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得很对,理科同样要求与人相处的技能和团队精神。但我所指的外面的世界是在本学科之外的东西甚至是与本学科完全不搭界的其他的学科。一天只知道操作股票价格,做年度结算的人,同样也是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
其实,我也是学理工科的,也是在做博士,我非常理解你的这种感受,想要维护“博士”或者“理科生”的一个普遍的形象。我只是想说,这种形象不是用嘴维护来的,而是每一个“博士生”或“理科生”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去改变人们的一种偏见
euro_lille 发表于 2009-12-10 23:33 
无论什*么专业,学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人的思维会在不断的重复刺激下强化某一倾向(比如逻辑),这种模式可能会特别适合这一学科问题的解决。一个人在看待别的领域的问题时无形中会倚重于自己长期磨练出来的思维利器。我想有意的去接纳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思考方式会给人不同的体验。
一般的理科生可能是专业训练未臻至境,这种倾向还不是很明显。我见过不少人思考的东西很广,兴趣也各种各样。接受的专业训练越多,表现出来的某一倾向也愈强,兴趣愈发固定,对风格完全不同的东西,容纳程度有时候愈低。他长期训练出来的思维利器,可以有效地解释某一领域,但是在有的地方,却完全行不通。有人会有意无意地避免去接触这些领域,而对能够扬长避短的话题或者理论/技巧特别感兴趣。
也是无论什*么专业,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对自己学科和研究方式、思维方式的批判与怀疑会少于对它们的倚重与维护。也就是正面的影响多于对它们的批判性的思考。六经注我这种境界不容易达到,我如能注六经就已经不容易了。多一点怀疑与批判,会让自己把眼界投向更广阔的世界。如果喜欢科学,那么不妨清空自己成见,思考下科学的极限。此时可以看到一个人思维的灵活程度和胸襟,虽然这一点不容易做到。 |
2009-12-11 11:3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