立了两座小型建筑。在该礁上建设更大的基地可使中国军队部署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以在巴拉望海峡巡逻。中国这一举措不仅会对菲律宾构成新的军事威胁,而且提升中国干预对美国盟友如日本和韩国生存至关重要的海上贸易的能力。


资料图:美济礁位置示意图。
  扩建美济礁的需要

  2009年6月19日香港大公报刊载了张黎将军在中国政协常委会上发表的一篇讲话,张黎将军建议中国政府在南海存在争议的美济礁上建设海军及空军设施,并建议中国强硬回应南海的严重形势。张将军指出,在南沙群岛的500个小岛中,中国只控制着4个,越南控制29个,菲律宾及马来西亚控制4个或者更多。而且,中国尚未在南沙群岛构建石油勘测平台,而其他国家已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测。

  张将军建议,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中国政府应该施行三项计划:第一,增加海军及海洋警察部队的大型舰只和巡逻飞机数量,以便更好地实现中国有关南海主权要求。中国应该建造3000吨重的护卫舰规模的舰只,以执行巡航任务;第二,中国应该在南海部署三维侦察观测系统,因为其当前的这种能力非常落后;第三,中国应该加大其对南海地区的港口和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加大美济礁的建设。因为美济礁特别适合用来建造机场及港口,一旦各项军事设施建成,中国便可以利用它们控制整个南沙群岛。这里包括新建成的机场将会提升中国军队歼-10及歼-11战机的航程。

  正在开展的军事建设

  近几年,中国正在扩大海上警察部队的实力,为其配备航程更远的大型舰只,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领海的主权要求。2003年,中国海上安全局接收了第1艘1500吨级的“海巡”21巡逻舰。该舰的武器装备虽然没有海军护卫舰那样多,但搭载了一架直升机。有报道称中国有可能建造大量的吨位在1000、1500和4000吨的舰只以执行类似的任务。如果这个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中国海岸警卫部队可能装备的舰只相当日本海岸警卫舰只的水平。在2009年6月中旬,中国海洋矿产资源局的一艘重5600吨的海洋一号现代舰只开始在南海试航,该舰于1994年从乌克兰购入。这可能是中国执行海底勘探和测绘最先进的船只。在90年代中期,中俄研制出CR-01深海无人驾驶水下车以执行勘探任务。

  张黎将军建议采购更多的海上巡逻机,这一工作很早就着手进行。目前中国海军装备少量的安装2台涡轮发动机的小型运-12飞机和安装了4台涡轮发动机的中型运8飞机以执行海上侦察任务。这些飞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航程上来说都不足以将中国有主权要求的海域全部纳入侦察范围之内。最近,中国对采购或合作生产俄罗斯的安装2台涡轮发动机的先进Be-200水陆两用飞机产生了兴趣。不过还有报道称,中国决定研制蛟龙-600(JL-600)飞机,这种采用4台涡轮发动机的水陆两用飞机的概念机在200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展示过。该型机可能在2012年试飞,不过其性能数据现在不得而知,如果该型机安装了运-9飞机所使用的功率为6500马力的涡轮轴发动机,那么JL-600就能够运输15-20吨货物,其运输力就相当于洛.马公司的C-130运输机。装备JL-600后,中国军队可以向位于南海群岛上各哨所直接快速运送后勤供给物资和提供人员支持,因为一旦中国要扩展在南沙群岛哨所的规模和部署大量人员,那么对后勤供给和人员的需求量就会大大增加。JL-600也可以执行远距离巡逻、反潜、反舰和布雷任务。


资料图:守卫南海岛屿的中国海军士兵。
  张黎将军建议的为中国军队提供全面信息的三维侦察观测系统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中国军队正在研制远程超视距雷达、海床声纳系统和侦察卫星,这些系统能形成一个全面的战斗空间信息网络,在未来核弹道导弹潜艇所活动的南海海域提供保护。2008年,有消息称,中国在海南岛已经部署了远程超视距雷达站。2009年2月在阿布扎比航展上,俄罗斯渠道的消息证实了俄罗斯向中国出售了探测距离为300公里的Podsolnukh-E表面波超视距雷达系统。俄罗斯还在对外出售一种探测距离为3000公里的天波超视距雷达系统,不过还没有报道称中国军队已经采购了该系统。中国军队长期以来一直研究天波超视距雷达系统。2008年初,有消息称中国开始在海下布放声纳系统。这些声纳主要用于监视潜艇。西沙群岛中的一些面积较大的岛如永兴岛,以及未来的美济礁都可以用于控制这些声纳,帮助警戒中国潜艇的活动区域。

  除此之外,中国军队的天基监视网络的建设工作也在进行中。中国军队建造多种光电和雷达监视卫星。中国目前在空的遥感系列卫星有6颗。头两颗光电卫星HJ-1A和HJ-1B于2008年9月发射升空,第1颗雷达侦察卫星HJ-1C预计于2009年发射升空。中国将在未来光电和雷达监视卫星总数将达到8颗。一旦该侦察卫星星座建设完毕,中国的侦察卫星每天会多次飞经南海上空。加入卫星监视任务行列的还将有执行远距离侦察任务的无人机。贵州和成都飞机制造公司都展示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概念。贵州公司在2006年珠海航展上展示了航程为7000公里的盒形翼“翱翔鹰”无人机。成都公司在2008年珠海航母上展示了“持久鹰”无人机,该型机与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全球鹰”无人机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当。成都公司研制的高空、中航时“天翼”涡轮发动机无人侦察机已经开始试飞。


资料图:中国在南沙某岛礁上的哨点。
  扩建美济礁

  中国军队目前似乎没有按照张黎将军的建议对美济礁开展大规模的建设,而是逐步在南海中部至南部海域建设军事设施。1974年中国从南越手中夺回西沙群岛之后,于1988年采取军事行动从越南夺回南沙群岛的6个小岛或岛礁。在1994年底至1995年初的时候,中国占据美济礁。

  在1995年,中国军队在美济礁建设了一些简单的金属与木质平台。不过,到1998年,中国在美济礁北端建设一些混凝土建筑,取代了此前的平台。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军队扩建了南沙群岛上的一些军事设施。到2006年的时候,中国军队在一个无名小岛上建设了一个建有圆屋顶的新塔,它可能是一座雷达设施。在2007年11月,简氏信息集团获得的卫星图片显示美济礁上的军事设施已经扩建到该礁的南端,中国军队在那里建立了规模更大的混凝土建筑物。这一图片还显示,一些测量船与其他船只为中国在美济礁的建设行动提供了支持。


资料图:中国海军岛礁守兵。中新社发 韩海冰 摄
  为了在美济礁上建设跑道与港口设施,中国军队需要在该礁上展开规模更大的建设活动。这一活动需要运送大量石料与混凝土以建造机场、码头、仓库以及营地等建筑物。虽然美济礁军事设施建设的最终构造仍不得而知,但是中国需要在美济礁建立一个大型军事基地,以便能够在这里部署歼-10与歼-11多用途战机,这意味着该礁上需要建设一条至少长为1000米的跑道。歼-10战机配备推力矢量发动机,能够实现短距离起降。而中国军队最终可能会研制出一种短距离垂直起落战机,这会显著降低战机对跑道的要求。只要在美济礁建设一条长度为2000米的跑道,那么中国就可以让中型运输机或大型海上巡逻机在这里起降。美济礁周围海水深度似乎足以停靠中国海军的轻型巡洋舰与扫雷舰等小型水面舰只,但为了建造能够停靠大型舰只的码头,中国军队还需要继续挖掘海底。中国军队在美济礁建设的码头或跑道还能确保在这里部署一系列先进地对空导弹、巡航导弹或新型远程反舰弹道导弹。另外,如果美济礁周边海域能够被挖深,那么中国海军还可以在这里部署当前装备或未来装备的防空驱逐舰,这些防空驱逐舰能够发射远程防空与反舰导弹。

  由此可认为,中国事实上正根据张黎将军建议积极发展军事的建议,以控制尚未完全掌握的南海地区。至于在美济礁建造大型基地能够为中国军队提供多大的支持方面,这里可以合理的推测出:首先,结合西沙群岛北部的永兴岛现有机场,美济礁建设军事基地将可以作为中国军队在南海提出主权要求的海域活动一个补给站。其次,这两个基地可以提供部署雷达或管理海底传感器的地点,使中国作战部队监视不受欢迎的美军或其他亚洲国家军队。第三,在美济礁建设大型军事基地有助于中国海军与空军监视从该海域一直到马六甲海峡的海上交通要道。此外,一旦在该地建设军事基地,中国军队可以更容易快速攻击可能援助菲律宾的美国军队,或者轻松地利用小型布雷舰及快速攻击艇截断菲律宾的海上贸易航线。


资料图:歼10进行海洋上空加油训练。
  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南海地区对美国的利益的重要性,此外南海地区的海上交通要通每天运送美国盟友-日本所需要的80%的油料。中国军队将把南海作为核弹道导弹潜艇的主要巡航区域,这些潜艇上部署的导弹主要是瞄准美国,这样,该地区直接影响美国本土安全的严重性非常之大。但是,美国对南海存在争议的海域的传统政策是保持严格的中立,这一政策在1995年美国发现中国军队在美济礁上的活动时得以证实,尽管当时克林顿政府表明,如果中国军队攻击菲律宾的军队,美国将履行盟国的义务。

  美国在1995年应该就中国军队在美济礁上的活动而小题大做,但是美国并没有选择这样做。现在,美国面临着中国在菲律宾海岸线150海里处进行大规模军事建设的现实。通过纯粹的外交手段是不能劝阻中国停止在美济礁上的军事建设的,更不用说劝说中国撤出该礁。中国一直拒绝与美国签订一份象美苏“海上事件”协议那样的协议,并且中国一再坚持美国海军舰只和潜艇应离开中国的领海。如果中国在南海群岛成功建设起大型军事设施,并且部署新型海空军力量来支持这些设施,那么中国与美国协商“规则”的兴趣,以及中国对该地区邻国的主权要求的耐性将会进一步减少。在这种环境中,有理由推测中美海军之间发生的摩擦事件会逐渐增多,中国未来还有可能攻占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沙群岛上所占据的小岛。


资料图:解放军南沙基地。
  据美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米歇尔·弗卢努瓦与中国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会面后的报道称,中美计划于2009年7月讨论指导中美海上关系的几点原则。双方在会上都会彼此表现亲热的样子,但是如果双方忽视其带到桌面上的基本利益那将会是一种错误。美国将会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表明其在南海部署潜艇意图,要求中国考虑采取一些措施使双方达成核武器限制协议,以及平衡战略进攻和防御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可核查性和透明度,要求中国采取最佳手段实现有利于双方的稳定。此外,美国可能向中国发出警告,如果中国继续对南海实施军事化,将会导致以美国为首的地区国家的反应。避免类似美苏冷战时期在海上竞争局面是可能的,但是需要中国再三考虑其对核武器的基本态度,并且搁置对南海实施军事控制的目标。

  但是美国应做好中国继续在南海部署核力量和开展军事建设的准备。美国在1995年时未做出强硬的回应,这次美国可能会再次面临中国在美济岛建设军事基地的可能性,中国可能在未来利用该礁向美国及盟国发动核战争,并使中国军队直接威胁到菲律宾和南海地区的交通要道。这可能意味着:美国不能削减航母战斗群的数量,并要对航母实施现代化,并且需要增加攻击潜艇的数量。此外,美国还可能需要提升与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海军合作,同时寻求其它方式提升与菲律宾的常规军事合作。
2009-12-15 14:56: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2_490:}
2009-12-16 01:33:2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