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各位谈一谈中国公路收费问题。

35
回复
2448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既然讨论,我也转一篇,屁话较多,挑主要的看吧:

http://lishi5.com/view/12/his12000.shtml?1

从提议到实行历时15年,中国2009年在全国范围开征燃油税,同时逐步取消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等六项费用。据报道,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 同时利用税收杠杆引导燃油消费者节能减排,购买小排量汽车,以利环境保护。最近又有报道说,车船税即将调整,也是出于所谓“抑大扬小”,鼓励采用小排量汽车。
中国读者可能对美国针对汽车如何收税有兴趣,本文就对此作一简单介绍。今天先讲联邦政府收税的情况,明天再谈今后变化的可能趋势,最后说一说各州及地方政府是如何拿汽车下手开辟财源的。首先要说明的是,美国联邦政府从来没有收过养路费,一开始征收的就是燃油税。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1769年为取悦康熙皇帝,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也不知道究竟造没造出来的蒸汽动力汽车。从那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各式各样的汽车都不过是发明家和爱好者的事儿。直到19世纪末期德国人本茨办工厂制造烧油的内燃机汽车,它才逐渐成为实用的交通工具。到20世纪初期,福特的标准化和流水线则开创了汽车时代新纪*。

1930年代州际高速公路规划流量示意图(运输部高速公路管理局网站)


汽车多了起来,各国政府为了创收就开始打汽车的主意。1914年美国联邦政府试图对汽油征收每加仑2美分的燃油税,结果国会没有通过,翌年威尔逊总统旧案重提,依旧以失败告终。但是1919年俄勒冈州闯关成功,开征每加仑1美分的燃油税。接下来的十年里,全美48个州和首都地区都陆续开始征收燃油税,税率最高每加仑7美分。联邦政府还是没有能够分到一杯羹。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号称“咆哮的十年”(Roaring Decade )。到胡佛1929年3月就任总统,赶上了一个尾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大萧条爆发,纽约股市落回到30年前开市时的水平。百业凋敝,民不聊生,政府收入骤减。三连任的财长安德鲁۰梅隆,以减税著称,原来是人人称羡的经济成长功臣,一夜之间从“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以来最好的财长”变成了“从上一位财长以来最好的财长”,大权旁落到次长奥格顿۰米尔斯手中。最终梅隆外放驻英大使,米尔斯接手。为了减少财政赤字,胡佛和米尔斯推动国会通过1933财年预算,除了大幅提高个人和公司所得税,恢复一战期间的消费杂税之外,首次由联邦政府征收每加仑1美分的燃油消费税。

燃油税证明是一只会下蛋的好母鸡:第一年就收了1.25亿美元,几乎占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威尔逊如果在世(他死于1924年),一定悔青了鼻子:当初如果不是那么拧巴,哪里会有一战欠下的巨额国债!
政府和国会尝到了甜头,原先只说收一年试试看,结果年复一年地续延下来。到了1940年,二战已经在欧洲爆发,罗斯福政府作为备战措施之一,将燃油税提高到1.5美分,为期5年,到时候再降回去。第二年又改了主意,取消5年的限制,干脆将其永久化。

每加仑1.5美分的燃油税实行十年有余,韩战爆发,军费大增,1951年国会将燃油消费税提高到2美分,计划到1954年3月再降回原位。结果虽然在1953年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国际局势依然严峻,政府于是故伎重演,连续3年立法保持每加仑2美分的燃油税。不过为了照顾农民的利益,规定从1956年开始,对农用车辆用于农业生产消耗的燃料返还燃油税。(这点值得学习)
1956年是燃油消费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那之后,燃油税不再进入联邦政府的大金库,而是专款专用,用于修建、管理和维护州际高速公路。

1993年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命名为“艾森豪威尔州际高速公路系统”仪式。左起第二人为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儿子约翰•艾森豪威尔。(运输部高速公路管理局网站)




二战前后美国没有全国性的(州际)高速公路,罗斯福曾经计划修建,也设立了具体机构进行规划,但是鉴于联邦财力,以及各方利益的牵制而只能小打小闹。等到艾森豪威尔当上总统,韩战也告一段落,腾出手来就推动国会重新规划州际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但是修建十来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钱从哪里来?谁用谁出钱,多用多出钱,燃油消费税在当时是最公平合理的办法。于是1956年国会通过《高速公路预算法案》,将燃油税提高到每加仑3美分,建立“高速公路信托基金”,在13年内筹集250亿美元,由联邦政府出资90%建设州际高速公路。至今,美国绝大多数高速公路不收费,原因就在于此。
此后,随着形势发展和通货膨胀,燃油税有若干次调整。50年代末期上调了1美分。20多年之后,里根总统当政,国会在1982年将燃油税提高了5分钱,成为每加仑9美分,规定其中要有1分钱用于公共交通系统。1990年在老布什总统任期,由于经济萧条,将燃油税又提高5美分,而且从中间拿出一半补贴国家财政。到克林顿上任,1993年再次提高燃油税4.3美分,全部用于补贴财政亏空。4年后经济好转,1997年立法将这4.3美分拨回给高速公路信托基金。
到今天为止,美国联邦政府征收的燃油税已经17年没有调整,每加仑汽油18.4美分(其中有0.1美分用于地下储油罐泄漏防治),柴油24.4美分。由于物价上涨,联邦道路、桥梁隧道老化,维护翻修费用巨大,这笔钱已经入不敷出。是再次提高燃油税呢,还是有更加公平的办法解决?国会自2005年以来就在为此发愁。有人提出在5年内每年提高燃油税5到8美分,然后根据通货膨胀逐年调整。还有人认为,现在油电混合动力车已经不少,全电动汽车也指日可待,继续以燃油税来维持联邦道路,将失去公平公正的基础,建议改为按车辆行驶里程数收税。

注:一加仑相当于3.8升,一加仑18.4美分相当于每升4.84美分。按今天人民币牌价6.8296兑1美元折算,大约相当于每升缴纳燃油税人民币0.33元。


2011-1-18 13:15: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nti_bug_z 于 2011-1-18 15:24 编辑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1公斤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花费1.5 元人民币,而从上海到贵州却需要花费6~8元人民币。据统计,在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的21.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

难怪很多同等物品,国内物价超过国外。

不过1.5是怎么算出来的?
anti_bug_z
2011-1-18 23:07
我看了帖子,我说你怎么不回答了。原来帖子上就是说某网友算得。下回这样就说不知道好了。 
maomimi113737
2011-1-18 22:31
anti,小学四则运算就能算出来的数字并不能代表帖子就是小学水平。 
anti_bug_z
2011-1-18 21:08
奥,你的转贴就小学水平啊? 
橙色路灯
2011-1-18 20:54
呵呵,只要会四则运算的小学水平就能算出。 
2011-1-18 13:23: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nti_bug_z 于 2011-1-18 23:27 编辑

回复 maomimi113737 的帖子

没跟你说。不是回你的。

我没打算回你说我的话,现在躲你还来不及呢。
2011-1-18 23:24: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nti_bug_z 于 2011-1-19 03:03 编辑

回复 橙色路灯 的帖子

建议你冷静的看清楚,

我说的是:“我也认为公路运输和海运不能比,同等条件下说事还好点。”

你能给我一个上海到贵州的海运费,去和上海到纽约的海运费比较吗?

建议你很多次了,用你的大脑好好想想,什么情况才是可比的,怎么说话才是理。

上次用钱说土地。这回用海运比内陆运输,能比吗?  

按你的说法,上海到大连的海运,40尺货柜载重25吨,才2310。

按你的计算方式,0.1 每公斤,上海到大连3天,上海到纽约30天。

折合时间和距离,同等距离国内海运一样便宜。

上海到纽约,现行航线为上海(跨太平洋)北美西(经巴拿马运河)纽约,航程约20320公里
上海到大连海上航线不详,大概在1300公里

可这种比较能说明什么?说明中国运输便宜,能说明中国运输贵?说明不了。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遇到资讯要先分析,再说话。不要看到一就是一,先过过脑子。

批判国内丑恶显现没错,但要说的在理。

有道理的分析,能让更多的人醒悟。没道理的分析只能起到反效果。

有知识,有常识是好事,但不等有常识的,思考逻辑就正确。

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都以为自己有知识,实际上知识不是关键,想法逻辑才是。

现在知识不值钱,只要google就有知识,但是google不会给你判断知识的逻辑。

你的发言转贴中的最大的逻辑问题,就是喜欢继承没有说服力的结论。

原因可能就是你总认为自己知识丰富,这是常识,那是常识。

而你接受的常识是没有经过思考的和推敲的,那是没用的。

所以,并不是我自以为是的纠缠,而是在我看来,你自以为是到处宣扬一个可笑的错误的结论。

你曾经说过,你挺政府时,别人骂过你奴才,你反省了;

所以,现在你也骂,挺政府的人奴隶,让他们去反省。

这就是说,你喜欢继承错误的东西而浑然不觉。

所以,我现在用这样方式提醒你。

只是共享我的感受,

靠知识说服人叫装逼,靠逻辑说服人叫教育
2011-1-19 02:13: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橙色路灯 的帖子

谁有知识有逻辑,不是你我说了算,时间久了,大家自然有目共睹。

这就叫:理屈而词穷。

我的回复是有针对性的,只对事不对人,事情错了就是错了。

反而你的回复就是不对事:“让时间证实”,很狡猾的说法。

“时间长河里最终做的好就行,以前错了无所谓,别人不会在乎。”

这是土共的逻辑,也是你的逻辑。

我没有用钱说土地

那只能说你根本不看你自己的转贴或回复。

你在这个帖子里,用钱说土地,还历历在目。现在就否认。

http://bbs.xineurope.com/forum-r ... fromuid-104391.html

我在这个帖子里已经回过你这种钱比土地的逻辑错误

http://bbs.xineurope.com/forum-r ... fromuid-104391.html

更没有比较海运陆运。

也许你不知道文章结尾的作用,你把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1公斤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花费1.5 元人民币,而从上海到贵州却需要花费6~8元人民币。

放在最后一段,作为 conclusion。这代表对文章的总结,现在又说这是只抠边角。

别人问过你如何统计,我问过你如何计算。

你左顾而言他,什么小学四则运算。

然后给一个数据

40尺货柜载重22吨54立方,按4500美金算。再换算成人民币。

你说这不是海运是什么?

我用活生生的逻辑来反驳你这个计算结果毫不可比性,

现在你又否认。

其实你不用解释,坦然一句,

“这个数据我也就是考来的,如何计算我不清楚。有没有可比性,见仁见智。“

这还不是什么大事,也要你道歉,就如此这样硬拗。

假如你上台了,和现在的高官还不一样。

还是那就话,人做天看。
2011-1-19 10:58: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nti_bug_z 于 2011-1-19 22:35 编辑

回复 橙色路灯 的帖子

哎,算了。

你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就是你说不清楚和不能理解的东西。

逻辑是不能教授的。

一个人举的例子反应的就是一个人的逻辑思想。

其实,贵和便宜,好和坏都是相对的,不能理解这种相对性,就把它变成绝对的。

你的转贴,就是把一个复杂的帖子,提炼出对你有利的东西,

然后能把国家,经济,过路费的事情,简化到 1+1 = 2 的境地。

你最终的目的,就是把简化的结果, 6-8元 比 1.5元 贵 等同于 国内过路费太高,这种洗脑的逻辑。

我一直以为你无意的,看来你是执意的。

再一次看看你的可笑逻辑吧 :

1.5 我凭自己经验感觉完全符合事实,没有怀疑的必要

你始终不懂,这里1.5元再怎么正确和6-8元做的比较也毫无意义的。

给一个毫无意义的而准确的数字,就是废话。这就是你给别人的直接感受。

靠知识说服人叫装逼,靠逻辑说服人叫教育。只是共享我的心得,你大可以不必在意。

装逼也好教育也好,怎样用是看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曾经看到有些网友,即使对政府不满,但是看到你的帖子又会为政府辩护。

我曾善意提醒你,但是我想我会错意了。

也许这才是你想达到目的。

既然如此,不要再费劲,成全你就是了。君自便吧。

PS:原来你又改了帖子。

去年蔬菜猪肉价格飞涨,很多城市调控物价的重要措施就是取消运输熟肉蔬菜车辆的过路费,由此足以看到过路费的分量了。国内很多人都在抱怨过路费太高,你生活在法国,当然感受不到了。五年之前上海到兰州的运费远比上海到纽约的低,现在是因为过路费而高。这个帖子里不是在比较海运陆运,而是整体运输成本。

我替中国国务院感谢你,你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找到很高明的解释和处理方法。

突然之间我很崇拜你,真的。

我就不敢再回了,没有你的治国之才,就不拦你的治国之路了。
2011-1-19 22:32: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nti_bug_z 于 2011-1-20 01:56 编辑

回复 橙色路灯 的帖子

真佩服你。

旁观者都已经开始呼天喊地,胡搅蛮缠,指桑骂槐,伺机报复了。

你当事者还能按奈住,还能这么理性,很不错。

这证明你确实远不是一般妇孺可比,比我这屁民强,是块治国的料。

既然你要听,我就班门弄斧吧,你认为不对,你就当我在装B。

这样说吧,中国菜价在涨,物价在涨,房价在涨,学费在涨,公务员工资在涨为啥?

和超发的43万亿人民币没关系吗?和通货膨胀没关系吗?难道过路费就不涨?

这种情况下,你单独讨论过路费贵或不贵,已经毫无意义。

对比央行的错(还不知道是不是阴谋)过路费就变的太小儿科,这就是我说的逻辑。

过路费的只不过是通货膨胀一部分,道路维修费涨,材料费涨,人工费用涨,等等。

你的直观感受:五年之前上海到兰州的运费远比上海到纽约的低。

我个人认为原因在于,人民币通膨,对美元却在升值。

但是对比通膨,过路费是多少才合理,很难计算。

原因,超发的钱大部分用到地产投资,地产开发却引发了大量的低价值运输,

在燃油税,过路费双轨下,多少能持平,我不是专家,不得而知。

然而,运输获利的涨幅,我个人认为远低通膨速度。

所以,突兀出来,过路费贵。

你说的运输蔬菜猪肉货车的过路费来进行调整,就是政府对通膨控制的一部分。

没错,政府是用指标不治本的牺牲法,牺牲过路费降低物价成本,让物价通膨表现降低。

但是过路费贵与否,这个例子说明不了。

再说你的帖子。

世界上70%的收费公路都在中国
2007年的一篇报道显示,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占了全世界70%。相对而言,美国全国拥有8.9万公里高速公路,只有大约8000公里是收费路段。在德国,家庭轿车使用高速公路是免费的,只有12吨以上的卡车要征收0.15欧分的使用费。(法国的收费状况已有网友跟帖补上。)


这段你只告诉了大家中国路收费的,但是你没有告诉大家为何那些国家不收费,或者少收费。
我已经发贴补充过美国的情况。但是你没有给出数据讨论『贵』这个问题。

据世界银行2007年2月公布的研究报告披露,中国车辆通行费占人均GDP比例中以超2%居首位,比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都高。中国公路收费站密集,交通部规定40公里设一收费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规定,高等级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设1个收费站。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都在收费,现在虽然取消二级公路的收费是大势所趋,但是许多地方还是照收不误。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立项时被定为“政府收费还贷公路”、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建成收费3年多后,该公路的性质“自觉”转为“经营性公路”,并重新核定了长达30年的收费权。

同样,车辆通行费占人均GDP比例中以超2%,同样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一:有没有对比其他国家
燃油税/GDP的情况

二:中国的GDP和其他国家结构不一样的,是不是没有考虑。

同样,你给出乱收费的情况,你只是讨论了『费多』,但是没有给出数据讨论『贵』这个问题。

『费多』不等于『贵』,乱收费已经不是这几年的专利,几年前费多,但是大家是不是同样感觉到贵,是看盈利的状况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1公斤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花费1.5 元人民币,而从上海到贵州却需要花费6~8元人民币。据统计,在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的21.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除了过路费而外,罚款、税收、燃料费等等,一起“齐心协力”让中国的物流成本很高。

你说的中国物流GDP比重,和发达国家比,是不合理的。这说明不了『贵』这个问题,和上面讨论的一样:

中国GDP的结构和发达国家GDP结构有很多不同,中国的低价值生产太过了。

你帖子里唯一直观讨论『贵』这个问题,用的确实一个不恰当,不合理的例子。 1.5 : 6-8

所以,这个例子不成立,导致你通篇都没有给出给力的数据去说,『贵』!

你说,可以看你给的链接。对于现在习惯快餐生活的人,很少会想你说的去看链接。

再者你给的帖子:368万元折射出来的中国公路收费乱象

其实这个题目就很扯,用一个小问题掩盖一个很大的通膨。

以上是对贵的讨论。

但是,我没有对费多进行过多的着墨,因为乱收费已经不是这几年的专利了。

费多在通膨下,显得更加明显。

这就是我的逻辑。如果你认为不妥,就随他去吧。

但是能希望你明白,我说你的逻辑问题,才是这里个根本。

你帖子里唯一直观讨论『贵』这个问题,用的确实一个不恰当,不合理的例子。 1.5 : 6-8

你的这个逻辑问题,直接照成别人的反感

你说你不是在洗脑,但我很怀疑。你把通膨的大问题引导向一个小问题。

我真不知道是你逻辑的问题,还是本意如此。
2011-1-20 01:34: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nti_bug_z 于 2011-1-20 19:51 编辑

回复 橙色路灯 的帖子

可能做我这行的,读的文章多了,经验导致对文章的数字结构很敏感,只要数字结构有问题,文章基本就不用看了。

所以,并非边角问题,而是这种经验是否可以用在这里,我不知道。有些经验是通用的,但人是无法跳出自己的圈子的。

个人认为国内的讨论性文章,很多太片面,要不不敢深入讨论,要么就只停在表面,最多一种就是总结“制度问题”。

随他们起舞,要么越来越傻,要么越来越信党,要么越来越信制度问题,我说洗脑就是如此。

我很佩服和欣赏三眼两羽的精神,遇到问题能自己调查,

其实逻辑就是这么回事,怀疑是第一位的。

年龄到了,越来越直接,也就不太在意自己的语言,也不太在意别人的语言。

曾经很喜欢用知识说服别人,但是发现,那就是装B;

现在认识到知识不经过逻辑的思考,是经不起推敲的,

逻辑清晰,别人才会信服;否则,别人会产生直观的反感。

所以跟你分享的,并不是要骂人。

用你话讲,也许很多人就是认为我在装B,无所谓了,人对得起自己就行。

发贴在一天之间,时间不定,心情也不定,早上喜欢息事宁人,晚上像斗架的公鸡。

反对就表达,对自己也越来越放纵,已经不再做个,给人看到的好好人,

做好自己就行。

这就是我说的做人,不知道你理解否。

今天开了一天会,累了,就码这些吧。

如果对我不满意,随你,要你就学老郭的话:”画两个圈圈诅咒你。“

如果要诅咒,你最好咒我中loto。

这才比较好玩,哈哈。


2011-1-20 18:14: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橙色路灯 的帖子

利用做饭的时间再码点。

其实你可以看看这帖子里网友的反应就知道,我为何说你:讨论贵是失败的。

很多人讨论的是“费多”,该不该收费,而不是讨论“贵”。

贵和便宜是相对的,说贵,要看比的对象。

2009年,我跟朋友从北京开到杭州,巴黎到波尔多一个往返的路程,过路费就有六七百元人民币。以中国的消费收入水平,这个过路费价格很高了。

这里,你才第一次提到,合理的对比,以中国的消费收入水平,这个过路费价格很高了

五年之前上海到兰州的运费远比上海到纽约的低,现在是因为过路费而高。这个帖子里不是在比较海运陆运,而是整体运输成本。

这里用五年的对比,也是合理的,是你的直观感受,是一个可以引人思考的问题,才让人意识到本质问题。

所以,顺着这个思路,我才浅谈通膨。

如果一开始你这样说,网友的反应可能就不一样了。我想也不会有这样的争论了。

而你原帖里,我已经分析过了。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比较。

当然,人写东西的时候,经常忽略了自己内心中的一些常识,细节,忽视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也许你在自己的脑海里已经是这样想的了,但是原帖中没有写出来。

但是对于不同经历的人,常识是不一样了,要讨论就要写的合理和全面,

否则这个讨论最后就会两极化:反对收费,赞成收费。

其实,你说扣边角,就是因为扣边角都烂了,里面也会烂的。

有人说我扣墙角帝,我欣然接受。

不过要知道,如果被扣墙角帝把墙角抠破了,墙就会塌,新建的房子也会踏塌了,就会砸到住里面的人。
2011-1-20 19:02:1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