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伊彩缘 于 2009-9-19 22:32 编辑
佛主安拉一城中在扬州,有佛寺,有礼拜堂,有清真寺,多种宗教均有自己古老的代表建筑。在城西北蜀岗上,有扬州最出名的佛寺大明寺,寺因始建于南朝大明年间而得名。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和尚与这里颇有渊源,今在寺里有仿唐建筑鉴真纪念堂。寺本身的多数建筑其实蛮新的,有些古趣的是寺西的西园——据说是乾隆赏过的地方,园中有泉,陆羽评其为天下第五,有的时候自称第一的远没有自称第五、第七来得更有意思吧。欧阳修的平山堂也在寺中,听说过去在这里是能看到镇江的三山的,所谓“远山来与此堂平”,而今这种淡然怕是很难体会了。寺的西北角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一片塔林,其中有座属于石涛,一代宗师逝后隐葬于此,与他那清雅奇绝的画风倒是非常般配。
护城河北岸有天宁古寺,辟为博物馆——但是收票,寺内一部分被开发为古玩市场。向南不远的巷子里有古西方寺,金农曾寓居于此,现为扬州八怪纪念馆,往东不远有棵古槐,为传说中的南柯遗迹。在个园东边不远,有准提寺,今已混迹于民居之中。老城深巷中还有旌忠寺,扬州佛教协会隐于寺里,大约这边是大隐于市的情节吧。其他还有文峰寺、高旻寺等,各有特色。
在这些寺庙里,大多植有银杏,等到秋天银杏叶黄时,沿着落叶穿行在小巷中,总会有让人惊喜的发现。旧城东,有号称东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仙鹤寺,建筑风格已经完全中国化,如果不说明真的不能相信这是一座伊斯兰教建筑。寺的面积不大,貌似只有两进院落,院中有几棵高大的银杏树。城西古运河畔,有普哈丁墓。普哈丁为穆罕默德后人,来中国传教,死于中土,奉为圣贤。墓是一组中国古典建筑,要不是亭子顶上的铜制新月还以为是一座小的园林。仙鹤寺与普哈丁墓常年大门紧闭,只能在门口略加瞻仰了。在运河畔跃进桥头有圣心堂——一座不小的教堂。主体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筑,不过正门前却有个中国传统的大门和照壁,很有意思。扬州的确是古时候的大城,经济繁荣、商贾云集,文化在这里交融,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在老城里散落着,世界各地来的商人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可惜,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城市也没落了,于是顺便不自量力的慨叹下我亲爱的家乡德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有了钱,人就要享受,因此扬州的服务业自古出名。“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那是何等惬意的生活。扬州是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冶春富春共和春,那些老馆子单是名字就让人喜欢。鲜美的干丝,肥美的狮子头,各色的面点,就是普通的炒饭也能做的四海闻名。在城中扫街,倦了,在街边小摊上买两个三丁包子、一个萝卜丝饼,那是回味无穷。多少有些让人感慨的是,而今淮海路上,最多的却是川菜火锅的店铺了。此外再说点不和谐的。小杜诗赞: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白石有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这扬州的风月应是与金陵秦淮有一比的,在旧时那可是招商引资的大资本(据说曾李入南京后,为恢复经济很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划秦淮为特区)。如果想要体会一下那当年秦楼楚馆的风情,大可去绿杨旅社瞻仰一下:虽说八十年前就已经改建为旅店了,但那饱经风霜的老房子还依稀存留着别样的香艳。旅社东边不远还有座老房子,也有秀美艳丽的装饰,让人浮想联翩。有人说扬州是一座有点老去的城市,安详沉静而缺乏朝气;有人说扬州是一位小家碧玉,清秀可人可少了点华贵;有人说这里是江北的江南——而于我,扬州是那读上千遍也不厌倦的诗篇,看上千遍也不厌倦的佳人,梦回千遍依然走不出的天堂吧。如果你有这份雅致,不妨亲身去体验下。
|
2009-9-19 21:1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