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周易学命运

占星奇缘 转 风水 阴阳宅基础知识

27
回复
4000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龙脉
  脉,本义是血管,《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包。”引伸为事物的连贯性。《国语•周上》:“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指土壤开冻,如人身脉动。后人常喻地势有条理和联系,《史记•蒙恬传》:“(长城)起临挑,属之辽东,成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可见,先民限早就习惯称山川之间的联系为脉。
  山川高低起伏、绵延盘豆,如龙伏、龙舞、龙腾、龙飞。所以,风水先生称山川为龙脉,我国大陆有2/3的地带都是山止;这样,处处都有龙脉。
  风水先生对我国的山势走向有一套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我国在昆仑东南,而天下山脉成祖于昆仑,外国亦不例外。其河北诸山,自北寰乘高而来。山脊以西之水,流入龙门西河;脊东之水,流入幽冀,入于东海。其西一支,为壶口奉岳,次一支包汾晋之原。另一支为恒山,又一支为太行山。太行山一千里,其山甚高。最长一支为燕山,尽于平乐。大河以南诸山,则关中之山,皆为蜀汉而来。一支至长安,而尽关中。一支生下幽谷,以至嵩少,东尽泰山。一支自汉水之北,生下尽扬州。江南诸山,皆祖于岷江,出岷山,岷山夹江两岸而行。左边一支,去为江北,许多去处。右边一支,分散为江南闽广,尽于两浙建康。其一支为衡山,尽于洞庭九江之西。其一支度桂岭,包湘沉而北,尽于庐阜。其一支自南而东,则包彭蠢之原,度歙黄山,以尽于建康。又自天目山分一支,尽于浙。江西之山,皆自五岭赣上来,自南而北。闽广之山,自北而南,一支则又包浙江之原,北首以尽会稽,南尾以尽闽粤,此中国诸山,祖宗支派之大纲也。 风水先生将这些山脉分为三龙,认为:昆仑的东南支流布于中国,又分为三支。左支环阴山贺兰,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为北龙。中文循西蕃入趋岷山,沿岷江左右,出右江者叙州而止;江左者北去,趋关中,脉系大散阙;左渭右汉为终南太华。下泰岳起高山,右转荆山,抱淮水,左落平原,起泰山入海为中龙。右支出吐番以西,下丽江,趋云南,绕沾益、贵州关索,而东去沉陵。分其一由武关出湘江,西至武陵止。又分其一由桂林海阳山过九疑衡山,出湘江东趋匡庐止。又分其一支过庚岭,渡草坪,去黄山天日三吴止。过庾岭者又分仙霞关,至闽止;分衢为大拌山,右下括苍,左为天台四明,渡海而止,总为南龙也。 对于这种划分,风水先生的观点不一致,各人又有解释。如,《古今图书集成•堪舆部•乐郊私语》介绍明代刘基对“南龙”的阐述:“中国地脉俱从昆仑来,北龙、中龙人皆知之,唯南龙一支从峨眉并江而东,竞不知其结局处,顷从通州泛海至此,乃知海盐诸山是南龙尽处。……天目虽为浙右镇山,然势犹未止,蜿蜒而来,右束黟浙,左带苕云,直至此州长墙秦驻之间而止,于是以平松诸山为龙,左抱以长江淮泅之水;右绕以浙江曹娥之水,率皆朝拱于此州,而后乘潮东出,前后以朝鲜、日本为案,此南龙一最大地也。”这就是说,“南龙”出自峨眉,不是吐番以西,“南龙”渡海后,以朝鲜、日本为朝拱的案山。 明缪希雍在《葬经翼》云:“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冀州者,太行之正,中条之干也。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燕都者,北龙之尽,鸭绿界其后,黄河挽其前,朝迎万派,拥护重复,北方一大会也。”这段话,将天下之脊说成是关中,连基本的地理知识都没有。又为了奉承明都北京,将鸭绿江和黄河作为前后相拥之水,这都是信口雌黄。 每个地方都各有龙脉,清代桂馥在《晚学斋集》有《答周书昌论山东地脉书》,对山东地势有全面的说明:“龙入山东有分水三:其一为峰之阴平岭,二为泅水之陪尾,三为芜莱之原山。过此三峡,则东岳插天矣。祖袜,岳之几案也。岳即起祖,遂多分披。其正脉转西南,经东阿、肥城,逆涕水而尽于东平,非大干安能逆此大水?若取其远势,今黄河入海处即水口也。收其近局,巨野泽即水库也。盖泰山以北之水,尽归丑艮;以南之水,尽归辰冀。其趋未坤者,惟有随龙之汶水。龙气即止于东平,背乾面巽,其水缠戌,乾元武而去,然后与大清河众水同归丑良以入海。山东地脉,起止如此。”
我国的山势到底应怎样表述?山势走向如何?是怎样划分的?科学的观点是: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以青藏高原为基点,呈阶梯状至太平洋。这种态势,早在二千年前的《史记•天官书》就作过说明: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
我国陆地可分成三级阶梯,这三级阶梯是由东、西两列山脉呈现出来。西列山脉是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它们从西南方向的青藏高原向东倾斜,构成一级阶梯,海拔在4000米左右。东列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在1000.至2000米,构成二级阶梯。东列山脉以东,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构成第三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与海洋之间是大陆架和岛屿带。
  在宏观的地形中,各种山势并不是都由西而东。我国有东西向山脉,如北有天山、阴山;中有昆仑山、秦岭;南有南岭。我国也有南北向山脉,如北有贸兰山、六盘山;南有横断山。我国还有东北棗西南向山脉,如西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山;东有长白山。此外,我国又有西北棗东南向山脉,如阿尔泰山、祁连山等。这些山脉相互交织、纵横罗列,呈网格状。
  造成这地势的原因是由于太古时期的两次大的造山运动。一次是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奠定了高低起伏的格局。另一次是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地势高低差别。
  以武汉为例,武汉附近有两条山系,一条是从锅顶山到九峰山,另一条从金口到纸坊,都是东西向。这两条山系由许多小山组成,如马鞍山、磨山、喻家山、南望山、珞珈山、元宝山、洪山、蛇山、龟山、扁担山,这是九峰山棗锅顶山山系。马龙山、大军山、神山、铁锦山、公子山、鱼尾山,这是金口棗纸坊山系。根据地层分析,这些山是在不同地质历史阶段海水侵入而在水下沉积而成,平铺于海底。到了距今l亿5千万年时,长江中下游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发生了地壳运动棗燕山动,将海底变成了群山。武汉的山比世界之颠珠穆朗玛峰的形成要早得多,后者至今不过3千万年,堪称武汉群山的晚辈。如果说风水先生尊西贬东,那是最不讲“孝”道了。因为东部的长江中下游群山比西部的高山年龄大多了!
将风水先生所说的“三龙”与科学的观点比较,我们可以看到;风水中碱龙的是对中国山势的模糊认识,他们注意到山势之间的联系,注意到西北比东南地势要高,这说明他们具有较全面的地理知识。介是,晕种知识是不科学的全正确的的,没有真实地反映我国山势的实际情况。可笑的是,他们基于这种一知半解的地理知识,大谈山势与人事的关系,预测未来的吉凶,居然还有许多人愿意相信,这未免太愚蠢了。
2009-6-19 03:10:3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水口
  水口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读读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渔民划着一条小舟沿溪而行,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逢到一片桃林。那桃林夹岸而生,桃林的尽头在溪水发源之处,这儿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个不大的山口,渔民便舍船登岸,由山口钻入。开始口内十分狭窄,刚能挤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明亮开阔了。眼前出现了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良田,清澈的池塘。田间小路纵横,鸡鸣大吠,人们身闲心安,自得其乐。渔人在此受到感情朴实的款待,住了几天才回家。等再想到桃花源中去游玩,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路。这个故事虽然有些离奇,但却是我们了解水口的最好注脚。
  水口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读读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渔民划着一条小舟沿溪而行,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逢到一片桃林。那桃林夹岸而生,桃林的尽头在溪水发源之处,这儿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个不大的山口,渔民便舍船登岸,由山口钻入。开始口内十分狭窄,刚能挤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明亮开阔了。眼前出现了乎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良田,清澈的池塘。田间小路纵横,鸡鸣大吠,人们身闲心安,自得其乐。渔人在此受到感情朴实的款待,住了几天才回家。等再想到桃花源中去游玩,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路。这个故事虽然有些离奇,但却是我们了解水口的最好注脚。
  水口是相地的重要内容。所谓水口,就是在某一地区水流进或水流出的地方,一般指出水口。凡水来之处谓之天门,若一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去口宣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 水流去处的两岸之山,称为水口砂。水口若无砂。则水势直奔而出。砂要周密交结,狭塞高拱、犬牙相错、群鹅相攒、高峰特立、异石挺拔。其形如印笛、禽兽、龟蛇、旗鼓。其势如猛将当关、卫士护驾、车马盈塞、剑戟森立。凡重叠不计其数、迂回至数十里,有罗星、华表、捍门、北表、关砂排列的,属于水口砂的贵格。
  为什么说这样的水口砂为贵格呢?这是以山水喻人情。山水情意顾内、横截逆转,犹如人步步回头,恋恋不舍。山水层层排列、密密集集,犹如人团团朝拱、簇簇拥拥。从生活需要看,四周的水越多,资源越丰富。所以风水先生说:水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财用不竭。
水口的范围有大有小。从水入至水出,水所流经的地区即是水口的范围。《入地眼图说》卷七《水口》云:"自一里至六、七十里或二、三十余里,而山和水有情,朝拱在内,必结大地;若收十余里者,亦为大地;收五、六里、七、八里者,为中地;若收一、二里地者,不过一山一水人财地耳。"这就是说水口范围与富贵成正比例。水口包容的地面越大,所能承受的容积越大,造福的涵盖面越大。水口的概念是相对的,大水口内有小水白,许多小水口的面积构成大水口面积。每村有村里的水口,每县有县里的水口,每省有省里的水口。有水就有水口,有水口就圈定出一特定地围,依地围而讨论吉凶,讨论人与环境的关系,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通常情况下,入水之口多在西北,出水之口在东南。风水术以西为尊,西来之水为吉,出水之口在、东南亦为吉。风水罗盘上巽位表示东南,属吉方,我国农村乡镇的出水之口多在东南,并且有特定的标志。一般有桥梁、大树、词庙立在水口,这些标志是不能损坏的,它关系吉凶。不仅风水先生,即使是村民亦如是说。
  以桥梁为例。桥梁不仅是交通设施,也是村镇居民进出的咽喉;反映村镇面貌的窗口。桥梁内是一个小世界,桥梁外又是一个大世界。桥梁如果被大水冲坏了,预兆着不幸的事将要发生。因此,农村中修宗谱都要记桥梁,把桥梁作为地理的重要标志。徽州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记载地形说:"东流出水口桥,建亭其上以扼要冲,而下注方塘以入大溪为村中一大水口,桥之东有长堤绵豆里许,上有古松树十株。"民间常常为桥梁设置引起纠纷,福建蓬岛《郭氏宗谱》记载一件诉讼案:"安民桥,我蓬岛之关键也,左收新桥龙州诸水而过于面,右收后寮新宫诸水而入于怀,盖以东北之水涧而冲,东南之大涧最有关系于我郭之风者也。……邻乡听地师之讹言,以为此桥利于郭不利于邻,遂以逼近伊乡为嫌,力阻挡,致讼公庭。"
  何晓听在他的《风水探源》一书对水口理论和营建作了充分肯定,认为"它类似现代建筑中的给排水,但作用与象征意义又远非给水排水所能比及。水口很值得现代建筑学、建筑美学、建筑心理学、建筑环境景观学乃至建筑卫生学来共同探讨和发掘。"他这是从建筑角度提出了研究水口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水口营建是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村镇建设模式。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山多水的农业国,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采取水口营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必然要考虑人与山水的关系,这样,就有了水口营建。人们不能任意建立村落,村落要发展下去,必然要选择最佳环境。因此,水口营建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农村建设是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几千年来,我们的先民以小生产的生产方式生活在"小国寡民"的水口范围内,一村一姓,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爱护一山一水,熟悉一草一木,尊老爱幼,传宗接代,不与人争,少与人往,心理稳定,民风纯朴,怕然自乐,构成了封建社会的细胞,创造了封建社会的繁荣。但是,这种水口营建无疑是把人们圈围起来,建立起相互隔绝的高墙。它妨碍了人们的视线,束缚了人们的双脚,影响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它使人们的知识停滞不前,科技得不到传播,思想顽固、僵化、保守。桃花源中的人只知道秦朝,向渔人打听外面是秦朝的第几代皇帝,根本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知道魏朝和晋朝,这是多么的闭塞2按照系统论观点,一个村就是一个关闭的黑箱,或者说是半封闭的灰籍,这样的社会细胞是不利于社会前进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水口时,既要看到它对封建社会所起的作用,看到它在建立村落所主张的合理观点,又要看到它所造成的保守性和局限性,使水口的理论和实践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进步中推陈出新,发挥作用。
2009-6-19 03:10: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水的吉凶
  相地术不仅要相山,还要相水,相水就要评判水的好坏。
  怎样的水为好呢?水源深长则龙气旺而发福悠久,水源短浅则发福不远。水要入堂,又要有下关收水,或者水龙暗拱,都,是好水。凡水之来,欲其屈曲,横者欲其绕抱,去者欲其盘豆,回顾者欲其澄凝。如果是海水,以其潮头高、水色白为吉。如果是江河,以其流抱屈曲为吉。如果是溪涧,以其悠洋平缓为吉。如果是湖泊,以其一平如镜为吉。如果是池塘,以其生成原有为吉。如果是是天池,以其深注不涸为吉。人们不可任意填塞池塘湖泊,也不可贸然开凿土坑,这会伤地脉,脉伤了就不会有好水。
怎样的水不好呢?凡水之来,若直大冲射、急溜有声、反跳翻弓都不好。水若无情而不到堂,虽有若无。如果是视之不见'水,践之鞋履尽湿,或掘坑则盈满,冬秋则枯涸,此乃山衰脉散所致,不吉。至于腐臭之水,如牛猪涔,最为不吉。如果是泥浆水,得雨则盈,天晴则涸,此乃地脉疏漏,也不吉。
  水所处的地点也关系到对水的评价。《水龙经》说:"东浜深百尺,西住有干粮。""西北池塘近家边,子孙不孝叫皇天。""门有横沟,足疾难愈""前山如木构,媳妇抱公脚。"这些评价都不足取,毫无科学根据。连风水先生自己也常常说话相抵牾,一会儿说:"宅后有池塘亦人财之地",一会儿又说"屋后有池塘,寡妇守空房"。我们千万不要相信这一套。
  风水术认为水关系到人的吉凶。如臭秽水,主女人崩漏,男子痔痿,门户衰落。天应水,主大贵。真应水,如果能够春夏不溢,秋冬不枯,主大富。缘储水,主厚禄。山泉水,风味甘色莹气香,四时不涸不溢,冬暖夏凉,主长寿。黄妙应《博山篇•论水》云:"寻龙认气,认气尝水。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责。其色淡,其味辛,其气烈,主下贵。若酸涩,若发馊,不足论。"水质对人体是有影响的,但若说水可以主大贵、中贵、下贵,则太玄虚。我们知道,在同一水源情况下,有人富,有人穷,穷富的决定因素不在于水。
  风水先生往往根据河道的形状评论地形的吉凶。如《水龙经》有图有文,现介绍几条:
干水散气:干水斜行,似有曲折而非环抱,又无支水以作内气,总不结穴。
干水成垣:水派过大,如树之身。水城回绕,有结穴处。
枝水交界:右边的上下都有水流过来,左右朝抱,中间结穴,福力甚大。
曲水朝堂:曲水而至,抱曲而去,此处可结穴。
支干:大水汪洋是干龙,支龙作穴出三公。
反水:龙头水反,家破人离。
兜抱:右畔有池兜,富贵永无休。
飞龙:飞龙之水腹中求,子孙去败凤池头。
二龙:二龙相会号雌雄,富贵出三公。
  对于风水先生的这些观点,我们应当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他们注意到保护生态平衡,反对擅自开挖、填埋池塘。这方面教训是很多的,如果破坏了水源,势必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气候及资源也造成不良影响。他们注意"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环境直接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污秽的水会导致疾病,这些都是可取的。应当否定的方面是:他们片面地强调水的决定性作用,用保守的地脉观念反对开掘池塘,将人与的吉凶关系夸大化和极端化,说什么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破人亡""出三公"。他们将看水的目的用于丧葬,使那些合理的知识被歪曲,这都是不可取的。
2009-6-19 03:11: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水龙
  "山水为乾坤二大神器,有山之龙,亦有水之龙。只看山,不看水,算不上是好的风水师。"风水先生如是说。
  《管氏地理指蒙》卷三对我国的水龙作了宏观的介绍:"龙探其祖,水溯其源,探其祖固贵,其入首之兴宗,溯其源尤严。夫出口之归替,北以河汾为宗,东以江海为宗,西以川洛为宗,南以闽浙为宗。谓山不独贵承其宗,水亦各有其祖宗也。河水出昆仑山,汾水出太原,晋阳山,江水出眠山,洛水出家岭,浙水出歙县玉山。"这些提法虽然不确切,但却勾勒出我国水势的来龙去脉。
  风水先生又认为,天下之水,唯有黄河之水发源最远,但河水汹涌,造化不可妄测。河水四时皆浊,五百年一澄清,明主应之。这是一种历史循环论的观点。又认为长江为四渎之长,其势浩荡,九曲肠回,所以南京成为天下都会。这又是地理决定论观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从宜昌至武汉一段如此屈抱,而武汉怎么没能成为都会。而长江一泻不止,在南京也不回顾,南京却成了六朝故都。
  山龙和水龙是什么关系呢?山有行止,水分向背,乘其所来,从其所会。寻龙点穴,先观水势。观水之法,凡两水之中必可观山。水会即龙尽,水交则龙止。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水为龙之血脉,穴之外气。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穴非水界,无以明其止。凡属龙穴,端赖水为证应。山管人丁水管财,山水都造福于人。这里,水即水龙,龙即山龙。谈到龙,就必然扯到穴。《管氏地理指蒙》卷十云:"产龙长者水会于江湖,龙短者水会于溪涧……以千百里之势为襟带者,其气概自可见矣。然亦有穴结于此而水媚于彼者,穴上虽不见水,暗拱之势为力更大,不可谓非将相之穴也。"
  水龙有分有合有聚。水自穴前一分合,至龙虎所交二分合,少祖山处三分合。小合为小明堂,大合为大明堂。合聚之水,又有许多分类,十分复杂。如:
太极晕水,远看则有,近看则无,圆晕在微茫隐显之间。
天心水,穴前明堂正中的天心处有融聚不涸之水。
真应水,穴前应真龙结作之水。
缘储水,穴之四周的积水。
朝怀水,层层投入穴怀之水。
  此外,又有聚面水、卫身水、荡胸水、穿臂水、割脚水、淋头如绕带形,不但荣华及富贵,满门和顺世康宁。屈曲之玄号水城,盘桓故宅似多情,贵人朝堂官极品,更夸世代有名声。峻急直流号本城,势如冲射最有凶,军贼流离及少死,贫穷困苦又伶汀。破碎尖斜号火城,或如交剑急流争,更兼湍激声澎湃,不须此处觅佳城。方正圆平号主土城,有吉有凶要详明,悠扬深涨斯为美,争流响峻贼非轻。这五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由风水先生任意指划解释,没有一定标准。五城为什么与人的吉凶有关系?也说不出所以然。"五城说"的作用无非是使风水术更加迷信罢了!
2009-6-19 03:11:1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泉
  风水以泉为水龙的进出口,水龙运行的路线为泉脉。《水经注•河水》:"涅水又东运允街县故城南,……县有龙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成交龙。"我国云南腾冲县有黑龙泉,西畴县有疯龙泉。疯龙泉或称疯龙潭,当洪水来临时,井水就变浑,起泡,并有隆隆吼声。
  风水对泉水进行了分类。认为:汤泉,即温泉,有硫磺在下,水上出而沸腾,冬烫夏凉,主富贵。矿泉,即红泉,水呈红色,其下有矿,早晚必然开掘,毁伤龙脉,不宜作葬地。冷浆泉,味淡、色浑、气腥。又有涌泉、溅泉、漏泉、龙氵秋泉、瀑布泉之分。凡泉水冷冽异常,如窃如射,则属凶泉。
  风水以泉为穴,作为墓穴的代名词,如泉下、泉路、泉壤、黄泉。唐孟郊在《悼亡诗》云:"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老百姓常用"九泉之下""黄泉路上",这些都是受了风水观念的影响。
  风水又认为,有龙脉就有泉,点穴就是要善于识泉。这样,葬者才会得到生气。
  其实,风水这一套都是错误的。
  泉与山脉确实有关联。大自然的造山运动往往会拉裂山岩,形成缝隙,雨水或雪水渗入地下,蓄积或潜行在裂缝之中,这就是泉水。如福建福州市处于山岩的冲积层之上,周围尽是花岗岩,所以处处可以掘得温泉。又如台湾、云南、福建、广东、河北经常发生地震,岩层褶皱断裂,也导致泉眼增多。
  泉水的温度与山脉有关。凡在地下表层,水经岩层裂蹿而流出,水温就不高。凡由地层深处,加上地下高热物质如岩浆上升,或是火山活动衰歇后,水从地下涌出,则温度很高。
  泉水与人的吉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饮用泉水,或用泉水休浴,对身体有一定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由于泉水在地下运行,必然内含着硫磺、盐等矿物质,对人有疗效。我们可以举出不少这样的例子,如:广西凤凰山有眼乳泉,终年不涸,颜色似乳汁,以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会变味;以之泡腌肉,肉能保鲜。江西永丰县富溪乡九峰岭脚下有个一平方米的泉,泉水有鲜啤酒那种酸、辣、苦、清、甜的味道,人称五味水。广东汕尾市陆河县有一天然矿泉水,含钠、钙、钾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口服、冲洗、浸浴。福建省发现一千多处矿泉,可供医疗、饮用的泉水有八百多处。这些都是有科学道理的。而风水观念认为泉"主富贵"'不宜作葬地"等。
2009-6-19 03:11: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明堂
  上古,明堂是天子理政、百官朝见的场所。风水中的明堂是穴前之地,诸山聚绕,众水朝拱,生气聚合。
明堂有内明堂和外明堂之别,亦称大小明堂。穴前是小明堂,龙虎山里是中明堂,案山内是大明堂,凡山势缓和,平平结穴,龙虎环抱、近案当前,就称为内明堂。怎样的内明堂为好呢?不可太宽,宽则近乎旷荡,旷荡则不能藏风。又不可太窄,太窄则气局促,局促则穴不显贵。须要宽窄适中、方圆合格,不歌侧,不卑湿,无圆峰内抱,无流泉冲破,不生恶石,这就是最好的内明堂。外明堂在内明堂以外,山势急迫,垂下结穴,龙虎与穴相登,前安较远。对外明堂的要求是不可狭窄,四山围绕而无空缺,外水曲折,远远朝来。
  凡称得上是大富贵墓地的,都有内外明堂。内明堂欲其团聚,不欲其广阔。外明堂欲其开畅,不欲其逼窄。内明堂宽则气不融聚,外明堂窄则局不开展。
  明堂又有吉格和凶格。交锁、周密、朝进、宽畅、大会、广聚诸明堂为吉格。交锁明堂最吉,因明堂中两边有砂交锁而得名。周密明堂因四周因西四围拱固无得名。朝进明掌因堂前有特朝之水而得名。宽畅明堂因穴前开广明畅而得名。大会朋堂因众水归堂而得名。广聚明堂因众山众水团聚而得名。此外,劫杀、反背、倾倒、旷野、破碎诸明堂为凶格。劫杀明堂因尖砂顺水而得名。反背明堂因悖逆之象而得名。倾倒明堂因水倾
砂飞而得名。旷野明堂因穴前空旷而得名。破碎明堂因窟窦尖怪而得名。
  黄妙应《博山篇》指出:"水上堂,穴即是。低平洼,方是处。要藏风,要聚气,良可喜。……堂内聚水,名蓄内气。洁净为佳,塞块为病。增高就卑,谬妄自若。您意穿凿,伤残真气,反惹祸基。堂之广狭,随龙长短。龙远堂宽,斯为正法,龙近堂小,形势乃宜。"又云:"忌有土山,忌有巨石,忌有土堆,忌长荆棘,忌作亭台,忌多种植。"

阴阳宅风水之明堂入式歌诀
   寻得真龙与的穴,须把明堂别。明堂贵乎能聚气,散气却非宜。凡是穴前平垣处,便是明堂位。明堂区别本有三,取用必须相参。小明堂在圆晕下,立穴辨真假。中明堂在龙虎里,交会要推详。大明堂在案山内,必须四水舍。小明堂详入门篇,入式不重宣。中明堂不重形体,妙在雌雄喜。大明堂要水口栏,真气聚其间。  辟栏譬如为纫锁,勾廉亦其内。或是山脚亦田垄",锁结喜重重。更有横龙来作穴,背后要堂塞。须把三堂一齐看,祸福一般论。明堂光明照万方,宽阔始为良。好砂好砂常聚面,种种皆可见。若然狭窄岂能容,犹如坐并同。明堂宽阔人轩豁,聪明且特达。若然狭窄人蠢顽,畏袁更贪坚。古云堂宽容万物,亦忌广且野。外栏若在渺茫间,虽兰如未兰。万山取宽为正法,平洋则取狭。万山若狭平洋宽,此格不须看。先贤于此分公位,长房居左,二房居中,三房居右,此理最优长。水居左位长房兴,聚中诸子富。若居右位小房发,经旨要分明。明堂龙穴俱是凶,永世不兴隆。龙真穴正堂气聚,富贵必非细。龙穴若凶堂熬好,二纪尚温饱。龙穴若好明堂凶,初葬便贫穷。一纪之余堂气遇,发福必然大。我今著歌名入式,句句无差失。若能熟读悟玄微,赛过得名师。
2009-6-19 03:11: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山水
 山与水的关系,《管氏地理指蒙》是这样说的:“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其分域,止其逾越,聚其气而施耳。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寒而不理。山如兵,水如城,驻兵之地,非城不营。山如堂,水如墙,高堂之居非墙不防。山如君,水如臣,君臣都俞,风化斯淳。山如主,水如宾,宾主雍容,情味相亲。山为实气,水为虚气。土逾高,其气逾厚。水逾深,其气逾大。土薄则气微,水浅则气弱。然水不能自为浅深,气急而不凝者,实山为之也。山不能自为开拓,使堂气畅而不塞者,是又水以充之也。”
  这就是说,山水相依相存,不能舍山而言水,也不能舍水以言山。山属内气,如丘如堂、如君如主。水属外气,如城如墙,如臣如宾。内外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任何风水先生在相地时都要看山看水,人称山水之士。
   怎样的山水就好呢?据说,山贵于磅礴,水贵于萦迂。萦迂则山与水而气聚,磅礴则水与山而气浮。山高水倾,山短水直,山逼水割,山乱水分,山露水反,这是五凶。池沼无源,田塍短促,坑壕潦涸,滩激喧嘈,洲移诸易,这也是五凶。
   以上这些认识,都是由“气”的观念引伸出来。古人认为气是一种物质形态,气凝而为山,气融而为水,山水都是气。水之所出,必本于山,山之所穷即寄于水,山水是气“虚”“实”的表现,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 以上这些认识,还与古人的审美观有关。有山无水,有水无山,都不会美。山水相连才美。山势磅礴,水势萦迂,这是大自然的美,反之则不美。
  因此,风水术中的山水观念是有可取之处的。它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观和审美观。这种观念,我们是能接受的。试设想;堪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有山无水,或者有水无山,那还美么?风水术的山水观念,还为我们提供了辨证统一的思维方法。看问题,不能只看山,也不能只看水。譬如我们研究长江,就不能不看秦岭大别山和南岭,这两座东西走向的大山,构成了长江与黄河、珠江流域的分水岭。长江在这两座山系之间,“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我们的先哲很早就在《考工记》中说过:“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科学的地理考察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我国境内,每隔八度左有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棗阴山、昆仑山棗秦岭、还有南岭。如果我们治理黄河、长江,不考察沿线的 山脉,就不可能控制水源,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水患。
  需要说明的是,风水术中的山水观念反映了先哲几千年对山水的认识,风水先生借用其中一些合理的见解,填充到水理论中,甚至作了许多歪曲,说什么君臣、堂气等,这是对自然界的伦理性解释,也是我们应严加批判的。
2009-6-19 03:11: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朝案
   朝和案都是山。离穴近而小的称案,高而大者称朝。案,如人据案之义。朝,如宾主抗礼之义。
风水先生看朝山,有专门的歌诀:点穴先须要识朝,朝山不识术非高,纵有真龙朝对恶,亦须凶报不相饶。朝山有各种分类:两水夹来为特朝,朝山此格最清高,尖秀方圆当面起,子孙将相玉横腰。其次还求横朝山,横开帐慢于其间,或作排衙并唱喀,亦须情意两相关。伪朝之山形不一,过我门兮不入室,翻身侧面向他人,空使有凶而无吉。平原看局取回环,高一寸兮即是山,但得水缠看下手,窝钳乳突是元关。
  风水先生看案山,也有专门的歌诀:面前有案值千金,远喜齐眉近应心。案若不来为旷荡,中房破败祸相侵。案山最喜是三台,玉几横琴亦壮哉。笔架眠弓并席帽,凤凰池上锦衣回。案山虽有亦嫌粗,臃肿斜飞不若无。压穴巉岩并丑恶,出人凶狠更顽愚。案山顺水本非良,过穴湾环大吉昌,若有外砂来接应,举人榜上姓名香。外山作案亦堪求,关抱元辰气不流。纵有穴情无近案,中房颠沛走他州。
为什么风水先生要讲究朝案呢?他们认为,有近案则穴前收拾周密,无明堂太旷、气不融聚之患;有远朝则有配对,有证应,无逼窄窒塞之弊。
  实际上,"朝案"观念是封建伦理思想的反映。他们把那些达官贵人生前享受的礼仪运用到丧葬中,使陵墓的四周仍然体现尊卑秩序。所谓朝案,就是讲究有情有礼,宾见主,臣见君,子奉父,妻从夫,贵贱分明。那些达官贵人葬在突出的山上,山前有案,如玉几、横琴;倒笛、按剑;山远处有林立的朝山,如宾、臣、子、妻,这是何等的威仪!
  "朝案"观念在山区盛行,在平原得不到响应。为了使更多的人相信这一套,风水先生又提出:平原上如果无朝案,就以一寸高田为山,以田埂为朝。明朝不如暗拱,平原是暗拱,胜过山区的明朝。这样一来,平原的人也有信奉朝案的。无山却说有朝案,有山却说是为陵墓作朝案的,这些都违背自然常识,是人为的附会,是荒唐无稽的。
2009-6-19 03:12: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点穴
  穴,本义是土室。《诗•大雅•绵》:"古公直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穴又有孔洞、巢穴、扩穴、针灸部位等义。风水先生把穴作为死者的葬地或生者的住所。
风水先生认为穴是天造地设,既有生存之龙,必有生成之穴。怎样的穴才好呢?首先是要龙真。看地重在择穴,择穴重在审龙。龙真必结穴。其次看龙虎明堂、罗城水口,要威风排场。凡山水向是为真,山水背是为假;风藏水逆气聚是生,风飘水荡气散是死。龙逆水方成龙,穴得水在砂逆。
  风水先生认为点穴是一件很难的事。三年寻龙,十年点穴。龙脉绵豆,穴场大者不过数十丈,点穴是相地术中最关键一环,看过龙脉和明堂后就要点穴,穴点错了则一切枉然。《玄女青囊海角经》卷三《点穴》云:"定穴之法如人之有窍,当细审阴阳,熟辨形势,若差毫厘,谬诸千里,非惟无福荫祐,抑且酿祸立至,可不慎欤!"
  点穴有什么奥妙呢?《海角经》又亏:"点穴无他法,只是取得气出,收得气来,便是妙手。若悟得时,横裁直剪,直裁横剪。自是明眼。若仿效比拟,依样画葫芦,何时是了。"这就是说要随机应便,不可生搬硬套,弄巧成拙。《海角经》特别强调灵活性和悟性,接着云:"山川之形,不外方圆曲直;山川之势,不外远近高低;山川之体,不外水泉土石;山川之变,不外合辟往来;山川之情,不外生克制化。探其赜,虽万变莫穷握其机,殆一笑可破。古人干言万语,皆为未悟者,设法若从头脑上见得,即所称方便法,亦属赘辞。"可见,奥妙在头脑里装着,有头脑就有奥妙。
  虽然如此,点穴还是有一定标准的。《管氏地理指蒙》卷十《形穴参差》指出:"穴于腹者有肠而有胃,穴于首者有鼻而有唇……穴钗股者柳梢之不等,穴鱼尾者羊蹄之不禁,如翔弯舞鹤者,形之结如;如惊燕走鼠者,势之棼;如禽闪弹者,势必惊飞;如蟹伏赘者,形必顾身。如拜思谢职者,形之拱;如拖蓑负斩者,势之屯。'如辫式席帽者,形之聚。如娥眉新月者,势之淫。如灵龟覆釜者,形之积。如匏瓜瓢构者,势之峻。"这些穴的形与势,是风水先生评判穴的依据。
  点穴要考虑龙脉与穴的关系,黄妙应《博山篇》有论述:"五龙作穴,横直飞潜回,穴变多歧。高忽而低,亦低而高,北忽行南,亦西而东,有闪走的,有斜飞的,有背水的,有临岸的。穴有正体,有变体。……认穴法何者真?何者假?山水向是为真,山水背是为假。何者生?何者死?风藏水逆气聚是生,风飘水荡气散是死。龙逆水方成龙,穴逆水方得穴。何以故?龙得水在势逆,穴得水在砂逆。龙将入首,逆转收水,方得成龙;穴将融结,下砂逆水,方得成穴。"
  点穴还要考虑穴本身。《博山篇》又云:"穴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瘦的、肥的,制要得宜,高宜避风,低宜避水,大宜同作,小宜窄作,瘦宜下沉,肥宜上浮。阴阳相度,妙在一心。"
点穴要考虑气。《博山篇》云:"气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或有奇纹土隐中,法宜扦。气未止山走趋,不可扦,或腰结,或横龙,法宜扦。气未会山而孤,不可扦,落平阳水局卫,法宜扦。气不来脉断续,不可扦,自然断,断了断,法宜扦,气不行山垒石,不可扦,或异骨土隐中,法宜扦。"这就是说,不能聚气的山不能点穴,但有解救办法,解救得宜,一样可以点穴。
根据地形,穴可分为正受穴、分受穴、旁受穴。
  《堪舆漫兴》云:"迢迢特至为正受,正受之穴世罕有。万水干山结我坟,儿孙庆泽天壤久。分受穴:一枝臂上脱形来,亦有规模堪剪裁。莫谓分龙为小结,小以成小有余财。旁受穴:问君何者为旁受,正受龙身气脉洪。或在两边龙虎上,或于官鬼护缠中。
  对土的要求,土要坚实,不得松散。谢和卿《神宝经》云:"土穴似土而非土,纹理紧密。"又云:顽硬者生气不蕃,松散者真阳不居。
  《青囊海角经》卷四《穴土》根据土的层次,把土分成三种,认为穴土最吉。其文:"破土之诀有三,有浮土,有实土,有穴土。实土在浮土之下,穴土在实土之下,如珠在渊,如玉在石,造化孕精,自然融结。"
穴有残缺的"病"穴,缪希雍《葬经翼》云:"夫山止气聚名之曰穴,穴有真病,同乎废人,虽具形骸,神气伤于败缺,而中无所存,如是者法不可葬,有哪些是病穴呢?穴有贯顶者,有折臂者,有破面者,有坠足者,有绷面者,有饱肚者,有割脚者,有漏腮者,有虎蹲者,有玄武拒尸者,有朱雀腾去者,等等,这样的病穴容易引起风、蚁、水三害,风水先生以之为忌。
  有的风水先生把穴分成福、贫、贱四种,说十个富穴九个离,恍如天堂一暖阁。十个贵穴九个高,气度昂昂压百僚。十个贫穴九无天,砂飞水直不湾环。十个贱穴九反弓,桃花射胁直相冲。这是诱人明白,点穴虽然复杂,花时间,费财力,但为了摆脱贫贱,得到富贵,点穴是有必要的。
  对穴的要求,《管氏地理指蒙》卷三《复向定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欲其正而不冲不兀,欲其辅而不倚不李,欲其横卧有怀而不挺,欲其蟠抱有蕴而不噎,欲其收拾而不隘不舒,欲其专一而不竞不泄,欲其骑而不卸,欲其怀而不别。"这真是不偏不倚、堂堂正正。天造地设,皆由人欲。象这样的完美地形,恐怕是很难觅得。
  风水先生常以物喻穴,凡如蛇之项,如龟之肩,如舞鹤翔弯之翅,如狂虾巨蟹之钳,如卧牛之垂乳,如驯象之卷唇,如鱼之腮鬣,如驼之肉鞍,如弯之机括,如弹之金丸,如波之游,如木之痕,如覆手之虎口,都是好穴。
  在点穴的实践中,风水先生是采取的哪些步骤呢?《博山篇》介绍说:"穴里玄玄,何以省得?审阴阳,定五行,决向背,究死生,推来历,论星峰,看到头,论分合,见其明暗,核其是非,察其缓急,慎其饶减,知其避忌,精其巧拙,定其正偏,审其隐露。"在实地考察时,应当"瞻前顾后,视左应有,依心为准。左一步,右一步。前一步,后一步。想一步,看一步。他是我,我是他。不要忙,不要乱。不可露,不可陷。案中准,心中验,眉 上齐,心上应,浅中深,深中浅。"
  风水先生点穴,认为丝毫不能勉强。不能左,也不能右,差之毫厘,谬以干里,福必成祸。纵然有再好的明堂,皆非虚设,不为我用。"穴"一点偏,就走了邪道,等入徒劳。
风水先生点穴,讲究深浅。当浅而深,则气从上过;当深而浅,则气从下过。虽得贵地,而效不应。也就是说,棺材放高了,蚁从盖入。棺材放深了,水从底浸。
  风水先生点穴,有以时间而论的,说什么阳年东西利,阴年南北利。也有以五行而论的,说什么木星葬节,火星葬焰,水星葬泡,金星葬窝,土星葬角。有的说很容易,有的说很复杂。每个人都说自己的一套方法最好,都说别人的不行。
  滏阳赵九峰《地理五诀全集》介绍风水先生是怎样覆验旧茔:"凡到一旧茔,先将左右前后皆看遍,再到穴前看大水小水。归何处。不辞劳苦。去水口上看法,先立一高杆,次到墓前顶正中下一罗针,用外盘缝针,看穴中穴前内水口两水交会于何处,或归库存不归库存。次看是地支向或天干向,生旺不生旺。再看龙是何字八首,是生龙还是死龙,龙水配不配,通窍不通窍,是水通窍还是龙通窍,或合元关通窍。再看贵 人在干天或是地于:舍某贵人得位不得位,则知有无前程。看生方有山无山,有支,合某贵 人得位不得位,则知明无前程。看生方有山无山,有财无财。看天柱训低,则知有寿无寿。将四维、八干、廿四字局围皆目的地遍,或在天干,或在地支,形象好不好。或是富穴,或是贵穴。穴暖不暖,风吹不吹,案眠弓不眠弓,有无不砂。然后照五诀书中图形看,吉则断吉,凶者断凶,断无不准。
  有个自称佛隐的在《风水讲义》卷四云:"贵地寻来,何等艰难。轻轻断送于蠢牛之手,岂不可惜。爱立一定穴秘诀。予已屡试屡验,若能依法而行,可收大地大发,小地小发之妙用。按龙之结穴,大地多从腰里落穴,普通都行至尽头结穴。寻龙逐节行来,遇见束气清真,穴星特起,开口开手,唧 是结穴之地。当于龙虎砂之内,小明堂之间,下一罗盘,用绵牵在近穴两水交会处,看在何字上,先以定局。又用绵牵在后龙入首处,看在内盘何字上,以定龙之生旺死绝,即在此小明堂一块地内,不拘上下左右,务将水口拨在墓绝胎之方位。凡后龙入首丰肥,形如鳌盖者,方为真气。又要是龙之生旺方,左右前后,山峦山高耸者;又尽在吉秀官禄方,挪移转动,般般合法,然后酌量棺之当胸处,点作正穴。金井不宜过大,以防泄气。至于深浅度数,随地酌定。见浮土已尽,土色已变,或五色全备,或红黄滋润,即是得气之证。不必拘高山宜深、平洋宜浅。只须不犯二十四凶。"
  这位佛隐把点穴说得很容易,又无"私"的,把"真传"泄露出来,谓屡试屡验,说得何等容易,何等有效。但是,最末一句"只须不犯二十四凶",这就非常复杂的,有死块、露胎、反肘、欺主、背主、白虎捶胸、吐穴、无辅、无实、擎拳、覆体、假抱、断颈缠头、操戈、相斗、龙虎成图、斜飞、边活边死、仰瓦、吹胎、龙衔虎、绷面、头破、青龙钻怀,这不是谁能搞得清楚的。搞不清楚,据说,点穴就会"家败人亡""终日干戈""奴强主弱",这就未免太吓人了。他之所以要吓人,是因为他太荒唐,才能显示出风水理论的高深莫测。
2009-6-19 03:12: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交襟
  风水的盛行,与儒家伦理思想有关。孝敬父母,这本是天下人都应遵同的准则之一。但是,儒家特别重视丧葬之礼,父母死了,要举行隆重的丧事,甚至要守孝三年,风水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一些风水书籍每每引用儒家祖师爷孔子、程颐、朱熹的论述来宣传风水术。民间流行的一个无名氏的风水书是这样宣传的:
"为人子不可不知地理之意义。孔子曰:卜其宅兆而安盾之。程子曰:卜其宅兆者,卜其地之美恶也。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若培植其根而枝叶茂。又曰:祖父子孙同气,彼安则此安,被危则此危。朱子曰:葬之为言藏也,所以藏其祖考之遗体也,以子孙而藏其祖考之遗体,则必致其谨慎、审重、诚敬之心,以为安固。使形体全,而神灵得安,则其子孙昌盛,而祭祀不绝。或其择之不精,地之不吉,则必有水泉、蝼蚁、地风之属,以贼其内,使其形神不安,而子孙亦有死类绝灭之忧。"
  风水术讲究天、地、人三才,三才中以地才员重要,《管氏地理指蒙》卷二云:"三才之道,地道为独重。盖凡在天之丽,莫不由于地,而人则有以相论者,有以心论者,有以命论者,然相生于心,心复生于命,命虽在天,其本则根于地。"这段话是说,人命在天,入本在地;凡附着于天的东西,都是由天所决定的。
  这是对天命观的肯定,是唯心论的继续,也是相地术重视地道的原因。
  风水术讲究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纲,本义是提网的总绳。常,指永恒的道理。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风水术中的三纲是气脉、明堂、水口;五常是龙、穴、砂、水、向。三纲五常是个整体,相互联系。
先谈三纲:
  气脉为富贵贫贱之纲。气脉就是龙脉,就是山川,山川似行龙,故以龙名之。所谓葬乘生气,就是葬地要选择在有生机的龙脉之上。土者,气之母,有土就有气;土肥则气壮,气壮则脉真,脉真则人发旺。龙是根本,砂水是枝叶。
  明堂为砂水美恶之纲。明堂类似封建时代的衙署大堂前的场地,后面有大堂暖阁,二堂抱厅。拜台前左右分别是吏书六房,正面是大门和照墙。风水术中的明堂是众砂聚会之所,后有枕靠,前有朝案,左有龙砂,右有虎砂:四周群山环抱,特别是穴后有巨大的屏障之山。这样的地势能藏风聚气。宜于人居住和埋葬。
水口为生旺死绝之纲。水口有辰戌丑未四墓库。辰为亢金龙,戌为娄金狗,未为鬼羊金,丑为斗金牛。如水口在戌,则生在寅,旺在午,死在酉,绝在乾。皆依罗盘而推。风水先生说,入山观水口,有地无地先看砂。
再谈五常:
龙要真。所谓真龙,即山脉过帐过峡,蜂腰鹤膝。缠护重重,迎送叠叠,束气起顶,左右两大水,环抱有情。
穴要的。所谓的穴,即真龙所结之穴。穴分阴阳,阴来阳受,凹凸分明。穴土五色,红黄滋润。形如龟盖,内外有晕。
砂要秀。所谓秀砂,即左旗右鼓,前帐后屏,形如眠弓,左缠右护,文笔高耸,朝拜明堂。
水要抱。所谓水抱,即上开下合,似虾须蟹眼、金鱼牛角、玉带金城。
向要吉。所谓向吉,即朝向要好。千里江山;向间,有绝向,无绝龙,朝向好才有生旺。
风水讲究中庸。建造房屋,在空间上要适中。自己的房屋不要高出,也不要低出;不要前出,也不要后出,更不要与众人的房屋相背。忌讳屋角对人,也忌讳别人的房屋角对自己的大门,也不许别人的房屋比自家的房屋过高或过前。这些都是不偏不倚的中庸观念。
  风水讲究积德。有诗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岂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欠,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葬时后辈都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方寸即心,也就是要多想善事。欲得阴地好,先须心地好。要求好风水,当以积德为本。阴德既厚,自有神鬼归向。若德之不修,纵使觅得好风水,后人不蒙福,反见凶祸。因为,好风水是留待有德者用的。无德者得了风水宝地,不受用,吉地会变成凶地。不修德而求好风水,譬之不耕种而求收获,怎么可能得到?
  风水很讲究等级秩序。风水先生认为的最佳地理位置,很象皇帝在朝廷上接见群臣的仪式。皇帝坐在大殿上,两边有侍从。皇帝面朝南方(南面之治),后面有威严的屏障。大臣们肃然而立,头部稍稍向内倾斜。皇帝面前近有案几,远有朝臣。葬地应模仿这种形式,以山石喻人,穴要处于中间偏高处,前有案山朝由,左右有龙虎山,后有屏障山,呈现出簇拥之势。
  风水还讲究宗法观念。看龙脉时要由远及近,要按照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父母山的次序相地.,就象一个家族样,五代才出服,追本寻源,一定要从太祖的恩德算起,不能忘了老祖宗。祖宗山是山脉之源,父母山是山脉入首之处,只要不忘祖父辈,才能交上好运。
风水还讲究人的感情。朝拱之山不能有逆反之象,应当弯曲俯伏。来朝之水不得直奔而去,应当环抱围绕。就象儿女对待父母一样,顺从长辈,依依不肯离开长辈,紧紧团抱长辈,既使是水要外流,"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尽忠尽孝。在排列上,长子在前,庶子在后;男子在前。女子之后。相互尊重,没有反心,共同拥戴中间之穴。
  所有这些,都可以归为尊卑观念。尊卑观念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论语。季氏》载孔子语:"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就是要以天子为核心。《荀子•礼论》载荀子语:"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所称。"这就是提倡尊卑有序。尊卑观念表现在国统中,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表现在官吏中,就是论资排辈;表现在文人中,就是行必法祖;表现在家庭中,就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表现在人事中,就是逆来顺送、谦恭礼让;表现在风水中.必然就有了前面列举的那些内容。
2009-6-19 03:13: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形势
  形势,相地术指地形和地势。形与势有区别。风水先生认为,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形比势小,势比形大。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形是势之积,势是形之祟。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立于形之先,形成于势之后。形住于内,势位于外。形得应势,势得就形。势居乎粗,形居乎细。势背而形不住,形行而穴不结。势如城郭垣墙,形似楼台门第。形是单座的山头,势是起伏的群峰。认势惟难,观形则易。由大到小,由粗到小,由远到近。来势为本,住形为末。左右前后谓之四势,山水应案谓之三形。
  风水先生是怎样判断形与势的好坏呢?缪希雍《葬经翼》云”:“势来形止,若马之驰,若水之波。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大。审势之法,欲其来,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强,不欲其弱。欲其异,不欲其常。欲其专,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顺。”对势的要求是:势必欲行,行则远,远则腾。势不欲止,止则来无所从。势欲其来,势不畏露,势必欲圜,圜则顺。对形的要求是:形不欲露,露则气散于飘风。形必欲圜,圜则气聚而有融。而有融。形不欲行,行则或东或西。形必欲方,方则正。 风水先生之所以要这样看待形与势,是因为他们把势作为来龙,只有来龙大、强、异、专、逆,才会带来好运气。来龙如果太小、太弱、太平常、太多分支、太直奔,那就不会造成好形。形,实际是指一隅环境。形由势造成,形又决定了穴的好坏。形要厚实、积聚、藏气,这样才能结得好穴。有好穴,葬者就会安逸,生者就会发达。为了安逸和发达,就要择好形好势,这是相辅相成的。 风水先生的形势观念主要用于看山。山有五势、五势是按方向划分的:
龙北发朝南来为正势。
龙西发、北作穴、南作朝为侧势。
龙逆水上朝、顺水下此为逆势。
龙顺水下朝、逆水上此为顺势。
龙身回顾祖山作朝为回势。
按照山的形状势态,又可分为九龙:
回龙,形势蟠迎,朝宗顾祖,如舐尾之龙、回头之虎。
出洋龙,形势特达,发迹蜿蜒,如出林之兽、过海之船。
降龙,形势耸秀,峭峻高危,如入朝大座、勒马开旗。
生龙,形势拱辅,支节楞层,如蜈蚣槎爪、玉带瓜藤。
飞龙,形势翔集,奋迅悠扬,如雁腾鹰举,两翼开张,凤舞鸾翔,双翅拱抱。
卧龙,形势蹲踞,安稳停蓄,如虎屯象驻、牛眠犀伏。
隐龙,形势磅礴,脉理淹延,如浮排仙掌、展诰铺毡。
腾龙,形势高远,峻险特宽,如仰天壶井、盛露金盘。
领群龙,形势依随,稠众环合,如走鹿驱羊、游鱼飞鸽。
  这样一些类,未免过于烦杂、模糊、笼统。而风水先生正是根据这种分类去择穴,去推测吉凶,这样他们势必堕入唯心论的深渊。 应当看到,风水先生的形势观念采用了有机联系、变化、依存的思维方法,这是朴素的辩证法,是可取的。但他们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得到好的地气,用以保佑生者,这就便辩证法被歪曲了,失去了辩证法的实际意义。我们应该看到,只有科学的地质学才能真正地认识我国的地形地势。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为了揭开地壳运动的奥秘,长期致力于地质构造研究,发现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存在“山”字型构造。即在南北方向的隆起山脉,在它的南面总有一套东西延伸的弧形山脉,这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受到向南推挤而两端受阻时的构造组合。李四光认为,自然界的地形地势都不是偶然的、孤立地存在,而是一个相互联系、有规律的统一整体。在此基础上,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与之相反,风水先生们由于他们在方法上和思维上的错误,使他们永远不能对地形地势作出科学的解释。
2009-6-19 03:13: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风水之《九歌十诀》
一、地有十紧要
一要化生开帐,二要两耳插天,三要虾须蟹眼,四要左右盘旋,五要上下三停。六要砂脚宜转,七要明堂开睁,八要水口关兰,九要明堂迎阳,十要九曲迥环。
二、地有个不葬
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岗缭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石葬龙虎
三、地有十富
一富明堂高大,二富宾主相迎,三富降龙伏虎,四富木雀悬钟,五富五山耸秀,六富四水归朝,七富山山转脚,八富岭岭圆丰,九富龙高抱虎,十富水口紧闭。
四、地有十贵
一贵青龙双拥,二贵龙虎高耸,三贵媳娥清秀,四贵旗鼓圆丰,五贵砚前笔架,六贵官谙复钟,七贵圆生白虎,八贵顿笔青龙,九贵屏风走马,十贵水口重重。
五、地有十贫
一贫水口不锁,二贫水落空亡,三贫城门破漏,四贫水被直流,五贫背后仰风,六贫四水无情,七贫水破天心,八贫潺潺水笑,九贫四顾不应,十贫孤独独龙。
六、地有十贱
一贱八风吹穴,二贱朱雀消索,三贱清龙飞去,四贱水口分流,五贱摆头翘尾,六贱前后穿风,七贱山飞水走,八贱左右皆空,九贱山崩山裂,十贱有主无宾。
七、二十八要
龙要生旺,又要起伏。脉要细,穴要藏,来龙要真局要紧,堂要明,又要平。砂要明,水要凝。山要环,水要绕,龙要眠,虎要低,案要近,水要静,前要官,后要鬼,又要枕落,两边夹照,水要交,水口要开关,穴要藏风,又要聚气,八国不要缺,罗城不要泻,山要无凹,水要不返跳,堂局要周正,山要高起。
八、二十六怕
龙怕凶顽,穴怕枯寒,砂怕反背,水怕反跳,穴怕风吹,山怕干枯破碎,水伯牵牛直射,砂怕送水走鼠,水怕反局倾泻,对山怕挺胸,龙虎伯压穴,堂怕反斜,前怕枯并,后怕仰屋,窝穴怕顽闷,山峰怕八煞,水怕兼八煞,山怕坐泄鬼,水局怕黄泉,龙虎怕断腰,明堂怕野矿,穴前怕坠胎,来脉怕乘煞,高怕伤土牛,低怕脱气脉,脉怕露胎,风怕削顶,水怕淋头,又怕割脚,穴怕乘风,棺怕挨死,龙怕起浪,虎怕鼠堂,罗经上面怕双金,立穴乘气怕火坑。
九、二十二好
龙好飞弯舞凤,穴好星辰尊重,砂好屯军拥从,水好生蛇出洞,龙好不挨王星,穴好凶星藏屏,砂好有朝有映,水好如蛇过径,龙好迎送重重,穴好遮藏八风,砂好屯起千峰砂好形好卧弓,龙好作笔顿枪,穴好四正明堂,砂好朝阳秀江,龙好如僧坐禅,砂好如人秉笔,水好如弓上弦,龙好有盖有座,穴好有包有裹,砂好有堆有垛,水好有关有锁。
2009-6-19 03:13: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阴宅风水的基本操作

   阴宅风水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定人的吉凶祸福。做好阴宅风水,是造福百姓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必须掌握阴宅风水的基本操作。
一、选地
  选择山地非常重要,选择适合山家的墓地,进行安葬,俗话说:“福人得福地”,好地是祖上积德行善所得,也就是说山家得到一块好地,是他祖上的阴骘。
何为好地:
 1、龙脉旺,阴阳龙相缠相绕。
 2、砂水秀美,罗城得局。
 3、穴位得气,土质良好。
二、安葬
  安葬要有一定的规则,安葬不好,立见凶危,山家不太平,地师脸面不光彩,心情不安。
如何安葬:
  1、择吉安葬
  据山家亡命、子孙命择吉,所择吉日不能与亡命、子孙命刑冲克害,所择吉日,不犯太岁、三煞、重丧、重复等凶日。
  2、开挖金井。
  按开井过程操作(各地方风俗不一),深浅有吉度,金井内力避风、水、蚁、石、根等不良煞气。
三、迁葬
四、修墓
2009-6-19 03:13:46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