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新欧洲留学

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

48
回复
3119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9-7-17 15:26:38

新浪微博达人勋

马克斯·布鲁赫 (Max Bruch,1838-1920)

德国作曲家,自幼受其母(名歌唱家)的教育,显露出杰出的音乐天赋。十四岁获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莫扎特奖学金,受教于希勒、莱耐克等人。1858年回乡任教,1865年起先后任科隆音乐厅音乐指导、施瓦茨堡桑德斯豪森亲王的乐队长、斯特恩歌唱协会指挥。1880年任英利物浦爱乐协会音乐指导。1883年回国任布雷斯劳和柏林两地的音乐指导和音乐学院作曲主任。曾先后被剑桥大学、柏林大学、布雷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08年获普赫士功绩勋章。他的创作与德国古典传统一脉相承,并受益于对民歌的广泛接触和研究。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激情,曲式严谨自然,音响效果美丽淳朴。写有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清唱剧、室内乐等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首小提琴协奏曲(g小调和d小调)、《苏格兰幻想曲》、歌剧《罗勒莱》等。


《布鲁赫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66年,当时作者年仅二十八岁。布鲁赫一生中共留给世人三部提琴协奏曲,其中第一号(即本曲)是继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被演奏得最多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因而特别著名,同时也堪称为布鲁赫的代表作。
  

此曲的旋律多少带有一些甜蜜的伤感,并且具有名演奏家所喜爱的演奏效果,形式虽然是普通的三乐章,但又比一般的协奏曲形式自由许多,甚至有些人还把本曲的第一乐章当做前奏曲。这首乐曲之所以会如此受世人喜爱,是因为它充满了旋律上的创意与形式上的自由,在技巧方面虽然不很容易,却也不至于过分艰深。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前奏曲,中庸的快板,g小调,4/4拍子, 相当自由的奏鸣曲形式。主奏小提琴奏出雄壮而强有力的第一主题,主题的处理方法相当豪迈。不久,主奏小提琴进入娇柔优美的第二主题。旋律经过发展后逐渐平静下来,由此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 慢板,降E大调,3/8拍子。 本乐章充满了作者最为得意的旋律美感与歌谣性。在弦乐器的和弦伴奏下,主奏小提琴奏出甜美而带有冥想性美感的主题。这个歌谣性乐章经过了三个主题呈示后,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开头的主题在几次转调后回到原调,形成结尾。


第三乐章 终曲,有活力的快板,G大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这是强劲有力而华美的终曲。主奏小提琴奏出强劲有力、很有特色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乐曲才移向单纯而有力的第二主题。尾奏是以第一主题为素材,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变成急板,一气呵成地结束全曲。
2009-7-17 15:31: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Bruch Violin Concerto

Itzhak Perlman
Kazuyoshi Akiyama
Tokyo Symphony Orchestra 1991, Orchard Hall














2009-7-17 15:34: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Jakob Ludwig Felir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


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27岁在莱比锡任指挥,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38岁时即病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的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著名作品。


《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音乐作品中最早描写神仙境界的。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曲体裁,共八册四十八首,形象生动多姿,是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以他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对十九世纪德国音乐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38-1844年间,于1845年首次上演。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 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第一乐章:热情的甚快板,e小调,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 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 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 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6/8拍, 这是一个抒情的而且富有门德尔松韵味的极其醇美的乐章。
  
第三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也是世界著名的乐章。
2009-7-17 15:55: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斯特恩的第一乐章,帕尔曼的二,三乐章

Isaac Stern plays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Allegro 1972





Itzhak Perlman performs the second movement with David Zinman conducting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Itzhak Perlman plays the exuberant third movement with David Zinman conducting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2009-7-17 15:59: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


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1862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极其优秀的世界名曲,如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等,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和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序曲》等等。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

  
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规模宏大的第一乐章表现了生活的乐趣。具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宽广气息和明朗悠扬的诗意。其主部主题具有动人的歌唱性,体现了俄罗斯歌曲宽广动人的气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第二乐章,短歌,行板,g小调,3/4拍,三段体。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称为“小抒情曲”。主要旋律真挚动人,略带伤感。仿佛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第三乐章,终曲,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主题令人有俄国风激烈地敲击之感,是属于俄国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种。以很强的节奏,快活地进行,宛如一幅人民欢庆节日的图画。
2009-7-17 16:05: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 Allegro moderato part I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 Allegro moderato part II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 Canzonetta (Andante)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 Allegro vivacissimo

2009-7-17 16:11: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



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八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三岁举行首次公开音乐会,后又入巴黎音乐学院攻读和声。曾与其弟(钢琴家)去荷、法、英、德、俄等国演出,担任过彼得堡宫廷小提琴师,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

  
晚年又去俄国举行音乐会,后在莫斯科去世。作有大量小提琴曲,包括两部协奏曲《玛祖卡舞曲集》、《随想练习曲集》和几首波兰舞曲。还作有以古诺《浮士德》中的音乐为主题的《幻想曲》,运用俄罗斯音乐素材的《莫斯科的回忆》、《俄罗斯狂欢节》等。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维尼亚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870年。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小调,4/4拍子, 奏鸣曲形式。 具有狂想曲的性质,朴素而单纯。
  
第二乐章,浪漫曲,不太慢的行板,降B大调,12/8拍子,三段体。 这个乐章以维尼亚夫斯基的浪漫曲而著名,其主题与伴奏部上行的三连音符以及下行的四连音符,都同样无比甘美,以“优美地唱出”来形容其美十分相称。整个乐章细腻优雅,诗意中的乡愁之感尤其动人。
  
第三乐章, 中庸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在此正如谱中“吉普赛风格”的指示,曲调十分热情。这种吉普赛风格洋溢在整个乐章中,最后在辉煌的音响效果中结束全曲。
2009-7-17 16:28: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不好意思,实在找不到好的版本。听完这个女人来完第一乐章后,就再也不想听她拉第二乐章了。




Rachel Barton Pine performs Wieniawski's Concerto No. 2, 1st movement, with the Highland Park Strings at Ravinia, February 4, 2007











Wieniawski: Violin Concerto No.2 2nd movt "Romance"











Perlman playing the Wieniawsky Concerto no2 in 1964, from a time when musicians that went on to play violin on tv really knew what playing violin was all about.




2009-7-17 16:34: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卡米尔·圣-桑 (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


法国作曲家。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
  
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圣-桑共作有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均题献给杰出的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第三首以其优美的旋律、严密的结构和生动的音乐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小提琴乐库中的重要文献之一。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的第一主题富于戏剧性;第二主题较柔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强力度,以第一主题的形象作为结束。
  
第二乐章是一首优美的船歌,平稳的伴奏描绘出平静的水面,小提琴唱出感人的歌调,每一句结束时,长笛与双簧管补充以柔和的琶音进行,仿佛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中段出现另一旋律,与乐队结合,宛若轻舟荡漾。结束时小提琴的泛音和木管的琶音显得晶莹可爱。
  
第三乐章以一长段坚决有力的引子开始,然后是活泼热情的回旋曲主题,与几个插段交替出现,自由地变化发展。乐队尾声的音响极为洪亮、华丽。
2009-7-17 16:40: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aint Saens:Violin Concerto No.3 (Silvia Marcovici)








2009-7-17 16:44: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本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然而,本曲在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前,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本曲初演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对它回顾,本曲的华彩乐段,并不像钢琴协奏曲那样由贝多芬亲自谱写,而是留给各式各样的演奏者谱曲,其中较常采用的有约阿西姆、奥尔和克莱斯勒等的手笔。当年贝多芬作曲时,正值他与他的学生,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并在她家的庄园度过了快乐的夏天。他一生中这"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渗透在贝多芬这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中。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形式。主部主题带有深切的探询意味,随后呈现的副部主题旋律明澈柔美,从容匀称,充满了温暖和喜悦,飘散出美丽花朵的芬芳。本乐章最后部分的华彩乐段是由不同的演奏家谱写的。
  
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G大调,4/4拍子,变奏曲式。优美的主题由加上弱音器的弦乐群单独呈示,充满舒缓恬淡的气氛。主奏小提琴以华彩的风格翩翩上升、下降后,旋律如歌般地呈现出来。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D大调,6/8拍子,回旋曲形式。主奏小提琴旋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延长记号之后,主奏小提琴展现了它精彩灿烂的技巧,最后终于进入了炫耀琴技的华彩部分。此部分结束,音乐以回旋主题为基础,达到光华灿烂的高潮巅峰,结束全曲。
2009-7-17 16:51: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L.van Beethoven -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61


Itzhak Perlman, violi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Daniel Barenboim Schauspielhaus, Berlin - 1992
























2009-7-17 16:53: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简·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

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初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进修。著有多部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因而获得了世界的公认。自1950年起在赫尔辛基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国际音乐节——西贝柳斯音乐周。
  
其代表作有广为流传的交响诗《芬兰颂》、七部交响曲、交响传奇曲四首(包括著名的《土奥涅拉的天鹅》)、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萨加》(即《冰洲古史》)、《忧郁圆舞曲》(戏剧配乐的一章)、弦乐四重奏《内心之》,以及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此外还作有大量的歌曲、钢琴曲等等。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最早完成于1903年,几经修改最终于1905年出版,同年在柏林首演,是西贝柳斯的早期作品。作者十分热爱芬兰的自然景色和古代诗人荷马的文学史诗,在这部协奏曲中,也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这种感情。音乐主题热情奔放,富有浓厚的芬兰气息。乐曲充分发挥了独奏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在乐队部分的写作上也发挥了交响特色。整个作品如一幅音画,栩栩如生。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小调,2/2拍子。整个乐章如一幅风景画,展现幽暗的芬兰北部海滨,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海岸,暮色降临,岸边燃起堆堆篝火,游吟诗人的歌声在空中回荡着。
  
第二乐章, 很慢的柔板,降B大调,4/4 拍子,浪漫曲。音乐略带忧郁神秘的色彩,象是作者在缅怀童年往事, 在旷野、在海边的巨石上独自演奏心爱的小提琴,与大自然交流着感情。
  
第三乐章,不太快的快板,D大调,3/4拍子,回旋曲。这一乐章充满了不尽的活力,作曲手法华丽多彩,乐章的主题被称为“北极熊的波兰舞曲”。小提琴独奏旋律如火箭般一次次射向夜晚的天空,激烈时火花迸射,形成无穷的变化,整个乐章高潮迭出,五彩缤纷。
2009-7-17 17:03: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个就太无敌了,大卫 奥伊斯特拉赫!!


David Oistrakh -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The best version. Truly art. February, 1966. Moscow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directed by Gennady Rozhdestvensky.



















2009-7-17 17:06:44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