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okaa 于 2011-10-10 14:18 编辑
1。欧洲艺术市场结构
学画画的基本上都认识这个市场上的几种不同角色扮演着:
艺术家(活着的或者已经去世的)、经纪人、艺术商人、鉴定专家、拍卖师、收藏家
所以也就对应了艺术品(古老的或者当代的)、画廊、鉴定机构、拍卖行、博物馆和艺术博览会等等机构
最初的艺术品是教堂或者皇室向艺术家或者艺人订购的,而后有了每年在宫殿举办的艺术沙龙,这便是艺术展览的雏形。艺术品组建走入公众视野,由官方收藏演变为一般贵族的爱好,而后收藏品的转让买卖或者作为财产继承的需要,衍生了中间环节的各个职业专家。所以,不论是从最初的市场形成,还是当今,收藏是影响艺术创作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从顺序上说,艺术家首先是通过画廊的资助和推介成长的,画廊并不是简单的商业机构,她通常是艺术家的经纪机构。一个艺术家只能签约一个画廊,这个合同跟结婚关系有点像。但因为中国的艺术家除了签约中国的画廊还可以签约法国的画廊,而现在画廊逐渐国际化,所以这个代理权的问题会有时混乱一下。根据法国的著作权法,每次一艺术作品的交易,都要给艺术家一定比例的报酬,除非这个艺术家已经去世75年以后。。。。这种保护艺术家但增加了商业成本的做法实际上饱受争议。而作为艺术家,除了依托画廊,也借助于各个地区的艺术中心来发展。艺术中心是地方政府拨款,他们定期在画廊或者展廊,寻找有潜力的艺术家,帮他完成作品并展览以推动艺术家的发展。艺术中心是不盈利的,但有的地方会要求艺术家将来卖出作品后,偿还当初的作品创作成本,这个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画廊一般不很愿意接受新的艺术家,除非是很明显的潜力股-- 这个很矛盾。画廊在选择艺术家的时候,很少很少是去看艺术家的申请材料的,虽然经常会有艺术家带着作品自我推荐,这些申请材料放在哪里基本是没有人看的。。。画廊决定和某一个艺术家签约,通常是圈内朋友的介绍,或者某个偶然的机会,让画商认识了艺术家,两个人有了思想碰撞的火花。总之,feeling很重要。还是跟结婚很像哈。
经过画廊经营的艺术家,其作品也会被推荐给centre d'art, 也有可能会参加各种沙龙或foire。不是所有的画廊都能申请到好的展览的展位,那些实力强盛、历史久远、名声远扬的画廊才有此机会,即便是展位费很高,也不是出钱就能得到的。对于某些特殊地位的画廊,那些foire的组织者甚至以更低一点的价格把最好的展位留给他们,总之,这是他们互相对双赢的期盼。这些大的foire,会有世界排名的富豪在里面选作品,所以不论是哪一方面,都会展示最有代表性最为昂贵的作品。
这些世界各地的展会既是推介艺术家的机会,也是展示画廊实力的机会。不同等级的展会,以及不同等级的展位,基本上就是画廊在这个市场上的地位的镜子。而各种展会带来的消耗,则是画廊巨大的一项支出。(这个支出不仅仅是高昂的展位费,更是作品运输、贮存和保险费)一般来说,展会的效果并不仅仅体现在展会期间,更多的时候是给画廊带来后续的客户和订单。从成本上说,画廊最后的价格和给艺术家作品的报酬是一半一半,但也有很多特例,例如可以在中国找到200欧的画,在这里卖到2000欧。。。。除了签约的合作方式外,现在有很多画廊也“出租墙面”,也就是艺术家交给画廊场地租金,办展,然后卖画走人,有可能租金抵,卖画后画廊收取佣金,也有可能只收租金,这样画廊是没有损失的,艺术家自己承担风险。这种“出租墙面”的方式,并不能体现艺术市场中画廊所肩负的真正职能,因此不值得提倡。
打字好累,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
|
2011-10-6 13:3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