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新欧洲留学

今年的巴黎实习回忆

38
回复
10029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9-9-14 01:04:51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4-12-9 02:12: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也住在12区,也是基督徒。也曾经拿到OECD的实习offer,虽然最后选择了别家。

感谢楼主分享,上帝祝福你。
2014-12-10 12:48: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待审核)

待审核
2013-11-21 21:34:04
(待审核)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28 编辑

跋 涉


经过了超过48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期间只睡了不超过4个小时),终于蒙上帝赐福,我成功的结束了我在经合组织(OECD)的实习。最后我连续做了两个分别预计是半个小时的报告发表,最后在各种问题和讨论中,一直连续讲了两个小时,但是还是相当成功的,感谢神!


到了最后,我已经快说不出话来了,一边喝着咖啡,润润嗓子,一边忍着上腭的疼痛,继续坚持着。不过我感觉我的士气很高,心情也很好,不论对于期间受到的赞赏也好,更对于期间得到的critics


最终结束后,我又花了一个小时将一些文件和程序转交给我的一位同事,同时也是我的老师,朋友,M大哥。又和帮助我来到这里并作为我的直接上司的Z老师谈了一会儿(又蹭了几块好吃的英国全麦饼干,法国找不到),非常感谢他一直的关照和帮助,让我学到不少东西。


晚上8点多,我最后一次从OECD的安全门里走出来了,两个月间,我进进出出多少次这道门,而这次,我已经将通行badge交还了。门在身后合上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走下了台阶。回头看看我时常会出现的窗口,那里的视野相当好。再看看窗子对面我会时而眺望的拉缪艾特城堡的铁栅栏门,穿着黑色西装的胖胖的保安还坐在那里(如果不是高官来访,那道门每天大概就会开四五次,这个保安的工作想必也是相当无聊了),我轻轻地说了声au revoir,就拉着我的小手提箱快步走去了。


晚上9点多,我饿着肚子回到我在巴黎12区的住所,将房子赶快打扫了一下,将行李快快地收拾了一下,于10点多,又次深情地对着这个居住了两个月的充满品味的小房子说了声à bientôt,便拉着两个旅行箱匆匆赶进了地铁。


晚上11点多,正如以往每次一样,经过RER B的不停晃荡和臭气熏染,我在le guichet风尘仆仆的下了车,已经忘记了饥饿,正迎着一阵刚刚来到的秋风,我的衣袖飞扬了起来,我微微环顾了一下四下空荡荡的天空,颇似电影中反派重量级角色一般地低音说了句“I am back”。风继续向我身后奔去,我任由那飞往身后的落叶飞去,大步拖着箱子开始爬山。


15分钟0点,我终于抵达了穆隆高岗上,我新的房间。经过了两年的磨练,作为第三年的学生,我终于住进了有点像宾馆房间的Rez 3。稍事整理,我痛痛快快的洗了一个舒服澡,在法国多少年了,除了在宾馆,少有能有条件真正的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疲倦一扫而空。


1
点钟,随便将冰箱中的残留物吃了点,上网稍微浏览了一下,就读了圣经,终于躺到床上,在奋战55个小时后,安安稳稳的睡了。这个床垫也是自从来了法国后少有的一张舒服的不会塌陷的床垫。


时间过得多么快,我现在是满心感谢上帝,期待着在这最后一年中得到祂所应许的福分,哈里路亚。


两个月的实习过去了,在梦乡里,我来慢慢回忆那一点一滴。
2009-9-14 01:06: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29 编辑

第一天




初来乍到



7
10日的下午,我坐进了OECD巴黎总部的办公室,面对着拉缪艾特城堡,开始了我的工作。一周前的这个时候,我还在为找不到实习而痛苦,而当时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在一周后的这个时候就开始工作了。感谢神。


奥地利专家G先生带着在整个司里面到处敲门,将我介绍给每个还在暑期留驻的人。秘书给我介绍了我所需要做的文书行政手续,并且告诉我一些必要的规章和一些便利。最后,我又去到文书部挑了一些需要的文具抱回我自己的办公室。


我的办公室本来是给两个人共用的,可是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显得相当的大,大约能有2530平。阳光非常好,风景也很不错。室内有自动的照明系统,会自动随着人来人往而开关和调节。空气调节系统也是半自动的,能够按照人的意思去自动调节,如果我打开窗子的话,空调就会自动关闭进行节能。


办公室里面有两个大书柜,里面放了各种各样的刊物,我对很多都挺感兴趣,就顺手拿了几本放在桌子上,有空可以翻两下。


我坐到了给我的大椅子上,感到一种office holder的感觉。这时,G先生和日本专家N先生敲门了。他们进来后我自然的站了起来,请他们坐下,他们是要来谈谈我将要开始的工作。面对着这两位挂满头衔的人,我不由得不知道是坐下还是站着好。G先生请我坐下,说,这是你的office哦,你请坐。


嗯,对啊,这是我的office了,是神赐给我的office


于是我面对他们在那个靠背比我还高的大椅子上坐下来,开始谈谈我的题目。





题目



我所要做的正式题目是关于东南亚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和政策的统计,分析,总结并提交有说服力和表现力的图表及相应的报告和评论。经过讨论,我将会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的材料:国际双边贸易信息库,专利信息库,科技发表及刊物信息库。我的工作将是非常有自主性的,但同时也会得到各位专家的直接指导,并且我也会参与他们的任务,与他们一起协作。


关于贸易方面的问题,我可以直接去请教N先生,关于专利方面的问题,我可以去情况法国专家D先生,关于科技刊物方面的问题当时还没有提及,可是事实上,科技刊物方面分析在最后的发表中可谓我最独立自主的(是神与我同在),且篇幅最多的部分,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令人感兴趣的发现。


这个项目事实上是德国和日本政府资助的(虽然最后的分析显示德国在这一地区的科技参与处在几大重要参与国中的末尾,但至少还是重要参与国之一),因此我需要在总体分析,区域分析之余,特别对和这两个国家相关的东西予以关注。


另外科技创新是个很难以定义的东西,其中比较能够量化和跟踪分析的东西,大概就是像专利信息和科技刊物出版分析。这些都是有着庞大和完整的数据库的,虽然其中很多地方输入的数据质量令人头疼,但是其资料的完整性和覆盖面都是很有价值的。


我的分析自然是要关注这些东南亚国家本身,不过也是更要关注它们和世界的互动,尤其是和几个重要地区和国家的互动关系。


我将会使用到各种需要用到的方法和技术去开展我的工作,包括统计的,数学的,经济的,bibliometry的等等。


大概了解了我的工作之后,他们就让我自己先看看,熟悉一下,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去问他们,而N先生将会很快将一份初步整理好的贸易的资料库传给我。





动手



这样,我于下午3点的时候,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一本本刚刚拿到手的manuals,了解着究竟什么是patent indicator之类的东西。我还上上OECD的统计数据库,看看相关方面已经整理好的现有数据都有哪些可以用的。


很快,高效率的N先生就把世界双边贸易数据库给我发来了。我的第一份行动性任务就是将这份国与国数据库整理成区域与区域数据库,并且制成可以在刊物上发表的图表。


N
先生给了我一份他写好的初步的R code,用于将这份庞大的资料库有规则地导入到R程序中。然后他大概告诉了一下将世界分做几个大区进行考虑。其中欧盟27国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比较明显的,而其他地区则比较难以分,当时出于实验性质,就另外分出了东南亚区,中国和香港区,韩国和台湾区,日本,印度,还有世界其他地区。


这个地区划分很快就被摒弃了,之后又先后采取了很多种不同的地区划分,还有专门的关于如何划分地区的分析。但是在头两周,至少是将欧洲,北美,东南亚,日本,中国明显的划为几个重点观看的对象了。

这天我剩下的时间里,我大概的写出了一份笨拙的R code,将区域归总数据库整理了出来。之后就拿着各种资料和书籍回家,结束了第一天的工作。
2009-9-14 01:07: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29 编辑

周末




这是第一个周末,也是在巴黎的第一个自由的时间。可惜没有人陪我去下馆子,没有人陪我去看电影,没有人陪我去打球,没有人陪我去游泳,没有人陪我去散步,没有人陪我随便走走。。。不,不能这样说,太自我中心了,因该说,我不能陪谁去下馆子,我不能陪谁去看电影,我不能陪谁去打球,我不能陪谁去游泳,我不能陪谁去散步,我不能陪谁去随便走走。


不过我还是挺开心,毕竟是真正的第一次可以觉得住在巴黎市里面,可以profiter一下巴黎了。况且上帝时刻陪伴着我,这也是让我能够好好静心亲近祂的时候。


我早上去看电影,一看就连续看两三场。下午会去塞纳河边散步,在馋馋地吃吃我喜欢的雪糕后,坐在河岸上,沐浴着巴黎的夏日看看拿回来的关于专利的书。不过没有看几页就觉得无聊,于是换了一本小说来放松。晚上去找了家面馆,开心的吃了一顿面条。回到家后又害怕继续变胖,那就会穿不上上班的裤子了,于是又在夏日迟迟来的的夜幕下,换上运动服去绕着bois de Vincennes的湖跑了一圈。


周日早上爬了起来去教堂,还顺便帮一个紧急回国的朋友办了点事情。下午又去看了一场电影,混夹在Bercy有节日气氛的人群中,我酷酷的走出电影院,还让几个来旅游的日本大妈以为我是他们的同胞,虽然我在日语句子里只会说: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晚上,重要静下心来,坐到电脑前,好好的看了看之前编的程序,然后将其生成的数据之放到Excel之中,并且初步构思了一个自动按照使用者要求,给出不同图表的架构。


这个晚上,我还很有情趣的将灯都关掉,点上了5支散发香气的精美蜡烛,放着美妙的赞美诗轻乐,盘坐在地毯上慢慢的品品茶,闭上眼睛和我的上帝说说话。


有情趣之余,不要忘记去把衬衫,袜子,底裤的一干物品洗了晾着,洗完衣服洗自己,洗完自己再读读圣经清洗心灵,最后安然入睡,等待明天的工作。
2009-9-14 01:08: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0 编辑

第二天




这个周一,办公楼里基本上没有人,因为之前是周末,明天是法国国庆,大家能走的都走了,大概我们司所在的两层走廊里面,就加起来有五六个人。


这样最好,我刚刚来,还是一个人静静的看看东西,这样能够更快的熟悉一下。


于是上午我就加快速度尽快的将地区间贸易归总程序更正了一下,开始将之转移到Excel文件之中,然后按照之前的想法将之做成两种按照使用者要求自动生成图表的文件。第一种是使用者选择其所关心的地区和产业,Excel自动生成该地区在N年内和世界其他主要大区间在该产业上的进出口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另外一个是给出某年某产业世界其他地区在和该地区进行进口或出口的贸易中各自所占的比重。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世界各个大区之间的合作情况。


很可惜,在最初生成的原数据文件中,发现了一个错误,我只能赶快去重新再做一遍。由于还是第一次做这个,所以方法也比较原始,虽然在不停的实践中改正和进步,不过一开始的效率还是不高。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午饭之前把这个基本做好了。看着自动生成的漂亮简洁的图表,心里非常开心。这才松一口气出去吃吃饭。



OECD
里面有三个和外面餐馆一样贵的“食堂”,还有一个比“食堂”要贵的“餐馆”。在这里吃和学校食堂里28一样的东西,大概要8欧到9欧。就这样,我就被宰了第一次。我本来是想拿个小面包便宜一点,谁知道小面包要比大面包贵……啊……我又不好意思去换,宰就宰吧!



下午,我开始着手对早上做出的贸易图表进行分析,主要还是先从考察最成熟的欧盟27国集团还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情况开始,毕竟这是最成熟的地区。之后同样特别考察了一下日本的表现,接着考察了一下中国加香港区的表现。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谢上帝,因为一开始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神所给予的直觉,而将中国和香港之间放到一起,这避免了一些有可能出现的非常复杂的香港再转口问题,之后会有提到。


接着就给这些主要地区的相关产业都分别给予了描述和评注。现在想想当时一开始给予充满想法的评注,真是自觉离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或者一个计量经济学家还有太多需要学习和长进的地方啊。


后来我觉得,工程师的课程虽然很丰富很紧凑,可是还是比较浮躁,在很短时间内塞入了大量的知识,可是不像是真正做研究的,会有个明确的方向,先去这个方向上把相关的文章都看一遍,大概了解了大家都在做什么和做了什么,再给自己定一个题目,接着总结了前人的东西,再加入自己的东西。一个站在巨人肩上的矮子也是个高子,可是一个自己站着的高子也还是个矮子。


当时我的很多评注其实早就在很多经典的书籍中都更加完整的描述过,很多想法也已经有很多人相当完整的做过,还有的已经有人正在做。而我所需的,似乎更加是先把各位巨人的肩膀都收集一下。


在几天后,当读了NM给我的一些书和文章,又查阅了一些著名的名词和概念,一度我都非常想在结束工程师第三年后再去一所好的学府进修一个博士学位,做点扎实的研究工作。虽然之后,我又觉得,那也许也不是我最喜欢和适合的工作。


自然,在最后还是要给我们的东南亚地区予以特别的关注,虽然东南亚国家的数据在很多方面都不全,或者不好,不过通过一些数据互补的办法,将整个大数据库里面缺失的部分尽最大可能进行了修补,大部分国家的资料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补全了。例如,泰国在许多年前不是OECD的报告国,所以他们的数据是不全的。于是就要用其他国家的出口数据去补全泰国的进口数据。当然,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更加复杂和特殊的问题。



这天工作到下午6点,准时收工回家。像所有80后一样,对于我,加班,那是个贬义词,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准时回家了。
2009-9-14 01:08: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0 编辑

法国国庆




忘了法国国庆是怎么独自度过的了。。。似乎是下午1点才出门,惊奇的发现居然咖啡店,餐馆都还开门,没有休息!


也许这天也还上了战法履行了一下版主的职责,忘了是否又很正常的遇到一些很有“特色”的网友。
2009-9-14 01:09: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1 编辑

第三天




从这天起,日子就开始加速了。


一大早,N给我传来了一份香港和台湾的专利申请资料和公司注册资料,要我将专利申请名单和公司注册名单对起来。


事实上这项工作过去美国专利局是做过,并且成功了——成功对上了三分之二……这样有利于对专利申请者的信息进行跟踪分析和行业统计处理,乃至更加深入的知识流分析。


在这里的,是欧洲专利局的资料,全是用英文和繁体拼音写出来资料……而且香港人特别喜欢英文加中文,特别多例外,加上很多人会写错字……


分析了几种datamining 的办法,最终总结并提出了一个方案,然后按照这个方案用Excel做出了一套简易的特殊方法,在下午下班前就把这份香港和台湾的数据基本处理好了。并且将之传了回去。(因为这份资料并不大,所以用着很特殊的方法,还是有不错的结果)


但是紧接着,N很高兴的就传来了一份中国的资料,这份资料异常巨大,根本不能用Excel处理。只能用SQL的方式处理。不过天已经要黑了,我要回家了。


可是就在还有5分钟下班的时候,N和另外一个意大利雇员Gr来了,要就这个问题开会。这个会一开就是两个小时……


虽然后来我觉得,我的工作是对东南亚地区的科技创新进行分析,而不是来专门做文字处理的。不过对于日本专家N来说,这是工作的正常部分。



在整个工作中,N给了我最多的指导和帮助,我和他进行了最多的合作。事实上,他是个典型的日本人,而且是个特别爱工作的那种……因此在晚上11点收到email,在周末收到email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虽然也许这样的文字清理,检索和配对的工作应该交由专门的公司和人员去做,不过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勤劳的日本人民勇敢的向困难挑战,这样的精神是十分可嘉的。


虽然以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说,为什么不把这个工作交给一个专业的progiciel的公司去做,尤其是那种有搜索引擎经验的公司,也许他们在两三个月内就能做出一个负责高效的软件专门处理这些问题。当然,这里,是那个意大利人自己编了一个java程序(很有“特点”的一个程序),配合着我们的一些其他办法,在比较笨拙的处理这个问题。


老实说,我不觉得日本的发展模式就是百分之百优良的,并且日本式的思维方式,也不是百分之百有助于创新和提高效能的。但是他们的异常勤奋,十分勇敢,坚韧不拔都是非常优良的品质。



这天会议结束后,我就装上了SQL的软件,从明天起,也许就要是一场大战了。
2009-9-14 01:09: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1 编辑

第四天




一大早,虽然我知道这个名字配对的工作很无聊,也不是我的专长,更不是我必须的任务,但是一样工作接了就要敬业的做好,对待每份工作都要将之视作神给予的一项使命,尽心做好。


不过正当我要投入到其中时,G先生来跟我打了个招呼,还跟我谈了谈,听到我要开始做这个的时候,他说让我先不要做这个,等N他们出差回来再说,这不是我的第一要务,不要分心,先做我自己的事情。他会去跟N说的。


感谢上帝,也正是这个巧妙的安排,才使得我在一开始能有个好的开始,不至于陷入及其繁琐难以脱身的文字处理工作。(所以我说完全的一味勤奋而不懂得“偷懒”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于是这天早上,我得以去查阅了很多关于东南亚地区的国内专利国外持有的资料并进行了统计。



中午,G和一位英国的博导D先生请我一起去吃午餐,还是去的那个9欧一顿的“食堂”,外加吃完后再去cafeteria喝杯咖啡,就是10欧一顿,不过咖啡是G请的。


和西方人在一起共事比起和东方人在一起共事还是相当不同。也说不出究竟哪里不一样,不过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也许和西方人在一起他们不会要求你去做你合同上没有写的东西,不过他们也不会特别的花很多时间去耗在你身上,西方人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就会当面相当直接的说出来,有时对于一些数据的解读有疑虑,他们会作为对立面立刻直接表达出来,东方人也许就会先考虑一下,再退到同盟者的地位上,一起去看是怎么一同解决。其实我觉得两种我都挺喜欢的,我喜欢西方的那种批判精神,也喜欢东方的那种亲密伙伴感。


当然,在这里,是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大家都已经不是纯粹的东方还是西方。记得去年我在香港实习时,一开始在国际化的head office还是相当舒服,可是一旦下到工地旁边的site office,和那些香港本地的底层工程师在一起时,那种Asian Rule可是很不好受的。也许在这里,已经没有那种纯粹的Asian Rule,而是留下来Asian Rule里面好的部分,并且吸取了西方惯例里面通行的部分了。



这天的剩下部分过得很快,已经记不得都具体怎么过的了。只记得咖啡就喝了很久,我们还走到城堡后面的花园晒了会儿太阳,和一些其他人聊聊天,互相沟通一下想法。等到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两点半了。


不过这种信息交换却是相当重要的创新进步的过程。
2009-9-14 01:10: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1 编辑

第二周




日子越来越快,第二周结束的时候,我需要提交一份报告,做一个presentation,基本上我的实质性工作就是在第一周做的,第二周周一做了一些,剩下的在第二周其中两天进行整理和归纳,一天写了20页的小报告,半天做了个presentationpowerpoint,半天做汇报。
汇报还是挺成功的,感谢上帝一直与我同在!



主要就是分做三个部分,第一个就是贸易数据的统计和制图,其中还在之前提到的东西里面加入了数据汇报不统一的问题,例如中国说出口了一千亿美元给美国,美国说从中国进口了一千五百亿。那五百亿怎么回事。这里面事实上有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在转口数据造成的。当然具体工作相当繁杂,不过还是令人很高兴的是,在工作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可以听到很多不错的见解,了解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像是这个在贸易数据问题,里面不单只牵涉到货物,如果深入,还有国际碳排量的问题。


例如,根据京都议定书,各个发达国家要限制其二氧化碳排量,基本签署的发达国家都已经达标,可是事实上,虽然二氧化碳生产量是达标率,而他们的很多高二氧化碳产业已经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而如果我们用相应的统计和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得出的每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消费量(例如我喝一瓶可乐,为了给我供应这瓶可乐,世界总共产生了多少二氧化碳),这样算来,西方国家还是世界主要的二氧化碳消费方,就是说有很多高二氧化碳产品都是为了满足西方消费者而生产的,而这些高二氧化碳产业已经转移到了像是中国,马来西亚等地。



在工作之余,我还喜欢去查查各种有趣的数据,看看各种汇报和刊物,了解一下各种有趣的情况。例如我关于二氧化碳问题,我了解到,中国在过去15年间,每美元产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降低了超过一半,可是还是日本的5倍。但是比起还停留在斯大林式工业体系的俄国,就好得多了,俄国基本没有改善,依旧是西方平均水平的1518倍。对比一些其他关于这两个过去的红色兄弟,真是今非昔比,分道扬镳。


中国在减少碳排方面的努力是相当值得肯定的。我就认识一个法国工程师,他在EDF做了许多年,后来自己出来做了个一人公司,特别爱跑去中国把中国要淘汰的旧式电厂全部低价买下来,然后转手卖给南美非洲等国。其实这里面,他就参与到了一个中国大规模的能源升级之中。相当多的旧式斯大林型能源体系被直接停用,不卖也是报废,所以法国商人就来了,于是中国在升级,法国也在赚钱,第三世界国家则在捡中国的旧衣服,而中国也许已经不能称为第三世界了,而要成为第二点五世界了。



关于东南亚的外国专利情况,我则是做出了一大堆其实也不难的统计,全部做成了比较直观的年度专利流向图,相当直观。之后又尝试着建立了一个对于各个地区之间互相拥有的对方专利情况的时间序列模型,以此来通过之前的互相渗透水平和数量来预测当年的互相拥有的专利情况。这个模型对于成熟的市场比较有效,对于我所关心的东南亚特别没有效。


在报告中,我找了个说法,说是由此可以看出,东南亚处在和各个成熟地区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模式之中。这个结论的确不错,也给这个统计模型给了个意义,顿时自我解嘲说,我发现我应该去做policy maker,特别能找理由和说法的家伙!(模型对于东南亚不能用,就说东南亚处于另外的发展模式之中,这个说法好)



然而,N所给我的关于专利注册名称和公司名称配对的东西,就是最费时间,最令我头疼的东西。


不过还好,在第二周,我仅仅在上面花了不多的时间。感谢上帝的巧妙安排,这也保证了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将我的汇报做好。
2009-9-14 01:11: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2 编辑

两周末的汇报




给这头两周的工作(主要是第一周的工作),我写了一份看起来相当漂亮的20页的报告。配合着一份演示,并且生成大量的图表资料库,以方便互相查阅。



我的汇报是做给科技及产业司里面的科技及政策部还有经济统计及分析部的三个Principal Administrators
的,一个法国人J先生,一个奥地利人G先生,一个日本人N先生。(我名义上从属于科技及政策部,可是事实上我的更多的时间都花在和经济统计及分析部的人的合作上)



N
先生给了我很多指导,乃至我的报告写完了以后,他要求先看一下,看完以后就提出来n点修改的建议,我改完了,他又看了一下,又继续提出建议,他是个精益求精的人,就像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一样。就这样,我早上写好的报告,在上午又被改了几次,一直到下午做汇报之前才有了最终version,而其他administrators都还拿着旧的版本。



汇报主要就是我之前说的三个方面,专利名称配对,外国专利流,地区间贸易。现在看来,还是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了,真是要感谢大家当初对我的宽容和接纳,给我这个学习和进取的机会,感谢神,赞美神,一直陪伴在我身边!
2009-9-14 01:13: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2 编辑

第三周,第四周




到了第三周,时间就开始飞快的过了。



说实话,我都不晓得第三周是怎么过的。大概我是把超过三天乃至四天的时间都用在给N先生做公司名称配对的问题上了,而且意大利人的软件实在是,,,个人开发,我也学过软件开发,也自己编过独立软件,我是认为这样的软件还是需要一个专业团队来做,更何况本身应该有很多可以借鉴已有经验的地方,完全靠一个人,实在不会有最有效的发挥。


这个工作特别费时间,往往还要重做,其实很多时候也糊里糊涂。例如,有一次,在检查可疑配对时,我不小心看到一个北京xx科技学院和北京xx学院是配到一起了,顺手上网一查,根本是两个东西,面向的人员和市场都不一样。


在进行SQL检索和加注的时候,也是用了不少时间,要做的工作特别多,往往都有太多例外,最后用Excel生成了一个上万行的queries,虽然是很笨的办法,可是似乎还挺有效。


我的SQL在学校里面就学过3个小时,上来以后一直为这个头疼,多亏我在格勒云儿童鞋无私帮助我,朋友就是好啊,我还曾经十分无奈的将一个问题完完整整的扔给他,坐等答案,真是可耻啊~~不过我自己也还在渐渐进步,由于我处理的数据库问题和他们处理的还不太一样,因为他们是做给网站,一般也就是个不过千行的数据库,顶多万行。后来的很多方法放到我处理的动辄十多万,有时过百万行的库里,也许也是软件的问题,就耗尽了内存,动用虚拟内存特别缓慢。而且网上缺乏全面深入的且易懂的SQL教程,更没有找到这种实际处理巨大数据库的实例。


于是我只能自己开始广泛的使用Excel先生成一些上万行的分别的检索命令行,再将之放到SQL服务器中去运行,结果这样的笨办法反而还挺有效,至少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算完这些问题。


我的MSN留言在这段时间往往是什么“我要把SQL枪毙了”云云……



不过帮N先生做事,他也很尽心的为我的事情帮忙,他找到他的日本同事T先生,给我提供了Scopus科技刊物的数据库,一开始先给我提供了9606两年的采样,在我熟练地对采样的有限数据库进行了处理,有了经验后,他又拜托T先生给我提供了两年的完整样本:两个巨型的数据库。我的电脑就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日夜运作,不停的运转对之处理的程序。


帮日本人N先生做事,相当劳累,我甚至一度自言自语,老婆要是娶个日本的,那是好的,老板要是有个日本的,那就惨啦,太工作狂了。。。不过我还是很感激他的。



他会不停的抛来各种的活儿,而且也许是不预估所需时间的那种,我有时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一度为了处理他给的活儿,我大量的时间被占用,计划一次又一次的推后。一开始我是拒绝加班的,但是后来他的活儿和我自己的计划都堆在一起,我就开始早到晚归,有时早上8点不到就来了,晚上8点快9点才走,午餐就在办公桌前吃个三文治,抽屉里面放的就是红牛,随时拿出来喝一口补充能量,我自己办公桌上一台台式机,旁边没有人的桌子上的一台台式机都被我占用了,我自己还每天带着我的手提电脑一起来,晚上回到家还又次打开电脑继续工作一下,有时晚上睡前会给电脑设置一串命令,第二天早上看看算到哪里了,早上累得不想起来,晚上累得没有力气洗衣服,每天都懒得做饭了,终日靠三文治和火腿加奶酪做晚餐,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劝我不要吃三文治了,换吃方便面吧~不知道是要害我还是关心我,早上到了办公室会有些颤惊的打开公家的outlook,往往就是看到新的email和任务,一份东西传出去,马上就会得到高效的回复,于是没得喘气继续开始,晚上回到家,吃了饭,打开个人的gmail也会突然看到又有新的email来了,个人的gmail已经在夜间代替公家的outlook了,周末gmail不敢挂在线上,怕被看到在线……坐在地铁上回家的时候会拿着一份资料来看,在从地铁走向家里的时候眼前会浮现大腕里面那个有关“优秀员工”搞笑片段……不知道我是否有些夸张,但是到了最后,我从一开始的拒绝加班变成了主动加班,并且一直想不通,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感召力”?!



N先生做事有个好处,就是让我熟练的使用各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为我在最后两周迅速完成对我最后的发表展示有重要价值的Scopus资料库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而且他会和我分享很多他的见解,都是非常有益的。



这两周不知道怎样就过去了。本来我给自己的日程里面是设计了第四周末时要提交一份中期报告的,事实上根本没有时间些,而且由于名称配对的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其他工作进展不大,也不好意思去写,体力上也支持不了连轴转,我打算周末要休息放松一下。
2009-9-14 01:13: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3 编辑

意识流般的插曲




D
上次来巴黎时,我去那个UNEF开全国大会的地方——居然还是Science Po去碰头。原先是以为此行是来巴黎玩来的,可以有多点时间。谁知还是无趣的政治运动。我们碰面的时间也很紧促,仅仅是中午半个小时,下午又要开始UNEF的无聊大会,据说反反复复就是那几个词儿,但是却要重复两天,这不文革么?混杂在这些年轻的“革命”学生之中,和他们一起拿了个三文治和一瓶水,看到他们之间还互称同志,顿时感觉像是电影还是小说里面才有的革命场景。不过我知道我心里对于这个运动是格格不入的,只是我知道D也许心里也有一点对自己也不知道的对Bourgeois的喜欢。因为每碰到一个什么人还要把我那样的介绍一下。


这次D又来到巴黎了,我们出去吃了顿很简单便宜的饭,或者说是在长椅上各自吃三文治,说说以前的事情。我不知道我心里而今是什么感觉,更不知道对方怎么想,不过就当是老同学来巴黎见见面吧。


我一直觉得我们不是一路子的人,当然,对于我来说,我不在乎是不是一路子的人,可是也许我们就没有一样的世界。虽然我从字里行间和眼睛中可以看出一丝对那个世界开始出现的厌倦,但是我似乎心里很淡然,以至于没有一丝想望,但是却有种淡淡的开心在里面。毕竟还有人一直会不时想起一下我。


事实上,在我实习结束的第二天,也是我开学的第一天,我上午去学校,下午又去了D的妹妹们在巴黎的appart,帮L修好了internet,以便可以上网。D当时才确是来巴黎,F也一起来了,一个革命的未来的大律师。D的两个妹妹,M在高师读文,虽然只是Audi libre,不过也很不错了,记得之前她还朗诵古希腊文,L依旧钟情于数学并且总是是给全家做饭,虽然这次吃的比较简单,但是为什么同样是做得简单的法餐,中国做就会显得真是简单,而L做就仿佛简单但是还挺好吃。也许是因为我吃了太久的三文治的缘故吧。


说实话,我和D之间能聊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也许是我本身也变得更加沉默了。反而和M还有L倒能一部分出于礼貌的找些东西聊个不停。


但是这都已经是实习结束之后的事情了。
2009-9-14 01:14: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5 编辑

过半




四个星期一眨眼就过去了,头两个星期很有成就感,后两个星期很有疲劳感,长进不少,也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之前还找过一个网友出去吃了一次饭,后来就实在太累,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出去了。这个周末打算出去放松一下,可是也还是一个人,在巴黎的人海中孤独的飘过。


戒酒很久了,我觉得特别压抑,根据我之前了解过的心理学和神经电子学的理论,人的意识只是大脑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而意识压抑着广大的非意识,这些非意识里面会渐渐蕴含越来越多的内能量,这些能量也就是梦的起因。而一个人如果长期思想紧张,意识不停地高效运转,长期压抑自己,使得内能量无法释放,就会让人特别疲劳,于是感到神经紧张和心情压抑,对心理健康不好,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都不好,这是我自己的理论。


喝酒其实是一种快速释放这些内能量的一个特别途径,要么一个人可以长期的多睡觉,慢慢的将这些内能量合理释放,要么内能量积累量大于其释放量,就最好在其超过警戒线之前,自己去泻一下洪,否则不健康。


另外我也太久没有好好吃东西了,所以我需要蛋白质和酒精。



于是,这天下午,我一个人去到佳味,要了一把羊肉串,要了啤酒,长久以来没有这么痛快吃了,真是开心!吃完了又去看电影,晚上回到家继续喝酒吃肉,直到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床上睡着了为止。


第二天中午才醒来,再懒洋洋的赖了一会儿,才慢慢起床,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真是很久违了。


今天坚决不工作,再去影院看电影,又连续看了好几部电影,在电影院的黑暗中全身心地放松下去……


入夜,又去绕着湖跑了两圈,回家洗了个澡,读圣经,睡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2009-9-14 01:14: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5 编辑

第五周




按部就班

从这周起,我开始懂得按照计划来,每样任务,自己的,上面给的,都一个个要排队,要懂得先后,不能都挤在一起尽快完成,做什么都是需要时间的。没有完成的我就会说还没完成,并且要先做什么什么其他的事情,将会在完成这个才开始下一个。


这个政策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规划这个月的任务。M大哥还有N先生提出了一种分析贸易中心的办法,我在数据上对之进行支持和分析,以此画出了好几张不同产业的世界贸易进出口中心图,这个对于我们关于世界地区划分有重要的意义,也使得我可以找到几个相对更有意义的地区定义:欧盟27国,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6国,中国大陆加台湾加香港,日本加韩国,或者东亚5国,印度,俄国,澳大利亚加新西兰,亚太东13国,南美3大国,全美洲,还有更加跨区域的定义,例如美国中心区,德国中心区,英国中心区,北欧中心区等等。



待在草稿纸堆里

中午经常会和M大哥去吃饭,吃完后还会去喝杯咖啡,顺便闲聊一些各种有趣的事情,当然经济学家经常会讨论经济,政治的问题。从他身上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听闻了不少有趣的事情,接触到了不少宝贵见解。


这周里面,M大哥也还和我分享了关于地区内统合和集中程度的一些宝贵知识及计算方法,我也按照其中的途径进一步进行我的工作。期间,有一个关于CV参数的计算,要进行分解运算,我为之花费了一天时间,在各种数学推导中度过,到了下午,他们来到我的办公室时,我就像漫画里画的人物一样,正坐在一大堆淹没自己的草稿纸之中,此时,感谢上帝同在,我已经得到了一个可行的分解方法了!


作为一个工程师,数学的应用还是要比一般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学得更加多一点,因此能够在这里用上这些知识,我从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虽然Z老师来看了这个分解,觉得异常复杂,M大哥来看了这个,问有没有什么直接的经济学含义。事实上我也给每个分解项解释出来一个经济学含义,可是要是整体看,没有一种可以让人很直观立刻能理解的东西。


当然,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又在M大哥的指导下给出了一个简化了的不完全分解,并且在联名的发表上应用,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成果。



拉美化的省份

在工作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经济和政治现象,往往还能涉及到一些政策层面和社会现象。像是我们发现,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大,而都各自和世界其他大的经济集团有很大比重的联系,同样拉美各国也是这样,他们互相之间没有什么特别多的需求,可是都依赖于美国。与之不同的是,是欧洲内部整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欧洲各国都和他们的邻居互相融合,人货财自由流动,其地区内贸易占其全部贸易的近百分之九十,而且欧洲内贸易占世界总体贸易的超过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并且欧洲内部各个国家和地区各自特化,发展最有自己竞争力的东西,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和闲暇时间,这是一个相当成功和合乎每个人幸福的发展方式。然而相对于中国的每个省,就不是这样。中国有着和欧洲一样规模的版图和人口,其各个省份都等于一个欧洲国家。可是中国各个省之间有严重的拉美化趋势。就是说,中国各个省份之间互相需求和依赖不大,但是都严重依赖于外部经济,尤其是各个沿海省份,它们互相间的依存不大,但是都分别的严重依存于北美,日本,欧洲。


我们特别讨论过这个问题,事实上,中国内部的创业萌芽和动机是很有潜力的,可是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绩导向,利益分配,使得中国各个省份之间严重的保护各自的既得利益,阻碍跨省贸易和投资,于是每个省份都要将各种设施都低效的建设一遍,而无法各自特化到其优势竞争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


例如,我们回国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地方的好啤酒可不是那么容易进入到另外一个只有烂啤酒的地方的。而且中国的地方政府在经济上严重缺乏专业人士,往往都是完全不懂经济的官僚甚至是军人在主持经济政策,严重的脱离实际,严重的官僚主义,严重的计划经济理念,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政绩工程。



近代化的国家机构

OECD
每年都会给中国各个部委提交大量的报告和分析,可是这些都被放进了存档,没有几个人认真看过,更不用说是付诸实施。因为中国的政府架构还比较近代化,其人手本来就不够,还很多冗员,并且真正的专家凤毛麟角,还不一定有足够的政策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中国各个里面的工作人员,他们要对自己的上级直接负责,他们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更不不会有时间去理这些对政策制定有着指导意义的报告。


我之前也时有撰文,建议过一些经济政策的问题,往往都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也事实上看到了中国政策的转变。事实上不是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就不够聪明,他们中也是不乏有识之士和专业人士,可是在这样一个反应迟缓,自我封闭的体系之中,一两个人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个体系往往对于眼下的实际情况无法察觉,更加无法及时接纳来自外部建议和意见,而其内部也和我们都了解到官僚体制一样,一层层的机制阻碍了信息的自由传递。为此,我总是看到中国经济政策不会完全失去理性,但是总是慢一拍甚至是慢两拍的姗姗来迟。而很多地方性政策却是往往会走到反经济规律的地步。


说到这些年关于世界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之前中国还一直抓住一个说法,你们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污染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污染。当然,现在这个说法越来越站不住脚了,而且科技发展,各种能力提高,人类有责任和需要,也有这个能力去解决污染问题,并且形势紧逼,说是生或死也许有些夸张,可是也差不到多少。


在这些会议和谈判中,西方国家任何一个团都是上百人,几百人,而且其背后还有庞大的技术和信息支持人员团队,大量的科研和学术机构,无数的大学及协作机构在做支持。说到一个什么具体问题,他们都能拿出详尽可信的资料和数据,对于现状和情况一目了然,相当有说服力及负责任。


而中国往往也就是派出个人数寥寥的官僚队伍,其中真正的专家则就是几个,手上也拿不出什么数据和报告,要发言和说话的时候也只能大概的揪住一两个理去扯一扯,像是你爷爷辈的污染了,我们也可以污染云云,难以形成有说服力和值得信服的东西。要知道,OECD一个司的专家都要比中国一个部委里面的专家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首先是一个国家机制现代化的国家。



封建化的改革

可是中国的改革,永远都是不到立刻就生死存亡的时刻就无法真正开展的。像是农村税费改革,事实上早在90年就要开始了,可是强大的体制惰性,使得其不到立刻就要社会动荡危及统治的时候就不会开展。


而今的封建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一个改革到一半的产物,当年的一开始的改革急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权者的亲属和亲信们可以利用市场和计划双轨制取得他们从来没有想到的巨大利益,这时,改革当然好。可是要进一步改革,这就会触及他们的利益了,于是改革就此停步。形成而今这个封建市场经济体制。



旷野

第五周就这样在工作和聊天中过去了。依然是靠麦当劳,Quick,三文治,方便面度日。依然是一个人去电影院。这个教会去了几个月了,里面没有人认识我,上帝要我退到旷野中去亲近祂。要远离人的教训,要单单信靠神。阿门。
2009-9-14 01:16: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aubonj 于 2009-9-14 02:36 编辑

第六周




日本精神

各项工作继续,依然涉及面很广,从专利,科学刊物,贸易流,到经济集中和分散度,铺天盖地的事务,办公桌上的草稿纸一摞一摞的乱七八糟。有时不小心打开窗户一刮风,就像电影里面一样纸片飞满天。此时我也开始考虑到最后该如何为这些工作收尾。我打算要开始构思最后的报告了,可是一直没有时间。


这是,之前提到的贸易报告不一致性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并且打算送香港的再转口贸易数据起进行订正。N先生找到了香港统计局提交的9908年代再转口贸易详尽数据。


应要求,我先进行了一个初步测验,发现香港进口的货物量无论是除以其GDP总量还是除以其人口总量都远高于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说,香港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消耗掉这些报告上来的全部入口产品的。也就是说,这些入口的货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再转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占超过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的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再转口,另外就是台湾,日本,韩国等。而香港的再转口也仅仅占中国全部的再转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接着就要将这些再转口数据按照行业归总。可是这些数据的行业代码是HS码,我们这里使用的是ISIC码,二者之间没有直接转换,或者说,专门负责代码转换的工作人员还未能完全制成其转换矩阵。


N
先生要求我来将之转换了并将数据更正到之前的双边数据库中去。我当时简单的凭着一个工程师的直觉感到很惊讶,这,这要多少工作日啊~这是日本精神吗?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上一次是N先生要我人工去校对所有中国专利的可疑申请名,我立刻就告知他,这应该要超过四到六个月的时间,我不可能完成。(我不是那种能对着美军喷火器冲锋的日本士兵,因为我知道那样没有意义)





其实还
有一次,N先生要求对检索不到行业领域的公司挨个上网去搜索,人工填写其详细信息(出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我觉得这样很不可行)。意大利人Gr说,这要太多时间了,我以前试过,我知道这样不行,然后Gr很自豪地,以一种有经验人士的心情说,我自己已经订正了1000个了,但是这用了我两三个月时间,我知道这样不行。


N
先生接着带着一点轻淡的笑意说,我订正了5000个了。


Gr
万分惊讶,不,这不可能,你订正了5000个?!


N
说,是的。


Gr
带着一种不相信的眼光看着他,问,你用了多久?


一年。N很平静的说。


Gr
不说话了,遇到这样的工作狂,还能说什么。





其实要我说,这种工作,出于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就应该去找个像什么Sopra Group啊,甚至是Google的开发部门啊,和他们合作或者外包给他们,让他们这些专业团队制作出一个可靠,高效的专业软件,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这样相信长期成本回归后,应该更加省钱也更加可靠。不然的话,始终都有着一定的错误率。当然,完善全球的统一统计体制和标准才是最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不过事实上我们还是用着Gr自己开发的,始终没法卖出去的一个Java程序来进行名字配对。例如中国的数据,这个程序要跑超过一个星期,而且这个程序很脆弱,跑的时候最好不要去动电脑,万一咋了就会当机。日本的数据跑了两个星期还没有过半,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电脑自动关闭了,只好重来。


虽然这样的工作精神是十分可嘉的,可是我不认为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可取的。





回到刚刚的场景,N先生要我去完成两种行业代码的转换,我看了看,一个代码系有近十万个代码,另外一个有近一万个代码,而且里面没有一个已有的转换矩阵,只有一份粗略统计的间接代码转换表,还不全,每年都有很多新的代码加入。更加麻烦的是,这里面的转换不是一对一的,而是1nn1,甚至是nn的,有时是没有明确答案的,有时是要去网上具体查的。


这个又是一个需要明确分工才能妥善完成的事情,因为这么一个工作是需要有人专门花很多人家去,一心一意的专门把代码转换做好,另外一些人才能接着把另外的分工做好。如果不是专门花时间,并且看很多和这方面有关的书籍,查阅很多细致的资料,这个工作是做不到位的。这不是一个推卸责任的话,这是一个负责任和理性的估计。不然,肯定会有很多的错误。而事实上,这里面牵涉到三种代码,而有一种代码还在期间升了级,导致了很多统计上的转换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司里面有超过两三个人在长期专门做,可是一个细致具体的完善解决方案还是没有。


事实上,我提出,如果对于总体货物的修正,这个是可以立刻做的,可是如果要是细致到每个code,这个是现在做不出来的,并且粗略一些细致到一些大的产业分类也是无法保证绝对可靠的,有时候就是一个code的问题,而如果这个国家的这种产品又是大量产出的,那么错误率就特别大了。但是也许花足够时间,可以对一些更加归总的如农业,矿业,制造业大类进行修正,这个还是可以的。


不过暂时,N先生还是要我开始转换code


我想了想,这个东西只能用自动化的办法,不然是看不到终点的。


我就开始找了一份已有的不完全转换表,写了一份检索程序,再输出到Excel底下(我还没有用过Perl),然后让其自动检索。这个过程用了超过一个小时,居然N就过来问做完没有!


我很惊讶,让他看我做到哪里,他看到我在用自动检索的电脑方式来做,似乎不太满意(事实上我发现他有时非常喜欢看到别人和自己去手动勤奋地解决一些复杂问题)。但是他似乎有一时说不出怎么做。


他说,不是,不是这样,很难说怎么做,我来做,我一个小时就能做完。


于是他就搬上东西,做到我旁边空着的桌子前,开始自己做转换。我就开心的去做我自己的事情了,因为我的事情也很多。


而我很惊讶地发现,他真的是用半自动的手动方式去对着一份表格进行半自动手动填充的!勤奋的日本人啊!



头晕眼花

虽然我觉得这样的方法很不好,但是既然有人能替你这样做,也乐意这样做,就由他吧。就像在国际贸易中一样,如果中国的企业主愿意去压榨自己的劳工,用过于低回报的方式来取悦国际市场,国际买家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因为那是他们自己乐意的。只要一天他们还自己乐意,能为世界服务,就让他们自己继续,这至少对于买家来说是件好事。


于是我们就各自做各自的事情。我好像是在进行另外一项统计和计算,并且正在写其中的初步分析。他用电脑的键盘用得特别好,各种快捷键的配合下,他的操作效率是很高,当然,是相比于普通人手来说,这个效率比较高。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还在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两个小时过去了。他开始在一边叹气,一边继续不停地做。


又过去了的几十分钟,他说,他基本做完了,还有一些找不到code的地方,让我去UN的网站上通过间接的方式,先转换成另外一种code,再转换到最终的code


鉴于这个不是很多,我就答应了,并且在半个小时内做完了。这都是给99年数据的。


可怕的是,他收到我最后整理的结果后,说,很好,这里是00年到08年的,你同样都做了吧。


Merde
!他一定没有学过成本核算!



那天,我加班到9点,最后我已经头晕眼花了。Z老师看到我还没有走,就进来问候我。我说正在做N给的东西,很繁杂。Z老师看了,说这样做,会不会有错误。我说错误肯定有,统计性的。由于我已经昏掉了,还说出了一句很震动人的话,如果一千个里面错一个,而这一个不会影响到另外九百九十九个,总体错误应该不大。看来我已经预备了一千个里面错一个了。


看样子Z老师觉得这样很不可取,可是他也没有直接说什么。然而按照N的要求,我是要像他那样用眼睛去一个个的处理了。也许他认为那样可靠,可是事实上我认为这样最不可靠。统计的东西一定要用自动的没有错误的方式,人一千个里面总有几个错误。


我实在看不到终点,我还是在9点钟回家了。



红牛的日子

晚上睡了一觉,第二天我一大早8点就来到办公室,喝了瓶红牛,我说不行,我不是日本人,我不能那样搞。我晚上已经构思了一份配合着SQLExcel一起的间接自动检索方式,来回倒来倒去的,不过还应该能行。于是我就用这种方式在三个小时内将包括99年在内到08年的数据都处理了。之后我碰到Z老师,还跟他说起,我今天没有用N的方式,还是开发了一个自动的方式,这样不会有人工的错误,虽然应该结构上的固有错误(例如两个code的转换或者code本身定义方面的问题)还是存在的。Z老师觉得这样还挺好,毕竟,毕竟,我们不是日本人。


下午,我发现即便做了相应的修正,这个最终出来的数据,对于总体货物是好的,可是细致到每个产业分类就开始随着不同的国家开始出偏差,尤其是对于像日本,韩国,中国的偏差特别大,因为这些国家每年新增的新产品特别多,加上code的本身编制和定义上的不统一性,有的产品被定义的方式一直在变,而如果这种产品的产量有很大的话,这个修正就是彻底不可取的。


我于是决定去和司里面专门搞这个的工作的C先生谈谈。其实昨天中午的时候,我已经看到NC在办公室里面谈了,应该N是对于这些问题是了解的。


C
虽然不是完全具体做这个code的标准的,但是他是一只专门做各种code的标准的。他在这方面有很多很全面和具体的见解和知识。他跟我一讲就是四十五分钟,其实我只是想要知道,究竟有没有一份可靠的转换方式。当然,大意上他是说有很多的转换已经做好了,可是总还有一些没有最终解决,例如有一个code似乎由于定义而无法解决,并且导致了换用新code的两年之间的巨大的统计问题。


我将这些问题提交给N并且提出先对其所关注的ICT和总体货物进行修正,如果有时间可以对比较大的类别进行修正尝试,而对于细致的分类,这个应该不是暂时可以解决的问题。


最后解决完这个问题,我松了一口气,回到我的办公室,坐在椅子上喝着红牛放松。
2009-9-14 01:18:23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