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宝玉
本帖最后由 白衣 于 2009-10-6 17:26 编辑
贾宝玉,多情的双鱼座。
双鱼和天蝎心灵相通,是为了爱情可以献出生命的,是深情的人。宝黛二人心心相印,他们的爱情,铭心刻骨,荡气回肠。人一辈子可以碰上这样可心合意的恋人,能如此轰轰烈烈地爱上一场,即便未能终成眷属,也可以死而无憾了。
双鱼和天蝎的不同处是,天蝎是极为专情的,特别是天蝎女,她的世界只有她自己和她的爱人,她的爱情,至死不渝。而双鱼固然深情,却也滥情,他们是最容易堕入情网的,这个在宝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至。多情的贾宝玉情感泛滥,处处留情,哪怕是对刘姥姥凭空杜撰出的女孩儿,亦或者只闻芳名,未见其人的傅秋芳,宝玉都不吝于献出一份情意。这一特点在红楼作者身上也有体现,这位为自己立传的贾宝玉,曾经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公子,在给他书中的人物命名时,大凡是精采绝妙的少女,都会跟宝玉有意无意地扯上点关系。这大概也从侧面反映出男人的多妻倾向:他首先是在名字上作文章,宝钗,宝琴,与宝玉兼用一个“宝”字,宝琴若不是先许给了梅翰林之子,也差一点就许给了宝玉。黛玉,小红(原名红玉)又跟宝玉共了一个“玉”字。小红这个丫头,出场不多,但显然属于宝玉喜欢的类型,可惜她与宝玉的缘份浅,后来跟了凤姐,再后来应该是嫁与了贾芸。据脂批本的线索,她与贾芸后来曾经接济过落魄后的宝玉。
除了在名字上作文章,还有因生日跟宝玉同一天,因而也与宝玉有了关联的有平儿,宝琴(又是宝琴),邢岫烟,还有宝玉的丫头四儿,更借四儿之口说“同生日的是夫妻”。。。隐晦地表达了作者深埋于潜意识中的愿望。梦是潜意识的化装舞会,宝玉梦幻游仙境时,与他初试云雨的梦中情人叫“兼美”,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哈哈,说得再明白没有了,可见男人总是想鱼与熊掌兼得的。
红楼梦最早期的版本之一有名曰《情僧录》,有理由怀疑原作者是一位勘破世情后的出家人,“红楼”惯用谶语隐语,常有一语成谶的情况发生,如金钏说“金簪子掉在井里,该你的总是你的。”结果她果真是投井而死。更不用说元宵节制灯谜,每个谜语都暗喻了创作它的主人的命运。
书中宝玉不只一次道:”你(黛玉)死了,我做和尚去。“我深信这不仅是书中的情形,也是确实发生的事实,红楼作者(宝玉原型)是如此的深情,为了爱人连性命与自由“皆可抛”,爱人死了,他出家做和尚,于他实是情理之中的寻常举动。虽然他后来也娶了宝钗,夫妻和睦,然而“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终不能忘情于刻骨铭心的初恋情人。”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红楼第一回作者自述生活现状“茅椽蓬牖,瓦灶绳床”,正是佛门中苦行僧人的生活写照。若不是佛门中人,若非经佛法洗涤过的智慧,何以能回望前尘往事时“无我”地叙人述事呢。当日俞平伯看《红楼梦》,不由赞道:“好一面公平的镜子啊”。
世间的俗人,因了“我爱,我见”的染污,对人对事,很难有如实客观地认知。往往是”我爱者“百般誉美,不惜鲜花着锦人为拔高,”我憎者“几欲其死,百般歪曲丑化诋毁尚嫌不足,所以在平庸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亦或是十恶不赦的恶人。
而红楼作者,是“爱而深知其恶,憎而不吝其悯”的,并不隐讳他喜爱的人的缺陷,也能深察所憎恶的人的心情处境。至于曹雪芹,我相信他是参与创作了的,但非红楼故事主干的始作者。真正的作者,早已勘破世情虚名,仙遁去了。他多半是故意不留名,又故意留下一个残本,其中大有深意。
依佛法的观点,世间本来也没有完美的事。世间法皆是有漏法。而《红楼梦》或许正因了这不完美,才格外真实,因了残缺而令人扼腕。成为不朽的千古名著,古今第一奇书。
ps:若对佛教思想一点儿也不了解,也看不通彻《红楼梦》。另外,关于红楼作者,一向争议颇多,我本不该多事。 |
2009-10-5 19: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