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邓文迪而言,改变命运的第一个契机出现在1987年。在这一年里,她认识了一对来自加洲的美国夫妇,Jake Cherry和他的太太。Cherry先生当时50岁,正在广州一家中外合资生产冰柜的工厂工作,而42岁的Cherry太太因为丈夫的工作关系,也来到了中国。邓文迪能够认识他们,是因为刚好Cherry太太有这个闲暇,能够帮助她提高英语水平。应该说,当时外国人在中国虽然不像现在这么多,但别忘了这是在广州,中国最早向世界打开窗户的地方,在那里,要想结识个外国人实在也并不是件难事,找个外国人补习英语也是当年汹汹涌涌的出国潮中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可是,尽管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机会,邓文迪却抓住了它并充分地运用了它,使之为自己带来了最大的利益。1988年2月,邓文迪在Cherry夫妇的帮助下获得学生签证,进入一家社区学院,Northridge加州州立大学学习。他们甚至让她和自己五岁大的女儿合用一间卧室和一张帆布床,并且承诺资助她的学习费用,直到她学成为止。
与大多数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而四处奔波的中国留学生相比,此时邓文迪的状况无疑是好得多了,但要说成功,那还差得远,显然邓文迪也是这么认为的。很快,Cherry太太在丈夫处发现了一大堆邓文迪风情万种的造型照片,而Cherry先生也承认:他已经被这个年轻的女人所吸引。1990年2月,在与太太离婚后不久,Jake Cherry与邓文迪结婚。至此,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个来自广州的年轻女孩邓文迪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她实现了当时很多中国女孩儿梦寐以求的愿望,找到了一个美国丈夫,尽管这个丈夫的年龄已经可以做她的父亲,但毕竟从此她进入了美国社会。
如果是你,是不是就此满足了呢?邓文迪可不是这么想。两年零七个月后,她和Cherry先生的婚姻走到了尽头,这个时间比获得绿卡所要求的时间——允即许她作为外国居民永久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只多七个月。而按照Cherry先生的说法,他和邓文迪共同生活的时间,实际上“最多有四到五个月”。 |
2009-12-8 13:0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