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杨启帆和他的团队致力于研究自动调节农药喷洒量的“无人机喷溉系统”,图为杨启帆正在测试一架无人机电路。(来源:人民网 牟健摄) 3月5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四众”之说由此进一步引起社会关注。 在基于互联网等方式的创业创新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四众”虽然只有八个字,内涵却很丰富。“众创”指通过创业创新服务平台聚集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众筹”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募集资金;“众包”则是指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将传统由特定企业和机构完成的任务,向自愿参与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进行分工;“众扶”指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途径,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 2015年9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中,就专门对“四众”平台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要求全面推进众创,积极推广众包,立体实施众扶,稳健发展众筹,旨在汇众智搞创新、汇众力增就业、汇众能助创业、汇众资促发展。 “互联网+”时代,新事物涌现节奏更快,在瞬息万变中把握机遇、引领发展,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筹谋。中国作出“四众”抉择,也是基于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用户规模达到4.13亿,增长率为14.3%。 另有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互联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占比超过美国。 人们普遍感到,从一年前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今年将“四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创业创新的底气越来越足了。“四众”平台,不仅蕴含着追梦圆梦的机会,而且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